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10月我把家裡水草缸內的神仙魚和麗麗魚等熱帶魚撈出,換進了原來在室外水池飼養的六角恐龍。
養了三個月左右,逐漸將六角恐龍的食譜由糠蝦換成水蚯蚓幹,但是餵水蚯蚓幹需要一塊塊的夾在鑷子上來逐條餵它們。這使得我更加的對水草缸內的生物有了細緻的觀察。
這天我發現魚缸裡還撈剩一條麗麗魚。沒錯,是麗麗魚。今年的水草缸沒有加溫,水溫計顯示的溫度是8.1℃, 這個溫度的魚缸水也讓我覺得挺冰凉。
如果沒有這次的粗心大意,我也不會知道麗麗魚居然還能耐低溫,能正常的尋找食物,另外體色的展現也很顯眼,表現出在這個溫度下生活一點壓力都沒有。就是不知道它是否能適應0℃左右的水溫不,這個只能看今年冬天上海的氣溫情況了,也就是說讓它聽天由命了。
要知道隨便哪一本教科書或者網絡資料都顯示著麗麗魚需要二十多度的水溫的,畢竟它們是原產於南亞印度等地的品種呀!
漂亮的熱帶魚如果夠培育出不用加溫飼養的品種的話,那它們的飼養成本就能大幅下降,也就是說它們的市場前景一定會更廣大。當然這對環境保護來講可能是一個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