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一向以食品安全著稱的日本出問題了?央視財經10月19日消息,近日,日本知名乳業品牌"雪印"因質量問題決定回收大約40萬罐液態嬰兒奶,此消息一出,日本消費者感到不安。
15000人食物中毒事件後,日本乳業巨頭再被曝質量問題
消息稱,這次回收的產品是保質期在2021年9月16日前,由雪印子公司生產的面向0-12個月嬰幼兒的液態奶,出問題的原因是其中可能混入了金屬罐外包裝的小碎片,嬰幼兒食用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雖然該公司目前尚未收到消費者飲用後出現健康問題的報告,但回收工作仍在進行當中,雪印還表示將向消費者致歉並承諾補償相應金額。
據了解,液態嬰兒奶在嬰兒奶中屬於比較新的品類,不用衝調、打開便能飲用,比奶粉方便許多。2019年後,隨著日本相關法令的解禁,包括雪印在內的多家日本乳業巨頭都相繼推出了首款液態嬰兒奶。分析指出,此次雪印被爆質量問題,不僅會對雪印的聲譽產生影響,還將對其他品牌的液態嬰兒奶銷量產生衝擊。
事實上,這已非雪印的產品第一次出現質量問題。早在2000年,雪印的工廠因把過期的牛奶加入原料中重新生產,導致大批奶製品被細菌汙染,當時日本有約15000名消費者在飲用有問題的牛奶後出現嘔吐、腹瀉等食物中毒跡象。
這一事件是日本大半個世紀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集體中毒事件,雪印的品牌形象也因此遭受重挫。此次雪印再被曝質量問題,很有可能使得雪印十多年來的口碑恢復功虧一簣。
需要注意的是,央視財經了解到,雖然中國網絡直營店上沒有銷售這款問題產品,但不排除可能通過代購等渠道流入國內市場,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要注意甄別,避免"中招"。
1年賺635萬,日本這一行業出口或受影響?
雪印的產品被曝質量問題,除了對雪印本身及日本乳製品行業有影響外,還有可能對日本"食品安全大國"這一名號產生衝擊。
據悉,雪印的歷史並不算短,其前身是成立於1925年的北海道乳業合作社,至今已有95年。作為一家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老牌乳業,卻屢屢被曝出質量問題,不得不讓人對日本食品安全的信任產生懷疑,而這對日本食品出口來說可算不上好消息。
數據顯示,憑藉農產品及食品出口,日本每年可賺約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35萬元),但若海外買家對該國的食品安全信任打折扣,其食品出口額很有可能會大幅下降。根據日本政府19日公布的數據,該國9月出口同比下降4.9%,已連續22個月下滑,若食品出口再受衝擊,無異於雪上加霜。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7年,中國香港已連續13年成為日本農產品及食品的最大出口目的地,佔日本整體出口額的四分之一。而此前,由於福島核災,中國2011年曾禁止從日本福島縣等12個都縣進口食品、食用農產品及飼料,直到2018年才放寬部分限制。
可以看出,中國對海外食品的進口安全十分重視,若日本的食品安全出問題,第一個失去的,便是中國買家這一"大金主"。
文 | 李銀蘇 題 | 曾藝 圖 | 饒建寧 審 | 李澤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