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鞋、煉丹、朝鬥…廣東新會這些民間故事趣妙玄奇!

2020-12-12 騰訊網

廣東新會,嶺南名城,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新會民間口口相傳的仙鞋裡、煉丹井、朝鬥石等地方及古蹟極具傳奇色彩,而這些古蹟都與一位道教真人——李之先密切相關。

李之先是廣東新會會城濠橋人,故址在今新會五顯路6巷,出生於宋仁宗皇佑年間(1049-1054年),年少時靠抄書為生,後得雲水真人指點悟道,不斷朝鬥修煉,煉丹製藥,治病救人,造福一方。於宋端宗景炎年間(1276-1278年)五月初三日羽化登仙。

遇 道 學 醫

李之先自幼家境貧寒,靠幫人抄書為生。一天在圭峰山打柴,擔柴回家時,路經黃雲山,迎面走來一位身材高大、童顏鶴髮、兩目炯炯有神的老人。老人對他說:「小夥子,聞說你寫得一手好字,請你幫我寫些東西好嗎?」李之先滿口答應,便跟著老人走,說也奇怪,只看見老人緩緩而行,他卻要跑步才能跟上。

到了圭峰山麓的一間小廟裡,老人自稱是雲水真人,請他來是抄寫黃庭經的。李之先話不多說,便住在廟裡,日夜抄寫。從此,兩人相處很好,李之先便拜雲水真人為師,跟他學習吐納之學。有時兩人上山採藥,回來一同提煉炮製,李之先學到不少學問。如此數年,一天,雲水真人對李之先說:「我要到外地雲遊,你留在這裡,學好醫藥知識,解除人民的疾苦。」

李之先拜別師傅後,便回到家裡,在其年少時開鑿的山泉井旁蓋了一間茅屋,專心製藥。由於他醫學精湛,提煉的藥萬應萬靈,周邊病人得到他的藥醫治很快便痊癒了。後來,李之先經常煉藥的山泉井被周邊百姓稱為"煉丹井",現位於新會會城街道朱紫路中段。

朝 鬥 問 道

李之先修道有成後,日間在家為群眾診病施藥,晚上便到圭峰山上修行鍊形存真的吐納功夫,他選擇朝北的一塊如蒲團樣的大石,每晚坐在大石上,面朝北鬥星象,一直到天亮才下山,後人稱這塊大石為"朝鬥石"。

康熙《新會縣誌》卷十三·人物耆夀記載,清朝有位叫譚儒璋的人,字五素,系九龍鄉人。仰慕李真人之蹤,朔望(初一、十五)必登圭峰山坐朝鬥石上至傍晚才回。每一晚向天四拜,不間寒暑,窮居晏然,活到九十五歲,飲食舉止好像壯年人一般,每次說話必勸人敬天為主,即是不死良方。

「朝鬥石」接近圭峰山頂,位居標誌性巨石「馬口石」之上,可容坐四五人。上望雲峰(橫排山),下臨石澗,百丈懸崖,可極目遠眺,視野開闊。「朝鬥石」三個大字是後人為紀念刻石的,由於1983年開闢了盤山公路,「馬口石」被炸,「朝鬥石」也就不復存在了。

仙 鞋 飛 升

李之先羽化三天之後,竟然有從南恩州(今陽江市一帶)來的人說,在路上還曾遇見到他,還說:「我有事南行,煩代告知我的家人,我欠賣油郎油錢五百。錢放在家屋門楹上一草履中,可取錢還給賣油郎便是。」說罷,倏然不見。街坊遂囘城將剛才李翁遺言相告其家人。眾皆驚異,果然在門楹上端暗處尋得草履一隻,內盛銅錢五百,才信服真人託言。李真人出殯之日,抬棺者感覺棺木甚輕,告知喪家,啟棺示之,棺內只有草履一隻。道徒遺下形骸而仙去稱「屍解」,他卻連形骸(軀體)也沒留,僅遺下衣冠。

李之先升仙遺履的傳說,明、清歷代縣誌中的《仙釋志》皆有記述。其中有說他一日升仙,半空中墜下一隻草鞋於此住處。又一說,出殯之日,有百多人執拂,而抬棺材的覺得越來越輕,感到非常奇怪,來到山墳前打開棺材蓋,只見裡面僅是一隻草鞋,都說他成真人,升仙去了。

明萬曆《新會縣誌》說:「之先居河橋草鞋巷,以其遺履得名雲。」他家所在地的那條巷,被人們稱為「草鞋巷」,明萬曆縣誌街巷記載也見此名。清代,會城的巷弄多雅稱「裡」,故改叫為「仙鞋裡」。解放後編為五顯路四巷,後來重編為五顯路六巷。但傳說口口相傳,現很多老人仍習慣叫它「仙鞋裡」,仙鞋裡今位於新會文化宮職工中專正門前與濠橋市場相夾的那段巷道,東西走向,為從五顯路至濠橋街的小巷。

朝 鬥

李真人的「朝鬥」,是一項道教活動。古人認為,28星宿(xiù)以北鬥為中心,為群星之王。道教神中有「北鬥星君」,又尊為「北鬥真君」。北鬥七星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屬西方大熊星座,其形像鬥,又位於北方夜空,故稱北鬥。道教稱這七星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道教中有祭拜北鬥星君得以延壽的說法。東晉幹寶《搜神記》有故事:「南鬥注生,北鬥注死。凡人受胎,皆從南鬥過北鬥。所有祈求,皆向北鬥。」小說《三國演義》六十九回中也有引用。朝拜北鬥,是對長生的不倦追求。九月初一至初九為道教禮拜北鬥日。

相關焦點

  • 廣東江門新會不起眼的茅草,竟然也能「身價倍增」
    茅草是一種幸運性非常強的植物,在各地都很常見,對一般人而言,幾乎沒什麼用途,然而,在廣東的江門新會,這些很不起眼的茅草,卻搖身一變,身價倍增。江門新會,自古崇文重教,賢人輩出。一代大儒陳獻章,在新會白沙村生活多年,創立江門學派,人稱白沙先生。新會有個圭峰山,層林疊翠,盛產茅草,這裡的茅草特別柔順,極富彈性。白沙先生早年幾次科舉不第後,回到圭峰山,潛心讀書,講學授徒。在這裡,陳白沙先生發明了茅龍筆。清光緒三十四年的《新會鄉土志》,曾這樣記載,「白茅」,「生於山坑中」,「明陳獻章採以制筆」,「今猶效之」。
  • 2021廣東江門市公安局新會分局招錄輔警50人公告
    為適應新的社會治安形勢,增強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江門市公安局新會分局決定面向社會公開招錄50名輔警。新會公安分局門衛崗:會城中心路38號新會公安分局,聯繫人:陳先生,聯繫電話:6622702。現場報名時間:工作日8:30-12:00、14:30-17:30。五、考試形式(根據投遞資料初選100人參加考試,具體考試、體測地點考試前電話通知)(一)筆試、計算機基礎知識考試:滿分為100分,採取閉卷方式進行。1.筆試時間:待定(另行通知)。
  • 古時民間五大家仙狐仙 黃仙 白仙 柳仙 灰仙
    大家應該都聽過黃鼠狼給雞拜年的民間故事,黃鼠狼呢在古代民間呢就被列為五大家仙之一,歷來被民間百姓所供奉。那你們知道民間五大家仙是什麼嗎? 「五大仙」被民間百姓供奉。「五大仙」又叫「五大家」或「五顯財神」,分別指:狐仙(狐狸)、黃仙(黃鼠狼)、白仙(刺蝟)、柳仙(蛇)和灰仙(老鼠)。
  • 香遇小岡|一起走進江門新會這個寶藏之地
    說起江門,就讓我想起民間有流傳這麼一句話,「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小岡香」。江門市新會,這裡無論是康莊大道還是鄉間小路,都遍布著大大小小的香廠,不愧是享譽海內外的「世界華人香都」。不過來了之後,你會發現除了知名小岡香外,還有很多東西能給你不一樣的驚喜,陳皮、臘鴨、黃皮蔗、燒臘、牛肉火鍋……讓我們一起探索這個寶藏之地吧!
  • 這些錢貪不得!新會多人被罰……
    這些錢貪不得!聽起來好像是輕鬆賺錢的好工作,但其實這些兼職人已經淪為詐騙分子賺錢的「工具人」!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態勢,新會公安積極採取措施,堅決剷除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滋生土壤。近日,新會公安依法對三名涉嫌違反網絡安全法規定人員作出行政處罰。
  • 北宋線描神品《朝元仙仗圖》
    《 朝 元 仙 杖 圖 》今存《朝元仙仗圖》,絹本,墨稿,畫道教東華、南極兩天帝和扶桑大帝率八名武將、十名男仙、六十七名金童玉女前去朝拜道教始祖玄元皇帝的朝聖儀仗。
  • 新會陳皮:在舊時「100斤」新會柑皮,可換「2000斤」米?
    有一方水土,叫「新會」。如果不是陳皮,可能很多人不認識「新會」的名字;也許會認識新會,但並不知道它在何方。當筆者翻開新會縣誌,可以看到這裡其實是廣東的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三國吳代黃武元年(222)設「平夷」縣, 即新會縣地,這也是「新會」在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歷史記載;到了南北朝宋永初元年( 420 年) 設「新會郡」,而隋開皇十年( 590 年) 撤郡立縣。
  • 都市傳說:廣東新會廿一層究竟有幾層?電梯裡消失的五樓在哪裡?
    本文可能會引起些許不適敬請讀者留意在新會生活過的你一定去過新會廿一層的旋轉餐廳用餐但是廿一層有些東西嗯,就攴廳,也是挺有廣東特色的進入四樓,這裡有一個中餐廳,看擺設像是吃自助餐的,不知道這裡是什麼時候棄用的。
  • 元氣眾生錄煉丹大會玩法介紹 煉出好丹統共分幾步
    不知道上仙們每次遊歷三界,會否想念天庭裡仙丹的味道呢?今天小仙就帶領各位上仙們了解我們元氣眾生錄道場活動裡的一大重要玩法——煉丹大會。
  • 四本時空穿梭文:穿越仙法世界,半生修行無人識,一朝得法天下驚
    大家好,歡迎朋友們來到小說八點半的小說世界,本期小說八點半推薦給大家的是四本時空穿梭文,看看哪一本才是你的菜:穿越仙法世界,半生修行無人識,一朝得法天下驚!想要閱讀更多的精彩內容,朋友們可點擊下方小說進行閱讀。
  • 新會人抗住!溼冷「魔法攻擊」即將上線!還有颱風胚胎……
    新會人抗住!溼冷「魔法攻擊」即將上線!這個熱帶低壓對廣東有無影響?據@廣東天氣表示:對我省無直接影響!今天早上的冷凍雞腿↓又是雨雨雨廣東人最怕的「溼冷天」又將上線!
  • 「為什麼把我同人民群眾隔開來啊」的名言至今仍在新會傳唱
    63年前,周總理來到廣東新會視察,他的言行舉止,無不體現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樸實無華、心繫民眾的高尚情懷。值此時刻,我們挑選《南方》雜誌記者採寫的關於周恩來總理在新會的紀念文章《「為什麼把我同人民群眾隔開來啊」的名言至今仍在新會傳唱》,以表達我們深切的懷念。
  • 從五鬥經看道教的朝真拜鬥
    朝真拜鬥,是道教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拜鬥,為世人對星宿的崇拜而生的敬仰,與人的生死禍福有關。北鬥星君掌消災解厄,南鬥星君掌延壽施福。故拜鬥是一種為人消災解厄、祈福延壽的科儀,亦稱之為朝真禮鬥。 拜鬥源自東漢,據《五鬥經》記載,太上老君於漢桓帝時先後將此真經傳授張道陵天師。張天師傳此真經讓世人誦念,以求罪消孽減,增福延壽。南鬥、北鬥星君掌世人生死壽夭、富貴吉兇。故消災祈福、祛病、延生常向南北鬥禮拜。
  • 新會老樹陳皮「獨角獸」:十添一老樹陳皮,正宗優選
    如今市面上常見都是普通年份的食材陳皮,而具有一定藥效和收藏價值的老樹陳皮非常稀少;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新會老樹陳皮獨角獸品牌——十添一老樹陳皮,源於正宗的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產地廣東新會。陳皮產於福建、浙江、廣東、廣西、江西、湖南、貴州、雲南、四川等地,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等功效;主治用於脘腹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而陳皮又以廣東新會所產為最佳,歷史貿易中特稱「廣陳皮」,以別於其他省所產陳皮;新會陳皮散發芳香撲鼻的香味,是其獨有品質。
  • 中國農民豐收節走進新會,11位鄉鎮致富能手說豐年
    >191490490 2020-09-21 19:52:07.0 黃紹偵 中國農民豐收節走進新會,11位鄉鎮致富能手說豐年 新會 農村 農業 古井 鄉村 4 288191 南方快報 http://kb.southcn.com/content/images/attachement
  • 仙聖非相遠,昭昭寤寐間——月卿臨古《朝元仙仗圖》
    庚子孟秋月卿臨古《朝元仙仗圖》 絹本設色 長約8米X寬45.0cm 朝元仙仗圖 卷 庚子孟秋 月卿 《朝元仙仗圖》為北宋畫家武宗元所繪製的一幅絹本線描長卷,曾藏於美國華人收藏家王季遷手中,在其去世後失竊下落不明。
  • 大話降龍:帝哥把太白丟進煉丹爐「紅燒」,最後太白只剩一堆屍骨
    大話降龍:帝哥把太白丟進煉丹爐「紅燒」,最後太白只剩一堆屍骨上回說到太白老仙公款外出大採購,帶回來了不少法寶,嚴重懷疑太白老仙去的是200元店,東西價值都是200元帝哥都一筆一筆記在帳上,這次帶的還是金身護甲
  • 收藏新會陳皮,老手教你實用的容器搭配
    上次盤點儲存新會陳皮的單個容器後,有朋友在後臺留言表示還是不知道用什麼最合適儲存新會陳皮,這次繼續盤點一些常見的搭配,比單個容器會更好用,收藏陳皮時,陳化效果更佳。膠袋+塑料罐廣東人的廚房裡比較常見的搭配,不少師奶都是用膠袋裝一點陳皮,再拿個密封的塑料罐封著,放在廚房使用,有不易受潮的優點。但這個搭配比較適合短期儲存,長期存放不易透氣,陳化較慢。
  • 新會有個景點叫大石頭,這個名字好奇怪,我要去一探究竟
    新會是廣東江門的一個區,不過,新會的名氣,似乎要比江門大的多,新會人對於歸屬江門一事好像也耿耿於懷,這有點像順德、南海歸於佛山,總覺得有些委屈。新會陳皮,獨霸天下,它稱第二,沒人敢做第一。新會還素有中國葵鄉之稱,其出產的葵扇,是當時的產業支柱。
  • 中國民間俗神畫片集(二)
    近期推送的《中國妖怪畫片集》,出自法國傳教士祿是遒的《中國民間信仰》。祿是遒1884年來到中國,在江南一帶傳教達三十多年之久,收集了大量包括中國年畫、符咒在內的民俗圖像資料。本期將推送《中國民間信仰》中所載的民間俗神,這些畫像在繪製時參照了《列仙傳》《三教搜神大全》以及民間紙馬,並施加鮮豔的色彩,為中國民間俗神留下了珍貴的圖像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