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thletic在英超休賽期裡,帶來了「The Premier League Sixty 英超六十星」系列文章。
這個系列雖然用數字排定了位次,但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並不是一個多麼看重排名的系列。用TA編輯部的話來說,這個系列「無關排名,只關故事」。
關注我們,將逐步為大家帶來這60個精挑細選的,可能不為人知的故事。
與吉諾拉、皮雷、迪卡尼奧、範尼這些出現在「英超60星」前幾期的傳奇們不同,斯特林依舊活躍在英超賽場上:所以,我們在講起斯特林的故事時,註定會少了那一層朦朧的懷舊所帶來的濾鏡。
這並不是說皮雷、範尼們不是出色的球員:他們曾經確實是在英超叱吒風雲的大牌,只是如今我們對他們的回憶幾乎是毫無瑕疵的。他們在我們心中,代表著那些過去的美好的歲月,是在集錦裡看到的所有驚天技巧。他們代表了英超的歷史,他們是真正的英雄。
而斯特林不同。他就在當下,他依舊在書寫著他的故事,而他如今每一個錯誤都會被放到聚光燈下,成為如今球迷和媒體的談資。
就算忽略那些殘酷的表情包和預期進球數,斯特林通常都是場上22人裡最不受歡迎的一個——或許是因為他當初為了職業生涯而無情地離開了利物浦,又或者是因為在過去18個月裡為黑人發聲。
很多人已經忘記了斯特林的高光時刻。
比如他在利物浦的時光,在很多時候已經被人們遺忘(或者是忽略)了。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是由於他在曼城取得的成績,但同樣也肯定是因為在安菲爾德,許多人都更樂於假裝那段歲月從未發生過。
這樣的事情很多,以至於在談及斯特林的職業生涯時,很多人會為其加上「贖罪」的色彩,仿佛他需要花更多的努力來「洗刷汙點」,來證明自己是一個出色的球員。
斯特林的「覺醒」或許的確來得晚了一些。如今,他作為多面手的特點讓曼城和英格蘭國家隊受益匪淺,因此有很多人忘了其實早在2014年,斯特林贏得過歐洲金童獎。
「我不知道在歐洲還有哪個17歲的球員能在五大聯賽的比賽裡有如此大的影響力。」整整7年前,羅傑斯如此說。在那個幾乎取得突破的賽季裡,斯特林在左邊路和右邊路的比賽時間分配得相當平均。
2014年4月,利物浦迎來與曼城的爭冠大戰,斯特林用一粒進球幫助利物浦幾乎鎖定了英超冠軍,而那場比賽中他他則是出任了菱形中場中前腰的位置。
「作為一個年輕球員,斯特林在戰術上的適應性非常強。」在斯特林19歲時,羅傑斯這樣評論,「他甚至可以在菱形中場裡出任中前衛。」
而事實的確如此:在曼城,斯特林一度在八號位上連續首發,而這個位置一般都是留給德布勞內和大衛·席爾瓦的。
如果你的記憶足夠好,應該會記得著名的評論員約翰·阿爾德裡奇曾作過一個著名的判斷,他認為喬丹·伊比會是比斯特林更好的球員。但也正是那個時候,羅傑斯以及很多利物浦的工作人員和教練員已經把斯特林當做一個未來的利物浦傳奇了。
這就是那時的斯特林有多出色的證明。而相較之下,今夏伊比甚至沒有拿到伯恩茅斯的續約合同。
要理解利物浦時期斯特林的成就,下面這個數據應該會有所裨益:他在利物浦呆了3年,而在曼城已經效力了5個賽季了。但只有薩內和德布勞內兩人與斯特林聯手攻入的進球多於蘇亞雷斯。而同時,也只有德布勞內為斯特林送出的助攻數多於蘇亞雷斯。
在斯特林效力利物浦的最後一個賽季,他踢了13場左路,11場右路,24場中路,其中大多數在前鋒的位置上。羅傑斯說,斯特林就是他的桑切斯——在當時,這是一個相當好的比喻。
如果你想知道,在那個賽季中,這個20歲的年輕人肩上有著多大的壓力,就想想吧:那是蘇亞雷斯離開利物浦加盟巴薩後的第一個賽季,也是被利物浦球迷戲稱為「巴洛特利賽季」的一年。
不過,那一年他最重要的位置也許是右邊翼衛。在那次著名的BBC專訪裡,斯特林解釋說,他的位置為球隊做出了犧牲,不得不踢更靠後的位置,這也是他想要離開安菲爾德的原因之一。
從很多角度來看,這次專訪都是不明智的。而斯特林當時的很多話,都被球迷們斷章取義,用來謾罵。還記得那張在不列顛尼亞球場的照片嗎?年輕的斯特林望向客隊看臺,一些扭曲的面孔,還有一些伸出的手指,清晰地展示了球迷們對他的看法。
當時的情況實在是非常糟糕:斯特林的手機號碼在網上洩露,一個夏天他收到了3000多條謾罵。不過,我們至少可以理解為何利物浦球迷辱罵他,但很難理解為什麼其他英超球隊的球迷會將這樣的謾罵傳承下去。
當斯特林作為歷史上轉會費最高的英格蘭球員來到曼城,卻在第一個賽季表現掙扎時,所有的英超球迷和媒體都開始嘲笑:他的名字Sterling正是貨幣單位,因此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得到熱愛雙關梗的英國媒體會怎樣拿他開涮。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聊這些事?因為這些都是屬於斯特林的故事的一部分。在利物浦的經歷,從那些技戰術上的進步,到一地雞毛的離隊,都是使他成為今天的他的原因。斯特林清楚,他不能獲得所有人的讚譽,但能夠專注於比賽本身。
儘管,在利物浦三個賽季後並不體面的出走很難讓人輕易忘記,但他在曼城和英格蘭取得的成就卻無法被忽視。
斯特林把他在曼城的慢熱歸咎於佩萊格裡尼的足球風格:「當時,整個訓練裡都是兩腳出球,所以我根本沒有機會盤帶。」2016年,斯特林如是說。
「而我與瓜迪奧拉在一起5分鐘後,他就給我展示了他想讓我成為怎樣的球員,希望我在場上做到什麼,然後剩下的都交給我了。」
「他說,以我的能力,我要主動挑戰後衛,嘗試傳中和進球,一旦丟球就快速回到位置上。」
儘管還有很多細節值得深究,但這是對於斯特林比賽風格變化的最好也是最簡單的解釋。
「我們希望他更靠近禁區。看起來他好像有些害怕靠近球門,但我們希望他成為那種我們每場比賽都可以指望他進球的球員,哪怕浪費兩三次絕對機會也無所謂。我們想讓他拋棄那種恐懼,他需要更自信。」
這是阿爾特塔對斯特林的評價。
這是在瓜帥到來的第一個賽季,斯特林常常出現在右邊路。
而在此,也必須指出,斯特林之所以能夠取得如今的成就,與他付出的努力,還有他強大的內心都密切相關。薩內也獲得了類似的指導,但至少目前還麼能接近斯特林的水準。
這不是為了貶低薩內,而是要突出斯特林的努力。馬赫雷斯與薩內一樣,也會因為態度問題而無緣瓜迪奧拉派出的首發陣容。之前一個賽季的隊內最佳球員伯納多·席爾瓦,在之後一個賽季只獲得了23次聯賽首發機會。
而斯特林30次的聯賽首發次數僅次於德布勞內和埃德森。斯特林上賽季的缺陣中,還有兩場是因為他遭受了職業生涯中第一次肌肉傷勢。
2017-18賽季,曼城百分奪冠,而斯特林在兩側邊路都很活躍。
「但在此過程中,斯特林養成了一些壞習慣,」阿爾特塔說,「他會在左邊路時會經常選擇內切,但如果到了另一邊,又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情況了,控球和傳球的角度和方向都不同。而斯特林拿球時,會盯著球看,來判斷方向和角度,而不是用那種本能一樣的直覺。」
顯然,當時曼城教練組認為斯特林的最佳位置是右邊路。不過,儘管當時斯特林的進球和助攻數都不錯,但他最後還是回到了左邊路,這也是他成長為世界級球員的最佳答案。
2019-20賽季,左路就成為了斯特林的常駐位置。
一些不好的習慣被糾正了過來,斯特林的進球數也一直在上升。而面對那些失誤,斯特林也越來越能夠接受。在左路,斯特林對球門不斷形成威脅。
「我錯過了不少機會,但我每天都在努力改進。」2018年2月,斯特林接受採訪時說,「我希望能夠更強,幫助球隊贏下關鍵比賽。如果我錯失了機會,就不要跟我說話了。我一直想要進步,我對自己也很嚴格,這就是我,我的目的就是不斷變得更好。」
這也是為什麼他的數據越來越驚人:23球、25球、31球,這樣的增長趨勢相當不易。
很多球迷會爭論,斯特林到底在哪一側的邊路表現更好,但實際上真的差別不大。門迪、津琴科不穩定的首發,拉波爾特的受傷,讓斯特林成為了整個賽季裡左路最穩定的一環。而曼城流暢的打法,讓斯特林在沒有這些幫手的情況下依舊打出了自己最多產的賽季。
而自2016-17賽季起,斯特林在英超的助攻榜和機會創造榜上,就僅次於隊友德布勞內和大衛·席爾瓦。
還要提一嘴的是,斯特林幹髒活累活的能力——這一點常常被低估了。瓜氏曼城的成功,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在丟掉球權後的快速反搶。而在過去四個賽季裡,斯特林是曼城陣中完成搶斷次數第7多的球員,也是排在費爾南迪尼奧之後隊內犯規第二多的球員。
他才25歲,而在他這個年齡,英超歷史上只有5名球員參與進球數更多:魯尼、歐文、盧卡庫、福勒和凱恩。斯特林的這個數據與C羅持平。
在同年齡的助攻數上,只有法布雷加斯、魯尼、貝克漢姆和吉格斯比他更多。而同年齡出場數更多的,只有魯尼、米爾納和巴裡。
毫無疑問,他配得上這樣的比較。儘管有著不少的爭議,但斯特林顯然已經成為了英超歷史上最響亮的名字之一。唯一的問題是,在他的職業生涯結束後,他會排在第幾的位置上?
下一期,第37位,薩迪奧·馬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