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餵大的小鳥,以為張著嘴就能夠吃到蟲子!像極了很多被溺愛的孩子?

2020-12-12 騰訊網

【被餵大的小鳥,以為張著嘴就能夠吃到蟲子!像極了很多被溺愛的孩子?】

「被餵大的鳥,以為張著嘴就可以吃到蟲子。」看了這樣的視頻,你作何感想?

乍一看,戳中了萬千人的心,被餵大的鳥竟然失去了捕食的能力,天真的以為只要張著嘴巴,蟲子就會像餵養的人那樣乖乖的進入嘴裡。

如果不去細思的話,往溺愛,被寵著,被慣壞了的方面想,觀點確實也能成立。而且視頻中那個鳥的體型比較大,更加容易讓人想到這鳥肯定就是被慣壞了,連捕蟲子的能力都沒有了。

但是往深入了想,不用很深入的想想都會覺察到觀點不成立。

鳥類捕食的能力,和人類出生就會吃奶的能力一樣是是天生的,不可能說因為一時的被寵著慣著就連這最基本的能力都喪失了。只能說因為幼小而無此技能,就像小孩子一樣,他知道吃也會吃,但要是沒有人給他餵到嘴裡,他就吃不著,道理是一樣的。但凡這鳥是個成年鳥,看到蟲子再不會捕,也知道去用嘴叨一下吧。

做視頻的,在混淆視聽誤導人的意圖,想讓大家產生共鳴,以此來宣揚教孩子千萬不能溺愛,不能寵壞了慣壞了就像這鳥一樣,失去了獨立生存的能力。

以前倒時常聽到老人講故事,說一個人懶得竟然能把自己餓死。

故事是這樣的,說一個孩子被父母寵著,什麼都不用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事都不用他做,只要他有需要,父母都會為會辦得妥妥噹噹。

有一天,父母要出遠門了,想著這孩子又懶得走,父母又沒法帶他一起去,兒子怎麼吃飯呢?就想著給他烙一張大餅,套在兒子的脖子上,兒子餓了就咬上一口,絕對對撐到他們回家。

當父母從遠方回到家時,喊著兒子來開門,怎麼喊也沒人答應。父母以為這兒子懶得答應,結果進屋一看,兒子竟然被餓死了。可脖子上還有大半張餅沒有吃,兒子怎麼就餓死了呢?

原來這兒子實在是太懶,只把嘴邊前的餅吃了,而脖子後面的他懶得轉過來,就這樣被活活餓死了。

老人們講這個故事是告誡孩子們不要太懶,不然真的是要被活活餓死的。

慣孩子,寵孩子,是會把孩子慣出一身毛病。

任性、暴躁、自大、心理脆弱、承受不了挫折等等。

孩子不能慣,越慣越渾蛋。慣著,就意味著一味的順從,孩子永遠處在順境時,從來沒有面對過逆境,他就無法應對逆境發生時的一切。一旦遇到不順從的事,就會暴露出心理上的問題。暴躁,打鬧,甚至嚴重的產生自閉,與社會脫節。

父母總是會想著為孩子多做點事,好讓孩子專心做他們喜歡做的事情。結果往往是弄巧成拙,不但自己的付出沒有落得好,連孩子也廢掉了。

不去讓孩子經歷,不去孩子學習成長,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的,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父母只是一味的為孩子遮風擋雨,把孩子放在溫室裡當花朵。結果呢,一到室外,風一吹日一曬全蔫了。

把孩子放到現實中去歷練,就像唐長老取經一樣,經歷個九九八十一難,還怕他不成器嗎!唯有讓孩子經歷了所有,學會了成長,學到了相應的技能,才能好好的生存,並好好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張嘴等蟲吃的小鳥,和你的溺愛行為一樣,不是在愛而是在毀
    提起溺愛一詞用的最多地方應該就是對孩子身上。有些家長會說,我沒有溺愛孩子,有事看他做得慢,一下,也叫溺愛?溺愛不是像以前一樣單純給孩子各方面的滿足和無底線的支持。現代溺愛更可怕,這種溺愛叫毀掉孩子的獨立能力。
  • 吃一次等於10天不消化,父母一味餵孩子吃,醫生:無知整垮孩子
    不過諾諾的媽媽卻很苦惱,眼看諾諾馬上就6歲了,但身高卻停滯不前,連隔壁家5歲的孩子身形都比諾諾高大,她急得不行,以為是前陣子工作忙,沒有給孩子補充夠營養,於是很長一段時間都買很多大魚大肉給孩子吃,結果情況卻更加惡化了。一天飯後,諾諾出現了嘔吐的現象,並且發起了高燒,諾諾媽急忙帶他去了醫院。
  • 震驚:飯桌上發生的那一幕,看過之後,你還溺愛孩子嗎?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和一位朋友去她的客戶家談事情,快七點了才到的。客戶家剛吃完飯,不過桌子邊還有一個男孩正在吃飯,男孩吃飯的速度很慢,吃到嘴裡的飯基本就是含著,半天也不往下咽,一邊吃一邊玩。媽媽有點著急,就坐到旁邊,拿起勺子給孩子餵飯,一邊餵一邊催促他快點吃,可還是花了二十多分鐘媽媽才把飯餵完。媽媽走過來說,都快六歲了,吃飯還這樣。我心想:這難道是孩子的錯?獨立吃飯是兩歲半孩子就應該具備的生活能力,現在都快六歲了,還在餵飯,這家長太「愛」孩子了吧!?
  • 鳥兒愛吃蟲,養鳥該怎麼餵蟲該餵什麼蟲?主人快收藏這份餵蟲手冊
    諸如此類問題還有很多,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一個實用又鮮為人知的觀賞鳥飼養知識點:鳥兒吃蟲的秘密!文章較長,建議鳥友收藏後閱讀哦!第一講:鳥為什麼要吃蟲?所有鳥都吃蟲嗎?比如畫眉、繡眼是必須要吃蟲的鳥兒,如果沒有蟲子吃這類鳥會發育不良。而有些鳥兒家養不需要餵蟲,餵蟲反而會害了它們,在最後一節我們會講到哪些鳥兒不需要吃蟲。常見觀賞鳥中哪些鳥兒需要餵蟲?
  • 小鳥簡筆畫:在水裡飛翔的小鳥
    歡歡每天在池塘邊找食物吃,別的鳥兒吃的是蟲子,歡歡吃一種五角星葉子的草。一隻橫行霸道的螃蟹正張嘴想吃小蝦米,歡歡一聲「住嘴」,螃蟹嚇得逃之夭夭。  歡歡的飛翔速度很快,是旗魚的五倍,尖尖的嘴巴像一把利劍,呼啦呼啦把水推向兩邊,那對奇特的大翅膀更是神速,那對棕色的眼睛可以透視海底的一切。它辦事公正,負責任,是位好警察。  歡歡定了很多制度,比如:不能以大欺小,不能互相殘殺等等。
  • 小鳥以為媽媽回來餵食,沒想到卻是悲劇開始,鏡頭記錄全過程
    2021-01-05 13:30:06 來源: 趣談百態人生 舉報   小鳥以為媽媽回來餵食
  • 7.溺愛孩子的人,往往最不接納孩子
    越溺愛孩子的人越不接納孩子的情緒,越做不到如其所是的允許。我們提到的允許不免讓人想到溺愛,但什麼是真正的允許?是無底線地給孩子自由?是啥都不管?是放養不設規矩?是泛濫的愛嗎?好像都不是。無條件的愛不是無條件地滿足,無條件的愛是給孩子足夠的信任和力量去自我滿足,讓孩子帶著愛與勇氣出發。無條件的滿足是無視孩子的真實需求,剝奪孩子自我探索的機會, 孩子背負著擔心,在眾星捧月的關注下憐憫著自己的弱小與無助,感受不到生命的活力、恩典與希望。眼前的孩子明明四肢健全、活力四射,溺愛孩子的父母看到的卻是一個走路要抱、吃飯要餵的弱者。
  • 當孩子對蟲子感興趣時,除了蹲在路旁守候,你還能做些什麼?
    每當孩子呼喚著這些小動物的時候,我的心裡也跟著柔軟了起來。仿佛熱情好客,就是我們家天然的傳統美德,我巴不得把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們,都作為孩子的朋友,一一招攬到家中。可唯獨有一種,我實在是不感興趣,或者說,有點害怕,那便是——蟲子。可是,最近孩子對蟲子的興趣,真是一發不可收拾。
  • 你覺得它們吃的是蜱蟲嗎?那些在犀牛背上的小鳥其實是在喝血
    這只可愛的啄牛鳥棲息在犀牛或斑馬的背上,一邊愉快地吃午飯,一邊擺脫討厭的蜱蟲、蒼蠅和其他蟲子。別急--那些啄牛鳥正在用健康的血液把蟲子衝洗後再進食。小鳥和大型動物在一起啄牛鳥(實際上有兩種,一種是紅嘴鳥,另一種是黃嘴鳥)不僅僅是為大型動物清潔蟲子,鳥兒發現危險時也會發出響亮的嘶嘶聲,給體型較大的反應笨拙的宿主提供了一種二級預警系統
  • 孩子成為「無用人」,都是溺愛惹得禍,認識3點培養優秀的孩子
    正所謂「溫水煮青蛙」,長期處於這樣的溫室當中孩子也越來越享受,一個個像是小王爺小祖宗一樣不會考慮自己去做某一件事情。 01溺愛孩子成普遍趨勢,可怕的是父母不認為這是溺愛 不知道大家之前有沒有看過這樣一部動畫片,也就是《巨嬰》。
  • 《小鳥的葬禮》:我們需要給孩子怎樣的死亡教育?
    孩子的世界就是這麼真實,開心是真的開心,難過也是真的難過。」這條朋友圈也深深地打動了我,每個孩子都是純真天使,天生富有愛心,對於一隻蟲子的死亡都能如此傷心,再鐵石心腸的大人看到這一幕都會感到心腸柔軟吧。當然,除了小朋友的純真善良打動了我之外,小朋友媽媽的做法也非常值得稱讚。
  • 南懷瑾:溺愛是害,要讓孩子知道人生的艱苦!
    所以對一個人的成就來說,有時候年輕多吃一點苦頭,多受一點曲折艱難,是件好事。 我經常感覺這二十多年在臺灣長大的這些青年們,大學畢業了,乃至研究所也畢業了,這二十多年中,從幼稚園一直到研究所,連一步路都不要走。在這麼好的環境中長大,學位是拿到了,但因為太幸福了,人就完蛋了,除了能念些書,又能夠做些什麼呢?人情世故不懂。
  • 2歲之前,管住寶寶的嘴,這些食物一樣也別餵,越吃脾胃可能越虛!
    現在的孩子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平均身高、體重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是過去家長帶娃,唯一的困擾就是孩子營養夠不夠,發育好不好,現在的家長卻因為孩子生病的問題,整天唉聲嘆氣。
  • 男孩12歲還在吃母乳,媽媽以為是生理問題,醫生直搖頭:太溺愛了
    一般來說,母乳餵養的孩子也會在幼年時斷奶,但有一個男孩卻一直將母乳吃到了12歲,令人震驚。其實在男孩小的時候,媽媽也曾嘗試過斷奶。1歲半時,媽媽想斷奶,但孩子哭鬧,老人便勸說:"孩子想吃就給吃吧!"媽媽心一軟,孩子又接著吃上了。4歲時,媽媽又覺得該斷奶了,誰知還是同上次一樣,孩子一鬧家人就勸,她又心軟了,孩子也繼續吃。就這樣反覆斷了好幾次,都因為同樣的原因始終斷不掉。
  • 蟲子造句和解釋_蟲子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蟲子(chóng zi)。昆蟲和類似昆蟲的小動物。[洪深《青龍潭》:「莊炳文:『剛才馬老爹說,惟獨他的樹上出不得蟲子;唉,我們樹上也是出不得蟲子的!蟲子不是吃我們的櫻桃,是在那裡吃我們的肉!』」](出自:統編版一年級下冊-課文六-19、棉花姑娘)3、空氣很潮溼,蟲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飛不高,我正忙著捉蟲子呢!」(出自:統編版一年級下冊-課文4-14、要下雨了)4、小公雞看見了,捉到蟲子就給小鴨子吃。
  • 馬雅舒混血女兒遭到幼兒園退學,媽媽的「溺愛」,影響孩子一生
    在一檔節目中,馬雅舒教育孩子的方式卻讓人感到非常詫異,她非常在意自己的孩子,甚至有些過分在意了。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馬雅舒基本將家裡面所有的東西都撤掉了,只留下吃飯的地方,雖然家裡面非常大,但看起來卻是光禿禿的。
  • 楊威曬兒女日常,楊陽洋似釣魚餵倆妹妹吃飯,妹妹們搶著吃超可愛
    有三個可愛的孩子陪在身邊,爸爸時刻被快樂包圍呀,就連孩子們吃飯的畫面都是如此有愛,都能把爸爸萌到。楊威一家當天的晚餐是熱乾麵,而簡單美味的熱乾麵讓幾個孩子吃出了不一樣的感覺,似乎比以往吃的熱乾麵更加美味。
  • 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就像被折斷翅膀的雄鷹,永遠無法展翅飛翔
    01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未來難有大出息曾經成為飯後談資的狄鶯,就因為溺愛孩子而養出了一個吃牢飯的兒子。這種行為令人大跌眼鏡,但是對狄鶯來說,這都是自己愛孩子的表現。在狄鶯的溺愛之下,在她兒子十八歲的時候,因為恐嚇同學以及非法持械,被外國的警察監禁4個月,吃上了牢飯。狄鶯身為一位母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溺愛孩子,沒有給予孩子正確的家庭教育,導致孩子長大後犯了事。
  • 平頂山這種蟲子可以賣到40萬,竟然還供不應求?你敢嘗一嘗麼
    只要你願意,身邊處處皆是寶;這對來自平頂山的這對夫婦,正是靠著實實在在的「眼力勁兒」,用樸實的雙手,創造出年入40萬的奇蹟收入,而他們所經營的,正是我們隨處可見的螞蚱,平頂山這種蟲子可以賣到40萬?竟然還供不應求?你敢嘗一嘗麼?
  • 一個多月的小狗吃了驅蟲藥後拉出蟲子,接下來應該怎麼辦?
    第二,就是一般小狗狗常規驅蟲進行2-3次,就可以驅乾淨了,另外再配和一些特殊的驅蟲藥,這樣它體內的寄生蟲就都驅乾淨了,像你說的你見拉出來了,那麼一個星期之後再吃一次驅蟲藥,隔一個星期在吃一次,這樣三次以後基本就驅乾淨了,以後就是每三個月吃一次驅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