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研究進展:中美兩國有4~5年的技術差距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2019年是量子計算佔據新聞熱點版面的一年,從1月份IBM公布全球首款商用量子計算原型機到9月份谷歌宣告在全球首次實現「量子霸權」。

這一年在量子計算的歷史上將具有裡程碑的意義,因為它意味著量子計算的時代將會到來。

量子計算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實現大規模的商用還需要多長時間?當前的技術狀態處在什麼時代?

今日,在CCF YOCSEF總部AC委員、總部侯任學術秘書、北京交通大學陶耀東,CCF YOCSEF 總部AC委員、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王偉主持下,CCF YOCSEF(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舉辦了「量子計算機離我們還有多遠?」線上論壇,針對此主題,來自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張輝博士做了「量子計算機的發展概況與應用前景」的報告。來自騰訊量子實驗室鄭亞銳博士做了「實現量子計算,我們還需要做些什麼?」的報告,清華大學終身副教授Kihwan Kim(金奇奐)做了「Quantum Computation with Trapped Ions」的報告。

另外,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李綠周教授,國防科技大學強曉剛博士作為特邀嘉賓也進行了發言。天津理工大學教授羅訓、人民郵電出版社高級策劃編輯賀瑞君擔任線上主席。

由於文章篇幅限制,AI科技評論對報告「量子計算機的發展概況與應用前景」進行整理,另外兩個報告的整理,請持續關注AI科技評論~

張輝: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2003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理學學士學位;2008年6月,獲得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博士學位,師承中國量子信息奠基人郭光燦院士,在校期間主要研究方向是低溫半導體電子輸運實驗研究和雙量子點中的量子信息理論研究。現任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負責公司運營和企劃工作。

在報告中,張輝提到,量子計算機和經典計算機並不是水火不相容的關係,中國與美國在量子計算方面至少有4~5年的差距,但是並不是「卡脖子」狀態....

量子計算機基本概況

(雷鋒網)

量子力學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目前量子信息的技術也已經非常多了,包括原子能、雷射、超導、電晶體、半導體等等,很多的技術的應用都已經到了量子力學效應狀態。

歷史上量子革命有兩次,第一次主要是宏觀的量子行為,第二次主要是微觀量子技術體系,我們目前的努力也是集中在微觀體系。

兩次革命都是在說明量子不是非常神秘的東西,它是一門非常嚴謹的科學。量子計算是基於量子力學和計算機的交叉學科,是一個全新的學科。

(雷鋒網)

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歐美已經有科學家提出量子計算機的概念,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有了一些算法,包括破解密碼的算法,搜索的算法等等。這些理論構建起了整個量子計算的完備體系。

(雷鋒網)

到了21世紀,研究重點是把理論研究帶出實驗室,最近也可以看到非常多的現象級新聞,這些都是標誌。

不可否認,量子計算還處在早期發展的階段,類比經典計算機,今天的量子計算機還處在經典計算機的電子管時代,就連最底層的物理載體還沒有完全形成。

目前定義量子計算的5項指標,包括量子比特的編譯方式、相干時間、操作、時間、輸入/輸出,未來的可擴展性等參數指標,都不是非常完美的物理體系。

量子計算也有非常多的體系,每一個體系都有它本身的優缺點,比如離子阱,優勢是量子比特品質高,相干時間較長,量子比特製備和讀出效率較高,缺點是儲存少,消相干,可擴展性差,小型化難等等。

註:相干時間指在量子效應保證的時間裡,對其進行操作的時間,這個時間當越長越好。

在光學體系裡面,其優勢包括相干時間長,操縱手段簡單,擴展性好。缺點是兩個量子比特之間的邏輯門操作難。

還有拓撲,它的優勢包括,對環境幹擾噪音、雜質有很大的抵抗能力,但它目前還停留在理論層面,無器件化實現。

在學術界和工業界,雖然多種方案研究都取得一定進展,但仍然沒有實現技術路線收斂。目前進展最快、最好的技術是超導電路。

這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人類很希望藉助現在非常先進的技術促進發展,包括半導體集成、電路工藝和技術。

第二個原因是它的優勢是可擴展性非常強,固態器件、電學方向能夠使未來的量子計算與經典的計算機相兼容、融合。谷歌、IBM、英特爾這些公司都把精力放在了超導或者半導體方向。

對比一下,經典計算機是編譯在一個宏觀的體系上,主要用高電壓和低電壓來表示0和1。量子計算機未來是編譯在原子或者是電子這種微觀的體系上。比如用電子來編譯0和1,用上下電子自旋狀態來表示0和1。

計算機的發展中電晶體越做越小,已經把工藝推進到7nm、5nm,甚至有人說要做到3納米。直接面臨的最困難問題是電晶體的尺寸越做越小,中間的阻隔變得越來越薄,已經做到5納米的時候,原子數只有幾十個了。(3nm的話,會有十幾個。)

在微觀體系下,電子會發生量子的隧穿效應,不能很精準表示0和1,電子不能精確定義高低電壓,會來回亂跑,這也就是通常說的摩爾定律碰到天花板的原因。

解決方法是換材料,比如原來用土,現在換用塑料。換用塑料會讓阻隔越來越結實,但是到了微觀體系,原子級別,無論用什麼材料,都無法阻止電子隧穿效應,現在的科學家要麼極力避免量子效應,要麼乾脆利用量子力學。

國內外量子計算機最新進展

量子計算機有兩個最大的優勢,第一個是可以為海量數據的並行計算(性能)帶來指數級別的提升,這種強大的功能,可以運用在包括金融、數據的搜索處理等領域。第二個優勢是量子計算編譯在電子原子上,在模擬方面會表現的非常自然,例如新材料的發現,生物醫藥的藥物合成。

量子計算發展其實也就是最近兩三年的時間,歐洲、亞洲、北美、澳洲的一些發達國家,幾乎都會涉及到量子計算的方向,很多國家已經上升到了國家層面,比如像美國已經把量子計算提升到阿波羅登月計劃的高度。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比較大的IT公司,例如谷歌、IBM、微軟、英特爾、以及國內的騰訊、阿里巴巴、百度、華為,幾乎都會涉及到量子計算,並且全球已經有上百家的量子計算創業公司,發展非常快速,也已經有非常好的成果展現。

量子計算機可以和經典的電子計算機類比,量子晶片對應中央處理器,量子測控體系對應計算機的主板。

還會有很多的量子軟體,包括作業系統,包括底層的彙編語言、操作指令,包括未來基於這些彙編語言開發的量子應用軟體算法。

2019年是量子計算發展的高光時刻,谷歌的量子霸權可以類比當年人工智慧的阿爾法狗下圍棋。正是由於AI下圍棋打敗了人類,才把人工智慧推到了一定的發展高度。

專家們認為谷歌的量子霸權,完全有可能點燃量子計算熱潮。2019年年初,IBM推出了20個比特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並且已經開始售賣。2019年年底,谷歌的量子霸權,僅僅只用了53位的專用量子晶片就解決了一個數學問題。

專利方面也有很多進展,加拿大的D-Wave獲批了300多項,IBM也有235項,微軟有212項,本源量子作為中國唯一上榜企業有36項。

從量子計算角度看,中國和美國至少還有4~5年的差距。但現狀比經典計算機好了很多,至少不會被人「卡脖子」。

(量子計算機)商用預測大概會分三個階段,當前第一階段已經走完。在量子計算的原型機的開發這一水平上,谷歌提出的量子霸權是標誌性事件。

第二階段是接下來的十年,重點是尋找專用級的晶片,用它來解決特定行業的問題。

第三階段,是再往後十幾年的時間,目的是真正把通用量子計算機實現出來。波士頓諮詢曾經預測,到2030年,保守估計市場需求有21億美金,樂觀估計可以有600億美金,到2050年的時候可以達到2600~3000億美金。

量子計算產業化應用

借鑑經典計算機發展經驗,量子計算機的歷史趨勢會加速實現,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已經有非常多的人投身產業和商業的應用,包括一些量子計算的產業聯盟,例如IBM Q Network、本源量子計算產業聯盟OQIA。

產業聯盟的意義是(量子計算機)需要和行業發生碰撞,從而找到具體行業存在的問題,或者困難,然後用量子計算機來幫助解決。

有了產業聯盟,量子計算在近一兩年的時間裡發展非常快,有了許多實際探索的案例。例如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它能夠大幅地提升機器學習的效率,能夠設計很多的算法解決實際問題。

在智慧交通方向,理論上已經可以做路線最優化的算法研究。具體案例包括谷歌和德國的大眾。2019年,這些公司已經在用量子計算根據算法和交通數據控制了九輛車。

9輛車可能經典計算機也能解決,但是,這標誌著一個驗證,意味著量子計算可以用很簡單的模型就能做到控制車。隨著晶片的比特數量越來越多,它能控制的車的數量會非常容易達到指數級別增長。

量子計算加金融,也能夠用來解決金融領域的困難和問題,摩根大通和IBM共同研究了派生定價,二次加速量子算法。很多的銀行對這些算法也非常感興趣,都在和量子計算公司來進行實際的合作。

量子計算和生物醫藥這個方向的結合也非常吸引人。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面,很多公司或者是機構已經與醫院合作,已經產生了很多的算法,包括怎麼模擬分子、原子。

但是目前受限於晶片的發展,只能模擬氫分子的狀況,但隨著晶片比特數的發展,未來一定會模擬到更多的分子原子。還有複雜藥物的合成,量子計算的自然性非常適合用來模擬,可以縮短研發時間,能夠帶來很大的價值。

在航空航天領域,飛機氣流的一些變化,用當前的經典計算機模擬非常困難。量子計算機則有非常多的優勢。世界上的一些飛機製造商,或者是一些軍工企業,都開始用量子計算的方式來進行飛機機翼設計、空氣動力學等方面的模擬和研究。

整個量子計算的產業鏈,包括上遊、中遊、下遊,都會帶動非常多的產業和企業發展,上遊需要很多矽晶圓、靶材、耗材、特殊光刻膠。中遊集聚了大量應用場景,包括人工智慧、智慧交通。下遊當然是C端,大規商用到企業用戶。

量子計算就像是山洞一樣,我們並不知道山洞裡面是寶藏,還是其他。西方的一些發達國家都在湧進去,中國沒有理由不進去。量子計算到底長什麼樣,它是一個什麼樣的形態,能不能做出來?我們堅信量子計算未來一定能進入人類的現實生活。

相關焦點

  • 中國信通院呂博:量子計算標準化進展
    涉及到量子云計算、量子信息網絡、量子網際網路等標準議題,計劃與ITU-T SG13[4]、IETF[5]等SDO開展聯絡,為推動量子計算相關標準立項,提供相關技術背景信息和標準化工作建議。表2 QIRG研究組量子計算相關標準的進展情況2.4 ISO/IEC2018年,國際電工委員會第一聯合技術委員會(ISO/IEC JTC 1)在量子計算方面成立了兩個研究工作組,分別是SG2和SC7/SG 1。
  • 英特爾公布五項新技術進展 涉及機器編程、量子計算等
    12月4日下午消息,在今日的英特爾研究院開放日上,英特爾公布了其在集成光電、神經擬態計算、量子計算、保密計算、機器編程五項新技術進展。在開放日上,英特爾提出了「集成光電」願景,即將光互連I/O直接集成到伺服器和封裝中,對數據中心進行革新,實現1000倍提升,同時降低成本。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研究團隊...
    量子是什麼,就有網友覺得雲裡霧裡,什麼是量子計算機?和我剛買的那臺蘋果M1版MacBook Pro筆記本電腦有什麼區別? 它比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那麼用來挖礦可好~~~量子計算機可以解決一些超出傳統計算機計算能力的問題,一個突破,多少技術革新?
  • 中國量子計算機有新進展,美國稱,要加力抗量子技術
    多數人不十分了解量子技術的具體概念,但從相關報導中,我們知曉,量子技術將大大提高並行計算、通信安全、加密技術、隱身技術、高精度導航、抗幹擾成像等能力,其軍事應用極有可能催生全新的戰略能力及作戰指揮體系。
  • 量子計算將會如何影響區塊鏈技術
    量子計算將會如何影響區塊鏈技術 陀螺精譯 發表於 2020-02-13 10:49:29 2019年9月谷歌研究人員發布的一篇論文聲稱谷歌的量子計算機已實現了
  • 未來計算技術的心臟—量子科技
    百度研究院量子計算研究所所長段潤堯曾說:「量子計算是這一場新量子革命最具有代表性的技術,是未來計算技術的心臟。」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量子科技的發展歷程。 兩個處於糾纏狀態的量子就像有「心靈感應」,無論相隔多遠,一個量子狀態變化,另一個也會隨之改變,愛因斯坦稱之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與傳統通信方式相比,量子通信在高效信息傳輸、抗幹擾能力等方面具有絕對優勢, 是迄今為止唯一通過數學方式被嚴格證明的絕對安全的通信方式。近年來,我國在量子通信技術領域取得多項突破性進展。
  • 潘建偉團隊成果再登《科學》,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獲突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6月1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中國科學院今天對外發布消息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他們在光晶格中首次實現了1250對原子高保真度糾纏態的同步製備,為基於超冷原子光晶格的規模化量子計算與模擬奠定了基礎
  • 本源量子與中科大合作在半導體量子晶片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黃群《證券日報》記者從本源量子了解到,近日該公司與中科大郭光燦團隊合作,在利用微波諧振腔耦合與擴展半導體量子比特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兩個半導體量子比特與微波諧振腔強耦合,並初步探索了利用片上微波光子耦合多量子比特的半導體量子晶片架構
  • 量子計算研究的裡程碑,「九章」閃亮問世!
    我是A微說科學,今天我們講講關於量子計算方面的知識,據央視新聞今天報導了一個爆炸性的新聞,我國科學家在2020年12月4日宣布構建了76個光子(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 潘建偉院士:量子計算正從「玩具」變成「工具」
    有3個裡程碑發展階段 通用量子計算機誕生或還需20年  記者:除量子通信外,量子計算也得到了極高的關注,國內外均有企業聲稱已進入到量子計算領域,但同時也有觀點認為量子計算還很遙遠。對此您怎麼看?  潘建偉:量子計算研究是一個高度複雜的工作,對於學術界而言,還是要循序漸進,實現一個個階段性的目標。
  • 量子計算正從「玩具」變成「工具」 我國的量子計算正處於什麼階段?
    有3個裡程碑發展階段通用量子計算機誕生或還需20年科技日報記者:除量子通信外,量子計算也得到了極高的關注,國內外均有企業聲稱已進入到量子計算領域,但同時也有觀點認為量子計算還很遙遠。對此您怎麼看?潘建偉:量子計算研究是一個高度複雜的工作,對於學術界而言,還是要循序漸進,實現一個個階段性的目標。
  • 中國嫦娥5號成功挖土!美國航天卻停滯51年?中美差距正逐漸縮小
    一喜一悲下,英媒發出了這樣的評論:一國的科學家在歡慶即將到來的重大發現,另一國的科學家卻在為標誌性儀器的坍塌而悲傷,這是否預示著中美兩國在「探索宇宙」上的差距正逐漸縮小?美國痛失「天眼」,中國卻再次迎來航天喜訊!
  • 中國科大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求解施溫格方程
    11月19日,澎湃新聞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信公號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Trento)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量子計算概念股有哪些?
    今日凌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 76 個光子 100 個模式的量子計算原型機 「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 「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 「九章」問鼎,確立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第一方陣地位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相關論文於12月4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
  • 量子真隨機數發生器研究取得進展
    超高速真隨機數發生器簡化設計方案(上)與後處理方法(下)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郭弘教授課題組與物理學院張建瑋副教授課題組開展合作,在用光學隨機源設計研製量子真隨機數發生器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Implementation of 1.6 Tbit/s truly random number generation based on a super-luminescent emitting diode, Laser Physics Letters, 2013, 10: 045001, doi: 10.1088/1612-2011/10/4/045001)。
  • 「光明日報」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
    記者齊芳、常河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進行了成功模擬,通過操控束縛在其中的超冷原子
  • 量子計算正從「玩具」變成「工具」
    有3個裡程碑發展階段 通用量子計算機誕生或還需20年   科技日報記者:除量子通信外,量子計算也得到了極高的關注,國內外均有企業聲稱已進入到量子計算領域,但同時也有觀點認為量子計算還很遙遠。對此您怎麼看?   潘建偉:量子計算研究是一個高度複雜的工作,對於學術界而言,還是要循序漸進,實現一個個階段性的目標。
  • 九章問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量子計算領域再次引領世界
    2020年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潘建偉表示,這一成果牢固確立了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中的第一方陣地位。基於「九章」的「高斯玻色取樣」算法,未來將在圖論、機器學習、量子化學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潛在應用價值。
  • 量子計算,巨頭如何布局?
    量子科學技術的重要地位被認可並得到了顯著提升。會議認為:量子科技一方面被認為具有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且作為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其被認可有戰略價值,是一項針對傳統技術體系重構的重大顛覆技術創新,有望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