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足球歷來都以小快靈和地面配合著稱,以至於球迷更多記住的,都是彭偉國、古廣明、趙達裕這些中前場好手,卻忘了孔國賢、區楚良和楊智等國門,也是土生土長的廣東仔。在他們中間,孔國賢應該算是前輩了。
順風順水
1965年出生於廣州的孔國賢,其實在很早以前,就跟門將這個位置結下了不解之緣。從1978年走上足球之路開始,無論在廣州市第五中學,還是在廣州市寶崗業餘體校,孔國賢都是球隊不可或缺的門將。
孔國賢經常說:「一個好的守門員相當於半支球隊。」這句話用來形容孔國賢再合適不過。後來他擔任廣東華南隊門將的時候,經常上演一己之力拯救球隊的好戲,這也讓他受到了主教練楊霏蓀和球迷們的格外關注。
1985年12月,孔國賢的足球天賦被逐漸挖掘,被廣州白雲隊相中,正式進入了甲級球隊。雖然孔國賢在廣州白雲隊是一個新人,同位置還有司徒巨和陳嘉寧兩名老將。孔國賢的機會並不是很多,但他的運氣非常好。剛到廣州隊僅僅兩個多月,主教練陳亦明就對他大加信任,放心大膽地讓他上場把守大門。
孔國賢不僅受到了陳亦明教練的鼓勵,還受到了隊裡另兩位前輩的照顧,他們就是剛才提到的司徒巨和陳嘉寧。兩位前輩不僅讓他放開手腳上場鍛鍊,還對他進行了各方面的輔導,在技術上對他有很大的影響。這也是孔國賢在18歲時,就被國家隊相中的重要原因。
可以說,孔國賢是非常幸運的。不僅僅是職業生涯順風順水,而且所到之處都有貴人相助。但更重要的是,孔國賢本人的足球天賦和謙遜的態度、辛勤的汗水,這才有了順利的職業生涯。
轉型之路
80年代的南派足球,是中國足壇的一大中堅力量,與北派足球的代表遼寧隊,經常在國內賽事中上演龍虎鬥。1987年在廣東舉行的六運會,孔國賢代表廣東隊在決賽中擊敗遼寧隊,為廣東足球贏得歷史上第二個全運會冠軍。1988年,他出徵了漢城奧運會,並在年底的亞洲杯闖入半決賽。
在奪得全運會冠軍之後,孔國賢兼任了球隊的守門員教練。隨著足球體制的轉變,職業足球衝擊著老體工隊的球員們。孔國賢在巨變中發現了現代足球的守門特點:「現在的足球和以前相比,守門員上的區別是以前的活動範圍小一點;現代足球比賽更激烈快速,整體推進的節奏更快,這要求守門員要跟進整個防線,控制的範圍也更大。」
孔國賢對足球的理解為日後埋下伏筆,在1999年退役後,孔國賢仍然在廣州隊擔任守門員教練。不過,隨著2000年贊助商的退出,孔國賢也離開了廣州隊。
離開球隊之後的孔國賢有些心灰意冷,正好當時有下海經商的熱潮,他希望在商場上尋找自己新的生活。但是對足球的熱愛,使他從來沒有停止對廣東足球的關注和支持。此外,他還攻讀了武漢大學的本科和碩士學位。
多年的商場縱橫,錘鍊了孔國賢的內心。在舉手投足間賦予了他更多的氣質,使他從內心到外在,都具備了以前做球員不具備的東西。然而從一個出色的球員,轉變為一個成功的商人,也是非常艱辛的,孔國賢的轉型之路雖然成功,但他總覺得離開了綠茵場,自己仿佛就失去了一些東西。
深耕青訓
2003年,孔國賢創辦了體育文化公司。不到一年時間,他就策劃和舉辦了白衣衛士足球嘉年華、新聞媒體足球嘉年華等一系列大型活動,在廣東體育界影響很大。在商業非常發達的南方,能將商業和體育結合得如此之好,孔國賢也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個。
因為實在割捨不下心愛的綠茵場,孔國賢審時度勢,在恰當的時候當選廣州足球形象大使。孔國賢對這次回歸有著自己的看法:「為了拯救球市,我們廣州搞了一個足球形象大使。很多教練和體育局領導都一致推薦我,因為他們覺得我外表看起來還好,而且身上有一種品質,所以就選我做了廣州的足球形象大使。」
後來,孔國賢又擔任了電視臺的足球評論員,他對比賽有獨到的見解,受到了球迷的一致好評。真正讓孔國賢煥發第二春的,是在幼兒足球的推廣上,孔國賢致力於3到6歲幼兒的足球啟蒙的系統工程。
3到6歲的幼兒足球啟蒙教育,主要是啟蒙孩子的足球興趣、對足球的認識。這個年齡段的足球啟蒙,雖然沒有門將位置的技術教育,但要做到的是,對該年齡段幼兒的足球文化引導和教育。
2016年12月,孔國賢與幼兒體育教育專家羅志遠聯合主編《幼兒快樂足球活動指南》一書。可以說,孔國賢在幼兒足球的推廣方面儼然成為了一個專家級別的人物。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喜歡足球的孩子能在孔國賢的指導下成為中國足球的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