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用生物製品」企業研發動物源性食品 讓國人吃上放心肉

2020-12-22 中國食品安全網

摘要:中農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速研發動物源性食品,提高畜禽的疫病防控水平,保障動物源性食品的食品安全,讓國人吃上放心肉。


  

隨著經濟全球化、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活畜及動物產品跨國境、跨地區貿易日趨頻繁,動物疫病防控將面臨更大的挑戰。中農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農威特」)執行總經理楊進才表示,動物疫病防控事關養殖業生產安全、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安全,中農威特公司將立足國內、面向國際,提高產品質量,研發系列口蹄疫疫苗。


中農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打造中國獸用生物製品影響力品牌,為畜牧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楊進才說,中農威特冀與養殖戶互利抱團,促進養殖業快速發展,保障國人吃上健康的動物源性食品。中農威特以同業領航的綜合實力,與行業同仁共築國家動物疫病防控的鋼鐵防線。中農威特是專業從事研發、生產、經營獸用生物製品的企業,是動物疫病防控領域攻堅克難的主力軍,是國家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口蹄疫疫病防控方面貢獻卓越,被評為「中國動物保健品10強企業」「中國十大技術突破獸用生物製品品牌」。

2018年8月開始,非洲豬瘟蔓延中國多地,致使養豬行業及關聯產業虧損嚴重,而作為生產動物保健品的企業,中農威特也因此受到了影響。2020年,非洲豬瘟依然存在,再加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對他們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該公司客戶服務中心主任田波表示,中農威特銷售公司克服人員出行、物流配送的巨大困難,設法「強化物流、送貨上門」,絕不耽誤養殖戶的防疫工作;開展「空中課堂、送服務到家」,不因疫情阻隔了服務的通道。「新冠」疫情發生後,蘭州高新區為解決輕資產無法抵押、資金短缺、難於融資、生產經營困難等問題,全力支持企業復工達產,共渡難關。國家稅務總局蘭州高新區稅務局第二稅務所所長毛潤平說,稅務部門開展「一對一」項目服務、「稅銀互動」等措施,幫助中農威特在內的多家企業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和影響。尤其是蘭州高新區推出的加大金融支持、鼓勵技術創創新等「黃金十條」政策措施,為企業復工復產注入了強勁動力。

中農威特生物醫藥基地項目建設期間,經常要和蘭州高新區、基層鄉鎮打交道,切身感受到了他們辦事效率和服務態度的巨大變化。現在耳畔總是傳來「最近有什麼困難?」「需要資金嗎?」等熱情的詢問和關懷。楊進才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蘭州高新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就帶來了口罩、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資。楊進才表示,蘭州高新區對中農威特的幫助,從政策到資金以及形象包裝,都給予了傾力支持,並多次幫企業渡過難關,「近些年,省、市及蘭州高新區『送上門』的項目資金也有1000多萬元了,非常給力。」

中農威特財務部負責人表示,近幾年,中農威特僅享受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就少繳了企業所得稅1個多億元。「過去財務人員得求著人家,工作阻力很大。」做了幾十年財務工作,她對此深有感觸,現在一有好政策,蘭州高新區稅務局工作人員就會主動詢問能否享受,不了解的政策法規,還會耐心講解。中農威特於1995年就建成了國內第一個口蹄疫疫苗GMP車間,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升級,該公司目前已擁有兩個國際先進水平的口蹄疫疫苗GMP車間、兩條設備技術一流的生產線,口蹄疫疫苗生產能力國內領先,產能達15億頭份。

楊進才說,他們除了為中小養殖戶普及專業知識、提高防疫水平,還為規模化養殖場和大型農牧集團提供整體防疫方案,為養殖行業提升整體動物疫病綜合防控能力,為國家控制和消滅畜禽重大疫病提供及時、高效、先進的技術服務和產品支撐。目前,中農威特生產的口蹄疫疫苗產品已經出口至越南、朝鮮等國。楊進才透露,中農威特生物醫藥基地項目將於2020年11月投產運營。(魏建軍 李亞龍)

相關焦點

  • 永順生物國內領航獸用生物製品 精選層「動物疫苗第一股」
    政策助推行業發展國內獸用生物製品企業崛起  動物疫病是我國由畜牧業大國走向畜牧業強國的重要制約因素,而獸用生物製品行業已成為畜牧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  獸用生物製品逐步替代獸用化學藥品使用,將帶來結構性增長,獸用生物製品行業作為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也將迎來更高速的發展階段。
  • 龍大肉食的五大核心技術解讀 讓國人吃上放心肉
    它的美味、它的豐富讓無數中國人的餐桌充滿了幸福,也讓無數家庭吃到了健康。與很多肉食廠家不同,龍大肉食不僅擁有自己的完整產業鏈,還擁有核心技術,從養殖到加工再到端到消費者的餐桌,龍大肉食為消費者提供了一條龍服務,讓所有人都能吃上放心肉。
  • 動物福利是保障動物源性食品安全、推動產業鏈發展的重要環節
    大咖訪談中國獸藥協會才學鵬會長:動物福利是保障動物源性食品安全、推動產業鏈發展的重要環節2020年10月,國家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創新聯盟(CAFA)主辦的「2020中國國際動物福利產業創新周」在上海隆重召開,同期舉辦了「2020動物福利科學(中國)大會
  • 標稱福建新之源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結晶白蜜被檢出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4月30日,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20年第17期)。據通告,浙江永輝超市有限公司嘉興中山路分公司銷售的標稱福建新之源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結晶白蜜,被檢出嗜滲酵母計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
  • 志願者表示,細胞培養肉和普通肉一樣
    6月6日,志願者林玲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舉行的細胞培養肉試吃儀式上說。這是我國首次細胞培養肉試吃。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帶領團隊使用豬肌肉乾細胞經過20天培養,得到重達50克的培養肉產品,其外表和真肉製品非常相似。「我們嘗試過蒸、煮、炸等方式,最終選取了蒸的方式。
  • 一旅客攜帶26公斤禽類動物疫苗入境被攔截 稱用於賽鴿疫苗接種
    截獲禽用疫苗而副粘病毒感染症(paramyxovirosis)俗稱鴿瘟,又稱鴿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熱性、急性敗血性傳染病,在世界上廣泛發生,是目前危害養鴿業最嚴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它已是我國鴿頭號傳染病,鴿群常突然發病,並迅速蔓延,具有發病快、流行期長、發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特點,往往導致鴿子養殖產業損失慘重。
  • 用算法改造過的植物肉,有興趣試試麼?
    By 超神經 內容概要:一直以來人類都是以動物蛋白為主要能量來源,隨著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等觀念的深化,不少企業開始探索動物蛋白的植物替代品。
  • 唯鏈加入中國國家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創新聯盟(CAFA),區塊鏈技術為...
    唯鏈將通過自主研發的區塊鏈創新技術產品,增強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及供應鏈透明度,增強消費者信心。唯鏈將通過區塊鏈技術,貼合聯盟「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和健康的動物源食品」的宗旨,通過標準化、模塊化工具將真實業務與區塊鏈技術快速結合,探入極為複雜、分散的食品行業供應鏈體系,解決肉、蛋、奶、水產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實現原產地、生產、加工、流通、零售全程追溯覆蓋和追溯數據無縫銜接,以此助力聯盟企業在提升產品質量和可追溯性方面向前邁出重要一步。
  • 動物源性傳染病如何通過動物傳染給人類
    當一個徒步旅行者擦身而過時,這隻鹿蜱就會趁機附著到旅行者的身體上。它會找到一個最佳位置,咬開旅行者的皮膚,插入其餵食管。如果這隻鹿蜱攜帶了可導致萊姆病的細菌,這種致命的微生物就會進入人體宿主,這個人就會患上動物源性傳染病。 動物源性傳染病又稱人畜共患病,是由動物傳染給人類的多種疾病的統稱。
  • 吃素新潮流,Motif專注創新素食,實現食品「不含動物成分」
    Motif表示,將利用生物技術創造出新穎的食品解決方案,具體來說,Motif將利用生物技術和發酵來工程化數十種源自乳製品和雞蛋的蛋白質,Motif接下來的使命就是不斷「複製」動物製品的口感、外觀和營養。Motif的願景是通過研發新型食品原料,並且在不破壞食物本身的口味或營養價值的前提下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食品的理解。
  • 還讓不讓人吃了!3家賣的豬前腿肉查出大問題,連原因都是「複製...
    很多家庭在選擇吃豬肉的時候,他們都會選擇豬的腿部分的肉來購買製作。他們會說這部分的肉會比較勁道,好吃,起來,且瘦肉也特別多。但是近期,雲南瑞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52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
  • 帶量採購在即,對生物製品的發展意味著什麼?
    今年7月,國家醫保局透露將對生物製品(含胰島素)、中成藥實施帶量採購。今年10月,國家醫保局在對「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450號建議的答覆」中明確指出,在考慮生物類似藥的相似性、企業產能和供應鏈的穩定性、具體產品的臨床可替代性等因素的基礎上,將適時開展集中帶量採購。總之,國家醫保局已意向將非專利藥品大規模納入集採。
  • 「創新達人」張宏福:鑽研健康畜禽養殖 維護動物源食品安全
    探索新天然物質,促進畜禽腸胃健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全球每年所消耗抗生素總量的90%用在了食源動物身上,致使細菌耐藥性和藥物殘留等問題日益突出。從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已成為國際上一種較為通行的做法。殘留在畜禽機體內的抗生素,會通過食用進入到人體中,進而對人體產生危害。
  • 領漲的26家龍頭企業一覽
    最後天儊簡單描述一下其中幾隻龍頭的基本信息 瑞普生物 獸用生物製品、製劑、原料藥行業領先者公司是一家服務於動物健康產業的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動物疫病的預防、治療與健康養殖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
  • 被輻射汙染的動物吃不得,用輻射殺菌的食品就可以吃嗎?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食物都被輻射處理過,包括但不限於方便麵、泡椒鳳爪、水果、蔬菜、雞肉豬肉,而且中國還是世界上輻照食品應用最多的國家之一。所謂的食品輻照技術其實指的是用輻射源產生的射線來實現殺菌、滅活等作用的加工技術,或許是因為輻射的「名聲」不太好,所以它一直以來都不太為人所知。
  • 動物疫苗的分類及名詞彙總
    生物製品,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動物的血清、細胞等製備的供預防、診斷和治療用的製劑。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立克次氏體、病毒等)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製成的用於預防傳染病的自動免疫製劑。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動物體免疫系統的特性。
  • 放心省心:上海到武夷山市實驗室生物製品冷鏈物流冷鏈車隊
    放心省心:上海到武夷山市實驗室生物製品冷鏈物流冷鏈車隊 上海滬樂冷鏈物流公司在現擁有平方米普通倉庫20000平方,冷藏冷凍倉庫5000平方秉承誠實守信,視服務質量為生命,上海滬樂冷鏈物流物流將繼續以「以誠為本,互惠互利」的原則,以客戶滿意為標準,以保持目標,不斷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 東莞首批40家「放心肉菜示範超市」已順利完成對外公示
    會上,梁少華副局長通報了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中期評估及2020年市民生實事東莞市首批「放心肉菜示範超市」建設情況,石金生三級調研員通報了兩項省民生實事(食品抽樣「每千人5批次」及學校食堂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全覆蓋)落實情況。
  • 人造肉新秀激戰老牌食品企業,接下來20年哪些產業值得投資?
    人造肉分為兩種,一種是利用大豆蛋白製成的大豆蛋白肉,這類人造肉其實是植物蛋白素肉,主要是以豆粉、豆粕、大豆蛋白、小麥蛋白等作為原料,通過擠壓、膨化的方法製取的傳統植物蛋白酥肉。另外一種則是利用動物的幹細胞製作出的人造肉,它被稱之為細胞培植肉。具體做法是從動物身上抽取幹細胞,把它擴增培養成肌肉細胞,並且分化成肌肉纖維而成的肉。
  • 周光宏:一生從事肉品科學,志在「讓中國人吃好」
    進行肉類品質監測攻克冷卻肉難題,使消費者吃上放心肉國家科學技術獎是中國在科學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等級獎勵,獲得這一殊榮的人可謂鳳毛麟角「我們的研究要頂天立地,既要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農業及食品科學的前沿問題,又要切實解決讓老百姓吃得好、吃得放心的民生問題。」周光宏說道。肉在中國人眼中是美食的象徵,而在周教授眼裡是複雜精美的物理結構和有序排列的化學組成。從運動功能的肌肉轉變為可食用的鮮肉,肌肉組織經歷了一個複雜的生理生化的變化,這個過程使肉變得多汁柔軟,味道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