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懼怕死後的世界嗎?
傳說生平作惡多端的人都會下地獄,人的靈魂也將從此墜入黑暗。「地獄」雖是出自人們的臆想,其存在大幅度地降低了人為作惡的可能性。正如那句「可以不信神,但不能對神不敬」,這是我們對未知領域的恐懼,也是對超自然現象的好奇。
今天要推薦的《地獄少女》講述的是一個以地獄真實存在為背景的故事。如果你曾感到生來不公,那麼在這個世界裡,會給所有人一個絕對「公平」的機會——只要你有足夠深沉的怨恨,那就獻上你的靈魂,詛咒那個他下地獄吧。
《地獄少女》以「復仇」為核心展開一系列故事,且正如其名,《地少》在畫風和整體色調的選取上都偏壓抑,主角地獄少女「閻魔愛」更似一具精緻的人偶,雖美麗但卻了無生機的模樣。
故事的背景設定開始於一個流傳在年輕人與孩子之間的傳說——若是內心有著無法撫平的怨恨,只需在午夜零時登陸「地獄通信」的主頁,把憎恨對象的名字輸入對話框,發送給地獄少女,人類的請求便會得到受理;委託人將收到一個纏著紅繩的稻草人,當委託人把紅繩解下就意味著與地獄少女結下契約,所憎恨的對象就會被流放到地獄。
如果僅僅是簡單的「復仇」爽文,這顯然是無法支撐它走過了三季的,真正推動它能一路走下來的是動畫中一個值得深思的主題:
劇中,閻魔愛每次在接受委託人的請求時,都會強調「害人終害己,在你死後,你的靈魂也將墜入地獄」,這其實是對委託人和受咒者的警示和規勸,同時指出了復仇的矛盾性(復仇的正義和非正義),這就與劇中重複出現的「以罪孽掩蓋罪孽,怨恨由此而生」相照應,其想要表達的是「復仇未必能真正的將自身救贖」、「在你選擇復仇的瞬間,你也成了『惡』」。
引用尼採的那句「當你在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正在凝視著你」,被過度的情感所蒙蔽而無法理性認知事物,為一己私慾而結下仇怨的委託人在解下稻草人身上繫著的紅繩時,不正是在任由身心沉浸在怨恨裡嗎?而這樣作為的他們也恰恰是在把仇恨延續下去,或讓他們自身也變成了「惡」存在。
《地少》把實際生活中存在的醜惡具象化,並用誇張的形式表現出來;人們之間的傷害是永無止境的,即使現實生活中沒有地獄通信,善惡也一直以不同的方式被表現出來;可怕的是,多數時候我們更像劇中的人物,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秉承著善意卻在做著「惡」。
如何保持善惡的平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劇中的主角也給我們交上了一份答案。
在《地少》的前三部——《一道》、《二籠》、《三鼎》裡,雖然大部分集數都是以獨立的復仇故事為主,但在每一季的最後幾集又會回歸到以閻魔愛為中心的主線故事裡。
在一開始,閻魔愛一直是個中規中矩消除別人怨恨的地獄少女,對於她的內心刻畫幾乎沒有,我們單純地欣賞著她的美麗,甚至有很多人開玩笑說這是一場觀看閻魔愛和服秀的演出;直到劇中人物柴田一的出現,逐漸揭開了閻魔愛的身世之謎。
生前的閻魔愛十分善良單純,卻因村民的愚昧而葬身於泥土之中;那個曾給予閻魔愛保護的少年,卻親手把閻魔愛拉入了復仇的深淵。被無知殺害,被愛人背叛;曾經多信任,臨死前就有多絕望,所以死後懷有深厚怨恨的閻魔愛變成怨靈,把村子燒毀的分毫不剩,自己隨後也變成了地獄少女,永生永世地渡人過河。
當再次面對那個少年的後代(柴田一),被喚醒記憶的閻魔愛,這次壓制住了心中的怒火。她說:「我恨你,但我更愛當初你給我的美好。」
在三季裡我們都可以清晰獲知到愛醬的成長和她如初的善良,是環境和人心的醜陋面致使她犯下罪孽,但也是周圍的人和事讓她學會了原諒別人,也放過過往的自己。
地獄不可怕,可怕的從來是「人心」;讀者老爺們在觀看閻魔愛把「壞人」帶入地獄感到快慰同時,可不要忘記了作為人的獨立思考,如果一切簡單從心,那麼你是否也有可能會變成下一個「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