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受理期項目評審結果,山東大學共有492項項目獲得資助(含山東大學蘇州研究院和深圳研究院各獲批青年項目1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1項,國家優秀青年基金項目6項,重點項目11項,面上項目260項,青年項目207項,聯合基金項目3項,國際合作項目3項,專項項目1項;直接經費合計2.5億元,較2019年度增加近2000萬,立項經費數再創歷年新高。
其中,巖土工程中心李術才院士團隊申報的「隧道與地下工程重大地質災害預報和控制」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資助,該項目將開展極端條件下地下工程地質災害智能預報和控制研究,對推動災害防控向精細探測和智能控制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本年度山大6位青年教師獲批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分別是從事隨機控制、金融數學和倒向隨機微分方程領域相關研究的數學學院聶天洋教授;從事天然藥物生物合成和合成生物學研究的微生物技術研究院張偉教授;從事可持續發展管理研究的商學院於豔妮教授;從事半絕緣碳化矽單晶材料研究的晶體材料研究所陳秀芳教授;從事隧道不良地質識別與突水突泥災變防控研究的巖土工程中心許振浩教授;以及從事基於弱相互作用的有機合成化學研究的化學與化工學院王瑤教授。
本年度山大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1項,取得突破。分別是數學學院劉建亞教授團隊申請的「數論核心問題與現代解析方法」項目;數學與統計學院李娟教授團隊申請的「平均場理論和非線性數學期望」項目;化學與化工學院郝京誠教授團隊申請的「功能性離子液體有序組裝膠體新體系的設計、構築和應用基礎研究」項目;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武傳松教授團隊申請的「鋁/鎂異質合金超聲輔助攪拌摩擦焊接成形成性的多場耦合調控機理」項目;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王美琴教授團隊申請的「新一代網絡環境下對稱密碼算法的自動化分析與設計技術研究」項目;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劉允剛教授團隊申請的「高性能協同控制核心理論與關鍵技術」項目;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陳杰智教授團隊申請的「面向科學計算的存算一體化快閃記憶體器件的研究」項目;商學院張寧教授團隊申請的「新舊動能轉換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研究:驅動機理、作用路徑與提升策略」項目;齊魯醫院張運院士團隊申請的「冠狀動脈微血管疾病大動物模型中關鍵分子和心肌血流超聲顯像新技術研究」項目;齊魯醫院陳玉國教授團隊申請的「代謝醛類調控細胞程序性壞死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項目;齊魯醫院彭軍教授團隊申請的「骨髓組織巨噬細胞調控血小板生成在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中的作用研究」項目。
此前,在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的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中,山大4位教授經過傑青答辯並位列其中,分別是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的黃性濤教授,微生物技術研究院的李盛英教授,晶體材料研究所的於浩海教授,巖土工程中心的李利平教授。目前,學校申報的國家基金委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聯合基金項目、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等其他項目正在評審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