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10日10時,全國範圍
現存確診17802例,累計治癒59982例
武漢新增確診降至20例以下
熱點關注
1-武漢所有方艙醫院今日有望全部休倉
9日,江漢方艙醫院和青山方艙醫院在湖北武漢正式休艙,共52名患者康復出院。自2月5日收治首批患者以來,武漢14家方艙醫院中已有13家休艙,只剩武昌方艙醫院,共51名患者在院接受治療。3月10日左右,武漢方艙醫院有望全部休艙。
2-鍾南山估計全球疫情至少延續到6月份
3月9日,鍾南山院士表示,全球疫情的發展估計將至少延續至6月份,新冠病毒防控的重點將從輸出轉為輸入。此外,廣東省國際交往較多,所以要加強邊境檢測的措施。
一段視頻了解中國戰疫時間線,戰疫還在繼續,我們要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3-新冠肺炎有可能成為大流行病
當地時間3月9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當前新冠肺炎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地區蔓延,病例數超10萬,新冠肺炎成為大流行病的威脅已變得非常現實,但這將是歷史上第一個可控制的大流行病。中國上報的八萬多例病例中,有七成已康復並出院。譚德塞表示,遏制新冠肺炎只是時間問題,呼籲各國盡最大努力共同戰疫。
4-鍾南山團隊研發機器人減少醫務人員感染
近日,由鍾南山院士團隊與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聯合發起的新型智能化咽拭子採樣機器人系統研發完成。咽拭子是目前診斷新冠病毒感染主要採樣方法,機器人以遠程方式,輕柔、快速地完成咽部組織採樣任務。有利於避免醫務人員感染、保證標本質量。
5-外交部成立防範境外疫情輸入風險應急中心
外交部8日正式成立防範境外疫情輸入風險應急中心。應急中心實行24小時不間斷運轉,收集分析各類信息數據,溝通協調國內各職能部門和地方政府,聯絡指導各駐外使領館,開展好防控疫情輸入工作。應急中心還將推進旅行防控指南的全面落實,協調來華人員檢驗檢疫措施,推動成立雙多邊聯防聯控機制,攜手防範疫情的跨境傳播。
6-武漢中心醫院眼科醫師朱和平染新冠肺炎去世
3月9日上午,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朱和平因感染新冠肺炎殉職離世。至此,武漢市中心醫院在抗疫中已有四位醫生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
他們是,2月7日殉職離世的「吹哨人」,眼科醫生李文亮,3月1日殉職離世的「60分貝暖醫」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醫師江學慶,3月3日殉職離世的「老實人」眼科副主任醫師梅仲明。
7-全球疫情分析
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月8日上午10時(北京時間17時),世衛組織收到的數據顯示:中國境外共101個國家/領地/地區確診新冠肺炎24727例(新增3610例),死亡病例達到484例(新增71例)。
韓國累計確診升至7382例,死亡51例
截至9日零時,韓國累計確診病例7382例,較8日零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48例,共出現51例死亡病例。
伊朗確診新冠肺炎升至7161例
截至9日,伊朗境內累計7161例,較8日新增新冠肺炎感染者595例,新增死亡43例,累計237例,截至當前,伊朗已有2394例新冠肺炎治癒。
當地時間9日,汶萊宣布確診首例新冠肺炎病例。
美國累計確診升至572例,川普與確診患者同出席會議
截至美東時間3月8日晚7點,全美共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72例,死亡21例,治癒10例。
另據報導,美國總統川普2月29日曾被拍到與美國保守聯盟主席馬特·施拉普握過手,而施拉普當地時間3月8日證實曾與新冠肺炎感染者有過短暫接觸。
另據報導,美國N95口罩漲價11倍,售價直逼人民幣150元/個;多國開始出重拳打擊惡意漲價行為。
義大利死亡病例數暴增57%,病死率升至全球最高
截至9日0時,義大利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為7375例,累計死亡病例從7日的233例上升至366例,死亡病例數單日增幅高達57%,其中大部分死亡病例出現在義大利北部倫巴第大區。目前,義大利確診病死率高達4.96%,為全球最高。
另據報導,義大利封城規模擴大,包括米蘭和11個省在內都將被封鎖至4月3日。不少居民聽聞這一消息,已連夜「逃離」米蘭。
德國已確診1112例新冠肺炎病例
截至當地時間9日8時,德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至1112例,較前一日增加210例。德國境內目前尚無死亡病例。數據顯示,德國西部北威州、南部巴伐利亞州和巴符州疫情嚴重,確診病例分別達484例、256例和199例。首都柏林確診病例40例。
西班牙確診新冠肺炎逼近千例
截至當地9日13時,西班牙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達999例,較8日12時新增410例,其中25人死亡。馬德裡大區和巴斯克自治區是西班牙新冠肺炎疫情最為嚴重的兩個地區
葡萄牙累計確診30例,總統主動接受隔離
截至當地時間9日9時,葡萄牙新冠病毒累計確診數達30例。據報導,葡總統德索薩因曾接見的學生所在學校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將主動接受兩周隔離,取消所有原定公務活動。
今日科普
從疫情初期,很多人就有疑問:寵物和人之間到底會傳染嗎?
這次小知為你做出正經解答:
本文內容源自新華社、央視、人民日報、新京報、澎湃新聞、環球時報
特別感謝丁香醫生、國家及地方衛健委、健康中國
- END -
感謝您的閱讀,咱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