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 記者 劉藝】冬季,濱海城市的旅遊市場往往面臨「寒流」的局面,遊客量驟減、經濟效益不佳導致部分景區陷入階段性發展困境。
為了充分展現秦皇島冬季之美,激活冬季旅遊市場,秦皇島山海關區和北戴河新區緊密結合旅遊產業發展趨勢和實際情況,利用自身優勢打造冬季旅遊產業,為市民和遊客獻上豐富多彩的旅遊大餐。
文旅融合 連打冬季旅遊「組合拳」
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民風民俗資源的山海關區,融合時尚元素,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冬季三大主題活動,山海關·老龍頭冰雪嘉年華、2020中國·山海關古城年博會和二月二·龍抬頭節。
首屆舉辦的冰雪嘉年華依託親子樂園、冰雪奇觀、冰雪競技、冰雪迷宮、遊樂互動五大板塊內容,以冰雪之名,撩動冬日運動激情。景區將長城文化與冰雪運動結合,老龍頭景區解說員張楠告訴環球網記者,遊客在體驗霧凇景觀大道、雪雕滑梯、雪坡、雪地坦克、雪地自行車等多種冰雪項目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勇闖八卦陣、雪圈角力比賽、長城知識大講堂等景區特色活動深入了解長城文化。
「相對於之前淡季老龍頭景區每日三四百的遊客量,冰雪嘉年華開發後,遊客量得到大幅度的增加,目前,周六日每日遊客能達到兩千人次」山海關區政府副區長陳有智對環球網記者說,「冰雪項目的開發不僅能推動產業發展,也能吸引『貓冬』的居民走出來,感受冰天雪地的魅力,增強身體體質和意志力。」
值得注意的是,山海關城樓下的古城年博會奉上「國潮賀歲盛宴」,匯聚北方地區節令特色,展現山海關獨有的「闖關東」地緣文化和長城沿線民風民俗,讓遊客感受到 「天然長城博物館」文化的精粹和山海關濃厚的文化底蘊。
山海關區旅遊和文化廣電局局長馮振介紹道:「今年的年博會最大的特點是充分融合了傳統與時尚的基因,突出的是『盛世中國年,關城國潮風』的主題。除了民俗表演,非遺展示,秧歌拉街,年貨大集,美食街區等最具年味的傳統廟會活動之外,還主打國潮文化牌,推出『潮民俗』、『潮美拍』、『潮業態』、『潮燈會』、『潮演藝、』潮童趣』六大板塊內容,讓大家感受一個嗨潮的年。」
繼古城年博會之後,山海關老龍頭景區將舉辦二月二·龍抬頭節,充分利用「二月二」這一傳統民俗和山海關獨特的「龍」文化,傳承民族文化精髓,展示民族文化瑰寶,結合傳統與時尚,涵蓋「龍祭祈福」「祭海迎祥」「開筆啟蒙」等二十餘項特色內容。
「這些活動的開展具有經濟效益和文化惠民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方面,本地冬季旅遊產品的開發和文旅活動的開展能夠推動零售、民宿、餐飲等行業的發展。社會效益方面,活動所營造的春節喜氣祥和的氛圍,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讓民眾感受到冬季的獨特魅力」馮振對環球網記者表示,「希望這些活動能長期,形成品牌效益,不斷豐富內涵,利用景區資源並結合冬季特點,形成自身獨有的優勢。」
溫泉與康養結合 讓淡季不再「冬眠」
北戴河新區作為濱海地區,也面臨天氣寒冷、旅遊熱度下降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北戴河新區以高端度假遊理念為延續,打造了系列冬季旅遊產品,其中「養生溫泉」取得顯著成績。
北戴河新區旅遊和文化廣電局白泳介紹道,以漁島·菲奢爾海景溫泉、阿爾卡迪亞為主的養生溫泉,打造了旅遊觀光、歡樂嘉年華、特色演藝、溫泉養生、美食美宿、風情購物等多業態的旅遊集合體,讓遊客真正從看景點過渡到住下來體驗和享受生活。相關產品的開發也帶動了北戴河新區冬季旅遊的發展。
位於秦皇島高新區的漁島·菲奢爾海景溫泉作為國家認證的溫泉養生景區集休閒、娛樂、養生於一身的魅力。利用溫泉優勢,加入中醫「藥療」,打造「康體保健、健康養生」理念,其溫泉泉水來自海底1600米的巖層水,經「國土資源部地下水及環境監測中心」檢測,確定為「氟型淡溫泉」,富含氟、偏硼酸、偏矽酸等微量元素。養生溫泉的開發盤活了北戴河新區冬季旅遊資源優勢,填補冬季旅遊缺項空白。
漁島營銷總監呂寶丹對環球網記者說,漁島·菲奢爾海景溫泉是全國最大的無柱單體溫泉館。站在高處,館內景色一覽無餘。室內溫泉是由各種熱帶植物打造出一個生態雨林世界,在寒冷北方猶如進入溫泉花園。室外多個泡池可以泡著溫泉看大海,獨特體驗令遊客流連忘返,也成為漁島·菲奢爾海景溫泉的獨特魅力。
「2018年秋冬期間,漁島共吸引遊客6.83萬人次,收入2273.83萬元,2019年在新區文旅局的帶領下,持續深耕高端濱海度假遊的服務和品牌。以菲奢爾海景溫泉為核心,引進特技表演秀、薰衣草園等新項目,形成了包含景區和溫泉兩大板塊的濱海冬季旅遊度假重要目的地」。呂寶丹對漁島冬季旅遊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