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前傳三部曲之後的故事。這種外傳在美國電視及電影行業之中,叫做spin off,字面上已令人有種牽強開分支的感覺,但既然是從原來的故事衍生出來,粉絲們自會願者上釣。帝國的軍備工程師Galen以家庭為藉口歸隱,帝國的軍事主管Krennic帶兵上門逼Galen完成終極武器死星的設計。其妻反抗時被殺,Galen為了保住女兒Jyn的性命,自願回到帝國效力,其女Jyn逃出險境,被革命分子Gerrera撫養成人,練得一身好武藝。
一直以來,Galen被革命軍視為危險人物,不知他身在曹營心在漢,情報人員Cassian被派去救出被拘留的Jyn,目的是利用她去找Galen,然後把他殺死。帝國機師Bodhi叛逃,帶著Galen的口信投奔革命軍,原來Galen設計死星時故意留下死穴,只要攻擊它,死星便會毀滅。Jyn決意去找尋父親精心隱藏的秘密,但眼前的革命軍一盤散沙,不敢和帝國正面衝突。Jyn連同Bodhi及Cassian,以及兩位武功了得的戰士Chirrut(甄子丹飾)及Baze(姜文飾),決定不理革命軍指示,潛入帝國盜取死星的設計圖。
有人說,《俠盜》是沒有光劍的《星戰》,雖然嚴格上不算正確,因為黑武士在短暫出場時都有用過,但光劍用得少,而且沒有格劍,的確是事實,因為只有他一個人有用過光劍。這一點和甄子丹及姜文的存在有很密切的關係,因為主角多數用槍去戰鬥,搏擊的責任就落在甄、姜二人身上,姜打少一點,但甄的角色是盲的,而他在本片也一個打N個,正式進軍宇宙。
甄、姜二人的出場時間頗多,亦頻頻見樣,而且打得比主角更好看。甄及姜要負責搏擊這一點,可以看到本片的一些弱點。沒有光劍對打,表面上的缺陷是不夠悅目,主角以及甄、姜二人,打來打去的對手都是一些白兵。深入一點看,是本片根本沒有一個像樣的奸角,最多只是得Krennic要去阻止他們去發送死星設計圖,而Krennic實在太窩囊,犯錯連連又毫不好打,近距離開槍都總是射不中。黑武士出光劍時,亦只是對付一些嘍囉。黑武士未能和主角交手(其實主角一定不夠他打),令影片的正邪衝突顯得非常薄弱。
俠這名稱,其實是主角一行決定不理革命軍,自己開戰機潛入敵陣時,匆忙之中為戰機所取的名字。不過,俠盜這個譯法其實未能好好對應rogue這個字。這個英文字帶有失控或不聽指令的意思,例如變節了或拒絕執行命令的特務會被稱為rogue spy,事件中令銀行倒閉的交易員被形容為rogue trader ,因為他自把自為亂作買賣。
所以他們起這個名字,意義不是在於行俠仗義,而是擺脫一盤散沙、貪生怕死的革命軍,自行我路。本片在星戰系列中,帝國對革命軍的正邪衝突中,放多了重點在此第三種勢力,即是嫌革命軍不夠勇武,所以不聽指示自己和帝國對抗的極端分子。除了主角,養大Jyn的Gerrera也脫離了革命軍,甚至可以說,甄子丹及姜文的角色也有這種獨來獨往的味道。
本片透過兩種方法去製造和《新的希望》的連接,首先是要Jyn在片尾說出她決意要冒險,是要為大家帶來希望,另一個方法就是,儘量把這一集出現的人物(無論是忠或奸)儘量殺死,令正傳中沒有他們都變得很合理。我並不是用粉絲的心態去看本片,看這部片時有一個狂想,就是革命軍的心態,會不會就和星迷的心態差不多?即是說,只是想追求階段性勝利,只想少少的贏,而不想一了百了,沒有鬥爭對象就沒戲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