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回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車田正美老師筆下的《聖鬥士星矢》
1953年出生於東京都的車田正美,如今已是66歲的老人,《聖鬥士星矢》是他的巔峰之作。
1972年,年僅19歲,還是其他漫畫家助手的車田正美正在創作,當時他第一次知道原來畫漫畫還要用到「網點紙」這種東西。
從小熱愛格鬥和漫畫,因為受本宮廣志的熱血漫畫影響,對熱血題材情有獨鐘的車田正美從高中開始就給漫畫雜誌投稿,在少年周刊JUMP的舞臺上用自己的熱血風格打出了一片天地。時間到了1986年,已經在漫畫界摸爬滾打了十年,發表了《風魔小次郎》、《拳王創世紀》等熱血格鬥漫畫作品的車田正美32歲,風格日趨成熟的他在這年12月《少年周刊JUMP》上開始連載新漫畫。起初他打算以空手道為主題,寫一個日本深山裡身負殺父之仇的空手道少年苦練武技後身穿日本戰國鎧甲驚天復仇的故事(真雞兒俗套)。但在和編輯商討後,故事改為取材於希臘神話故事,變成了女神和守護她的勇士——「聖鬥士」的故事。
車田從88個星座中選擇若干設定成角色的守護星座,借鑑希臘雕塑中的諸神白衣形象,將日式造型改為穿在白衣外的歐式流線型盔甲,用拼裝模型的設計要素融合星座對應的外形特徵,將其命名為「聖衣」。聖衣既可以分解成護具穿戴於身,也可以組合成星座外觀收納在聖衣箱中。這樣新穎的設計在當時由高達引發大熱後一擁而上的一眾機甲類動漫作品中讓人耳目一新。
27歲的車田正美正在繪製拳王創世紀最終話
車田正美用學校年級和軍隊軍銜為參考將聖鬥士定成黃金、白銀和青銅三個等級。又從自己看到的獅子座流星雨中獲得靈感,誘發了「流星拳」這一設想。原本構思的主角的守護星座是獅子座,在JUMP編輯的建議下幾經修改後定為天馬座,取其天馬行空之意。至於「流星拳」的原意依然在他的必殺技上所體現。而主角名字原來取自日語神聖之箭——聖矢,後來車田覺得過於陰柔,於是在日語發音SEIYA不變的情況下將其漢字定為「星矢」。然後又選取了天龍座、仙女座、白鳥座和鳳凰座,組成了我們熟知的五小強。
1986年,正在查看東映的聖鬥士星矢動畫製作過程的車田正美
從作品《拳王創世紀》後期開始,車田就讓每個角色都有了屬於自己的必殺技,到了本作,他更是將這個自己的招牌發揚光大,為每個角色的格鬥招式設計了符合其格鬥風格和星座特色的必殺技。「天馬流星拳、廬山升龍霸、鑽石星辰、鳳翼天翔、星雲鎖鏈」這些必殺也成了兒時我們打架時的人人都會的武功。
1989年,酒井法子來採訪車田正美
車田又從熱血格鬥作品裡常提到的「提氣」、「感到殺氣」這樣的設定裡受到啟發,又在電視裡看到所謂「人的身體就是一個小宇宙」的說法(大概是什麼偽氣功之類哈哈),就想「這個不錯,就把氣叫小宇宙吧!」,設計出了蘊藏在體內可以提升乃至燃燒的人體潛在能量——「小宇宙」。
聖鬥士們對女神信仰的忠誠,無私奉獻的友情,強調由此信念而生的「小宇宙」燃燒,是擊破一切黑暗勢力的力量泉源,而故事的核心精神——熱血、愛與正義穿越了國界,影響了整整一代人。88個星座,十二黃金聖鬥士,小宇宙燃燒吧這些詞都成了所有孩子的口頭禪,經典的人物形象和美輪美奐的聖衣設定是我們兒時的最美好回憶之一。
車田正美在作畫時採用網點紙畫法,表現出了極強的金屬質感,2004年出版的原畫集《宙》中,車田正美精選了漫畫中的若干彩色插畫原稿。下面就讓我們欣賞大師之作。
講個有趣花絮:
筆者曾經的帖子中提到中國孩子當年看到的《聖鬥士星矢》都是海南攝影美術出版社翻譯成《女神的聖鬥士》一塊九一本的盜版漫畫(想看詳細點這裡),看完45卷全本對結尾耳熟能詳的相信應該不在少數,但其實當年車田老師在《少年周刊JUMP》上連載的最初結局並非是如此。
下圖為1990年少年周刊JUMP11月NO.49上連載的結局,星矢的天馬彗星拳打向哈迪斯,然後就是狗屎一般的星空畫面,打出字幕。。愛與正義的激鬥仍在繼續,青春和熱血的少年,祝你好運云云。。。。既沒有交代與冥王的戰鬥結果,也沒說明白主角們的結局。
該期周刊一出就引來罵聲一片,放在現在的虎撲就是類似「褲子都脫了你就給我看這個?」的心情。。。於是被雪片般飛來的投訴信弄的招架不住的集英社和車田老師趕緊在當年12月的周刊JUMP增刊上刊出了修改後的大結局,星矢替女神挨了一槍,後者乘機乾死哈迪斯,這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單行本結局。
更多的故事我們下期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