近日,我院康復醫療中心王於領主任被聘為中國康復醫學會第六屆理事會副秘書長!
中國康復醫學會 (Chinese Association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以下簡稱「總會」)作為國家一級學會組織,下設58個專業委員會和8個工作委員會,成員遍布全國範圍的醫療衛生機構、院校及科研單位等,在全國衛生健康行業佔據著重要地位,在世界康復醫學領域影響力巨大。
我院康復醫療中心主任王於領教授自擔任中國康復醫學會常務理事、物理治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期間,帶領全國康復物理治療同道在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公益活動與科普宣傳、學術推廣與國際合作等方面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驕人的成績。
好老師、工作狂、健身達人……
原來是這樣的王於領
王於領從醫從教25年,「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先後被評為「嶺南名醫」、「羊城好醫生」、「廣東省實力中青年醫生」等榮譽稱號。熱愛教學崗位,深入教學一線,帶領團隊榮獲「中國康復醫學會教學成果一等獎」。他是學生眼中的好老師、同事眼中的「工作狂」,工作認真嚴謹效率高;生活中,他是個運動達人,讀博期間曾獲得「香港理工大學優秀運動員」。作為康復醫療中心的帶頭人,他所帶出來的團隊專業素養過硬,服務態度優良,獲得患者和家屬的一致好評。我院康復醫療中心的文化特色是為患者提供最好、最優質的服務,旨在用最專業的態度和技術,減輕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幫助患者早日重返生活、重拾歡笑。
康復醫療中心科徽
簡介:取自單詞Rehabilitation(康復)的Re(再次)-HA(哈:歡笑),寓意「重拾歡笑」
全方位發揮抗疫力量!
把患者安危、群眾健康放在首位
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作為醫院客戶服務管理處處長的王於領在醫院領導的統一部署下,在本職崗位上多方位發揮抗疫力量,從院內抗疫、支援武漢醫療隊工作、利用各大媒體平臺宣講抗疫康復科普(收聽人次達60餘萬)、鼓勵全國物理治療師們積極參與抗疫工作和幫助患者,並與武漢抗疫專家形成了《新冠肺炎患者康復與物理治療管理方案》,也帶領大家共同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康復運動訓練指導手冊》等。
王於領主任陪同醫院領導為我院馳援湖北醫療隊送行
怎樣為患者提供最佳就醫體驗?
「一絲不苟、咬牙堅持」
王於領擅長肌肉骨骼慢性疼痛以及運動損傷疑難雜症的診治,患者來自全國各地,,作為「嶺南名醫」、「羊城好醫生」和「廣東省實力中青年醫生」。他始終將患者健康擺在第一位,高度重視患者的最佳就醫體驗。關注患者身體疾患、功能情況以及生活難題和心理顧慮,儘自己所能幫助患者重獲健康的同時,提高生活質量。
王於領帶領下的康復醫療中心團隊,治療患者同時給予患者心靈上的慰藉,做到醫病醫身醫心,康復醫療中心秉承「多維度的全人全周期康復」理念,讓患者達到功能最大化,儘快重返生活,重拾歡笑。
我院黨委李漢榮書記為新成立的「康復快閃服務隊」,旨在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一位患者堅持給康復醫療中心送四面錦旗,感謝照顧過他的每一位醫護人員
我院康復醫療中心全周期全人康復概念圖
怎樣實現健康中國?
「專注人才培養」、「注重科研創新」
王於領不僅醫療診治水平一流,還是教學專家,他對學生教育高度負責,他說「帶教無小事,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是專業發展的後繼力量,我們要藉助教學,做到教學相長,延續專業的蓬勃發展」。自建科之時,王於領帶領康復醫療中心團隊,成立了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康復醫學教研室,是國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康復醫師基地,是香港理工大學、荷蘭格羅寧根漢斯應用科技大學、馬來西亞AIMST大學、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等院校的臨床及實習教學基地。同時,承擔中山大學多門課程授課,並獲得大學MOOC項目建設,主編、主譯、參編全國規劃教材和專著近20部。2018年榮獲中國康復醫學會教學成果一等獎。
中國康復醫學會方國恩會長、牛恩喜書記一行專門來康復醫療中心視察並指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教學體系要向全國推廣
王於領強調科研創新,科學研究追求精益求精,帶領科室團隊隔周一次全英科研會,推進各項科學研究。目前,中心共主持國自然課題2項,CMB項目1項,教育部教學項4項,省市重點項目和校級課題多項,著重在慢性疼痛的腦網絡機制與神經調控,人工智慧與人群流行病學大數據,體力活動與慢病管理等方向研究經費總計超過1000萬。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康復醫療中心隊伍大合照
我院康復醫療中心在王於領帶領下,醫教研成績突出。此次,其當選中國康復醫學會副秘書長,意味著我院康復醫療中心走向了新的高度,並將在未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再創佳績。
祝賀王於領主任!
專家簡介
康復醫療中心 王於領主任
主任物理治療師、博士生導師、康復醫療中心主任、客戶服務管理處處長。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碩士,香港理工大學康復科學系博士,澳大利亞Curtin大學訪問學者。
先後被評為「嶺南名醫」、 「羊城好醫生」、「廣東省實力中青年醫生」。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教育部項目等基金20餘項,研究方向:慢性疼痛的腦網絡機制與神經調控,人工智慧與疼痛人群大數據等。主編主譯教材專著19部,是14本運動醫學和康復醫學等SCI雜誌的審稿專家。
學術任職:中國康復醫學會常務理事,物理治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康復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學會骨科醫師分會骨科康復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肩肘關節康復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運動康復學組委員,廣東省醫師學會運動醫學醫師分會運動康復學組副組長,廣東省醫學會社區康復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康復醫學會副秘書長、物理治療師分會會長、康復醫學教育分會副會長等。
學術專長:從事康復醫學與物理治療臨床工作25年,專長於骨關節疾病、運動損傷的康復和物理治療。對脊柱常見疾病和膝關節損傷診治形成了以運動、手法和理療為特色診療手段,堅持整體康復的理念,促進患者運動功能恢復、重返生活、工作和運動為最終康複目標。
門診時間:周二全天、周五上午
雅和門診:周四上午
責任編輯:郭松青
初審:于田
審核:簡文楊
審定發布:李冠宏
圖、文/中山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