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這一街道,曾是最繁華的商街,如今無法逃離被拆遷的命運

2020-11-30 胖狗與豬的旅行

南京作為我國的六大古都,既有著歷史濃厚的繁重感,也有著現代化的繁華,傳統與潮流的相互交融,讓南京這座六朝古都充滿了魅力,而最能體現出這種仿佛矛盾一般的美麗的往往就是在那些古街,而我們今天介紹的就是南京曾經最繁華的街道,卻在如今要被拆遷。

這些還保留下來的老街,記載著過去我們的先輩們日常生活的痕跡,從這裡的一點一滴中我們可以窺探到當年的人事蹤跡。因此老街也是一個城市繁榮的重要見證者,也是精神文明的一個不可或缺的載體,然而如今全國很多的城市都已經把老街重建成了現代化的步行街,而我們今天介紹的位於南京的這條老街也不例外。

這條老街就是東門老街,也就是位於東門老鎮。東門老鎮自從明朝開始便是南京一處地位十分重要的漕運碼頭以及商貿市場,在民國時期東門老鎮已經變成了南京的第一大鎮,而東門老街就是這個老鎮的中心。東門老街其實真正的名字是左所大街,而東門大街只是民間的稱呼,因為這個地方坐落在明清浦口城東門所在的區域。

東門老街全長差不多將近一千米,在過去也是南京江北一帶東門古鎮上最繁華的一條老街,也是浦門多年發展的見證者,也是浦門幾代人共同的回憶。但是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東門老街如今也面臨著即將要被拆遷的命運,因此東門大街很多的原住民都搬離了東門大街,而東門大街原來的樣子也漸漸的就失去了。

根據史料記載,在明清的時候,東門一帶是作為南北要衝,一處東西的通道,也是漕運的集散地,還是一處水運碼頭,因此這裡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商人,在這裡販賣著各種東西,像船,騾馬,糧食等等。在古時候的東門大街,貿易經濟十分的發達,在長達一千多米的大街旁邊,各種各樣的商店到處都是,有著各種商店,酒店將近四百多家。

在古時候整個東門有著左所大街,左所后街,東門大街等等路組成,其中左所大街有著十分重要的明清時侯的古建築群,還有一部分古建築群位於左所后街。在這所有的路中,最有名的就是左所大街了,左所大街一共有一公裡長,寬四米多,大致呈現南北方向,左所大街的兩側都是硬山頂式結構的房屋建築,還有封火山牆,也顯示了明清時侯南京的主要建築風格。

其中,東門染坊建築群是整個南京最大的一處染布作坊,染坊前面有著十分高大的前院,門框,中間則是天井以及跑馬樓,在樓上還有著精美的欄杆,樓下又被分成了三個院子,東門染坊的八十七到九十一號建築曾經做過米廠,染坊等。而在其中染坊的時間最長,因此也給當地百姓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這裡值得一看的還有吳武壯公祠以及東門老電影院。吳武壯公祠是為了紀念吳長慶所建造的,是左所大街的標誌性建築,而東門老電影院則是典型的民國建築。

小結: 東門老街作為南京曾經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要面臨拆遷的命運,也是讓人唏噓不已。相比其他地方,這裡有著輝煌的過去,有著風格眾多的古建築,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卻依舊無法躲避現代化的重建,這種做法是好還是壞呢?你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圖/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曾是澳門最繁華熱鬧街道,如今遊客減少有點冷清,令人感嘆
    這條老街名為十月初五日街,簡稱十月初五街,位於澳門路環島西部,又稱泗孟街,因為這裡曾經有個碼頭叫泗孟碼頭,據說十月初五街以前是海灣淺灘,後來填海變成內陸街道。為什麼叫十月初五日街呢?據說是澳葡政府為了紀念葡萄牙於1910年10月5日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國慶日,將之改名為十月初五日街,當地人簡稱為十月初五街,還有不少老澳門人稱之為泗孟街。十月初五街因靠近內港碼頭,水陸交通便利,曾經一度成為澳門最繁華熱鬧的街道之一,商鋪、攤檔林立,蔬菜、大米、生果、生活用品應有盡有,行人川流不息。
  • 南京一條被人忽視的古街,曾經是南京江北最繁華的一條街
    這是左所大街,說到我國的這條古街,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因為當許多人以今天的眼光和角度看時,這條古街的實際聲譽比以前差很多,這是一條古老的街道,如今,只有老一輩對它印象深刻,甚至知道它的起源和發展,但是從當前旅遊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它無疑是很吸引人的。
  • 南京雙閘街道:「南京眼」雙塔樓成南京地標
    徵地拆遷全面結束雙閘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吳坤明介紹,自2002年3月河西南部新城開發建設啟動拆遷,從2002年到2014年這13年間,雙閘街道先後經歷了江東路、消防特勤、奧體1—4期,武警邊防、城南水廠、江寧水廠擴建,濱江大道、燕山路、江東南路南延,魚嘴及剩餘地塊等16個期次的項目拆遷。
  • 南京地下竟藏著一處民國街,有銀行有火車非常繁華,遊客:穿越了
    有銀行有火車非常繁華,遊客:穿越了。南京博物館除了欣賞美麗的珍貴文物,相信很多人是中華民國風情的地下街,這裡是藝術博物館博物館地下場所:中華民國館,作為南京的網紅街,中華民國館是最特色館的場館,吸引了許多遊客。
  • 全臺灣最大百貨公司和最威的酒吧街都曾在這:鹽埕,繁華的代名詞
    打狗瀉湖早在 17 世紀,就已經出現荷蘭人的活動蹤跡,他們曾在內海一處河口三角洲上進行交易,因而在地圖上留下「商人之島(Handelaars Eylandt)」的名稱。可惜如此繁華的鹽埕,卻在四十多年前面臨都市擴張造成的商圈移轉,加上土地開發飽和影響發展空間,使得人口逐漸流失而沒落。儘管以往風光的「市區」地位如今不再,仍有不少舊日軌跡遺留,悄悄訴說著港都當年的繁榮盛況。
  • 上海開埠後最火爆的街道,人流量常年不斷,被譽為「中華第一街」
    外灘、東方珠江、黃浦江依然是許多保留下來的經典老街,也是上海的一些特色小吃,說到老街,大家可能更了解城隍廟,但今天的小系列將介紹上海開業以來最熱的一條街,可以說每天都擠滿了人,我們來看看,今天我要說的是上海開埠後最火爆的街道,人流量常年不斷,被譽為「中華第一街」。
  • 鄭州最繁華的街道,堪稱當地商業街鼻祖,更與王府井、南京路齊名
    初來鄭州,第一個閃入腦海的想法,就是去河南省的省會城市鄭州商業步行街逛逛,畢竟一條地標步行街,也能顯現出這座城市的很多故事。鄭州有名氣的街道很多,敦睦街、人民路、商城路,而最有名氣的當屬始建於1905年的德化路步行街了。
  • 魅力商街,悅享繁華丨一條讓人留戀的街
    人們常說,沒去過香榭麗舍大街,就不算到過巴黎;沒去過第五大道,就不算到過紐約;沒去過王府井,就不算到過北京……這些知名的商街,點綴了城市的繁華,也成為城市的亮麗名片。 一座城市,用城牆等圍起來的地域即為「城」,而進行交易的場所即為「市」,市因為城而安,而城因為市而行。
  • 曾是廣州另一大繁華的服裝批發市場,煙火氣十足,如今遊客稀少
    說到中國的超一線城市,很多人都會想到北上廣深這四個超級大城市,許多人對這些城市的印象大部分都是霓虹閃爍、摩登現代,的確這四個城市不論是城市建設還是經濟活力方面都是時代的佼佼者,不過在這些城市繁華的背後,依舊保留著很多舊時的記憶,讓這些高速發展的城市,仍然充滿歷史的底蘊和煙火的市井氣。
  • 中山最古老步行街,街道冷清,繁華已成歷史,仁裡街堅守的老裁縫
    有熱心網友告訴我,中山有條最古老的步行街,離中山百貨店不遠,叫"孫文西路文化旅遊步行街",曾經非常繁華熱鬧,值得去走一走。據說這是一條百年老街,是中山市最古老的步行街,古時候叫迎恩街,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後,改名為孫文西路。冷冷清清的步行街秋日的陽光依然很熾熱,騎樓風格的建築倒是個遮陰避雨的好地方。
  • 南京最繁華景區內的這條河被稱為「母親河」,是遊客最愛來的地方
    文圖|秋嫣旅行初冬,秋嫣來到南京。走在大街上,路旁種植一排高大粗壯的梧桐樹,枝葉相互交織,形成一條濃密的林蔭大道。行走著,淡淡的浪漫氣息瀰漫在身邊,驀然,想起這兩句話:「只因一棵樹,想起一座城。樹是梧桐樹,城是南京城。」
  • 這裡是南京最繁華的地方之一,也是眾多遊客來南京的必玩之處!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真的到了秦淮河才能感受到那種氣氛,秦淮河的中心地帶就在夫子廟的對面,那也是一條商業街,秦淮河風光帶來南京必打卡之地。水中遊船穿梭,岸邊店鋪林立。它是長江下遊的一條支流,大部分在南京市境內,被視為南京的母親河.被稱為「十裡秦淮」,這裡是南京最繁華的地方之一,也是眾多遊客來到南京的必玩之處。
  • 洛隆路商街「小而精」微治理打造繁華街景
    在海寧經濟開發區(海昌街道)有一條為當地人熟知的美食街,只要想吃夜宵,潛意識裡的第一反應就是衝到那條街探店,它就是——洛隆路商街。商街成為「網紅街」自然有它道理,因為這裡是充滿煙火氣的地方,還坐擁著400餘家商鋪組成的繁華商業街——洛隆路,涵蓋廣、難度大、力量薄長期困擾著社區治理。所以,洛隆商街每天車水馬龍,儼然一幅繁華景象。
  • 最能代表杭州的一條街,繁華千年從未落幕,受歡迎程度不亞於西湖
    若選最能代表杭州的景點,西湖定是無疑,若選最能代表杭州的一條街道,我想應是河坊街。杭州是不乏老街區的,橋西老街、小河街、五柳巷,可這些街區要麼是翻修重建,要麼早已丟失了古魂。只有河坊街,仍舊刻著時代的痕跡,是杭州市區唯一保持古城歷史風貌的老街。
  • 《我不是藥神》拍攝地,一條南京美食街,有著老南京的回憶
    筆者最近重溫了之前比較火爆的電影《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很是精彩,但是細心的筆者看了電影後,發現出現了南京的美食街,吃貨們想知道這個劇中的街道在哪裡嗎?其中就有很多南京的要素。雖說那是小吃街,但並不完全正確, 實際上是居民住宅區附近的胡同,因為住在附近的居民很多,所以這條胡同裡有很多賣小吃的人,漸漸開始有小吃街了, 但是,在老一輩南京人眼裡,能仁裡是這附近最古老的小吃街。
  • 南京這條老街,被譽為「金陵第一古街」,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之一
    提到南京旅行時,人們往往會想到主城區的夫子廟、總統府、中山陵等旅遊景點,忽視比較偏僻的「高淳區」。高淳位於南京最南端,享有「南京後花園」的美譽,中國第一個「國際慢城」也在這裡,但由於它離南京主城較遠,所以易被人忽略。
  • 合肥「最沒落」的女人街,地處繁華鬧市中,如今行人寥寥很悽慘
    快速發展中的合肥,高樓大廈越來越多了,馬路越來越寬了,商場越來越乾淨了,但同時也有一些曾名氣比較大的商業街也沒落了。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聊聊曾經輝煌無數的合肥女人街。女人街位於合肥鬧市之中,地處廬陽區三孝口金寨路432號,是合肥人流最大的區域之一,而且女人街在合肥的名聲非常大,可謂是家喻戶曉。
  • 曾是中國最美書店:設計復古極文藝,曾帶火整條街如今卻無人問津
    曾是中國最美書店:設計復古極文藝,曾帶火整條街如今卻無人問津哈爾濱市作為東北地區非常著名的旅遊城市是很有自己的特點的,很多人都知道這裡除了好看好玩的冰雪世界之外,還有地道好吃的紅腸和東北菜。說起來在這個城市之中有一條街叫做果戈裡大街,這是一條歷史沿襲已經有上百年的商業街道,在這條街道兩側有一些俄羅斯風情的建築和景色,算得上是很有特色。只是這些因素都沒能叫它爆紅,真正叫果戈裡大街讓世人皆知的是這裡的一處書店,果戈裡書店,曾被稱為是國內最美書店。現在中國很多城市中的書店都在進行著悄然改變,原本只是書籍買賣的場所,現在都變得充滿了文藝氣息。
  • 南市街繁華不再 虔城古建築的活標本 贛州房掌柜街巷日誌十
    記得在調皮的初中時刻,五道廟許多舊書報雜誌的,我也曾經常流連,乘主人不在意也曾偷過基本雜誌小說,歷史小說是我最愛,這個時候,通常會拿出偷書不算偷的老八股觀點,來安慰自己.
  • 南京新街口曾經扎堆的「老字號」如今去哪了
    趙亞玲攝 專做高檔西裝的李順昌洋服店,一提店名就讓人流口水的雞鳴湯包店,經銷各地特產的長江南北貨商店,以及凝聚幾代南京人「青春記憶」的勝利、曙光、延安電影院……這些曾經長期服務南京人吃穿娛樂,並「佔據」鬧市區黃金位置的老字號,僅僅二三十年工夫,如今大多退隱都市、淡出市場了。在不久前公布的「南京老字號」中,這些企業多數沒有上榜,有的上了榜,影響力也大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