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石楠是薔薇科,為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因其新梢和嫩葉鮮紅而得名。春秋兩季,紅葉石楠的新梢和嫩葉火紅,色彩豔麗持久,極具生機。在夏季高溫時節,葉片轉為亮綠色,給人清新涼爽之感覺。其園林應用廣泛,做行道樹,其杆立如火把;做綠籬,其狀臥如火龍;修剪造景,形狀可千姿百態,景觀效果美麗,是常用的園林綠化樹木。那麼,紅葉石楠到底如何種植才能提高成活率呢?
1、幼苗的選擇。在選擇幼苗時一定要找那些自己信得過商家那裡去購買,根據該商家在社會上名譽情況來進行自己的選擇,從而能夠確保自己幼苗有著比較良好的質量。現在社會上對於石楠的種植多是採用插播的方法,因此要查看哪些生長狀況良好的枝條,從這些枝條中選擇出來用作繁殖母體就可以了。
2、種植地的要求。在播種的土地土壤的要求並不是很好只要保持土壤較為厚松即可,其實紅葉石楠沒有太多對於土地的要求大多數土地都可以。
3、幼苗的移栽。一般情況下在每年的三月份和十月份進行移栽。但是對於不同的地區還是需要對當地的氣候進行考察後再判斷出移栽的具體時間。種苗移栽時要小心的整理其根部的枝系切勿弄傷其根部進而,影響其根系生長,在要種植的土地上畫好間距接著挖出洞穴;把經過選擇的移栽幼苗放進去蓋上土壤,並且在栽好之後澆上適量的水保證其土壤與幼苗根部緊貼即可。
4、植後管理
在定植後的緩苗期內,要特別注意水分管理:如遇連續晴天,在移栽後一個星期內每天澆一次水,以後可每隔一星期澆一次水;如遇連續雨天,要及時排水。半個月後,種苗度過緩苗期即可施肥,施肥要以薄施勤施為嚴則:春季每隔半個月是一次尿素,用量約每畝5千克;夏、秋季每隔半個月是一次複合肥,用量約每畝5千克;冬季施一次腐熟的有機肥,用量約每畝1500千克,以開溝埋施為好。平時要及時除草鬆土,以防土壤板結。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和不傷根的嚴則。
5.病蟲防治
葉斑病
主要危害:葉和莖。葉片受害時,先出現褐色小點,以後逐漸擴大發展成多角病斑。病斑在葉片正面為紅褐色,背面為黃褐色,病害嚴重時,病斑可連成塊,甚至全株枯死。
防治措施:冬、春季節結合撫育管理,集中清掃落葉,消滅越冬病源;3月及6月初每10-15天噴灑一次1%等量式波爾多液預防,發病時可用50%多菌靈300-400倍液或50%甲基託布津300-400倍液防治。
灰黴病
灰黴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類病害,低溫、多雨、潮溼的氣候條件容易流行。
主要危害:紅葉石楠的嫩枝、幼莖、葉片、花和果實等多種器官。病斑初為水漬狀小點,隨後擴展成灰色大斑,並具不規則輪狀,最後染病部位滿布灰色黴層,直至壞死或腐爛。
防治措施:平時加強栽培管理,注意排除積水,降低溼度,清除病殘體;雨季來臨之前可用50%多菌靈800倍液噴霧預防,發病期則可用50%代森鋅800倍液或甲基託布津800倍液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