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簡便 Tt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裝教程(全文)_Tt Water 3.0...

2021-01-09 中關村在線

    水冷散熱,對於很多玩家而言可是一類相當「高大上」的玩意,跨過了傳統而更顯成熟的風冷散熱,當然很多的DIY玩家都深深明白水冷散熱系統相對於風冷散熱的效能優勢,但前者依然居高的價格,實在讓人望而卻步。因而水冷散熱系統在DIY改造、裝載的過程中,並不為太多玩家用戶所熟悉,甚至「不明覺厲」的玩家不在少數。

    近期,來自Tt的一款定位於299元親民價位一體化水冷散熱系統--Water 3.0 Performer瞬間在市場上「爆發」,引來了很多發燒友們的高度關注。對於在品質方面一直口碑上佳的Tt,也在這款親民水冷身上傾注了不少的心血,好比Intel/AMD全平臺的支持、雙滾珠陶瓷軸承馬達頭10萬小時無故障運行時間的保障、工業級密封設計,27mm金屬冷排等技術,讓這樣的水冷系統有了更多值得去深度挖掘的「韻味」,下面,讓我們通過一個AMD平臺的安裝實例,來從應用角度呈現這款Water 3.0 Performer一體化水冷的特色。

    一如Tt專業玩家風格的外包裝,Tt Water 3.0 Performer水冷以全黑風格作為主打,拆開包裝看到非常醒目的幾大配件:單個12cm風扇、加厚的冷排、全平臺扣具和配件,當然還有把水泵和馬達頭集成的水冷頭,細看整個一體化水冷系統的工藝成熟,蝕刻Tt logo、風扇黑白配色的強烈碰撞,儘管水冷散熱依然是一個在平臺內部「深居簡出」的角色,但它所呈現的DIY個性特色依然非常突出。


內部配件

    Tt Water 3.0 Performer採用的是純銅水冷頭,它經過專業的打磨和拉絲處理,保證水冷頭足夠平整,以很好地貼合CPU表面,配合其純銅材質能夠將CPU的熱量迅速帶走,而且與CPU的接觸面就自帶了矽脂,貼心非常。27mm冷排,採用的是全鋁材質,散熱鰭片的密度和間隔都經過細緻的設計,進一步增大了散熱的面積,保證了冷排擁有出色的熱承載能力以及熱傳導效能,導水管也進行了一體化裝載,密封程度極高,保證了冷卻液在長時間高溫運行狀態下也不會出現洩漏、揮發的情況。


水冷頭及冷排


標配一個12cm風扇

    冷排可雙面裝載12cm散熱風扇,而Tt Water 3.0 Performer系統標配的是單個Tt原廠的12025 0.5A風扇,靜音溫控都比較出色,用戶若有需要可自行多選配一個,以進一步增強整個水冷散熱系統的主動式散熱能力。

 

    給整個Water 3.0 Performer水冷散熱系統的構造進行一個大概的介紹,接下來就是上陣階段了。產品配備了專用了扣具和配件,並在配件上有明確的標示區分,因而原來使用風冷散熱器的用戶,就必須把原有的扣具卸下來。


附送的AMD背板

    我們選取的AMD AM3接口的長條形底部扣具,扣具底板還配置了兩張雙面減震膠,進一步減緩DIY配件運行過程中所可能產生的共振,一些著眼細處的優異表現,可以為用戶留下深刻記憶。


附送兩張減震膠

    選擇相應口徑的螺絲和螺母進行安裝,而底板上的小設計,可以自固定底部扣具螺母,相當簡便。


選擇對應的螺絲和螺母

    事實上這個Water 3.0 Performer水冷散熱系統從 INTEL的LGA1156 1155 1150 2011接口到AMD的AM2 AM2+ AM3 AM3+接口都全都支持,安裝的時候只需要對應孔徑的方向和位置即可。從圖片中我們也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些配件和扣具所標示對應的平臺接口。


對應平臺


扣具


安裝後的效果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在安裝好的扣具上,有一些小齒扣,它就是對應水冷頭上的小凹槽的,對著水冷頭一一對應扣住,水冷頭就能固定得非常的牢固了,然後再將對應底部扣具的螺絲孔擰緊,CPU水冷頭安裝到主板上,Done!!

    插上供電接線,讓水冷頭隨著電源啟動而工作。接下來,準備安裝冷排部分。

    對於冷排方面,一般都是採用風扇直吹冷排,不過玩家也可以根據喜好或者實際裝機情況選擇風扇向外抽風的方式,或者機箱在中間位置的「夾心」安裝方式。


水管注意要纏繞

    裝載冷排進行固定的過程也非常簡單,用戶只需要規劃好水冷管的方向,不要與其他的線材和配件、元件形成纏繞,那就可以了。


裝機效果

    從扣具的組合,到水冷頭的固定,再到散熱風扇、冷排的安裝,整個過程都比較順利,難度並不算高。


裝機效果

    能夠提供這樣簡潔的安裝體驗,自然也和扣具的兼容能力、細節等方面的良好設計有關,這樣才能保證和平臺良好匹配,讓用戶輕鬆安裝。


裝機效果

    而從這樣的一個平臺裝載的過程中,相信很多玩家都已經充分領略到水冷散熱的優勢。首先,平臺內部不用再裝載一個「龐然大物」,那自然平臺中空氣對流的條件、走線理線的便利性就能夠大為改善,同時也更有利於當前很多玩家所熱衷的機箱風道搭建。事實上,風冷系統要不斷提升散熱效能,靠得正是散熱鰭片體積和散熱風扇數量的不斷追加,這樣的做法也是一個非常突出的「雙刃劍「效應,像噪音同時提升的負面影響也會隨之而來。而水冷散熱所持久保證的機箱內「寬敞效應」,正正很好地解決這樣的散熱瓶頸狀況,散熱條件比散熱效果都要較風冷系統有了明顯的改善。


裝機效果

    裝載應用便利,散熱效果優異,兼容性上佳,這就是Tt Water 3.0 Performer水冷散熱系統的核心優勢,299元的售價就有如此出色的散熱裝備,對於主流DIYer而言,誘惑還是很大的。

    【京東購買】http://item.jd.com/876259.html

    【天貓購買】http://985.so/u57

5Tt Water 3.0 Performer 詳細參數

水冷散熱所持久保證的機箱內「寬敞效應」,正正很好地解決這樣的散熱瓶頸狀況,散熱條件比散熱效果都要較風冷系統有了明顯的改善。

司宇

相關焦點

  • 恩傑Kraken X63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開箱
    NZXT的Kraken X系列一體式水冷以獨家鏡面視覺效果擄獲相當多玩家的芳心,近期推出升級版本,分別是X53(240mm)、X63( 280mm)與X73(360mm)三款,讓玩家可挑選最適合的尺寸使用,這次的升級主要是搭載全新第七代Asetek泵浦,性能表現更為優異出色。
  • 酷冷至尊海魔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現在大部分DIY用戶在裝機時更願意選擇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因為價格並不會太貴目前主流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有240mm和360mm兩種,對於預算相對更充裕和散熱性能要求更高的用戶,往往會選擇360mm規格的一體式水冷。市面上一些中端的360mm規格一體式水冷價格基本在500元~700元之間,性能也能滿足高端平臺的散熱需求。像我們本期帶來的這款酷冷至尊海魔360一體式水冷就是其中之一,售價雖然不到700元,不過散熱性能到底如何我們還需要進行體驗。
  • Tt曜越今日發布Toughliquid系列一體式CPU水冷散熱器 售價777元起
    1月8日消息 Tt 曜越今日發布了 Toughliquid 系列一體式 CPU 水冷散熱器,包含 Ultra、ARGB 兩個系列。其中高端的 Ultra 款水冷頭上搭載 LCD 顯示屏,不僅可以顯示實時溫度等信息,也可以支持用戶上傳自定義 GIF 圖片。
  • Tt曜越發布Toughliquid Ultra/ARGB兩款水冷散熱器
    Tt 曜越今日發布了 Toughliquid 系列一體式 CPU 水冷散熱器,包含 Ultra、ARGB 兩個系列。其中高端的 Ultra 款水冷頭上搭載 LCD 顯示屏,不僅可以顯示實時溫度等信息,也可以支持用戶上傳自定義 GIF 圖片。Toughliquid Ultra 水冷頭的水泵轉速為 3200RPM,功率 4.6W。
  • 動態平衡防漏液,洩壓冷排,九州風神堡壘240RGB水冷散熱器如何?
    九州風神堡壘240 RGB 水冷散熱器,支持目前華碩、技嘉、微星三家主板廠商的ARGB燈效同步,配件也比較豐富。除了一體式水冷CPU散熱器本體,包裝內還有兩個ARGB 120mm風扇,平臺安裝配件包,一些螺絲和轉接線,使用說明書,保修卡。
  • 美商海盜船發布iCUE ELITE CAPELLIX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力與美的結合
    美商海盜船發布了全新的一體式CPU水冷散熱器iCUE ELITE CAPELLIX系列。這個系列的一體式水冷擁有驚豔的外觀與拔群的性能,同時運行的時候噪音卻很低。三款全新的iCUE ELITE CAPELLIX一體式水冷都配備了高性能的RGB泵頭、微流道導熱銅底和ML RGB系列高性能風扇。在具備頂級性能的同時,通過隨附的iCUE Commander CORE燈光與風扇控制器,能將高亮度的CAPELLIX LED燈珠的出色RGB效果最大程度的發揮,使出色的燈光與效能相得益彰。
  • 芝奇發布上古水神ENKI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售價為999元起
    劍客網12月24日訊 芝奇(G.SKILL)上古水神ENKI一體式CPU水冷散熱器正式在京東開啟預售,這款上古水神 ENKI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是芝奇 G.SKILL 本月本月推出的新品,有著多項創新設計,共有 360、280、240 三種規格可選,售價為999元起。
  • 聯力極圈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評測:做工精緻、性能強勁
    一直主攻機箱的聯力,在上個月也按捺不住推出了自家的首款水冷散熱器——聯力極圈系列一體水冷。說實話那個金屬質感強烈的冷頭也確實算的上獨具一格。我們近期也收到了這款產品的白色版本,白+銀的配色讓它看起來更加冰冷,顏值上還是相當能打的。剩下的問題便是,作為聯力的第一款散熱產品,它是否能讓CPU也能體會到如同其顏值一般的冰冷?
  • 發燒級處理器降溫利器,NZXT Kraken Z73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評測
    當然,NZXT的水冷散熱器也是業界公認的高端產品,是發燒玩家的首選之一。最近NZXT推出一款在燈效方面全新升級的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Kraken Z73,用來搭配最近人氣火爆的銳龍5000旗艦級處理器顯得門當戶對。
  • 發燒級降溫利器,NZXT Kraken Z73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評測
    當然,NZXT的水冷散熱器也是業界公認的高端產品,是發燒玩家的首選之一。最近NZXT推出一款在燈效方面全新升級的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Kraken Z73,用來搭配最近人氣火爆的銳龍5000旗艦級處理器顯得門當戶對。
  • ASUS 華碩 ROG 龍神240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240冷排 1599元
    【PConline 聚超值】 ASUS(華碩)2018年發布了強大的ROG Ryujin家族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首發ROG Ryujin 240mm和ROG Ryujin 360mm兩款,均採用AIO一體水冷方案,配有超薄方形水冷頭,採用一體覆蓋式方案,併集成一把迷你風扇,4800rpm可推動19.41CFM風量,風噪31DBA,除了強化CPU導熱外,還可照顧到周邊供電、M.2 SSD等部分,官方表示最多可降溫20℃。
  • 硬糖:有液體的散熱器就是水冷?詳解PC端水冷散熱系統
    目前市面上最受玩家們關注的無疑是風冷散熱器和水冷散熱器,其中風冷散熱器幾乎佔據了絕大多數市場份額,陪伴著很多人PC的迭代升級。反觀水冷散熱器,雖然已經出現在部分普通DIY玩家的機箱內,但絕大多數玩家安裝的原因竟開機後燈效酷炫,水冷自帶散熱屬性被很多網友忽略,堪稱花瓶。
  • 高顏值+高性能 ID-COOLING水冷散熱器(全文)_ID-COOLING Frostflow...
    雖說一款散熱器的主要作用是散熱降溫,但要在這個看臉的世界裡活得精彩,除了性能強大之外,高顏值也是致勝的關鍵。ID-COOLING最近推出的一系列水冷散熱器就屬於散熱給力,外觀出色的水冷散熱器。
  • 外觀精緻,散熱效果出眾、喬思伯天使眼240 Pro一體式水冷 評測
    設計風格的延續,會讓人有種熟悉的陌生感;細節部分的提升,會讓產品的使用體驗變得更加優秀;全新技術的加入,會讓產品的性能更加優秀 二、喬思伯ANGELEYES 天使眼240 Pro一體式水冷 開箱 ▼包裝的設計風格還是挺好的,比之前的好看多了
  • TUF LC 240 RG水冷散熱器評測,遊戲玩家性價比之選?
    隨著電腦CPU進入多核心時代,性能也越來越強勁,為了壓制CPU工作時產生的熱量,不少玩家裝機時都選擇了水冷。但分體式水冷屬於比較折騰的技術活,對玩家手藝要求比較高,因此一體式水冷以其安裝簡單使用安全的特性,成為不少玩家的首選。
  • 利民Frozen Magic EX 240水冷散熱器開箱試玩
    提起利民散熱器,不少玩家第一反應就是電鍍回流焊和各種高性能單塔散熱器,其實早在19年利民就推出了自家首個水冷系列frozen EYE,其各表現還算不錯,最近利民更新了產品線,推出全新的水冷散熱器Frozen Magic冰封幻境系列,管家也入手了一個EX版的240款,來給大家做個開箱分享。
  • 噴射式無泵冷頭設計有多強?愛國者銀河T360一體水冷評測
    熟悉DIY的朋友都知道,常見的一體式水冷主要是以冷排、風扇、水管、水冷液和一體式冷頭組成的。由於一體式的冷頭內 集成了水泵和吸熱底座,所以不同的冷頭設計會給散熱效能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 這份分體式水冷入門指南請收好
    隨著攢機愛好者對性能的追求越來越極致,機箱的散熱壓力也越來越大,風冷要提升散熱效率,難免會噪聲擾人,此時,很多人會開始考慮改用水冷散熱。一體式水冷的安裝並不比風冷散熱器難出多少,但愛好者們往往不會止步於此,價格高昂的陽極氧化鋁側透機箱,自然是和可尋址RGB、硬管分體水冷最搭啦~即使是經驗豐富的裝機老司機,也難免心癢想嘗試。
  • 效果給力 ID-COOLING最新水冷散熱器_ID-COOLING Frostflow霜流120...
    ID-COOLING最近推出的一系列水冷散熱器很是給力,產品涵蓋CPU、顯卡兩大發熱大戶。CPU+GPU散熱一步到位Hunter Duet      Hunter Duet雙頭水冷散熱器,是一款非常奇特的產品,獨創的「CPU+GPU」一體式同步散熱方式獨樹一幟。
  • 迷你升級 TT推出The Tower 100塔式機箱
    The Tower 100延續The Tower 900全景塔式機箱的經典元素,以打造和展現個人獨特水冷系統為主軸。The Tower 100機身雖小,但內部空間寬敞,可支持迷你ITX主板,滿足空間有限的使用者,三面質感強化玻璃除了提供全視角的視覺饗宴,拆裝也方便,讓用戶輕鬆安裝內部系統。以及支持長320mm的顯示適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