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這樣一個地方,你吃過那裡的飯,喝過那裡的水,愛過那裡的人,對那裡的山水阡陌、風土人情都耳熟能詳。當你身在其中時會想方設法逃離,一旦離開後又拼盡全力捍衛,在多少個輾轉反側的深夜,你想用腳步去丈量她的土地,用眼光去撫摸她的山巒,用汗水和熱淚去清洗、去澆灌、去滋潤她的每一寸肌膚。
歲月如梭、人生苦短,詩酒趁年華。想一個人,就去尋找她,帶上行李去她的城市牽她的手、吻她的臉,一起觀日出日落、雲捲雲舒。想一座城,就去遇見她,帶上家人去她的地方爬她的山,喝她的水,一起看倦鳥投林、花謝花開。
家人一直無法完全理解我對新疆的迷戀,我決定帶上他們去一趟那片廣袤無垠的神奇土地親自感受一下新疆的異域風情。我們計劃從獨山子出發上獨庫公路,沿途到那拉提草原、賽裡木湖、喀拉峻大草原等景點逛一圈,最後繞回巴音郭楞、翻越庫車大峽谷、抵達此行最終目的沙雅縣城,回到那個我曾保衛過的「故鄉」,看看親愛的戰友們。
剛進獨庫公路我們就開始驚嘆了,入眼的是一片寬闊無比的山地草原,一條黝黑的瀝青公路像一條長龍般俯臥在山坡上,龍頭化作獨山子的城鎮,龍尾則隱入了高高的雪山裡,我們瞬間來了興致,加足馬力向雪山進發。隨著海拔越來越高,路邊的風景不停的變幻,滿地黃花的山谷、刀砍斧劈的山脊、陡峭萬分的山崖,隱約間可以窺探到世界混沌初開時地殼運動張裂破碎那最原始的模樣。越往前面走地勢就越來越陡,公路基本都是在半山絕壁上硬鑿出來。轉過一個山梁後,一塊巨大的石碑飛插在懸崖邊,上書著幾個鐵筆銀鉤、蒼勁古樸的大字「守護天山路」,近了一看,下面還有幾個大字「守望天山」,我們已經正式經進入了傳說中的天山山脈。
路變得越來越險峻,路邊處處可見謹防落石、觀察通行的提醒標誌和剛處理完的滑坡、塌方等痕跡,特別是通過「老虎口」時最讓人緊張,兩邊都是犬牙交錯、寸草不生的高聳山體,雖然防護堤、攔網等護坡措施應有盡有,但仍不時有石塊崩落到路面,開過之後真有種「虎口脫險」的感覺。沿著一條流水潺潺的河谷走到盡頭就到了雪山腳下,我們沿著盤山公路拾級而上,那遙不可及的雪山像一個端莊賢淑、青澀可人的新娘,靜靜的端坐在天山之巔,期待著我們去揭開她神秘的面紗。
「天 瀑」
▼
到山腰的時候,我們遠遠的就聽到了「轟隆隆」的陣陣巨響,走近一看,原來是「天瀑」奇景,一個狀若冰激凌般的巨大冰雪疙瘩嵌在兩山夾縫裡,春雪初融,潺潺雪水匯成水龍從冰雪疙瘩下飛瀉而出,直直跌落半山水潭砸出陣陣水花,復又起身往山腳下飛奔而去,煞是壯觀。路人紛紛停車駐足,我看雪山不遠,於是加足油往前面走,來時就聽說新疆的美景全在路上,越往前走越漂亮,果然,待我們翻上山梁的時候,一幅絕美的景色呈現在了眼前。
只見湛藍的天空下,千年冰雪覆蓋的山峰仿若白雪公主的童話城堡,銀裝素裹、熠熠生輝,山間的一汪雪泉,清澈見底,平靜的水面清晰的倒映著天空和雪山,是那樣的聖潔無暇。遊人早已按捺不住,紛紛停車掏出「長槍短炮」一陣猛拍,更有醞釀已久的年輕人,扛著滑雪板徑直往山坡上跑去,「嗷—嗷—」叫著直衝下來,別提有多酸爽。
雪
▼
我也跟風下車往雪坡走去,走到跟前才發現山上的積雪真的非常厚,公路完全是直接從積雪中切出來的一條通道,隨便一處切面都有兩米厚左右,並且雪層的表面是明晃晃的冰蓋,踩上去「咔擦咔擦」響,在雪上行走得一步一步試探著踩,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踩空到雪下的石縫。在雪坡上溜了一下我就趕緊往車裡面跑,因為只穿了件短袖體恤,一會兒就凍得鼻涕橫流直哆嗦。
挨著雪坡的一側就是著名的防雪長廊,長約百米,靠山體一側全是約七八米高的混凝土牆,臨崖側則是兩人合抱粗細的立柱,上面蓋著混凝土澆灌的斜坡廊頂,從這樣嚴陣以待的架勢足以猜測冬季這裡的冰雪是有多厚。通過了長廊後就拐進了哈希勒根隧道,「哈希勒根」在蒙語裡是「此路不通」的意思,也的確如此,天山之巔常年冰雪覆蓋人類根本無法生存,億萬年來都不曾被人徵服,公路要繼續往上攀爬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只能想辦法從山肚子裡面鑽過去,讓人不得不佩服修路工人的膽識和智慧。出了隧道後基本就算翻過了天山,路邊指路牌褐底白字寫得清清楚楚「那拉提景區133KM」,這時候視野更是開闊,矗立億萬年的茫茫雪山盡收眼底,這次我學聰明了,只在車上拍照打卡然後開始朝那拉提方向前進。
我們在雪山間蜿蜒的道路上緩緩下山,遠處雪峰山巒聳峙,路旁冰川千奇百怪,還有不時出現積水、殘雪的路面,新奇、驚險又刺激,每一樣狀況都讓人打起十二分精神。隨著高度的下降,雪線也在不停往後退,到半山腰的時候,路邊終於恢復了青翠蔥蘢的模樣,山坡上簇簇黃花成片開放,亦有零星牛羊馬匹散落其間。
再往下走,出現了成片的雲杉林,林子下面就是狹長的河谷,雪水潺潺、雲霧繚繞、風景幽深。回頭往山上看,雪山似乎觸手可及,但鬼知道我們駕車狂奔了多久才從嚴冬模式切換成初春時節。一種愉悅的感覺充斥著心底每一個角落,特別是看見路邊山坡上隨處可見的肥碩土撥鼠傻傻地站著打望我們的時候,一家人都開心地笑了起來。
烈士陵園
▼
順著河谷走一會就到了喬爾瑪烈士陵園,遠遠的就可以看見高聳的紀念碑「為獨庫公路工程獻出生命的同志永垂不朽!」的鮮紅字樣。寂靜的陵園背山靠水,長眠著168名為修建這條獨庫公路而奉獻出寶貴生命的烈士遺體。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年齡最大的不超過40歲,最小的只有18歲。他們有的是因為在施工中遭遇暴風雪、洪峰等突發自然災害犧牲,有的是因為執行爆破、運輸、保護機械等工作任務犧牲,讓人唏噓不已的是一名24歲的年輕戰士,因為積勞成疾在施工中因心肌梗死犧牲。我實在想像不出在上世紀70年代那個物資匱乏的困難時期,這群年輕的戰士是怎樣憑著簡單的工具和頑強的毅力,用血肉之軀在這天山雪峰之巔打通了這條神奇的公路,將古來人跡罕至的惡劣環境變成了人人趨之若鶩的人間仙境,實在讓人從心底無比敬佩。
那拉提
▼
當夜我們落腳哈薩克第一村,第二天一早就直奔那拉提景區。一進景區就聽到了關於那拉提的故事:傳說成吉思汗西徵時,一支蒙古軍由天山深處向伊犁進發,時值春日,山中卻是風雪瀰漫,飢餓和寒冷使這支軍隊疲乏不堪,不想翻過山嶺,眼前卻是一片繁花織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猶如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時雲開日出,官兵們大叫「那拉特,那拉特」,「那拉提」是蒙語「太陽」的意思,後來『那拉特』逐漸演變為了『那拉提』。
那拉提的風景果然名不虛傳,我們順著盤山公路往上爬,翻過那傳說中的山嶺,頓時眼前也一亮,只見萬裡晴空下,突兀的出現了一片無邊無際的大草原。眼前近處,芳草萋萋,處處盛開著白的、黃的、紫的各種不知名鮮花,星星點點的牧群和蒙古包散落其間;遠眺天邊,皚皚雪山在燦爛陽光下散發著聖潔的光芒,消融的雪水順著山谷奔騰而下,穿過塔松林後,在寬廣的草地上盡情撒歡,或是匯集成溪,或是湧現成泉,把一片草原滋潤成了人間天堂、世外桃源。此情此景,讓我這個只會騎牛不曾騎馬的山裡人,都忍不住有種想找匹快馬策馬奔騰的衝動,更別提那些專門出來撒歡的人,未待旅遊車停穩,全車人都迫不及待地蜂擁而出,歡呼雀躍地奔向草原,玩得不亦樂乎。
吃過午飯,我們開始往新源方向走,因為我的大學同窗好友阿龍正在天山腳下的哈拉布拉監獄奮鬥。五點多的時候,我跟阿龍成功會師,他來新疆之前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我的一些「蠱惑」,大家在遙遠的雪山腳下見面格外親切,別有一番感慨。哈拉布拉監獄跟乾旱缺水、黃沙漫漫的沙雅監獄不一樣,處處水草豐美、氣候宜人,簡直就是一個塞外江南。
賽裡木湖
▼
當天夜宿新源縣城,第二天朝著賽裡木湖進發。哈拉布拉戰友金天勇大哥幫忙細化了路線,建議我們先去看霍爾果斯口岸、果子溝大橋、解憂公主莊園,如果時間充裕的話,還可以去看看美麗的伊昭公路和喀拉峻大草原,再繞回巴音郭楞。這條路線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特別是果子溝大橋,雖然作為橋都重慶出來的人,各式各樣的花式高架橋早已司空見慣,可是當在人跡罕至蠻荒地帶,看見那麼一條橫空出世、猶若天龍的鋼筋混凝土大橋在雪山之間任性穿行,將高山、峽谷、泥石流等一切曾經阻攔人們幾千年的巨大困難都統統打破、撕碎、徵服在腳下,讓天塹變通途,不由得感慨人類的智慧力量和祖國的繁榮富強。走完果子溝大橋,鑽過隧道,另一番讓人猝不及防的景色突兀的出現在了我們面前。
都說賽裡木湖是大西洋的最後一滴眼淚,那麼大西洋哭得該有多傷心。只見公路左邊一片寶藍色湖水波光粼粼、水霧蒸騰、無邊無際,近處的湖面是豔陽高照,遠處的湖面則烏雲密布,畫風雖格格不入,卻又渾然一體,毫無違和感,那一刻我不禁浮想聯翩,或許這眼淚是大西洋嫁閨女時所流,又或許,賽裡木湖本就是大西洋嫁得最遠的小女兒。一下車我們就體會到了賽裡木湖的高冷,雖已經夏季,可那一陣刮骨的凜冽寒風,徹底讓我們放棄了徒步湖邊棧道的想法,趕緊買了景區車票,沿著濱湖路往賽裡木湖深處開去。
都說賽裡木湖只有冬夏兩季,我們這次恰好趕上了最美的夏季,這時湖水晶瑩剔透、浪花翻滾,湖邊繁花似錦、連綿千裡,站在一望無際的湖邊,恍然有種在海岸邊的錯覺。而放眼望去,藍天、雲朵、湖水以及若隱若現的雪山,看似美得空洞,卻又相當絕豔,此時的賽裡木湖就像心有所屬的絕世美女,既孤芳自賞,又拒人千裡,隨手拍一張,都是上好的電腦桌面背景。
我們往回走時一出隧道,就猝不及防的遭遇了一場冰雹的洗禮。拇指粗細的冰雹蛋子砸得車子「嘭嘭」響,擋風玻璃下面很快就堆起了厚厚的冰層,雨刮器開到最大擋都有些刮不動了,眼看著車窗玻璃以看得見的速度起霧、結霜花,一家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趁著路面還未凍住,我硬著頭皮跟著前面的車隊往山下開去,到了半山腰的時候,冰雹終於停了。前面的車隊紛紛停了下來,原來雨過天晴後,雪山、樹林、羊群和蒙古包等一切景色變得異常乾淨清晰,團團白霧自山谷升起,從半山往下看去,果子溝大橋如若騰雲駕霧,又是另外一番扣人心弦的畫面。我們心有餘悸的拍了幾張照片就繼續往下撤,因為還有好幾個地方要去,千萬不能困在山上。
下了果子溝大橋後,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我們於是在路邊休息區停車加油檢查車輛,所幸賽裡木湖只是跟我們開了場玩笑,車子沒什麼損傷。這時候一位面目黢黑的熱心大姐找上門來,她表達的意思很簡單直接,來了新疆肯定得去解憂公主的薰衣草莊園打卡,而她家正是種薰衣草的。如果去她家園子看薰衣草,覺得不好看一分錢都不要,覺得好的話隨便給點錢都可以。她的真誠打動了好幾個車主,大家還真就跟她去了她的莊園。
薰衣草
▼
新疆的薰衣草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說是在漢太初年間,解憂公主遠嫁到西域的烏孫國和親,一路長途跋涉、人困馬乏,更有蚊蟲肆意叮咬,讓人受罪不已。路上,解憂公主發現一片紫色花海,並得神仙指點配方,製作出的香料不但香味四溢,而且還防蚊止癢,成為西域人燻衣和護膚的專用品。百姓們為了紀念善良的公主,就將香氣馥鬱紫色的小花叫做解憂公主薰衣草。我們來到薰衣草莊園,確實非常漂亮,接連二三的薰衣草花田連成了一片紫色花海,置身花海中,薰衣草那種獨特的濃鬱香味撲面而來,讓人頓覺神清氣爽,園子的主人很貼心在花田裡安放了鞦韆等適合拍照打卡的設施,一對甜蜜的新人帶著攝影團隊,開始了各種擺拍,旁邊的看客,亦舉起了手中的「長槍短炮」,「咔嚓」之聲不絕於耳。
從薰衣草莊園出來,我們就直奔伊寧縣城,時間已經比較晚了。所以霍爾果斯口岸沒有去成,現在擺在面前的有兩個選擇,要麼去伊昭公路走一圈後轉回218國道,要麼去打卡喀拉峻大草原,然後直奔巴音郭楞,翻越天山走庫車大峽谷,最後抵達沙雅。在伊犁監獄戰友的熱情幫助下,我們打聽到了最及時的消息,依昭公路有一段路塌方後還沒有完全開通,所以我們決定選擇後者。
巴音郭楞
▼
抵達巴音郭楞已是第二天中午,沿途的風景已經變換成了純粹的蒙古風情大草原。一條明亮的長河在草原上任性蜿蜒,草地遍地盛開著成片野花,隨處可見牛、羊、馬匹在悠閒的吃草,特別是由這個地方特有的黑頭羊組成的龐大羊群,像一團在草原上跳躍的精靈,又是一道別樣的風景。
通知
▼
我們中途沒有再停車,按計劃,我們晚飯時間就可以抵達沙雅,聽說我回新疆來了,沙雅的戰友們已經數次催問,怎麼幾天了都還沒走到。可天公不作美,快到雪山腳下的時候,天空就下起了雨,萬分忐忑的繼續往前開,心裡就不斷發涼。天山果然是山下下雨,山上下雪,從山上下來的車,車頭已經被冰雪凍成了一坨,早已看不見車牌和車型,只能看見雨刮器還在勉強掙扎著擺動。正在徘徊不定的時候,一輛警車拉著警報加速衝到了車隊最前面,然後一個飄移橫著停在了公路中間,車上喇叭大聲播報,「前面已經大雪封山,所有車輛不得上山,全部倒回去,具體開放時間等通知!」
這下計劃全亂了,我趕緊打電話給沙雅監獄戰友求救,得到了一條最科學合理可行的路線,從巴音郭楞下山繞道和靜縣,從焉耆縣方向上高速,過庫爾勒往庫車走,但是此行要多開幾百公裡路。還好雨雪主要集中在山上,下山的路倒是比較順暢,路邊的風景一再變換,先是水草豐美的青翠草原,又是漫山石頭的山地牧場,再是山枯草黃的不毛之地,在短短的幾個小時下山路裡,我們把春夏秋冬切換了一遍,正是「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
新疆的道路修得真的好,鄉村道路堪比重慶的省道,省道堪比重慶的高速,高速路則又寬又直比機場跑道還寬,飛機起降都沒有問題,並且路寬車少,要不是導航時刻提醒前方有測速,我怕早就起飛了。從焉耆上了高速,我懸著的心放了下來,放下車窗換換氣,終於聞到了南疆夏天那熟悉的味道。我們輕快地在高速路上前進,到了輪臺境內的時候,四周景色已經是茫茫無邊的戈壁灘,時有橫風肆掠,有時明顯感覺車的方向都被吹偏了不少,一路走來的感受在腦海裡激烈碰撞,頓時浮現出岑參那幾句十分應景的詩來: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沙雅
▼
抵達沙雅已是午夜十分,戰友們還在翹首以盼,沙雅給了我們最高的禮遇,監獄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薛強將房子騰了出來讓我們住,熱汗古麗·賽買提大姐一家連夜給我們做牛肉餡餃子吃,勤奮好學的小徒弟熱米拉為了見師傅一面第二天都沒去上學,弄得我自己都過意不去。回到沙雅這個新故鄉,當然要帶著家人四處走走看看,我們沿著我去年走過的足跡,去看了在南疆大漠中蜿蜒崎嶇、粗獷神奇的塔裡木河,活著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腐的胡楊林,連綿成片的棉田、果園、油田等等異域風光。
但是有一個地方我卻沒有去,那就是我曾日夜堅守、分外想念的沙雅監獄。我搪塞家人說是監獄那邊管理非常嚴格,不便打擾。其實我內心深處非常想去農場裡轉轉,去看看機關樓的「慶雅居」、摸摸備勤樓的「疆渝石」、嘗嘗清餐廳的「手抓飯」,去拾取一些那昔日留下的微笑、汗水和足跡。可是我不敢去,我怕看見盈眶的淚水,怕聽到哽咽的話語,怕感到落寞的味道,我算是深刻的體會到了什麼叫「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可越是不想打擾,越是事與願違。晚餐的時候,我都沒有想到會有那麼大的「排場」。想見的戰友都到場了,政治處,督察隊、紀檢監察室、老乾處,整個機關一支部戰友都到場了,一張張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臉龐,熱熱鬧鬧的坐滿了一個蒙古包;想吃的水果都帶來了,庫車小白杏、沙雅白桑葚、哈密大甜瓜,更有葡萄乾、無花果、大紅棗等各類琳琅滿目的乾果,皆是戰友們各自精心挑選的上好佳品;想吃的美食都上桌了,羊肉串是現宰現烤的正宗南疆短尾小寒羊,傳統的紅柳枝串烤味道格外清香,手抓飯是熱汗古麗·賽買提大姐親自下廚烹製的,抓肉配上皮牙子、恰瑪古,肥而不膩,涼皮子、面肺子、揪片子等特色小吃更是一樣不少,滿滿當當的擺了一大桌,引得人直吞口水,大家圍著長桌席地而坐,親如一家。
去年的各種美好回憶,今年的各種精彩故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用時間的線條把疆渝兩地的生活縫補成了一個世界,仿佛從未分離。而聊到興起處,大家直接掏出手機,或是電話,或是微信直接視頻,跟戰友分享著重聚的快樂,大家無比羨慕我又回到了沙雅享受幸福,紛紛要我代他們跟新疆的戰友敬一杯酒。
我細細地咀嚼著沙雅的點滴故事。監獄機關場部外面馬路邊的紅柳樹換成了梧桐樹,我打趣說是新疆戰友不想再折柳送故人,而是要引來金鳳凰;倒在崗位上昏迷七天後犧牲的楊繼勝同志在大家積極爭取和組織的大力關心下評上了因公犧牲,終於給了他和他家人一個最好的慰藉;薛強書記癱瘓在床多年的老母親安詳地走了,這位親身伺母多年、孝感天地的兒子娃娃因為到烏魯木齊出差,在老人家生命最後時刻少陪了幾天,知天命年紀的人了,提起也淚眼婆娑。
我也跟大家分享了這一路走來的所見所聞,他們亦聽得津津有味,讓我詫異的是雖然他們是堅守在天山腳下的當地人,可是也沒有幾個去跑過獨庫公路,一是因為新疆的地面本來就很寬,獨庫公路開放的時間也很短;二是監獄警察的工作節奏本來就非常緊張,長年累月的為國家守著「火山口」,很少有集中休息時間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楊薇更是盡說大實話,她說大家都眼巴巴的盼著你們過來,這樣我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一起出來玩了,從你們走後,我們一次都沒有聚過呢,說得大家笑了起來。新疆的值班備勤模式我是深有體會,女孩子當男孩子用,男孩子當機器用,一個蘿蔔一個坑,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情況下,這麼多人能齊聚一堂,實屬不易。
原本計劃在沙雅只待兩天,可盤桓了三日才走。歸期已然臨近,我們放棄了好些原計劃要去的景點,直接全程高速從沙雅往烏魯木齊走,只順道走馬觀花地看了巴音郭楞博物館、火焰山、葡萄溝、庫木塔格沙漠等地方。一路上家人都在感慨,真的是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不過天山不知新疆之好。新疆不但山好、水好、風景好,而且最重要是人更好,哈拉布拉、吐魯番、伊寧監獄的戰友,新疆司法警官學校的趙娜老師,每到一個地方各地戰友都竭盡全力的給我們提供最好的幫助,過去素未謀面的戰友,如今卻相見恨晚、一見如故。
再見故鄉
▼
坐在回重慶的飛機上,看著窗外白雪皚皚、漸行漸遠的天山,我心裡感慨萬分。以前覺得自己是一個有情懷的人,覺得新疆是詩和遠方,為此還賦詩一首,「此去西域戍天山,憑空飛出玉門關。葉城太白今何在,樓蘭公主還未還?」心裡念叨的是李太白的酒,達坂城的姑娘,美其名曰浪漫主義。到了新疆之後才發現,新疆天山南北,遍布著張騫、班超出使西域的足跡;龜茲古國,埋葬著林基路、毛澤民等革命先烈的遺體;軍墾博物館,記錄著開墾過南泥灣的三五九旅屯邊的青春;「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故事,更是讓人感慨萬千、盪氣迴腸。那種「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家國情懷,才叫真正的情懷。
「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這是是一個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那山、那水、那人、那情,讓人流連往返。而相聚的時間總是短暫,短短幾天的光景亦還難釋懷心中的思念,新疆戰友說「你剛走,我已開始盼你回來」,而我亦尚未離開,就已開始想念。如有機會,我還會回來,再去用腳步去丈量新疆的土地,用眼光去撫摸新疆的山巒,用汗水和熱淚去清洗、去澆灌、去滋潤她的每一寸肌膚,因為,這裡已然是心中的一片新故鄉。
作者 | 李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