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二人取仇人首級當夜壺

2020-12-19 西陸蟬聲唱天下

大唐永淳元年五月,黔州都督謝迎被皇帝李治罷官。有一天晚上,謝迎與婢女、小妾等十餘人,在家中閣樓上睡覺。在不知不覺中,這謝迎被人取了性命,屍體躺在血泊之中,人頭卻不知被誰人砍去。

地方官員四處偵查,卻始終找不到線索,案子一時成了懸案。直到七年以後,零陵王李俊與兄弟黎國公李傑被武則天殺害,官府抄沒零陵王府,抄得一個人頭,人頭上面塗了一層油漆,被製成尿壺,外面還題有「謝祐」二字。

古代刺客

於是案情大白,原來謝迎是被李俊、李傑兄弟派人刺殺的。李家兄弟與謝迎有什麼深仇大恨,竟然將其頭顱當夜壺?這還得從李俊、李傑的父親李明說起。

李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兒子,此人在歷史上籍籍無名,但他的母親卻名氣不小。其母楊氏原是李世民的兄弟、齊王李元吉的正妻。玄武門之變後,李元吉身死,李世民將弟媳收為己有。

正史上沒有記載楊氏的容貌如何,但野史上說楊氏非常美麗,想來不會錯,不然也不會被李世民收入後宮,並且十分得寵。

李世民寵楊氏到什麼程度呢?長孫皇后去世後,李世民竟然想將她立為皇后,要不是魏徵攔著,這事就辦成了。說不定還會立她的兒子李明為太子,那麼中國歷史就不會出現則天女皇了。

齊王妃

可惜,楊氏未當成皇后,其子李明在貞觀二十一年被封為曹王。大唐永隆年間,皇帝李治的兒子、太子李賢被誣陷謀反,太子被廢,曹王李明與太子李賢,叔侄兩人關係十分密切,於是李明也被人控告,說他是故太子李賢的黨羽。

李治念兄弟情分,將李明貶為零陵王,押送黔州(重慶市彭水縣)看管。李治留了兄弟一命,但心狠如蛇蠍的武則天卻不打算放過李明,稍一暗示,黔州都督謝迎便心領神會,使盡手段,強逼著李明自殺。

皇帝李治聽說兄弟被逼自殺,十分憐惜,將謝迎免職,並讓李明的長子李俊繼承了零陵王位。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李俊、李傑兄弟經過籌劃,指使刺客將謝迎斬首,將其首級製成夜壺,以解心頭之恨。但是,謝迎不過是受人指使的兇手,而武則天才是幕後主使。只可惜,李俊、李傑二人最終也被武則天害死。

對李俊、李傑兄弟二人的復仇行為,作家柏楊曾說過一段話。

作家柏楊

生子當如李俊、李傑,為冤死的老爹做出恰如其分的報復。我們一向反對私下報復,但必須有其他渠道可以獲得公平。在一個無法無天的社會中,報復是一種應受讚揚的勇氣和美德,只要這報復不超過惡徒應該得到的懲罰。

在古代社會,報殺父之仇一向被譽為美德,也被傳為美談。但是,只要有法律存在,這種報私仇的行為,從來不被提倡。

還是唐明皇李隆基見得遠,在處理張瑝、張琇手刃殺父仇人一案時(見拙文少年手刃殺父仇人,兇手是殺是留:賢相不一定對,奸相不一定錯),曾說過:「國家頒布法律,目的在防止殺人。如果都堅持盡孝子的心,誰不願意當一個孝子?輾轉仇殺,哪一天才是終結。

相關焦點

  • 專家: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專家:殺父之仇不共戴天!說起隋唐的歷史,精彩程度可一點兒也不比三國差!在隋唐這個亂世,也是英雄輩出的年代。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便是瓦崗寨英雄的事跡了。看過《隋唐演義》的人,應該都知道,瓦崗寨的英雄們個個重義氣,義薄雲天。瓦崗寨的好漢,正如《水滸傳》裡的梁山泊好漢一樣。但是,和梁山泊類似,瓦崗寨聚義也沒能有好下場。
  • 海南一中學教師在校被學生殺害,老師和學生哪來的不共戴天之仇?
    從歷史上,從現實中,從書本裡,翻了一遍又一遍,找不到答案,找到一個勉強的解釋,那是有了「不共戴天之仇」?《禮記·曲禮上》說,父之仇,弗與共戴天。古代文化中亦有四大「不共戴天之仇」: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亡國之奴、滅門之仇。
  • 少年手刃殺父仇人,兇手是殺是留:賢相不一定對,奸相不一定錯
    殺仇當時,張審素的兩個兒子張瑝、張琇一個九歲、一個七歲,年齡尚幼,被判流放嶺外。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仇恨的種子,深深地種在了兩個孩子心中。流放不久,兩個孩子便尋機逃回洛陽,隱匿起來,伺機報仇。四年後,楊汪已改名叫楊萬傾。
  • 追兇十年,父仇不共戴天;談古論今,人間自有公道!
    自古以來,就有殺父之仇,奪妻之恨,是為不共戴天之仇的說法。《禮記·檀弓》篇中亦有云:「子夏問於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寢苫枕幹,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於朝市,不反兵而鬥。』」在儒家眼裡,替父報仇是合乎情理的。而在《公羊傳·定公四年》中也定義了為父報仇的原則:父不受誅,子復仇,可也;父受誅,子復仇,推刃之道也。
  • 為什麼「月子之仇,不共戴天」?過來人道出心裡話,現實又扎心
    「月子仇」這個詞流行了很久,意思是女性在坐月子期間與婆婆產生的仇恨與恩怨,會讓女性記一輩子的那種,也就有了「月子之仇,不共戴天」這句話。月子之仇,過來人寶媽道出心裡話,現實又扎心小周(化名)今年29歲,寶寶剛剛2歲。小周表示坐月子期間,是婆婆來伺候的,但婆婆在伺候之前說要三千塊錢。
  • 星掠者:裡希特愛上兄弟的女兒,還有殺父之仇,作者真會玩
    藉助裡希特之口,動畫終於揭曉了陽菜的身世,看完之後只想說:這作者真會玩……簡單來說,裡希特,坂井時風和陽菜的母親月菜法羅是從小長大的青梅竹馬,廢棄戰爭後發生的事,在之前奈奈的回憶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時風反對創立新大陸的決定,拿走了一顆數字球,之后里希特為了奪回數字球,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兄弟時風。
  • 《絕世雙驕》中天心扮演宇文霜,愛上殺父仇人,成親前被毀容
    宇文霜之所以留下來,是因為小魚和其他人都是她的朋友,但無忌對她有殺父之仇,所以她每天都在找機會向無忌報仇,但宇文霜的武功不如無忌,加上身受重傷,簡直報仇無望,於是宇文霜深感對不起父親,便打算尋死了結一生,朋友們怎麼勸都沒用。後來小魚出了一個主意,讓無忌教宇文霜武功,教到她能跟他一決高下為止。這樣既可以給無忌和宇文霜獨處的機會,也能讓宇文霜有活下去的動力。
  • 殺父之仇本不共戴天,為何少帥手握40萬兵力卻不敢攻擊關東軍?
    張作霖死後,奉軍四十幾萬的兵力就落到了張學良的手裡,而張學良自然也知道關東軍就是他的殺父仇人,但為什麼張學良不立刻為父親報仇呢?其一是因為張學良新王登基,立足未穩。
  • 金庸筆下少林寺三大仇人,多大的仇到少林這都不算事
    天下武功出少林,武俠小說中少林寺一向是武林泰鬥,金庸武俠也不例外我,少林本是佛門弟子清修之地,但是金庸筆下的少林卻是塊是非之地,多少江湖仇殺在少林寺上演,笑傲江湖中令狐衝帶領群號齊上少林援救聖姑,後來任我行又在大雄寶殿上獨鬥左冷禪、方證大師兩位高手,令狐衝跟嶽不群還上演了師徒殺。
  • 六十歲老爹慘遭殺害,女子隱忍十年,謀劃已久後,三槍殺死仇人
    六十歲老爹慘遭殺害,女子隱忍十年,謀劃已久後,最後三槍殺死仇人這民國時期有個女子有勇有謀,親自手刃了殺父仇人,甚至為了自己的使命,隱忍嫁人躲藏十年,用自己的青春和自己的性命,就為父親報仇。我們都知道,在以前的社會,一個男人就是家庭中的一個大大的頂梁柱,所以古人們常常說「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一個家庭裡面的父親如果不在了的話,那麼一整個家庭就難以撐起來。施谷蘭在最好的年華遭遇了最大的悲痛。20歲本來應該是一個美好的年紀,施谷蘭應當是坐在家裡每日誦書女紅,等著家裡人為她尋一個好兒郎。
  • 趙又廷娶女神高圓圓,被網友評論奪妻之仇不共戴天,看他怎麼機智回應?
    趙又廷娶女神高圓圓,被網友評論奪妻之仇不共戴天,看他怎麼機智回應? 娛樂圈裡的美女千千萬,但是真正能夠有辨識度能夠紅的長久的,也就那麼幾個。如果說五官上沒有任何缺陷,那麼當為範冰冰,雖然現在出事了,但是沒有人能夠質疑她的美貌,畢竟是憑藉一人之力改變了大多數中國女人審美的女人。
  • 當年父親被砍19刀,為報父仇9歲兒子追兇17年
    不過,正所謂「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相對於我們幸福的童年,接下來的這位可謂背負了太多!向明錢「我終於報仇了!」26歲的向明錢聽到仇人落網的消息後,終於難以抑制情感,放聲大哭。事實上,為了今天這一幕,向明錢已經苦尋仇家17年。
  • 段譽與慕容復可以說是有不共戴天之仇的,為何他不殺慕容復
    雖說段譽不是段正淳的親生兒子,但是他確實是和段正淳有感情,所以,慕容復的作為相當於殺了他的親生父母,類比蕭峰報父母之仇,基本上就是不共戴天,不死不休的那種了。而段譽卻放下了慕容復的仇,沒有殺他。這究竟是為什麼?其實,這是金庸老先生的習慣,他比較偏愛有能力的人。
  • 王者榮耀:蔡文姬典韋背景故事洩露驚天秘密 男神是殺父仇人?
    下面就是引人深思的部分了,我們都過蔡文姬的背景故事可以看到曹操告訴蔡文姬說蔡文姬的殺父仇人是諸葛亮,然後蔡文姬在夢裡問自己的父親,父親卻嘆息,明顯的證明這並不是真相,而曹操和諸葛亮是對手相比是人人皆知的,哪怕是在王者的世界裡也是一樣的。
  • 糾結的古代司法官:為報父母之仇而殺人,是該處罰,還是釋放?
    當時正值瘟疫,她的三位兄弟也同樣去世了。為了報仇,她時刻攜帶短刀,在李壽家周圍遊蕩。但是始終沒有機會。這一等就是十年,孩子都已經不小了。後來李壽外出,在都亭附近,終於被她發現落單了。於是趙娥便趕忙上前,將李壽刺殺了。
  • 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月子之仇,不共戴天
    我永遠忘不了產後第五天我受的委屈,所有人都不理解我老公讓我走婆婆對我態度惡劣,我哭到眼睛腫痛聲音沙啞月子之仇不共戴天。我會恨他們一輩子這是我內心最脆弱的地方我真的抑鬱了。
  • 星掠者:他是陽菜殺父仇人,離人再現百年劇情挑戰軍隊
    《星掠者》動漫第20集分析與講解,上集講述花心奈奈並非只愛離人一人,在內心深處對傑伊爾也抱有一絲的好感,看著少女欲絕不振的樣子,中尉傑伊爾給予告白的勇氣,揭露出了百年等待的愛戀之情,這才讓少年知曉了自己的魅力所在!
  • 狼殿下:疾衝成全渤王與女主,歷史上他們卻有不共戴天之仇
    國恨家仇,還有愛人之爭,如此矛盾重重的背景下,疾衝卻成全了渤王與馬摘星的愛情,三個人為我們呈現出了關於愛與救贖的人性思考。不過如果看兩位男主的歷史原型,恐怕就沒這麼多溫情了。在歷史上,渤王的原型為後梁朱溫的義子朱友文,而疾衝則是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
  • 故事:父親被人害死,她成了孤兒,面對殺父仇人時卻還能笑出聲
    「那位王大人似乎不是什麼魚肉百姓之人,我怕自己殺錯了。」「一天天的就你規矩多,什麼不殺好人,不殺善人,只殺大奸大惡為非作歹之人,你是個殺手,你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就行了,還整那麼多事。」「可若是一生行善之人枉死,且不是有違公正?」「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