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一位歌迷在蘭桂坊酒吧遇到了喝得爛醉的張學友,驚奇之下,歌迷上前辨認,卻不想被張學友抓住就是一頓痛扁。一時間「張學友打人」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
張學友1961年出生於香港,23歲時,本是航空公司職員他因參加歌唱比賽獲得冠軍而出道。
接下來的三年,張學友連發了4張專輯,銷量數十萬,對娛樂圈還一竅不通的他稀裡糊塗就成了炙手可熱的歌星。
然而,好景不長,1988年,輕易成名的張學友迎來了
人生最大的一次滑鐵盧:專輯銷量只有幾千張,各大音樂獎項全軍覆沒,連羅美薇也跟他提出了分手。
接連打擊之下,張學友開始放飛自我,不僅酗酒爛賭,還到處惹是生非。
除了酒吧打人,張學友還被媒體拍到大鬧朋友婚禮,以及在梅豔芳的生日會上醉酒失態。
那段時間,張學友的公眾形象從神壇跌進了塵埃,甚至被香港娛樂圈評為「最不值得嫁的男人」。
當光環褪去,愛人離開,放縱後漸漸清醒的張學友開始沉下來思考今後要走的路。
在這最難熬的一年裡,張學友把自己扔進了片場,一連出演了多部電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王家衛的處女作《旺角卡門》。
在影片中,張學友飾演的「烏蠅」道盡了底層人物與命運抗爭的心酸,這個角色不僅成了香港電影史上最經典的角色之一,也成了表情包界最經典的「扛把子」。
憑藉這部電影,張學友獲得了當年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1990年他又憑藉武俠片《笑傲江湖》獲得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影視上的努力和成就讓張學友慢慢走出了低谷,找回自信的他歌唱事業很快重回巔峰。1993年張學友的專輯《吻別》年銷售量突破400萬張,打破多個地方的銷量紀錄。
1995年,張學友成為全世界唱片銷量僅次於麥可·傑克遜的流行歌手。1999年,張學友與劉德華、郭富城、黎明同臺,香港樂壇由此進入輝煌的「四大天王」時代。
有人說,一個人能否成功才華與情商缺一不可,但其實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逆商。
在人的一生中,一帆風順的情況總是少之又少,大部分奮鬥者都會被命運摁在地上反覆摩擦。這個時候,對待逆境的態度和智慧就顯得尤為重要。
古人說,勝不驕,敗不餒。遭遇逆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自我放棄。能夠打敗一個人的,從來不是外部的挫折,而是自己的內心。
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