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個開放的朝代,有許多的外國人在中國當官,你知道有哪幾個

2020-12-19 歷史有趣壇

唐朝是個開放的朝代,有許多的外國人在中國當官。這些外國人經由陸上絲綢之路或海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或經商,或留學,或從軍,有的甚至通過參加科舉考試,當上了中國的官。

下面,我們來介紹下在唐朝這些有名的外國人。

崔致遠

新羅(朝鮮南部)人,在唐懿宗鹹通九年(868年)來到大唐留學,這一年他十二歲。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進士及第,出任溧水縣尉,任期屆滿,被淮南節度使高駢聘為幕府,後授職幕府都統巡官。其二十八歲時,即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以"國信使"身份東歸新羅。他是韓國漢文學的奠基者,他著作詩歌和文章集《桂苑筆耕集》,對中國的傳統思想、詩文辭賦與書法棋藝等都有相當高的造詣。

由於在文學上的極高成就,崔致遠得到了朝鮮和韓國後世的眾口同贊,死後被追諡文昌侯,入祀先聖廟庭,尊為"百世之師"。被朝鮮和韓國學術界尊奉為韓國漢文學的開山鼻祖,有"東國儒宗"、"東國文學之祖"的稱譽。

晁衡

阿倍仲麻呂,入唐後改名晁衡。因"慕中國之風"而不肯離去,長留大唐。 後參加科舉考試,高中進士。任唐左散騎常侍安南都護,中日文化交流傑出的使者。

阿倍仲麻呂在唐五十四年,歷仕玄宗、肅宗、代宗三代皇帝,備受厚遇,官至客卿,榮達公爵。和唐朝著名詩人王維、李白、儲光羲等都有過親密交往。

753年(天寶十二年)冬,晁衡任秘書監兼衛尉卿,以唐朝使者的身份隨日本訪華的使者藤原清河等人分乘四船回國,在琉球附近遇風暴,與其他船隻失去聯繫。當時誤傳晁衡遇難,其實他漂流到安南驩州(治所在今越南榮市)一帶,遇海盜,同船死者一百七十餘人,獨晁衡與藤原於755年(天寶十四年)輾轉回到長安。當時誤傳晁衡已溺死,李白,王維紛紛寫詩悼念。

而當晁衡回到長安後,看到好友所寫的詩句,百感交集,寫下了著名《望鄉》:"卅年長安住,歸不到蓬壺。一片望鄉情,盡付水天處。魂兮歸來了,感君痛苦吾。我更為君哭,不得長安住。"

以後再度仕官,歷任左散騎常侍兼安南都護、安南節度使。大曆五年(770年)終於長安,時年七十二歲,終身未返日本。代宗為了表彰仲麻呂的功績,追贈從二品潞州大都督。

李元諒

祖籍安息(今伊朗)。唐朝中期名將。李元諒本姓安,因幼時為宦官駱奉先所養,遂改姓駱,名元光。

李元諒早年從軍,累官至鎮國軍副使。"涇原兵變"時,李元諒率部收復華州,並修繕城池,招募士卒,多次擊退叛軍。因功升任華州刺史兼鎮國軍節度使。

興元元年(784年),李元諒參加收復長安的戰鬥,授檢校尚書右僕射。"平涼劫盟"時,李元諒救副元帥渾瑊出險。唐德宗為此勳勞,賜他李姓,改名元諒。貞元四年(788年),兼任隴右節度使。

貞元九年(793年),李元諒病逝於良原,年六十二。追贈司空,諡號"莊威"。

高仙芝

唐朝中期名將,高麗人。姿容俊美,善於騎射,驍勇果敢。幼時隨父入唐。20歲時被授予將軍。官至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等職,封密雲郡公。

吐蕃佔領小勃律(今巴基斯坦北部,對唐朝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唐王朝三次出兵不捷,遂於天寶六年(747年)命高仙芝為行營節度使。率軍出擊,智取小勃律,升安西節度使。天寶九載進攻石國(今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一帶),先約和,後突襲,生俘其國王和部眾。次年,石國引大食來攻,高仙芝出擊大食敗歸。後入朝,授開府儀同三司,任右羽林大將軍。

天寶十四年(756年),安祿山叛亂時,高仙芝以副統帥之職出徵討叛逆,前線失利,退守潼關,為監軍宦官邊令誠誣陷殺害。

阿羅憾

名如阿伯拉罕。波斯人。唐顯慶年間入唐。曾出使拂菻(中國中古史籍中對東羅馬帝國的稱謂)。又為武則天召諸蕃王,建造天樞。後官至右屯衛將軍、上柱國,封金城郡開國公。卒於洛陽。

曾代表唐朝出使東羅馬議定邊界立界碑。《大唐故波斯國大酋長右屯衛將軍上柱國金城郡開國公波斯君丘之銘》:

「君諱阿羅憾,族望波斯國人也。顯慶年中,高宗天皇大帝以功績有稱,名聞□□,出使召來至此,即授將軍,北門□領侍衛驅馳。又差充拂林國諸蕃招慰大使,並於拂林,西界立碑,峨峨尚在。」

黑齒常之

百濟人,660年,百濟被滅。百濟人黑齒常之當時擔任達率(相當於唐朝刺史),投降了大唐。身高七尺有餘,善於用兵,史稱其「驍勇有謀略」(《舊唐書·黑齒常之列傳》)。

降唐後數十年,黑齒常之屢建戰功,縱橫青藏所向披靡,數破突厥威震天下,進爵燕國公,成為大唐的封疆大吏。

在與東突厥的戰爭中,武則天因政局動蕩,所以採取消極防禦政策,在戰略上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態勢。黑齒常之在此艱難的條件,憑藉出色的軍事才能,為武則天取得了為數不多的勝利,使突厥聞風喪膽。但武則天自毀長城,黑齒常之死後,北邊再無良將,致使東突厥日益強盛,從而成為武周時期北方的嚴重邊患。直到唐中宗繼位以後,任命邊將張仁願,在黃河北岸修築了3座受降城,才遏制了東突厥的入侵。

永昌元年,受酷吏周興誣陷,含冤自縊而死。

唐朝滅西突厥之戰,是控制西域,保障絲綢之路的重要一戰唐朝曾向強大的東突厥稱臣,後來只用三年,就滅掉東突厥隋朝以百萬之眾未能滅掉的小國,還被導致亡國,卻被唐朝滅了

相關焦點

  • 中國地理版圖怎麼形成的?這三個朝代的貢獻最大,有個朝代最難
    大家都知道,如今我國的領土面積有九百多萬平方公裡,這麼大的面積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就能夠形成了,而是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歷史積累。其實,在商周時期,只有中原的概念,對於國土、國界並沒有清楚的認知。當時,我國的核心區域是河北河南等地,也是最繁榮的區域。到了秦朝之後,秦始皇開鑿靈渠,擴大疆域一直擴到了嶺南以南的地區。
  • 中國哪個朝代官員最貪?有個朝代後期官場90%都是貪官
    有官場就有貪官,有貪官有就有腐敗。 在五代之前,中國官場腐敗雖然嚴重,還並不是最糟糕的時期。如唐朝官場,相對還比較乾淨,唐太宗李世民當皇帝時,是中國封建時代貪官最少的時期。
  • 中國歷史上究竟有幾個「漢朝」,幾個「唐朝」,全知道的你就是神
    我們先來講講唐有幾個。這個比較少,我們來數一數。首先是堯建立的唐朝。而後,西周諸侯國中,晉國一開始叫唐國。另外還有個祁姓諸侯國叫唐國。此後,李淵建立唐朝。公元763年,吐蕃立了個傀儡李承弘,國號為唐。公元886年,襄王李熅稱帝,宣布建立自己的唐朝。公元1460年,李天保率眾民變,自稱唐王,建立「唐朝」。從古至今,一共有八個唐朝。與唐朝並列的漢朝就不計其數了。除了前漢、後漢和蜀漢之外,漢趙、成漢、南漢、北漢、後漢八個為人所熟知。其實國號為「漢」的,遠遠不止八個。
  • 中國有名的四個京你知道是哪嗎
    中國博大精深,歷史悠久,當年中國有四大京,「東京,北京,南京,西京,」北京和南京大家都知道,東京和西京你們知道是哪嗎?東京就是開封,又叫汴梁,千回大宋,夢華汴京。對視時光,這座城市從來不缺乏知名度。很多外國人來到這裡時,都禁不住驚呼:「這就是汴京,汴梁啊!」如今的東京,開封雖說不是省會,但它有它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你還記得電視劇《包青天》嗎,那膾炙人口的主題曲至今是一代人的回憶——「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辯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
  • 古代女子服飾,唐朝開放而元朝俊俏瀟灑,這個朝代都市像泡菜國
    歷史各個朝代女子服飾,你最喜歡哪個?有網友覺得唐朝最好看,你認為哪個朝代好看呢?秦漢時期的服飾,秦國的時間比較短,所以服色都延續了戰國時期的顏色。漢朝的女子們有穿衣裙兩件式,有穿長袍的,還有穿裙子的,最具有特色的是留仙裙。
  • 這座城市有什麼魅力,力壓鄭州,成為河南最受外國人歡迎的城市
    河南是我國一個重要省份,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每年都會有不少的遊客來此遊玩,去年一年時間裡,這裡共接待人次6.65億,在全國排名也是前列,甚至超過了安徽和浙江。由此可見河南的魅力有多大,那麼你知道河南最受外國人歡迎的一座城市是哪個嗎?
  • 中國哪個朝代最能代表中國文化?
    簡單地說中國傳統文化以儒、佛、道、三家為主幹,三者相互滲透,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構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整體!的確,唐朝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個比較繁盛的時代,唐朝時儒教、道教和佛教都有了較大的發展。唐朝以道教為國教,以老子、莊子、文子、列子等道教經典開科取士。唐朝的文化兼容並蓄,包容大氣,但它依然不能完全代表中國文化。
  • 朝代歌訣,只需八張圖片幫你記住中國歷史朝代!
    朝代歌,其主要是方便記憶我國歷史上各個朝代的名稱的歌謠。其形式多為簡單易記、朗朗上口的兒歌,或順口溜。 歷史朝代歌多是配合著「歷史朝代年表」一同使用。編入小學課本。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 唐朝為什麼是最強的朝代,我們從很多方面可以看出來
    導語:唐朝一直都是人們印象裡面的那個超級大國,我們知道的唐朝在歷史上也是一個很巔峰的存在。在這個年代裡面,人們的文化是很開放的,而且在這個期間有很多的詩壇大家都是從這裡面出來的,人們對於唐朝的印象也都是浪漫的,美好的。
  • 中國歷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是哪個朝代?不是唐朝,也不是清朝
    中國的盛世王朝唐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國土面積只能排在第三。唐朝滅掉東西突厥後,北境直抵西伯利亞葉尼塞河中遊和安加拉和流域,已經遠遠超過貝加爾湖,西面最遠直達裏海,包括整個中亞和阿富汗。雖然徵服了,但是唐朝卻沒有統治青藏高原及東北的廣大地區,因此,唐朝的版圖沒了青藏高原和東北,總面積也就1200多萬平方公裡,總版圖略低於清朝了。其次,是清朝。
  • 我國史上最強一個朝代,連續8個皇帝卻無一昏君,唐朝都自愧不如
    中國在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經歷了很多朝代更迭,其中較著名的就是大唐盛世,歷經289年的唐朝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一個鼎盛王朝,它將中國推向了世界,是封建時期最有實力的一個朝代, 其實不然,唐朝的繁盛是部分皇帝的心血積累而來,唐代末期的皇帝昏庸無為,將唐朝推向了滅忙,
  • 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五個朝代排名
    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五個朝代排名 1. 唐朝 唐朝時期是中國最強盛的朝代之一是非常繁榮強大的,從李世民開始,整個唐朝就開始進入了快車道,無論是經濟,政治還是軍事方面都發展的特別好。
  • 唐朝「以胖為美」,那楊貴妃的真實體重是多少?你肯定不知道
    在古代也是如此,褒姒一笑,幽王甘戲諸侯,飛燕一曲掌上舞,漢皇便可捨棄後宮三千,在唐朝這個鼎盛開放的朝代中自然也少不了美人的相伴,其中最出名的便是著有羞花之稱的貴妃楊玉環了。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請試想一下,一個體型龐大的胖子懷抱琵琶,臨歌起舞,真的有美感嗎?
  • 假如某天穿越了,你最想穿入哪個朝代
    問他你一大老爺們兒整個香囊惡不噁心,他說我們沒文化,這是錢袋,裡面裝著好幾克周某某裡面買的金坨坨還有銀坨坨,萬一有哪天穿越了,他怕身無分文餓死在那,就算是白手起家也要有本金不是......有時挺佩服這室友的中二腦,不過我倒認真的想了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穿越了,你最想穿越到哪個朝代呢?
  • 恩威並施控制8國,唐朝的外交有多厲害?
    唐朝的地域極盛時期達到1600萬平方公裡,當時大唐的外交有多厲害?看看整個唐朝時期對周邊8國的控制力! 回紇一百多年,一共傳了十二位可汗,這十二位可汗裡面,有十位娶的是唐朝公主,等於回紇的可汗都有漢族的血統。
  • 在古代,外國人怎樣稱呼中國?三個王朝的國號烙下印記
    現如今,外國人都稱呼我國為China(中國)。中國一名,它是中國人自創的名字,並且把它確認為我國的專有名詞。實際上19世紀中葉之前,外國人稱呼我國有他們自己的叫法。
  • 被譽為中國十大名勝古蹟之一,長度有「萬裡」,到底經過了幾個省
    被譽為中國十大名勝古蹟之一,長度有「萬裡」,到底經過了幾個省對中國人來說,長城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歷史遺蹟。這是一項古老的軍事防禦工程。數千年後,它仍然屹立在華夏大地的頭上。萬裡長城不僅是城牆,也是無數中國人的集中信仰。
  • 中國歷史上,屠殺外國人最多的將領,有記載殺了十幾萬外國人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就失去了陸上絲綢之路,這棵搖錢樹。唐朝為了緩解財務狀況,不得不開闢海上絲綢之路,對外貿易。同時提高了大唐百姓的賦稅,給後面的農民起義埋下了導火索。海上絲綢之路又叫做「廣州通海夷道」。開通之後,起點是廣州,途徑東南亞,印度和非洲大陸。
  • 在漢朝和唐朝或明朝這三個朝代之中,哪個更強大?
    這要看怎麼進行比較了,如果單純的比較這三個朝代,那自然是明朝最強,畢竟時代領先這麼多,漢代的時候,連馬鐙都還沒有發明,明代的時候火器都在普遍使用了。但這麼比自然是不公平的,如果和他們所處的時代進行對比的話,最強的應該是漢朝。
  • 都說強漢盛唐,唐朝到底有多強?看唐軍滅了多少國家,你就明白了
    ——《春望》世人皆知我國古代國力強盛,經濟發達,更是庇佑著不少的附屬小國,很多國家都向我國朝貢,尋求我們這個東方大國的庇護,你看漢書傅常鄭甘陳段傳中所寫,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便可知道我國漢朝軍事實力有多強大,說出的話底氣有多足,就明說了有敢來侵犯我國的,即使你離得很遠,也要將你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