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青島思達心臟醫院院長馬駿:褪去援鄂光環 民營醫院該何去何從?

2020-12-24 半島網官網

半島記者 齊娟

近日,青島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的9名隊員完成14天的隔離休整,即將返回正常工作崗位,這支醫療隊就是全國首支非公立醫療隊。9名醫護人員不畏生死、「拋家舍業」,克服層層困難在前線奮戰53天,為武漢戰疫取得勝利寫下了不可或缺的一筆。而這背後,卻是牽頭人——青島思達心臟醫院院長馬駿的大義擔當和日夜操持。本報專訪青島思達心臟醫院院長馬駿,聽他講述全國首支非公立醫療隊援鄂的背後故事,以及他對民營醫院在發展和擔當之間的思索。

事情緣起

一個轉帖,讓老馬一馬當先!

1月23日10時起,武漢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封城」,1月25日,國家剛剛組建6支共1230人的醫療隊馳援武漢,作為一名醫務人員,同時也是青島市社會組織聯合會副主席、嶗山區醫養健康產業商會會長、思達心臟醫院院長的馬駿憂心忡忡,時刻關注疫情的緊張變化。

思達心臟醫院院長馬駿

1月29日,馬駿在一個交流群中看到一句話,受到刺激。「當時有人轉了一篇網上熱議的帖子,說發生疫情了,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公立醫院迎難而上,彰顯擔當。但是卻沒有看到非公立醫療機構支援前線,是不是當了逃兵了?是不是缺位了?我看到之後很受觸動。」馬駿告訴記者。

馬院長隨即與中國非公醫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取得聯繫,郝會長也正在收到派出援鄂醫療隊支援的請求,武漢市漢陽醫院作為一家非公立醫院,成為武漢市第一批定點發熱門診後,前來看病的患者將醫院圍得水洩不通,醫護30多人被感染,緊急需要外界的支援,哪一家民營醫院可以上?

公立醫院在各級政府的統一調配下,可以有組織、有保障地赴前線支援,而非公立醫療機構只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解決一切。雖然困難重重,風險巨大,但馬駿還是在第一時間做出決定——「思達心臟醫院願意作為全國首支非公立醫療機構派出的醫療隊進行支援,車輛、物資等問題我們可以自己解決,絕不給前線添麻煩。」

「不計任何代價,只為治病救人。」馬駿在醫院微信群裡發出召集令,很快就得到積極響應,就這樣,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劉贇、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魏勇、心血管內科住院醫師張松亮、總護士長吳偉、心內科護士長張貴敏憑藉豐富的經驗「脫穎而出」,也比較符合馬駿的選拔標準。「發熱門診的患者很多,有的聽說還在車裡掛上了吊瓶,被感染的風險還是很大的,所以我希望讓經驗豐富的醫生護士前往,一能保證安全,其次也能迅速適應前線的節奏。」馬駿說。

就這樣,1月30日上午10時,青島思達醫院援鄂醫療隊整裝待發,青島頤生健中西醫結合骨傷醫院的3名醫護人員主動加入醫療隊。當天下午,全國首支非公立援鄂醫療隊從青島出發。

心系前線

馬不停蹄,5次籌資捐助前線

思達心臟醫院5名援鄂隊員出發了,馬駿的心卻始終沒有真正地落地,作為醫院院長,他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如何儘自己最大努力給醫療隊員足夠的物質保障,以保證她們的安全,成為馬駿首先考慮的事情。

半島都市報報導

思達心臟醫院5名醫務人員剛到漢陽醫院的第一天,就被眼前的場景「嚇」住了。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劉贇直言:「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的患者每天就有好幾十個,醫院門診和發熱門診的量比原先多了太多,整個醫院的院子裡都擠滿了看病的病號。」馬駿了解到前方的情況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醫護人員的物資極度緊缺,隊員們出發時,因為時間非常倉促,只帶了為數不多的口罩、防護服等物資,即便是這樣,隊員們還要把一部分生活物資讓給患者。

「我當時非常擔憂,立即撥通了漢陽醫院的電話,但他們也是非常缺乏各種防護物資,為了保障我隊員的安全,同時也是想支援漢陽醫院,我們就在青島想盡各種辦法自籌物資,也不想給政府添麻煩。」

隨後,作為青島市區兩級政協委員的馬駿向市區兩級政協、工商聯的朋友們打聽籌集,青島市思達醫院的同事們組成各個工作小組,分頭購買物資。僅僅用了兩天多的時間,包括口罩、防護服以及護目鏡在內的5萬元物資緊急籌集完畢,馬駿和副院長親自駕車趕往濰坊,將這批物資塞進濰坊衛恩醫院這家非公立援鄂醫療隊的行李車裡,確保青島援鄂醫療隊員在第二天就順利收到物資。

青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和市衛健委的領導在了解到思達心臟醫院的情況後,緊急從市衛健委調配了一批防護服、護目鏡和醫用口罩派給前方隊員,嶗山區政府也送來了1000個醫用口罩和200套防護服,隨後,這批物資也被空運到長沙,後由快遞公司用車送到援鄂醫療隊員手中。就這樣,馬駿傾盡力量,帶領思達心臟醫院的工作人員前後5次籌集物資支援前線隊員和武漢漢陽醫院,價值共計56萬餘元,加上捐贈給漢陽醫院6臺價值4萬元的醫療設備,共計60萬元。

對話馬駿

援鄂光環褪去,民營醫院該何去何從?

青島思達心臟醫院在馬駿院長的帶領下,有擔當有勇氣,在武漢漢陽醫院告急之際,醫護人員不計報酬,不畏艱險的奉獻精神感動了漢青兩地,特別是,這是一支非公醫療隊。馬駿表示,在關鍵時刻,非公立醫療機構也應有所作為,盡顯責任擔當,這是一個醫療機構和醫者的職責使命,沒有公立私立之分,「無論生死,不計代價」,不是一句空話,而就是一種實際的行動。社會和大眾能去理解認可我們的作為,就是我們最大的滿足。同時,非公立醫療機構作為我國醫療體系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更廣闊的平臺,更多的政策支持,才能避短揚長健康發展,也為我國整體的醫療體系改革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記者:在這次疫情當中,青島思達心臟醫院是一家非公立醫療機構,為什麼要支援武漢?

馬駿:疫情當前,我們作為醫護人員,有種天然的使命去救死扶傷,幫助同行。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國家需要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共同應對,疫情防控也需要社會辦的醫院參與,許多非公醫療機構踴躍請戰,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社會辦醫先後有 303 個醫療隊共計 3199 位醫護人員前往湖北參與疫情防控和救治。據我所知,各地民營醫院以強烈的責任、奉獻與擔當,奮力投入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思達醫院做為第一支援鄂醫療隊,衝在前面,以自己的經驗和作為,啟發啟動了其他非公立醫院,起到了率先垂範的帶頭作用。全國其他地區的許多民營醫院也紛紛請戰前線,僅僅支援武漢市漢陽醫院的就有16支外地非公立醫療隊165名醫務人員。

記者:非公立醫療機構對於社會醫療體系的補充優勢在哪裡?思達心臟醫院的優勢呢?

馬駿:非公立醫療機構的補充優勢體現在把技術和服務做精做細上,還有一部分是體現在提供更加高端、更加個性化的醫療服務上。部分非公醫院設施完備,技術優勢突出,服務特色鮮明,部分非公機構體現出個性化服務和提升病患的就醫感知。思達心臟醫院在90年代末應運而生,是當時一群在國外學成歸來的專家,在共同的醫療理念下,打造了這所不同於傳統模式的醫療機構。思達醫院在青島的創建和發展,得益於改革開放的大環境,得益於青島市醫療衛生事業的良好發展氛圍,得益於青島市衛生系統重視人才和引進人才的政策。思達醫院的突出特點就是專科技術,頂尖專家,在醫療服務上已經發展為涵蓋院前急救、門診、住院治療、手術和非手術治療、術後康復、居家問診全程的「全覆蓋」式診治和康復體系;在臨床學科建設上,已經是集心血管內科、心臟大血管外科、心血管急救、中醫康復為一體,技術特色顯著的三級心血管病專科醫院。我們的服務更突出「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模式。

記者:援鄂的光環褪去,非公立醫療機構面臨的危機和挑戰是什麼?

馬駿:非公醫療機構的佔比雖然超過了公立機構,但非公醫療機構的規模小、技術單一,發展還面臨很多束縛,缺少完善的支持政策,在人才體系、運轉機制和規模發展上也存在很多困難和障礙,所以社會辦醫發展了很多年,但做強做大、獲得社會廣泛認可的機構寥寥無幾。在抗擊疫情這種關鍵時刻,醫療機構的社會擔當不能僅僅依靠勇氣和激情,更需要自身的管理、技術與保障做後盾。這確實給非公立醫療機構提出了挑戰,如何進一步提升自身能力素質,如何提升非公醫療機構的社會認可度。非公立醫療機構需要社會的支持和認可,才能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記者:非公醫療及思達心臟醫院今後如何更好地發展?

馬駿:仍然要一手抓人才和技術,一手抓好社會服務,這是非常關鍵的兩點。特色技術是立足之本,人才培養是發展保障。把服務做精細,延伸到院前、手術或治療後,出院後康復,打造更好的口碑。完成從「醫」到「醫+健」的轉型升級,力求醫療最優化,健康管理最大化,營造醫院溫馨服務的軟實力,同時,積極支持配合政府和社會、百姓的需求,承擔社會責任,擴大公益服務,相信思達心臟醫院會為島城和周邊老百姓提供更加方便、高效、優質、精湛的醫療服務。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歡迎抗疫英雄回家 青島思達心臟醫院援鄂醫護全面復工
    半島記者 齊娟近日,青島思達心臟醫院的5名援鄂醫護人員經過全面的體檢,回到醫院安全復工。4月20日下午2點30分,市委統戰部宋立春副部長、陳麗莉處長及新階層代表人士蒞臨青島市思達心臟醫院看望慰問援鄂醫療隊員。思達心臟醫院院長馬駿介紹了醫院的基本情況和目前院內疫情防控措施,宋部長一行考察了相關科室和病區。座談會上,援鄂醫療隊員各自匯報了自己的戰「疫」工作,講述了在武漢一線所遇到的各種場面和感受。
  • 青島思達心臟醫院:厚德行醫,方寸之間見擔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在青島,有這樣一支「硬核」醫療團隊:有專業創新醫療技術能救死扶傷,又無畏生死、克服萬難守衛人民健康,它就是青島思達心臟醫院。建院22年,醫院堅守為民初心,在心血管領域創下全國多項「第一」,贏得患者信賴。
  • 【這就是山東】最美逆行 青島思達心臟醫院防控疫情聚合大愛力量
    做為民辦非盈利性的青島思達心臟醫院全院172名醫護人員的抗疫鬥志也被點燃了,在馬駿院長的帶領下,開啟了不平凡的戰鬥序幕!  魯網2月10日訊(記者 孫曉文 通訊員 許長智)  2020年的中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無數華夏兒女的心。
  • 今天,青島迎接9位英雄凱旋
    3月25日上午,經過53天的日夜奮戰,在武漢市漢陽醫院醫護人員依依惜別的歌聲和祝福中,青島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青島思達心臟醫院和離開武漢前,包括青島第三批援鄂醫療隊9名隊員在內的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援鄂醫療隊隊員與武漢市漢陽區醫院醫護人員合影告別。
  • 青島9名英雄踏上回家路!今從漢陽出發,將於明天抵達!
    青島9名英雄踏上回家路!今從漢陽出發,將於明天抵達!他們,是全國第一支非公立醫院援助武漢醫療隊;他們,是來自青島思達心臟醫院、青島頤生健中西醫結合骨傷醫院的9名醫務人員!1月末,因武漢市漢陽醫院等非公醫療機構全力抗擊疫情,已有醫護人員被隔離治療,人員緊缺。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與青島思達心臟醫院聯繫,準備派出醫務人員進行緊急支援。
  • 愛眼日溫馨特供:長春愛爾眼科醫院為援鄂英雄提供「摘鏡」服務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呼吸科楊濤 除了即將要做手術的援鄂英雄,現場還有已經做過手術,前來複查的援鄂英雄,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呼吸科楊濤就是其中的一位。 看著吉林援鄂英雄們恢復了正常視力,記者由衷地感到高興和欣慰。疫情當前,是她們用生命守護生命,用信仰捍衛信仰。在那個緊張時期,她們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勇往直前,從不回頭。 感謝她們! 同時,也感謝長春愛爾醫院,能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守護英雄,為援鄂英雄援EYE.
  • 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向復旦上醫贈送抗疫珍貴實物
    4月23日上午,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院長呂飛舟、黨委書記施曉軍,以及醫院黨政領導、援鄂醫療隊代表、相關部門負責人一行到訪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並向醫學院贈送抗疫相關珍貴實物。呂飛舟匯報了醫院抗擊新冠疫情及援鄂工作總體情況,疫情發生以來,五院為支援武漢前線,先後派遣三批次共54人援鄂醫療隊,帶著「零感染、高治癒、打勝仗」的成績光榮凱旋,充分體現了五院作為復旦附屬醫院的水平和形象。
  • 嶽陽醫院獲評上海市第四批創新醫療服務品牌及援鄂醫療創新服務...
    嶽陽醫院獲評上海市第四批創新醫療服務品牌及援鄂醫療創新服務項目各一項 2020-12-15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醫院回應援鄂女護士身份爭議】針對外界關注的江蘇如東「援鄂女...
    【醫院回應援鄂女護士身份爭議】針對外界關注的江蘇如東「援鄂女護士」於鑫慧的護士身份疑似造假、被指婚內「徵婚」等所謂「人設崩塌」問題,其所在單位——如東縣洋口鎮中心衛生院於10月17日晚間給予官方回應。如東縣洋口鎮中心衛生院表示,於鑫慧現系該院勞務派遣職工,從事內勤工作。
  • 醫院回應援鄂女護士身份爭議:系勞務派遣職工,呼籲群眾給予寬容
    當初逆行到漢的於鑫慧,被安排在武昌區瑞安隔離點醫療組進行志願服務,負責火神山、雷神山兩家醫院出院患者14天隔離期的護理工作。她的工作日常是早中晚定點6次查房,量體溫,詢問和登記病人的情況,並配合醫生採集核酸檢測的咽拭子。4月15日,援漢56天的於鑫慧回到了江蘇南通,南通洋口鎮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工作人員,帶著鮮花來迎接她。
  • 援鄂歸來的勇士 重披白衣戰甲
    4月21日,青島市第五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嶗山院區健康管理(體檢)中心副護士長國紅玉回到自己熟悉的工作崗位。上個月還在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青島援鄂醫護人員和疾控人員,正在以飽滿的精神狀態陸續重返工作崗位,戰鬥在青島抗疫一線。宋富成4月12日於德州結束了隔離休整,在三位同事的陪伴下乘車返回青島。
  • 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援鄂英雄全部平安凱旋!現場多幕令人流淚
    4月3日,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第一批、第三批、第四批援鄂醫療隊的18名隊員勝利凱旋,抵綿歸隊 這18名醫護隊員的凱旋抵綿歸隊,也標誌著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派出的4支援鄂醫療隊全部平安回家!
  • 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帶隊,再派141人醫療隊赴鄂
    今天早上06:50,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141人援鄂醫療隊集結完畢,整裝待發。「浙大一院始終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堅守疫情防控第一線,勇挑重擔,走在前列,發揮國家隊的引領示範作用。今天,你們代表浙大一院近7000名員工馳援武漢疫區。浙一是你們堅強的後盾,社會各界也是你們的後盾!」醫院黨委書記梁廷波教授鼓舞士氣。
  • 醫院回應援鄂女護士身份爭議,希望給予更多...
    針對外界關注的江蘇如東「援鄂女護士」於鑫慧的護士身份疑似造假、被指婚內「徵婚」等所謂「人設崩塌」問題,其所在單位——如東縣洋口鎮中心衛生院於10月17日晚間給予官方回應。  如東縣洋口鎮中心衛生院表示,於鑫慧現系該院勞務派遣職工,從事內勤工作。
  • 武漢同濟醫院建院120周年 援鄂醫療隊員為其「慶生」
    武漢同濟醫院建院120周年 援鄂醫療隊員為其「慶生」 2020-10-28 17:19: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姜雨薇 責任編輯:姜雨薇
  • 鄭州仁濟醫院侯建璽院長榮膺全國「社會辦醫創業導師」稱號!
    在發展商品經濟,鼓勵多種經濟形式的號召下,民營醫院應運而生。一批醫療人開始白手起家,通過艱難打拼,陸續創立起最早期的民營醫院。2020年11月27-29日,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2020中國民營醫院發展年會上,特別舉辦了一場讓人引發共鳴的「致敬創業者——分會成立20周年特別紀念活動」。
  • 在武漢雷神山醫院住院的婆婆,讓女兒寫信感謝援鄂醫療隊
    2月23日下午,李萬英老人從湖北省榮軍醫院轉至雷神山醫院。當時她情況很不好,飲食不進。她讓女兒寫了一封感謝信,感謝悉心治療、照顧她的廣東、上海援鄂醫療隊。以下是感謝信內容:尊敬的雷神山醫院上海、廣東援鄂醫療隊:你們好!我是雷神山醫院第三區20號床李萬英的女兒。我母親於2月23日下午從湖北省榮軍醫院轉院至雷神山醫院。當時我母親情況不太好,飲食不進滴水不沾。
  • 專訪| 承德援鄂醫療隊員、承醫附院重症科護士張起昌:請放心 等我...
    專訪 | 承德援鄂醫療隊員、承醫附院重症科護士張起昌:請放心 等我凱旋 2020-02-01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團風開機,靳東出演醫院院長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突發,危機時刻,全國各地援鄂醫療隊紛紛奔赴疫情重災區武漢、黃岡,一場牽動億萬人目光的武漢防疫保衛戰就此打響,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隨著武漢方艙醫院宣布清零,山影的創作人員第一時間行動起來,進入宣傳抗疫的劇本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