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陶博會特別呈現欄目——老總專訪,是由華夏陶瓷網聯合佛山陶博會,傾情推出的大型系列採訪活動。
此欄目旨在走近在佛山陶博會中有著優異表現的企業,聽取企業訴求,同時了解品牌的發展思路,試圖為終端經銷商提供一些可借鑑的經驗與模式。
自巖板成為行業的「新希望」後,便湧進了大量的跟隨者。
但市場發展至今,我們除了通過生產實力來判斷出巖板頭部企業外,就無法客觀判定哪些巖板品牌能扛起「巖板品牌第二梯隊」的大旗。
顯然,打造品牌成為巖板企業目前的一大課題。
在本期專訪中,高捷大巖板營銷總經理邱星創告訴小編,今年高捷一定要做品牌。
而就目前而言,高捷已在終端落地20+巖板專賣店,且匹配市場部人員到終端做幫扶工作。不僅如此,高捷還堅決「拿掉」了散落在各區域的分銷點,全力以赴打造品牌形象。
而堅決的背後,就是為了獲取紮實的市場增長。
受訪嘉賓|高捷大巖板營銷總經理邱星創
採訪記者| 鄭在忙
採訪時間|11月25日
採訪地點|高捷大巖板營銷總部
文字整理丨 鄭在忙
01
20+巖板專賣店落地
高捷已走在巖板品牌化的路上
記者:高捷作為主打巖板產品的品牌,對比去年,今年有什麼變化嗎?
邱星創:我們今年的銷量比去年是翻了翻的。
對比巖板剛出來的時候,大家從稀奇到好奇,到逐一更新產品體系,最終呈現如雨後春筍般的現象。所以說,巖板市場最重要的變化是,從無到有,從有到大眾化。
而對於一開始就主攻巖板的我們,在銷量上自然是翻了翻的。
記者:巖板市場的大眾化除了會引發價格戰之外,還會導致什麼問題?
邱星創:事實上,導致價格戰的本質問題就是一個字——亂。而市場混亂包括價格混亂、品質混亂,還有品牌混亂。
這三大問題足以讓高質巖板瞬間拉低,而目前普遍巖板品牌的運營力還是很弱,基本停留在「生存階段」,因此在品牌化運營上就比較少投入精力及財力,導致市場陷入到只認價格的被動局面。
記者:那麼,高捷如何迎難而上?
邱星創:高捷從年初開始就調整了年度運營方案——做一個以巖板為主的品牌。所以我們今年的工作更多地圍繞品牌價值的打造上,比如加深與媒體的合作、戶外廣告、完善市場部等等。
更具體一點就是,今年我們猛推終端專賣店,到目前為止已有20+專賣店落地。而為了更突顯終端力量,市場部還會出差到終端做幫扶,其實跟傳統瓷磚終端幫扶差不多性質,但沒多少個巖板品牌「深」到做這些事。
高捷1500x3000mm義大利進口巖板
記者:所以這是今年高捷最大的變化。
邱星創:對。想要在巖板市場中脫穎而已,就必須重新尋找一條屬於自己的高質發展路線,而培育巖板品牌就是我們目前必須達到的目標。
記者:剛剛邱總提到,目前高捷已在終端發展了20+專賣店 ,具體坐落在哪些地區?
邱星創:主要以一線城市為主,比如浙江區、江蘇、東北、華北等。
無論推出的新品是什麼,這些地區的敏感度會更高,因為當地的消費水平跟得上。像之前熱了一輪的進口磚,來自江浙區域的客戶也是最多的。
另外還有福州、南寧、深圳店,分別在10月、11月開業,緊接著11月、12月會有更多專賣店開業。
而且市場部目前已經按區域劃分,比如東北三省、浙江等10個區域,而每個區域都有專門的人做終端幫扶工作。
所以按目前的推進情況,高捷已經往巖板品牌化的方向前進。
02
經銷商走量最大
關鍵是有紮實的經銷網絡
記者:今年高捷在銷售額方面是一個什麼樣的變化曲線?
邱星創:與去年同期相比,我們的增長接近30%。
記者:即便疫情之下,也保持這麼高的增長?
邱星創:其實疫情對我們的影響不是很大,反而讓我們領先一步。因為在2019年11月的時候我們就在國外下了訂單,也就是說我們是「囤好貨」過年的。當時疫情還沒蔓延到國外,當貨物抵達我們倉庫時,疫情才全面爆發。
但在這件事上,我覺得是一種幸運。
記者:所以今年一、二月份的時候,你們貨源充足。
邱星創:是的。而且更多的是為我們帶來了實際的品牌傳播,因為當時很少人有大量現貨,這樣客戶就記住了貨源,也讓品牌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譽度。
記者:但也基於前期高捷在行業上的一些宣傳投入,再加上這樣的「意外」,才能讓人瞬間記住。
邱星創:是的,得是天時地利人和。
高捷自創立以來,每屆陶博會都會在華夏展館「報導」,先拿下由佛山陶博會導過來的流量,再加上我們在產品架構、品牌運營、對外展示等方面都是持續運營,專人專管的,而這些沉澱下來的品牌勢力就更能說服客戶了。
高捷巖板應用實拍
記者:今年線上軟體非常火熱,那麼高捷有沒結合線上軟裝進而獲客?
邱星創:當然有,年頭的時候首先是參與了線上陶博會,並安排了市場部專門對接,將品牌信息、產品信息、聯繫方式等補充完整。
其次是抖音,這是我們線上引流的重中之重。我們還專門請了第三方公司為我們策劃劇本、拍攝視頻,甚至是視頻推出後如何通過一些專業方式將視頻推上去。
而且我們的視頻內容不單單只是圍繞巖板的可塑性、多元性等性能方面的,會更多地結合品牌文化、打造品牌定位或標籤,讓用戶記住高捷。
因為未來,只有「品牌」才能更好地為產品賦能,進而提高附加值。
記者:果然,做「巖板品牌」是你們今年重中之重的任務。
邱星創:市場永遠不缺產品。但如果我們不做品牌,沒有定位、沒有標識,客戶過來佛山如何找到我們?即便代理了,在終端沒有品牌價值的加持,他始終要被擠到價格戰中,陷入價格惡循環,所以高捷的未來就是做巖板品牌。
記者:其實對比往年,今年來看陶博會的客戶有沒發生變化?
邱星創:當然有,最大的變化是更多人尋找巖板了,而且他們已經非常「懂行」了,會看產品品質,查你的品牌背景,最終找出一個適合自己的巖板品牌,而這就是從感性到理性的變化過程。
另外,除了傳統瓷磚經銷商會找巖板之外,還多了石材商,以及加工企業定製行業,比例大概是5:3:2。
記者:這三大群體中,誰發貨最多?
邱星創:目前來說,還是瓷磚經銷商走的量最大,第二就是石材商,再到加工企業定製行業。
但這可能跟我們的經營策略有關,首先我們的大部分經銷商本身都自帶成熟的經銷網絡以及當地資源,所以他們也會聯繫當地的加工廠做一些定製產品,也具備與地方性加工行業的公司合作,且大部分客戶都是做庫存的。因此,傳統經銷商走的量相對來說比較大。
反觀加工企業定製行業,他們主要是來自各地方的加工廠,首先巖板在他們眼中只是一種可加工的材料,當市場潮流來了,他們結合主流材料做出的成品自然可以賣高價,所以他們不會做大量的庫存。再加上,很多加工廠本身缺乏品牌化的運營,導致周轉不穩定。
因此,巖板在單一加工廠上的量其實不大,只是加工廠的數量增多了而已。
記者:直到現在,類似的加工廠數量仍在上升嗎?
邱星創:目前來說,應該回歸理性了。因為巖板加工行業也進入到白熱化階段了,價格戰越演越烈。
他們其實是不缺訂單,缺的是利潤,但背後我覺得還是與品牌化管理有關。
記者:你們在加工方面,是如何落地到終端的?
邱星創:事實上,終端落地最大的問題是送貨上門和包安裝,因為我們作為總部完全可以將一些常規成品做成可拆卸的組件,然後再分派到經銷商手上。
至於定製化的成品,我們也匹配了設計師,加工廠等,更好地服務客戶。
而送貨上門和包安裝,經銷商完全可以外包給第三方公司,這個目前已經很成熟了。
記者:那麼在佛山圈的泛家居渠道上,你們有獨立運營該渠道嗎?
邱星創:當然,我們也設立了獨立的運營團隊,而他們不僅僅是佛山圈,還進攻全國的家居需求端。再加上我們有獨特的家居規格產品,因此,我們的團隊會以這些產品作為突破口,快速進攻到家居領域中。
03
打造品牌
讓客戶看到未來
記者:參加佛山陶博會的時候,那個系列最火爆?
邱星創:奢石系列。而且在佛山我們是最早推出的,再加上1200×2780㎜的獨特規格,完全可以從黑白灰大理石紋中脫穎而出,所以這個產品非常受歡迎。
另外,我們不但將奢石系列沿用到家具上,還融合到了智能家居當中,比如智能電視櫃、智能櫥櫃。而這樣的成品家具,才體現出巖板的品質及價值。
記者:參加佛山陶博會,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邱星創:流量。佛山陶博會舉辦了這麼多年,龐大的流量能直接給企業帶來實際的回報。
而我們始終選擇華夏展館的原因是離公司近,將客戶引流到公司做進一步的合作推動,會更利於招商。
再加上,今年我們的目標是做巖板品牌,所以我們在華夏展館裡是直接展示高捷巖板終端門店的形象,加上多元化的巖板產品架構,才能讓客戶一下記住我們。
這次參展的確也為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效益。
記者:今年佛山陶博會開啟線上線下雙線開展,這對於企業來說有著哪些積極作用?
邱星創:首先是很感謝佛山陶博會的,因為即便在疫情之下,他們也勇於克服重重困難,我認為他們作為主辦方是非常負責任的。
當然,對比往年,線上線下雙線開展帶來最明顯的效果是——精準。很多客戶先從線上了解今年的趨勢、今年各品牌的動態、以及各種帶有乾貨的直播論壇,這不但方便客戶挑選適合自己的品牌,還為迷茫的經銷商找到更多方向。
當經銷商沒那麼迷茫的時候,他們才更願意去了解行業,去「淘」品牌,所以這次陶博會來的客戶是更精準的,而且他們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所以省去了很多溝通成本。
高捷巖板應用實拍圖
記者:那麼有沒在線上達成籤約的?
邱星創:在線上真正籤單的,相對來說還是少。因為客戶一定會做實地考察,這個決策成本不像我們在網上買東西那麼簡單,它靠的是你的「整體」,比如品牌美譽度、品牌規模、產品架構、團隊大小、運營思路等等。
因為客戶並不是單純地拿幾塊板回去做買賣,他投的是一個專賣店,是一個未來。那麼當你的品牌勢能未能讓客戶看到未來的時候,他就不會選擇你,同時這也是彼此達成長期獲利的方式。
記者:是的,最後非常感謝邱總接受我們的採訪。
本文作者 | 鄭在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