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規級雷射雷達量產的「渴」,華為能解?

2020-12-24 雷鋒網

「華為有信心成為全球第一個真正車規的高線束雷射雷達的供應商」。

這是華為在車載雷射雷達領域立下的目標。雖是豪言,但似乎所言非虛。

12月22日,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T10 ICV CTO峰會上,華為首次面向行業正式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此前北京車展上,華為也曾展出過雷射雷達產品,但彼時細節尚不外宣。

這一次,華為融合感知產品部總經理段忠毅揭開了其雷射雷達產品面紗。而「車規級」、「高性能」等產品特性是華為給行業帶來的大禮。

華為向新智駕表示,華為目前聚焦於前裝乘用車市場,希望能夠將產品性能、可靠性做到極致。

至於產品價格,華為則表示,由於面向車規前裝量產市場,價格與後裝市場不具備可比性,但在量產市場上具備競爭力,華為提供的是整車可以接受的價格。

與此同時,華為前腳發布了雷射雷達新品,後腳產品就有了落地車型。

同是12月22日,北汽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極狐ARCFOX宣布,其最新款產品HBT車型將成為全球首個搭載華為雷射雷達的車型。

此前,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ARCFOX BU總裁於立國透露,HBT新車將搭載3顆96線雷射雷達。

儘管新車面世的時間尚未確定,但從華為的「豪言」來看,雙方可能會盡力搶佔時間窗口。畢竟,目前全球只有一款4線的機械式雷射雷達在奧迪A8車型上實現量產。

實現雷射雷達的高性能、兼具車規級特性,華為能做到嗎?

從前裝量產切入,搶佔時間窗口

場景下探,是2020年以來雷射雷達行業的一大風向轉變。

以往,雷射雷達產品都是追求極致性能,服務於L4自動駕駛的需要。但隨著智能汽車向上迭代的需求,雷射雷達的強感知能力大有成為智能汽車剛需的趨勢。

當下智能駕駛系統的傳感器多依賴於可量產的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但華為認為,相比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雷射雷達在目標輪廓測量、角度測量、光照穩定性、通用障礙物檢出等方面有著極佳的能力。

華為表示:雷射雷達是解決連續自動駕駛體驗的關鍵傳感器,其帶來的智能駕駛體驗將遠超任何一個已商用的智能駕駛系統。

因為在複雜場景下,雷射雷達確實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

針對遠距小障礙物,毫米波雷達的角解析度不夠,攝像頭對遠端的通用障礙物識別不夠,而這種場景下雷射雷達就可能及時識別。對於近距離加塞場景,毫米波雷達的角解析度不夠,攝像頭通常來說需累計多幀,需要幾百毫秒才可以確認加塞,而雷射雷達由於精確的角度測量能力和輪廓測量能力,可以2-3幀確認加塞,百毫秒內做出判斷。在隧道場景下,在光線變化急劇的情況下,攝像頭的作用不大,而毫米波雷達一般不識別靜止物體,如果隧道口有一個靜止車輛,這時雷射雷達就能準確識別。此外,對於十字路口無保護左拐場景、地庫場景,雷射雷達的優勢都能夠發揮出來。2016年開始產品研發時,經過前期對產品需求的大量調研之後,華為沒有從傳統旋轉機械式雷射雷達切入,而是押注了面向乘用車的前裝量產的產品開發:打造一款高性能、車規級、能夠大規模量產的雷射雷達。

基於此定位,雷射雷達團隊啟動「爬北坡戰略」,寓意從更難的北坡登頂珠峰。

在「前裝量產」路上,華為面臨著主機廠的三大拷問:前裝量產如何不以犧牲高性能作為代價?如何滿足車規級要求?是否有產品量產能力?

對於這些問題,華為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96線中長距雷射雷達:高性能與車規能力兼得

針對雷射雷達面臨的獨特場景,華為對其雷射雷達產品有了進一步的規格定義。簡單來說,就是高速場景要看得遠(測距能力)、複雜路口看得寬(水平FOV)、近端與加塞場景看德到突出物(垂直FOV)。

據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華為推出的96線中長距雷射雷達產品,能夠實現城區行人車輛檢測覆蓋,併兼具高速車輛檢測能力,符合中國複雜路況下的場景。

具體來看,這款產品具備了以下特性:

擁有全視場景150米的測距能力,大視野120°×25°,滿足城區、高速等場景的人、車測距需求;全視野中,水平、垂直線束均勻分布,不存在拼接、抖動等情況,形成穩定的點雲對後端感知算法友好;小體積,滿足前裝量產車型需求;

這些出色的性能參數,得益於華為對產品力的把控。

以雷射雷達的核心部件為例,由於在ICT領域光學設計、信號處理、整機工程等領域的長期積累,華為重構了雷射雷達的核心部件,包括發送模塊,接收模塊和掃描器。

其選擇的微轉鏡掃描器架構,並非是簡單地做微轉鏡,而是通過解構電機、軸承等關鍵部件,進行精準掃描控制,以此提升點雲精度的穩定性與一致性。收發端則是通過精準的光路控制,精巧的電路設計來提升收發模塊的光電轉換效率。

但滿足性能僅是車規級雷射雷達的第一步,真正做到車規級,還面臨諸多可靠性問題。華為表示,車載雷射雷達的可靠性不僅來源於車規級器件選型、還依賴整體架構設計以及海量可靠性測試驗證。

舉個例子,電機是雷射雷達的核心部件,其車規能力一直是行業關注的重點。而華為在電機領域有著20年的積累,同時依託25億次電機可靠性測試經驗,華為設計了滿足車規要求的雷射雷達掃描電機。

華為表示,其產品電機的可靠性,能夠滿足最嚴苛車企對雷射雷達工作壽命的要求。

而針對車規要求的高低溫溼熱,水壓、振動、鹽霧、人眼安全、EMC(電磁兼容)、碎石衝擊等場景,華為都嚴格按照ISO國際標準執行,甚至基於TOP車企的特殊要求,做了更加嚴苛的測試。

除此之外,華為還在產品的安裝、清洗、加熱方面都做了相應的考慮。

基於不同場景要求,華為能夠提供不同的雷射雷達配置方。比如僅面向高速巡航的場景,配置一個前向雷射雷達可以很好的應對龍門架、隧道場景、ETC抬杆等問題。

但如果針對全場景的連續性智能駕駛體驗,則需要配置3個雷射雷達,解決城區巡航、園區泊車等場景的挑戰。

在雷射雷達的產品清潔和加熱方面,華為還自主設計了智能清洗風洞系統和智能駕駛系統,以滿足產品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需要。

目前,華為已經建立了第一條車規級雷射雷達的第一條Pilot產線。面向百萬級量產需求,華為已按照年產10萬套/線在推進,以適應未來大規模量產需求。

總結:

前段時間,部分前沿主機廠不約而同地宣布了將在新車上採用雷射雷達的信息,有如本土新造車勢力小鵬、國外新造車Lucid、傳統巨頭本田等玩家。

可見,「前裝量產」成為雷射雷達供應商必須要解決的難題。

換句話來說,產品只有以高性能、滿足車規要求、具備量產能力的姿態出現,才有可能進入主機廠的選擇範疇。

當下,包括Innoviz、Livox、速騰等在內的國內外雷射雷達供應商也都瞄準了「量產前裝」市場。 誰會成為下一個真正拿出車規級成績的玩家,不妨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華為高性能車規級雷射雷達首發
    今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T10 ICV CTO峰會在上海召開,華為首次面向行業正式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華為融合感知產品部總經理段忠毅圍繞高性能、車規級、規模量產,對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進行了全面的闡述。
  • 華為車規級雷達發布!能看200米,前裝量產基本實現
    在性能上,無論是複雜的城市道路、快速運行的高速公路還是隧道、地庫等複雜場景,這一雷射雷達產品都能很好應對,補足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元器件的短板。 同時,華為也在雷射雷達可靠性上作出很多努力,實現雷射雷達的車規級標準。華為對雷射雷達掃描電機進行軸承加速壽命測試以及極端溫度、振動、人眼安全等場景進行廣泛測試,為前裝量產鋪平道路。
  • 華為全球首發車規級雷射雷達 150米探測距離
    當前,車載雷射雷達,對於車企來說,應用起來最大的障礙是體積和成本。而要想在汽車上大規模上應用雷射雷達,這兩個難題必須攻克。此前,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表示,華為在武漢有一個光電技術研究中心,總計有1萬多人,該中心就正在研發雷射雷達技術,目標是短期內迅速開發出100線的雷射雷達。未來計劃將雷射雷達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甚至是100美元。
  • 官宣 極狐HBT量產搭載華為雷射雷達方案第一車
    據消息人士透露,華為此次官宣的雷射雷達,正是極狐HBT所量產搭載的96線中長距雷射雷達產品,伴隨華為車規級雷射雷達的亮相,搭載華為3顆雷射雷達的極狐HBT成為量產第一車。極狐HBT是ARCFOX極狐聯合華為打造的全新高性能智能電動汽車,將搭載3顆96線車規級雷射雷達,6個毫米波雷達,12個攝像頭,13個超聲波雷達,同時搭載算力可達352Tops的華為晶片,該車型將於明年亮相發布!
  • 華為發布車規級前裝雷射雷達,已量產
    華為一開始就選擇了面向乘用車的前裝量產的產品化開發,而沒有選擇從傳統旋轉機械式雷射雷達切入,前者難度要高很多。做到車規級有多難但滿足性能僅是車規級雷射雷達的第一步,真正做到車規級,還面臨諸多可靠性問題。華為表示,車載雷射雷達的可靠性不僅來源於車規級器件選型、還依賴整體架構設計以及海量可靠性測試驗證。
  • 北汽藍谷ARCFOX極狐HBT量產搭載華為雷射雷達方案第一車
    伴隨著華為該款雷射雷達亮相,搭載華為3顆雷射雷達的ARCFOX極狐HBT也正式浮出水面,成為量產第一車。極狐HBT是北汽藍谷ARCFOX極狐聯合華為打造的全新高性能智能電動汽車,搭載3顆96線車規級雷射雷達,6個毫米波雷達,12個攝像頭,13個超聲波雷達,同時搭載算力可達352Tops的華為晶片。
  • 野心再現,華為正式發布高性能雷射雷達
    儘管如此,在雷射雷達領域華為依然選擇了從北坡登頂,即通過研發麵向乘用車的前裝量產雷射雷達產品,將這項技術最終帶入每一輛車。12月21日,在歷經四年多的打磨之後,華為正式對外發布了96線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
  • L3自動駕駛量產前夜,雷射雷達成智能汽車標配
    如此大規模的市場,為雷射雷達企業們創造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自動駕駛註定改變全球交通出行體系,而雷射雷達將是這場變革中的「核武器」之一。但小鵬汽車掌舵人何小鵬也沒有慫,直接回懟:要在自動駕駛領域把特斯拉打得「找不著東」。兩個大佬之間的「跨洋互懟」,僅僅是業內關於要不要雷射雷達長期爭論的一個縮影。如果單純從技術角度看,攝像頭和視覺技術確實存在短板,比如攝像頭存在視差錯覺、環境光線變化時表現不穩定。
  • 搭載華為雷射雷達方案,ARCFOX極狐HBT諜照曝光
    消息人士透露,華為此次官宣的雷射雷達,正是極狐HBT所量產搭載的96線中長距雷射雷達產品,伴隨華為車規級雷射雷達的亮相,搭載華為3顆雷射雷達的極狐HBT成為量產第一車。極狐HBT是ARCFOX極狐聯合華為打造的全新高性能智能電動汽車,將搭載3顆96線車規級雷射雷達、6個毫米波雷達、12個攝像頭和13個超聲波雷達,同時搭載算力可達352Tops的華為晶片,該車型將於明年亮相發布。
  • 華為首發高性能車規級雷射雷達 外商主導的無人駕駛市場將迎國產重...
    今日,在T10ICV CTO峰會上,華為首次面向行業正式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據報導,華為目前已快速建立了第一條車規級雷射雷達的第一條Pilot產線,並按照年產10萬套/線的目標在推進,預計將達百萬級量產需求。
  • 華為車規級前裝量產雷射雷正式發布:可年產10萬套/線 極狐HBT首發...
    原標題:華為車規級前裝量產雷射雷正式發布:可年產10萬套/線,極狐HBT首發搭載   12月21日,華為正式發布了車規級前裝量產雷射雷達。
  • 華為發布96線雷射雷達,年產10萬套/線,自動駕駛的春天來了麼?
    華為雷射雷達項目起步於2016年,歷經4年多的調研、場景分析、明確需求、設計開發、車規級驗證,一款尚未命名的96線雷射雷達被推到了生產線上,現已按照年產10萬套/線推進中。中國或將率先迎來固態雷射雷達上車潮幾乎是與華為發布雷射雷達同時,ARCFOX 極狐也宣布旗下聯合華為打造的全新高性能智能電動汽車,將搭載3顆華為96線車規級雷射雷達,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Luminar的技術創新是對行業的顛覆,之前都是機械式雷射雷達有車規級問題和成本問題、905nm有功率問題,而Luminar是顛覆式創新。從雷射波長、接受器技術等創新,在完成基礎創新之後,把創新引向軟硬體一體,這更能增強技術護城河。
  • 小鵬P5曝光:或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汽車 今年投產
    打開APP 小鵬P5曝光:或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汽車 今年投產 若風 發表於 2021-01-13 11:04:30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6、車規級雷射雷達量產難度超乎想像,Luminar走的最快機械式的雷射雷達都需要手工調校,使得難以大規模生產,靠堆人是不行的,這也是為什麼VLDR的機械式雷射雷達那麼貴的主要原因。從以上,大家應當能夠知道,車規級的雷射雷達量產沒那麼容易,不要信那些說已經量產或是即將量產的的。
  • 2021年發布 ARCFOX 極狐HBT將搭華為雷射雷達
    日前,網通社從官方獲悉,ARCFOX 極狐HBT將搭載華為雷射雷達方案。該車配備3顆96線車規級雷射雷達、6個毫米波雷達、12個攝像頭、13個超聲波雷達及算力可達352Tops的華為晶片。此外,ARCFOX 極狐HBT將於明年亮相發布。
  • CES2021丨RoboSense量產版車規級MEMS固態雷射雷達駕到
    4年以來,RoboSense(速騰聚創)每年都會在拉斯維加斯CES展會現場發布並演示最新版車規級MEMS固態雷射雷達。 而今年,速騰聚創將在CES2021上展示最新的車規級高性能MEMS固態雷射雷達RS-LiDAR-M1的量產版本,厚度和功耗再度縮減,測距能力達到150m@10%,解析度為平均0.2
  • 雷射雷達混戰時代,誰在爭當「前裝量產」先鋒?
    比如近段時間宣布採用Luminar雷射雷達的Mobileye、將在L3車型上採用雷射雷達的本田,亦或是將使用雷射雷達的小鵬汽車。那麼,雷射雷達的量產何時才會到來?有位業內人士從消費者層面給出了一個答案:「或許有一天,普通消費者走進4S店詢問某臺車是否裝了雷射雷達,並以此作為選購車輛小標準的時候,這個行業才能勉強算得上階段性成功,屆時才是談大規模應用的階段。」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車載雷射雷達行業的處境:迄今為止,全世界只有一款量產的車規級雷射雷達——法雷奧SCALA。
  • 開年第一天:小鵬「如約」雷射雷達,特斯拉繼續「降價」打擊
    小鵬方面,周五正式宣布大疆孵化的Livox覽沃科技成為其雷射雷達領域首家合作夥伴,並將在2021年推出的全新量產車型上,使用Livox為其定製的車規級雷射雷達,以便最終供貨版本貼合小鵬汽車的各項指標。這場合作意味著小鵬向此前定下的目標已邁出關鍵一步。
  • 我們分析了華為雷射雷達40多個專利,確實有點香
    這是「汽車人參考」第282篇原創文章 「推動智能電動汽車向前進」 歷經四年多研發,華為發布了96線車規級雷射雷達,同日,北汽旗下ARCFOX諜照曝光,成為首個搭載華為雷射雷達的電動車。媒體競相報導,讚美之情溢於言表,華為雷射雷達究竟有什麼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