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想看《沐浴之王》,是因為一個「萬合天團」重聚的消息。
有看官可能會問了,萬合天團是誰?
如果再早上四五年,萬合天團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隨便一個片段分分鐘讓你驚喜的土撥鼠尖叫。
《萬萬沒想到》系列,《報告老闆》系列……
全都是耳熟能詳的爆款短劇,昔日各大視頻平臺的鎮臺之寶。
白客,小愛,劉循子墨,柯達,張本煜等,更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懂的人自然懂,聽到名字就開始笑了。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萬合天團的眾人逐漸成長,實力越強大,想要在一起團聚就變得越難。
而這一次,叫獸登高一呼,萬合天團紛紛響應,真可謂是「爺青回」百分百系列。
雖然,萬合天團在《沐浴之王》中的戲份並不多,但也都算得上是「點睛之筆」,一樣望去倒仿佛這部電影是一個「千目神龍」一般。
而最關鍵的是,強大陣容的重聚,彰顯著叫獸易小星的決心:
無論什麼時代,論搞笑,必有叫獸的一席之地。
而要更全面而不劇透的了解《沐浴之王》這部電影,還需要從劇作與演技兩個角度說起。
1
最好的劇作就是:套路永不過時
這是一個講究創新的時代,任何事情都怕第二個來做。唯有一件事情不同,那就是電影創作。
很多《沐浴之王》的影評中其實也寫到了,這部電影,叫獸求穩,因此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創作,很多套路都是慣用技巧。
那麼,用套路真的就不好嗎?
其實不然。如果單純論創新,《逐夢演藝圈》的創新值肯定特別高。
但是,事實就是,如果實力不夠,試圖創新就是自尋死路。
叫獸的實力怎樣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就目前看來,叫獸確實選擇了最穩妥的求活之路。
這部電影的人設中,用了最簡單的臉譜人設。
富家的表哥就是喜歡爭權奪利自私自利,窮人家的奶奶必然要用來煽情,妹妹必然要提供某些年輕人才懂的「技術支持」。
臉譜人設,確實不算是創新,甚至某些程度上會使得人物扁平化。
但是,這同時也意味著人物的認知門檻大大降低。
觀眾一眼就能看出角色的需求與作用,不需要更多情節來對人物進行描述以及探索,如此才可以花費更多的時間給故事想展現的內容本身。
《沐浴之王》這個電影從一開始定位就很明確:
「洗掉一年不開心」
所以,這個電影最關鍵的是什麼?
不是在100分鐘有限的時間裡介紹並挖掘不同人物的內心,也不是費勁巴拉的構設一個宏大的世界觀,它最關鍵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裡,合理的融入更多的笑點,給觀眾更多開心。
顯而易見,這部電影做到了。
不止如此,這部電影其實也是一部典型的「劇作電影」。
電影用的是三幕結構,電影開場用最短的時間讓主角們出場,然後遇到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內容核心上也是緊緊抓住物質得失,精神得失,以及價值觀得失三個維度。
物質得失聯繫的是電影最直觀的主線。周東海沒錢給奶奶治病,想賣掉澡堂子。為了讓澡堂子賣出更好的價錢,於是想讓澡堂子看起來更火一點。
而精神得失聯繫的則是電影的核心。肖翔是個富二代,但是他的世界裡,感情是缺位的。於是失憶相處的過程中,他對感情如何認知,並如何得到這個感情成為故事的暗線。
價值觀的得失往往是電影升華的關鍵。在這個得失中,每個人都面臨著抉擇。肖翔的選項一個是難得的兄弟情,一個是不允許欺騙的個人原則。周東海的選擇是守住兄弟澡堂繼續窮下去,或者賣掉澡堂與兄弟回憶換來一筆錢。
其實在這一點上,叫獸描述的還是太過保守。
因為兩個主角的選擇都是「沒什麼難度」的選擇。雖然我們都明白,在現實中,感情不如一筆錢來的實在,但我們更知道,任何電影中主角都會選擇感情。
如此一來,兩個主角面對的抉擇都顯得「不夠艱難」。
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叫獸選擇通過一些「視覺衝擊」來彌補,周東海被人打,肖翔想跳樓都是如此。
但是力度終歸不夠。
從劇作上來說,這部電影並不算太優秀。但現實是,優秀的劇作技巧並不代表優秀的電影。真正的好電影,終歸還需要有好的演技。
而這一部電影,彭昱暢和喬杉都貢獻了突破性的演技。
2
最好的演技就是:不搞笑的搞笑
當年魯豫採訪周星馳曾經有一個名場面,是魯豫那句「我不應該笑嗎?」
很多喜劇的內核都是如此:我們在屏幕前看著好笑,但在那個角色本身而言是不應該笑的。
比如,下雪了,路上一個人摔了一個大馬哈,路人看著很搞笑,但他自己是很尷尬不想笑的。
彭昱暢,與喬杉,兩個人都算是網民中認知度很高的人了,他們的演技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
但其實在我看來,他們兩個之前演喜劇總是保持同一個狀態。
他們演喜劇,總是一種努力搞笑的搞笑。
彭昱暢演的所有電影角色,都處於一種「憨笑著念臺詞與懵逼之間轉換」。
喬杉的大部分電影角色(如《縫紉機樂隊》)多數處於「高音調提著嗓子念著諸如『相信光就能拯救奧特曼』之類腦殘臺詞的正能量角色」。
而這一次,可以看到在易小星的調教之下,兩個人的表演都找到了一種用正常的方式表演喜劇的感覺。
《沐浴之王》的故事內核其實跟《雨人》是一致的。
《雨人》中,男主角突然得知自己有一個傻弟弟繼承了所有家產,便想著把弟弟忽悠過來利用弟弟的財產。
二人在一起回家的路上度過了兩三天,在兩三天中,哥哥發現了弟弟的天賦,試圖用弟弟的天賦幫自己賺錢。
後來在與弟弟的相處之中又感受到了兄弟情義的互幫互助,最終被感化,讓弟弟回到喜歡的生活。
故事內核很相似的情況下,《雨人》並不是一個喜劇。
所以,《沐浴之王》在演的時候,也不能單純用演喜劇的方式來搞笑,很多笑點與梗的使用是需要鋪墊與拋梗的過程,而不是突如其來的搞笑。
我一直很喜歡一種喜劇的狀態,「當角色不笑的時候,觀眾笑了」。
在這部劇中,彭昱暢與喬杉也可以說在這個方向上前進了很大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