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過年春節的傳統民俗簡單介紹

2020-12-09 閩南網

  每每節日降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華人區總會踐行一些春節習俗來傳遞過年的紅火意味與熱鬧氛圍。這些年俗,大多傳統且歷久彌新,在今日仍被廣泛使用。那麼春節有什麼風俗習俗呢?傳戒的傳統民俗介紹。

春節的習俗

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1、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2、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春節的風俗

  3、吃餃子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春節的傳統民俗簡單介紹

  農曆十二月初八,俗語說「過了臘八就是年」,作為節俗來講,過了臘八節,「過年」就由此拉開了序幕。

  臘月二十三 ,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日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傳說玉帝會下界查訪,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人們只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

  臘月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春節所需物品都在置辦之中。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古人以桃木為闢邪之木,後被紅紙代替。

  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

  大年三十,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大年初一,金雞報曉。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

  大年初二,金吠報春。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肥豬拱門。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娘家,禮物帶雙數。

  大年初四,三羊開泰。灶王爺要查戶口,恭迎灶神回民間。

春節的民俗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財神,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通。

  大年初六,馬到成功。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大年初七,人壽年豐。攤煎餅吃七寶羹,安頓身心,休養生息。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一寸光陰一寸金。

  大年初九,玉皇天誕。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還有地,人畜房米麥百穀都生地。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壓迫的女性,把她奉為弱女子的保護神。

  正月十二,搭建燈棚。元宵節將近,開始做元宵賞燈的準備工作。

  正月十三,灶下點燈。預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

  正月十四,臨水娘娘誕辰,又稱「順天聖母」。是拯救難產婦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 元宵節),夜照田蠶(神)。觀顏色判斷一年的豐歉,後演化為元宵節觀燈。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百家號鼠你紅」春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 關於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春節作為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對於春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你又了解多少呢?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現代年輕人對於春節的傳統習俗關注的越來越少,因此說到關於春節的風俗有哪些,很多90後、00後感到一臉茫然。
  • 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國春節過年傳統習俗介紹
    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禦它的方法,於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做春節。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 春節傳統拾趣:真有年獸嗎?過年的風俗知多少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兇惡的怪獸,名字叫「年」。在繪本《中國傳統節日》之《春節的故事》裡,為孩子們講述了一個關於打敗「年」的故事:「年到處亂跑,糟蹋了牲畜、還傷了很多人。人們聚在一起想對付年的辦法,發現它最怕鮮紅的顏色、怕火光還怕響聲。
  • 馬上就要過年了,你知道春節的由來嗎?傳統習俗又有哪些呢?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
  • 除夕風俗習俗有哪些簡單介紹 除夕的講究及忌諱禁忌注意事項
    除夕是我國傳統的佳節,古往今來,人們用各種方式來慶賀除夕,那麼大家知道除夕的習俗都有哪些呢?除夕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有何講究?小編整理了除夕的注意事項,感興趣的一起看看吧。除夕的風俗習慣除夕風俗習俗有哪些簡單介紹  「燃放煙花爆竹」。燃放爆竹是除夕夜必須要做的一件事。
  • 「繪本閱讀」中國的春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一個節日,在中文繪本中有很多描述春節習俗的書。但是!今天我們來點不同的!從英文繪本中看春節,或者說是從英文繪本中了解「老外眼中的春節」。於是,我選了以下三本。先來個單獨的介紹吧:010203這三本書的共同點都是通過描寫一個中國家庭在春節前後的各種活動來介紹春節的各種習俗,但書中的春節習俗卻不盡相同,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春節期間都有哪些活動呢?
  • 春節文化解讀,除夕傳說及過年風俗有哪些,讓我們過個喜慶歡樂年
    中國傳統的節日春節就要到了,大街上熱鬧非凡,採購年貨的人們絡繹不絕,大包小包地往家裡拎。這幾年採購年貨又多了一個渠道,更多的人選擇網上購物,快遞員天天忙個不停,不到過年,東西好像永遠都買不完似的。春節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一種傳統文化的傳承,一年一次的家人團聚,彌足珍貴。所以有句話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那些出外打工的遊子們,哪怕是千山萬水,也要在除夕前趕到家,和家人團聚是最重要的。(一)過年除夕傳說:春節的風俗從古自今一直延續著,現在有些儀式還保留著。
  • 春節的由來和習俗
    春節是中國人最為重視的一個節日,每到春節時,在外的遊子紛紛回家和家人一起慶祝農曆新年,春節的由來和習俗是什麼?春節的由來春節這一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有很多神話故事來說明春節的來歷,不過一般認為春節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傳說最早在堯舜時就有過年的風俗,現在也是我國重要節日。
  • 寒假作業·年味|搜集春節習俗學習拜年禮儀……這是一份有年味的...
    向長輩學一個他們小時玩過的傳統遊戲。以自己喜歡的藝術形式(繪畫、剪紙)表現「鼠」。嘗試用四格(六格)漫畫反映一個春節故事,對每幅畫面進行文字描述。用漫畫展現慶新春習俗買菜、做飯、錄視頻、英語介紹、四格漫畫……在重慶德普外國語學校同學們的寒假作業清單上,老師們準備了豐富的新年「大禮包」。「過年了,你想去超市購買哪些年貨呢?想一想,寫一寫,把你的年貨清單寫在下面吧!」
  • 寒假作業·年味 | 搜集春節習俗學習拜年禮儀……這是一份有年味的...
    向長輩學一個他們小時玩過的傳統遊戲。以自己喜歡的藝術形式(繪畫、剪紙)表現「鼠」。嘗試用四格(六格)漫畫反映一個春節故事,對每幅畫面進行文字描述。 「過年了,你想去超市購買哪些年貨呢?想一想,寫一寫,把你的年貨清單寫在下面吧!」小學一二年級同學們的作業是進行「年貨消費記錄」。
  • 春節手抄報內容大全 最新2020春節手抄報文字春節的習俗介紹
    新年剪紙 記者陳薪宇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 春節資料:盤點東南亞各國的春節習俗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為、常思聰、張弘、辛甜)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無論身在何方,在這一喜慶的日子裡,每個人都希望與家人團聚。當然除了中國外,東南亞不少國家都有過春節的習俗,特別是在華人聚集的地方,春節更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
  • 2021春節有什麼傳統美食 這些傳統美食具有何意義
    春節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在春節的時候,人們吃的食物是有所寓意的。那麼,2021春節有什麼傳統美食?這些傳統美食具有何意義?接下來,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2020年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2020年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時間:2020-06-27 12: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
  • 春節民俗餃子,祭祀,社火蘊含哪些主題?生命永生、靈魂不死
    導語:春節民俗,祭神、餃子、社火都蘊涵哪些主題?靈魂不死、子孫繁衍、生命永生等生命思想,儒釋道思想滲透其中關於春節的起源,其說法有很大,有臘祭說、鬼節說和巫術儀式說等等,但他們都蘊含著中國傳統本原哲學為基礎的生命觀,即子孫繁衍、生命永生與靈魂不死。
  • 小年至,年味濃,春節開始倒計時,你們那裡小年有什麼風俗?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小年並非專指一個日子,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灶等。民間傳統上的小年(掃塵、祭灶日)是臘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
  • 【春節的來歷】
    【專題】2017年新春走基層【專題】回家過年2016新春走基層   春節,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
  • 適合媽媽講給孩子聽的過年習俗禮儀
    02春節到底有哪些習俗文化禮儀我們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一年一度的春節是一家人闔家團圓、喜慶隆重的時刻,也是一年中禮儀用得最多的時刻之一很多傳統的春節禮儀、習俗傳承至今,使得春節多了不少的「年味」。例如:臘祭喝臘八粥、灶祭掃塵、貼窗花、除夕守歲、拜年、上元節吃元宵賞燈等等,這些賀年習俗活動讓整個春節期間都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和歡樂喜慶的氣氛。今天在這裡給大家總結分享「春節有哪些禮儀風俗」,春節都有哪些講究和忌諱,春節的一些習俗和文化傳承。
  • 柞水民民俗:過年祭祖拜四方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幾千年的文化積累和沉澱,形成了各地豐富多彩的年俗,彰顯著民族文化的無窮魅力。位於秦嶺以南的柞水,年俗內容也非常豐富,有敬天祭地、拜祖訪友等民俗活動,其中,「過年祭祖拜四方」最具民俗特色。
  • 有哪些過年習俗,日本還在堅守?
    老母親說,祭菩薩與謝祖宗程序略有不同,好酒好菜均需必備,而謝祖宗,除了點蠟燭燃香之外,還要放紙錢。紙錢最好是一張張念過經,點過紅的,是「真錢」。這是孝順錢,送給祖宗大人們在天堂用,祈求繼續保佑我們子孫後代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到了我這一代,其實已經不太知道這些過年的習俗與套路。於是,我把祭拜過程與酒水布局一一記下,以備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