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明王朝的第三任皇帝:明成祖朱棣,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爭議巨大的人物。愛他的人著迷於他徵大漠,收安南,造北京,下西洋等一系列豐功偉績。恨他的人唾棄於他奪皇位,殺忠臣等汙點,視其為屠夫暴君。
圍繞著朱棣的殘暴,又類似誅十族,下油鍋等等,其中最最駭人聽聞的是說這位永樂皇帝竟然活剮了三千宮女。這似乎已經不是殘暴而是變態了,那麼活剮三千宮女這件事,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呢?筆者先來寫結論:完全胡扯!
至於為何會有這樣的結論,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謠言出處
說起來這則謠言還不是出自野史或者小說,而是來自於正規史書:《李朝實錄·世宗莊憲大王實錄》。《李朝實錄》是由朝鮮王朝官方修纂的編年體史書,涵蓋了自朝鮮太祖李成桂至朝鮮哲宗李昪,一共25代472年的歷史。涉及本文的《世宗實錄》,全名《世宗莊憲大王實錄》,共計163卷,講述了李氏朝鮮第四任君主李祹在位期間的史實。在《世宗實錄》中,朝鮮人記錄了由明朝回國的金黑女士所描述的永樂朝宮闈秘事。
先是,賈人子呂氏入皇帝宮中,與本國呂氏以同姓,欲結好,呂氏不從,賈呂蓄憾。及權妃卒,誣告呂氏點毒藥於茶進之,帝怒。誅呂氏及宮人、宦官數百餘人。後賈呂與宮人魚氏私宦者,帝頗覺,然寵二人不發,二人自懼縊死。帝怒,事起賈呂,鞫賈呂侍婢,皆誣服雲「欲行弒逆。」凡連坐者二千八百人,皆親臨剮之。或有面詬帝曰:「自家陽衰,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李朝實錄·世宗二十六卷》
朝鮮「小說家」金黑
之所以要給金黑冠以「小說家」的名號,是因為這位明成祖朱棣韓麗妃的保姆所說的內容,實在是過於荒誕不經,經不起仔細推敲。
韓麗妃,本貫清州韓氏,貴族出身,其侄女是日後追尊朝鮮德宗李暲的王妃(李暲是世宗李祹之孫)。永樂年間因美貌出眾,被朝鮮進貢給明朝,作為皇帝朱棣的妃子。金黑女士,則是韓麗妃的陪嫁宮人。韓麗妃在朱棣去世之時被殉葬,金黑作為保姆則得到了妥善的照顧。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3月1日,新即位不久的明英宗朱祁鎮下旨將包括金黑在內等53名朝鮮女子送歸本國贍養。
放朝鮮國婦女金黑等五十三人還其國。...上憫其有鄉土父母之念,特遣中官送回。且諭其國王悉遣還家,勿致失所。—《明英宗實錄卷三》
沒想到的是這位金黑女士回國之後,竟然對永樂皇帝的後宮之事大嚼舌頭。由於她「當事人」的身份,不由得人不信。甚至於謊言流傳百年,時至今日被許多不明所以或者別有用心之人拿來作為誣衊永樂皇帝殘暴的證據。
謊言終究是謊言
筆者為何堅持認為金黑所說為謊言呢?因為其中不合情理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實在讓人懷疑其真實性。
賈呂誣殺呂妃在金黑的故事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賈呂。這位賈呂,是一位呂姓商人的女兒。我們無法得知是否真有這樣一個人存在,但在金黑女士的描述之中,這個人顯然是神通廣大的。
永樂七年2月6日,朱棣冊封了一批來自朝鮮的妃子。其中權氏為賢妃,任氏為順妃。李氏為昭儀,呂氏為婕妤,崔氏為美人。賈呂因為和呂婕妤同姓,因此起了結交之心。但是呂氏瞧不起賈呂商人家庭的背景,對她不屑一顧。賈呂對此懷恨在心,一直尋機報復。
永樂八年10月,賢妃權氏在隨侍朱棣北徵途中病逝。賈呂趁機誣陷呂妃下毒害死權氏,結果是朱棣就此賜死呂氏及其宮女、宦官百餘人。在金黑的筆下,英明神武的明成祖變成了一個被商人之女隨意擺弄,毫無主見的傻子。
而當時韓麗妃尚未入宮,金黑對這一切並非親歷,無非也是道聽途說而已。連金黑女士都知道呂氏是被誣陷的,皇帝本人難道一概不知?即使朱棣當時聽信了誣告,為了面子不能承認錯誤,為何還要寵信賈呂呢?
賈呂私通宦官誣陷了呂氏之後,賈呂依然在宮中興風作浪。但筆者有一個疑問,既然朱棣都這麼寵信她了,怎麼也不給一個封號呢?哪怕是個美人呢。
此後賈呂又和宮人魚氏私通宦官,事情被皇帝知道了。有人可能會問妃嬪如何與宦官私通?其實當時朱棣在遷都之前就經常北徵,又時常巡幸北京,很長時間都沒有待在南京宮中。常年寂寞空虛的妃嬪,找一些俊俏的宦官做「對食」,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朱棣知道後開始並沒有打算處理二人,畢竟金作家寫的也是「帝頗覺,然寵二人不發」。問題在於金作家是怎麼知道皇帝的想法,賈呂和魚氏為何又畏罪自殺了呢?之前手眼通天的賈呂怎麼一下子又變得這麼懦弱了呢?
私通案變成謀逆案最後事情竟然鬧成了謀反,牽連人數達到2800人。這樣重大的事件,《明太宗實錄》竟然沒有記載,畢竟連趙王意圖謀殺老爹這樣的事記下來了,不差這一件吧?
最最離奇的是這2800人都要凌遲,還要皇帝親自動手。不知道金作家是不是小學沒有畢業,按一小時凌遲一個人來算,永樂皇帝沒日沒夜得花上四個月的時間才能剮完,這不扯得麼!
即使這些人並非由朱棣親自動手,但凌遲是個技術活,專業人員不會太多。我們就算有十個劊子手一起動手,二十四小時連軸轉也得半個月,永樂皇帝不用上朝,不用處理國家大事,每天在宮中看剮人玩麼?
甚至還有人考證所謂的魚氏就是永樂十九年去世的賢妃喻氏。如果她是畏罪自殺,如何還能得到昭順的諡號?
通過本文簡單的梳理,可以看到這位金作家所描述的內容有多荒誕不羈。至於她胡說八道的原因,筆者以為一來宮闈秘事,歷來八卦群眾所愛。何況對朝鮮國來說,明朝是上國,平時高高在上,現在有機會說說宗主國的壞話,也是樂事一樁。其二金黑本人靠著韓麗妃為朱棣殉葬得了誥命,本想就此長留明朝。沒想到英宗繼位之後卻把她打發回國,心理落差之下難免有氣。其三韓麗妃的殉葬,應該也是金黑痛恨朱棣的原因。如此一來二去,金作家信口開河,朝鮮國紀錄八卦,後世之人人云亦云,謠言越傳越廣,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