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一名女翼裝飛行員在飛行過程中因偏離計劃路線導致失聯,24歲不幸遇難身亡。
看到這個新聞,我心裡挺難過的,正值青春年華的時候,為自己的夢想捨棄了生命。
成年人有選擇的權利,但請別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漠視生命。
於這個女大學生的去世,我的個人看法是:她的行為值得尊重,但不值得倡導。
一、事件
據了解,死者是在讀大學生,在翼裝飛行技術在圈裡屬於大神級別,曾在國外接受過系統的翼裝飛行專業訓練,有數百次翼裝飛行和高空跳傘經驗。
5月12日,她在天門山進行一次拍攝活動,在飛行時突然偏離既定航向失蹤失聯,5月18日搜救隊找到已經身亡。
二、翼裝飛行
翼裝飛行是死亡率極高的極限運動,有網友說這種運動要麼是成功,要麼是玩完。
是的,我非常同意這樣的說話,極限運動的終點,一個是死亡,一個是恐懼。
確實,女大學生為自己的夢想失去了生命,我覺得生命比夢想重要,有了生命才能去實現自己更多的夢想,不是嗎?
翼裝飛行這項極限運動非常危險,全世界參與者數量都不多,應該說是極小眾的項目。
就國內來說,翼裝飛行運動開展時間也不到十年,和國際的水平還相差甚遠,有一定的差距。
翼裝飛行女大學劉在翼裝飛行領域有數百次翼裝飛行和高空跳傘經驗,依然贏不過死神。
即使是世界頂尖選手,都不能保證每次都成功。
有數十年年翼裝飛行經驗的加拿大人格雷厄姆迪金森,2017年1月26日在門山東線進行翼裝飛行訓練時意外身亡。
三、安全
據相關資料顯示,翼裝飛行運動誕生於上世紀90年代,由極限跳傘運動演變而來,目前全球參與此項運動的人數約600人左右,翼裝飛行死亡率達三成,也就是30%。
其實,可以說選擇了翼裝飛行,是戰勝了死亡和恐懼的人,而死者是95後,作為成年人她明白極限運動的風險,隨時都有可能失去生命。
但她仍然選擇在追求熱愛中死去,極限運動就是這樣,每天都在有人因為這項運動死亡。
說到這裡,我覺得不需要同情,這是她自己選擇的路,曾經的她「為自己而活,不後悔」。
但是,據我從網上收集的資料,在這個女生的死亡裡面,好像在飛前沒有做什麼準備,連GPS都沒有打開,是不是很可怕?
真正的大神,在做極限運動時,都會考察很多包括地理條件,氣象,模擬訓練在內的因素,謹慎才能保命。
再者,天門山這種複雜的環境,是非常複雜的,想飛要飛至少做前期的調查吧,而不是這樣盲目的拿生命開玩笑。
四、客觀分析
女大學生的行為值得尊重,但不值得倡導。
從風險上來說,她必然是知道風險係數的,之所以選擇在追求熱愛中死去,這是她自己選擇的路,不需要同情,值得尊重。
但從微博、抖音短視頻來看,不少媒體把這種"獻身極限運動"的個人行為拿來營銷和消費。
大量的短視頻宣揚女大學生的行為很酷,是「自由、勇敢」且「只為自己而活」代表,是真正的「後浪」。
確實,高呼夢想了不起,但這在一定程度上會誤導同類年輕人的盲目模仿,根本沒有真正理解極限運動的風險,盲目模仿極限運動就是找死。
當然,我還看到一些視頻中講解極限運動,示範的動作都是錯的,示範都是錯誤的,意味著什麼?
所以,對於這件事件,我們應當客觀的來評價這件事,否則可能會誤導一些年輕人為了裝逼去玩什麼極限運動,最終讓家人遭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
最後,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