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臨,氣溫越來越低,很多小朋友在這個季節都非常容易生病,所以很多家長都會更加注意孩子的保暖情況。但是很多年紀較小的孩子還沒有學會如何交流,不能直接地告訴父母自己是冷還是熱,如果父母比較粗心的話,就很容易導致寶寶因為受冷而生病。所以在生活中需要比較仔細的觀察寶寶的身體的表現,這樣才能做到及時增減衣物,減少生病的次數。
寶寶2個部位發涼,說明身體已經很冷了,寶媽要及時給孩子保暖
01後背發涼
在正常情況下,後背有衣物的的保護,通常都比較溫暖,不會出現發冷的情況,當天氣降溫時,寶媽最好多摸一下寶寶後背的情況,如果摸起來涼涼的,說明寶寶已經感覺到寒冷了,再不及時添加衣物,很可能就會寒氣入體,導致感冒、發燒。這個時候父母最好給孩子測一測當前的體溫,如果體溫出現上升,就要及時進行治療。後背能很好地表現人體的冷熱情況,後背出汗,說明這時較熱,可以適當地減少衣物,悶得太久也會導致感冒。
02小腳發涼
我們常說「寒從腳起」,說明寒氣進入身體時,多數情況下都是腳部先有感覺,這是因為,腳離心臟最遠,是血液循環的最末端,感受到寒氣的時候就會減慢血液循環的速度。當父母發現寶寶的腳掌發冷的時候應該引起注意,腳上的穴位很多,長期受冷的話,會給身體帶來比較嚴重的後果。父母應該及時的給寶寶穿上厚襪子以及衣物,才能讓寶寶感覺到舒適。
這兩個部位如果摸上去冷冷的,父母就要及時的為孩子增加衣物。如果父母發現孩子的其他部位也比較涼,也不用太過於緊張,多數情況下都是正常的。
手發涼:很多時候家長最常摸的就是小孩的手,雖然這樣的做確實比較方便,但是手部的溫度不能正確的反應孩子當前的體溫,因為寶寶的小手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沒有衣物的保護,儘管身體不冷,手也很容易就會出現發冷的情況。所以當寶媽覺得小孩的手冷的時候也不要急著添加衣物,最好通過後背再判斷一下。
屁股發涼:多數情況下,不論是寶寶還是成年人,屁股上的溫度在人體中都是比較低的,屁股上脂肪比較多,身體的熱量不能完全傳導給屁股,所以正常情況下,屁股都是偏冷的,寶媽摸著孩子的屁股發涼也不用著急,用熱毛巾敷一敷就能有所改善。
在冬季出門的時候,最好給寶寶做好保暖措施,比如戴帽子、圍巾、手套等,由於全國的氣溫都不大相同,父母可以根據自己周圍的環境來為孩子增減衣物。在生活中可以多摸一摸孩子的額頭,能及時地判斷出孩子有沒有出現發燒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