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作為我國的六大古都,既有著歷史濃厚的繁重感,也有著現代化的繁華,傳統與潮流的相互交融,讓南京這座六朝古都充滿了魅力,而最能體現出這種仿佛矛盾一般的美麗的往往就是在那些古街,而我們今天介紹的就是南京曾經最繁華的街道,卻在如今要被拆遷。
這些還保留下來的老街,記載著過去我們的先輩們日常生活的痕跡,從這裡的一點一滴中我們可以窺探到當年的人事蹤跡。因此老街也是一個城市繁榮的重要見證者,也是精神文明的一個不可或缺的載體,然而如今全國很多的城市都已經把老街重建成了現代化的步行街,而我們今天介紹的位於南京的這條老街也不例外。
這條老街就是東門老街,也就是位於東門老鎮。東門老鎮自從明朝開始便是南京一處地位十分重要的漕運碼頭以及商貿市場,在民國時期東門老鎮已經變成了南京的第一大鎮,而東門老街就是這個老鎮的中心。東門老街其實真正的名字是左所大街,而東門大街只是民間的稱呼,因為這個地方坐落在明清浦口城東門所在的區域。
東門老街全長差不多將近一千米,在過去也是南京江北一帶東門古鎮上最繁華的一條老街,也是浦門多年發展的見證者,也是浦門幾代人共同的回憶。但是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東門老街如今也面臨著即將要被拆遷的命運,因此東門大街很多的原住民都搬離了東門大街,而東門大街原來的樣子也漸漸的就失去了。
根據史料記載,在明清的時候,東門一帶是作為南北要衝,一處東西的通道,也是漕運的集散地,還是一處水運碼頭,因此這裡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商人,在這裡販賣著各種東西,像船,騾馬,糧食等等。在古時候的東門大街,貿易經濟十分的發達,在長達一千多米的大街旁邊,各種各樣的商店到處都是,有著各種商店,酒店將近四百多家。
在古時候整個東門有著左所大街,左所后街,東門大街等等路組成,其中左所大街有著十分重要的明清時侯的古建築群,還有一部分古建築群位於左所后街。在這所有的路中,最有名的就是左所大街了,左所大街一共有一公裡長,寬四米多,大致呈現南北方向,左所大街的兩側都是硬山頂式結構的房屋建築,還有封火山牆,也顯示了明清時侯南京的主要建築風格。
其中,東門染坊建築群是整個南京最大的一處染布作坊,染坊前面有著十分高大的前院,門框,中間則是天井以及跑馬樓,在樓上還有著精美的欄杆,樓下又被分成了三個院子,東門染坊的八十七到九十一號建築曾經做過米廠,染坊等。而在其中染坊的時間最長,因此也給當地百姓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這裡值得一看的還有吳武壯公祠以及東門老電影院。吳武壯公祠是為了紀念吳長慶所建造的,是左所大街的標誌性建築,而東門老電影院則是典型的民國建築。
小結: 東門老街作為南京曾經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要面臨拆遷的命運,也是讓人唏噓不已。相比其他地方,這裡有著輝煌的過去,有著風格眾多的古建築,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卻依舊無法躲避現代化的重建,這種做法是好還是壞呢?你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圖/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