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馬瀚海,封狼居胥,為何霍去病總是能以少勝多?

2020-12-17 三悟頻道

提起霍去病,就會想起幾個適合他的標籤,比如:私生子戰神名將封狼居胥等等。從這些標籤的背後,我們確實可以發現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軍事天才,在軍事方面有著過人的天賦。

從他指揮過的大大小小的戰役來看,通常都是以少勝多,至於,他是怎麼打仗的,且聽讀史三悟慢慢分析。

1. 皇親國戚,霸氣外露

霍去病出身並不算高貴,他的父親只是平陽縣的一個小吏,名叫霍仲孺。

有一年,霍仲孺在平陽公主府供事,與府上的一名奴婢眉來眼去、勾搭成奸,這名女奴就是霍去病的母親衛少兒。霍衛兩人只顧一時之歡,沒有做好避孕措施,不久,衛少兒就被霍仲孺搞大了肚子。但是,霍仲孺僅僅是一個小吏而已,始終不敢承認自己與平陽公主的女奴有染,後來,差事辦完以後,乾脆一走了之,返回家鄉去了,而且,在家鄉娶妻生子,再也沒有聯繫過衛少兒,兩人算是斷絕了聯繫。

後來,衛少兒便生下一名男嬰,即是霍去病,因為父親霍仲孺早已遠走高飛,所以,霍去病也就是一名私生子。

霍去病雖然出身不算太好,但是,他有一名了不起的小姨----衛子夫

霍去病出生不久,小姨衛子夫就得到了漢武帝的寵幸,直到後來,衛子夫做上了皇后,讓霍去病一下子從一名私生子成功蛻變成了皇親國戚

從此,小小年紀的霍去病也就前往皇宮生活,而且,經常陪伴在漢武帝左右,深得漢武帝的喜歡。

同時,霍去病還有一個了不起的舅舅----衛青。在霍去病成名前,衛青早已在軍中打出了威名,打出了成就,打出了赫赫戰功。

就這樣,在皇權的不斷渲染下,在舅舅衛青的日常薰陶下,霍去病逐漸養成了霸氣、尊貴、堅韌、積極、不服輸的性格。這一性格不僅僅影響著霍去病,讓其在軍中樹立了威信,更是感染了軍中的上下將士,讓霍去病及其所在部隊能夠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2. 800騎兵,勇者無畏

狹路相逢,勇者勝。公元前123年,漢武帝提拔年僅17歲的霍去病為驃姚校尉,跟隨衛青前去漠南出擊匈奴。這也是霍去病第一次打仗

此戰,西漢的右將軍蘇建前將軍趙信合兵一處,共計3000多人,在前去尋找匈奴的路上,遇到了匈奴單于的兵馬,血戰一天,全軍覆沒,蘇建僥倖逃回,趙信乾脆率領殘兵投降匈奴。

與此同時,另一名將領,也就是17歲的霍去病,與衛青的大部隊脫單了。他率領區區800人在廖無人煙的荒漠裡來回穿梭,放到現在,17歲的我們還是個孩子,正在仿徨著自己的雨季,面對寸草不生的大荒漠,未免有些膽戰心驚,但是,霍去病卻絲毫沒有膽怯之意,他率領著800名士卒,直接找到了匈奴的老巢,馬鞭一揮,勇敢上前,此戰,霍去病以800人之力,斬殺匈奴2028人,這包括匈奴的相國、高級官員等,並且生擒了單于的叔叔,殺死了單于的祖父,搗毀了單于的玉庭,立下了此次戰役中的最大功勞。

從此,一戰成名,受封冠軍侯

此戰,霍去病利用勇者無疆的大無畏精神,充分挖掘了800名士兵的內在潛力,激發了他們的昂揚鬥志,使他們的勇氣得到了最大的優化,這也是他們能夠以少勝多的主要因素。

3.一馬當先,兵貴神速

《孫子兵法》有言「兵之情主速」。古代戰爭,通常利用戰車配合騎兵的方式作戰,這種方式雖然利於大規模進攻,但是,戰車比較笨重,駕馭比較困難,尤其是遇到山地、泥濘道路,戰車的機動性大大降低。到了漢武帝時期,軍隊開始由車騎並用向騎兵作戰轉變,以騎兵為作戰主體,充分發揮騎兵的機動性長途奔襲的作用,從而對打擊對象展開有效的閃擊。

而霍去病又擅長長途奔襲,講究突襲作戰,喜歡對打擊對象進行迂迴穿插,從而形成合圍之勢,最終對打擊對象實行毀滅性打擊。也可以說,霍去病的這種作戰方略,創新了西漢的戰術觀念,提高了西漢軍隊的作戰水平,同時,也迎合了漢武帝的戰略思想。

就像西之戰,霍去病率兵在6天內急速推進了1000多裡,直接穿插到匈奴腹地,以雷霆萬鈞之勢打敗了匈奴五王國,為了奪得作戰先機,霍去病並沒有讓漢軍搜刮戰利品,相反,他們輕車簡行,繼續長途跋涉,尋找匈奴主力,從而一舉打敗匈奴。這種突襲方式,將匈奴打得沒有一點兒脾氣

4. 愛護士卒,注重健康

據司馬遷記載,霍去病在進行河西之戰時,漢武帝獎勵給漢軍十幾車酒肉,以犒賞三軍,戰爭結束後,霍去病並沒有將這些酒肉分發給士兵,反而是就地扔掉。

當時,士兵們饑渴難耐,很想大吃大喝一頓,但是,霍去病卻將這10多車酒肉給倒掉了,這是為什麼呢?而且,這些士兵看到霍去病將這10多車酒肉就地倒掉之後,也沒有生氣,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在古代,沒有冰箱,也沒有防腐措施,這些酒肉從長安千裡迢迢運到匈奴腹地,早已變質。霍去病當場倒掉,就是為了防止士兵一飲而盡,從而患上痢疾、腸炎等疾病。

試想,在軍營中,如果士兵患上痢疾、腸炎等疾病,一傳十,十傳百,軍中士兵的戰鬥力就會大打折扣,遇到匈奴,就會像砍瓜切菜一般,被匈奴輕易殺掉。

這就說明,霍去病治軍嚴謹,方法得當,不僅要讓士兵急速前進,還要讓士兵保持身體健康,從而發揮自身的戰鬥力。

5. 方法靈活,自給自足

兩軍交戰,糧草先行。《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鞠躬盡瘁,任勞任怨,寫下了著名的《出師表》,隨後,諸葛亮舉全國之力,接連開展了五次北伐,但是,這五次北伐皆因糧草不足,無奈返還。這就說明糧草具有左右戰爭勝負的重要性。

霍去病與匈奴交戰,每次都是挺進1000多裡,甚至2000多裡,戰線這麼長,他是怎麼保障軍中糧草的呢?

這個問題沒有難住霍去病,他巧妙地採取了「就地取材」的方法。也就是說,霍去病在急行軍時,並不需要帶上過多的糧草,而是,每當打敗匈奴後,就適當掠奪匈奴的糧草,自給自足,就地補給。這不僅給霍去病的長途奔襲提供了便利,更是能夠很大程度上緩解西漢的經濟壓力。利用匈奴的供給,攻打匈奴,這穩賺不賠的買賣,何樂而不為?

在匈奴中曾經流傳「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這也就說明霍去病對匈奴的打擊力度是巨大的,而能夠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就是憑藉霍去病對時局的準確研判、個人的出色發揮以及大膽果決,才能夠封狼居胥。

相關焦點

  • 鮮衣怒馬霍去病,封狼居胥縱縱英才
    他曾是長安城最耀眼的少年,飲馬瀚海,封狼居胥,西規大河,列郡祁連。十七歲,便在軍事上展露出非凡天賦,當時漢武帝想親自教導他《孫子兵法》,他卻跟漢武帝說「顧方略何如,不治學古兵法。打仗是隨機應變的事兒,學死板教條有毛線用?」
  • 「飲馬瀚海,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到底有多強?說出來你別不信!
    「飲馬瀚海,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到底有多強?說出來你別不信!霍去病,西漢著名將領、軍事家,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年僅十九歲的霍去病被封為驃騎將軍,奉命率領騎兵一萬餘人,出隴西,越過焉支山(今甘肅永昌西,山丹東南)千餘裡路程,轉戰六日。在此戰中,霍去病斬殺了匈奴的蘭王、盧侯王,以及匈奴軍士約一萬人。此外,霍去病還在此戰中俘獲了渾邪王王子及丞相等人,並奪得休屠王祭天所用到的金人。
  • 封狼居胥:武將建功立業的最高榮譽
    在我國古代的詩詞中有很多描述封狼居胥的詩句,如: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何問狼居胥,執戟夜急行;狼胥山前秋風緊,黃沙漠漠起塞聲。而一提到封狼居胥,我們首先想到的便是漢朝的帝國雙璧之一霍去病。然而不止是霍去病,後世王朝還有四位武將達到了封狼居胥的功績。
  • 戰神霍去病究竟有多厲害?匈奴的一句飲馬瀚海,封狼居胥,道出心聲
    這句充滿了豪情壯志的話是生於公元前140年,卒於公元前117年的霍去病說的。霍去病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將才,只可惜他只活了短短二十幾年就離開了他拋灑熱血的戰場。如果可以多給他一些時間,霍去病一定能實現他年少的夢想。
  • 讓古人津津樂道的「封狼居胥」,究竟是怎麼回事?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寫過一首著名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句話的意思是:當年劉義隆興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戰功封狼居胥,卻一敗塗地,落得倉皇逃命北望追兵的結局…… 封狼居胥,是古代許多將領的奮鬥目標,也是無數古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 活了23歲的戰神霍去病到底有多厲害?6年時間成就封狼居胥
    宋朝大詞作家-辛棄疾曾寫過一首膾炙人口的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裡有「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說是我國西漢時期著名的年輕將軍霍去病。霍去病雖然只活了短短的23歲,但是從他16歲從軍到23歲病逝,這6年間仿佛開掛的人生。
  • 霍去病雖然只活了24歲,卻完成了中國武將的最榮耀的事情——封狼居胥
    霍去病是漢朝的超級英雄,是戰神級的將軍,雖然只活了24歲,卻完成了中國武將的最榮耀的事情——封狼居胥。而且他年紀輕輕就被封為冠軍侯,從這個封號就可以看出霍去病的英勇善戰是漢王朝全軍之冠,那就是天下第一戰將的意思。
  • 漢驃騎大將軍冠軍侯霍去病:年少功成,斬首如麻,封狼居胥
    若沒能頂住外部壓力,實現自我蛻變,那麼就不會有漢族的出現,延續至今的華夏文明更是無從談起,只會與其他三個文明古國一般,存在於考古發現之中。捶打漢民族這塊精鐵的鐵錘,是當時東起長白山、西至中亞的草原帝國——匈奴,而當時讓西漢吹響反攻的號角,實現民族蛻變的,正是被譽為帝國雙璧的長平侯衛青與景桓侯霍去病。
  • 被稱為「戰神」的霍去病,厲害在何處?一句封狼居胥,道出心聲
    」在我認為,英雄的使命總是與時代息息相關。當漢朝匈奴大面積地作亂,這時霍去病便可以發揮他的軍事才能。才可以讓漢武帝重用他,從而成為一代戰神。站在千年前的歷史長廊,你可以領悟歷史人物的偉大精神,縱然他是千年前的人物,但也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 「名將傳奇」一代戰神,飲馬翰海,封狼居胥,——西漢霍去病
    【名人簡歷】霍去病(前140-前117年),漢族,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西南)人。中國西漢武帝時期的傑出軍事家,是名將衛青的外甥,任大司馬驃騎將軍。好騎射,善於長途奔襲。霍去病多次率軍與匈奴交戰,在他的帶領下,匈奴被漢軍殺得節節敗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話。
  • 封狼居胥霍去病與稱霸北方的石勒在大漠出現會是怎樣
    霍去病少年英發,率兵突入匈奴腹地2000餘裡,與匈奴左賢王遭遇。一場鏖戰,霍去病斬首七萬餘,而後乘勝揮軍北進,一直追到大漠深處的狼居胥山。到此山下,強敵遠遁,放眼四顧,悲風揚沙。霍去病登臨山頂,南面中原設壇祭拜天地,並在山上立碑紀念,以示此地納為漢家疆土。
  • 漢朝名將霍去病:一生未嘗敗績 封狼居胥成後世武將最高追求
    霍去病,西漢名將、軍事家,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得封冠軍侯。霍去病年紀輕輕就立下赫赫戰功。史書評價霍去病「驃騎冠軍,飈勇紛紜,長驅六舉,電擊雷震,飲馬瀚海,封狼居山,西規大河,列郡祈連」。 1.
  • 為什麼封狼居胥是歷代兵家最高追求?原來因為一個少年軍事天才
    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是中國歷代兵家的最高追求。這是為什麼呢?霍去病是一個父親不敢承認,母親又是個女奴的私生子。他的父親霍仲儒是平陽縣的衙役,分發在平陽公主家當差,母親衛少兒是平陽公主府裡的奴婢。他從小被養育在奴婢群裡,童年生活充滿艱辛。由於他姨母衛子夫受到武帝寵幸,舅舅成為大將軍,他勤奮學習,精通騎馬、射箭、擊劍等各種武藝。
  • 漢代「封狼居胥」戰爭徹底消滅了匈奴的有生力量
    《史記·匈奴列傳》云:匈奴「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士力能毌弓,盡為甲騎。其俗,寬則隨畜,因射獵禽獸為生業,急則人習戰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是時漢初定中國,徙韓王信於代,都馬邑。匈奴大攻圍馬邑,韓王信降匈奴。匈奴得信,因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晉陽下。高帝自將兵往擊之。會冬大寒雨雪,卒之墮指者十二三,於是冒頓詳敗走,誘漢兵。
  • 封狼居胥,及那個最鋒利的少年天才
    武帝最初的部署,是讓衛青出代郡,霍去病出定襄。但是聽聞單于大部向東運動,就改變了指令,霍去病改出代郡向東北,衛青出定襄,向西北。讓霍去病啃硬骨頭的意圖非常明顯。衛青碰上了單于主力,那意味著……霍去病撲了個空。但自帶北鬥定位的霍去病,怎麼可能撲了個空!沒有機會,創造機會也要打,這才是霍去病。而且,當衛青吸引了匈奴單于的主力,在東亞大陸上,還有誰能阻止霍去病的最強騎兵軍團呢!先跨過大漠再說。
  • 封狼居胥霍驃騎——天才機動進攻大師
    大漢驃騎將軍、冠軍侯霍去病,封狼居胥,揚我漢家風採,歷來無數文人騷客贊詠不斷。公元前140年霍去病以私生子身份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也許是小時候的體弱多病,「去病」包含著父母對他的殷殷期望,只望他遠離疾病。
  • 「我斑願稱你為最強」,心中最優秀的統帥-霍去病
    同年秋天,霍去病奉命迎接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渾邪王部分手下開始叛亂之時,霍去病果斷斬殺叛亂者,使得此次任務完美成功。自此,西漢控制了河西地區。封狼居胥在公元前119年,21歲的霍去病和衛青各率5萬騎兵討伐匈奴,霍去病在此次戰役中殲敵7萬餘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並且追殺剩餘匈奴到狼居胥山,並在此地舉行祭天。此戰過後,奴被漢軍在漠南蕩滌,匈奴單于逃到漠北,「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 作為評價古代武將的高標準,封狼居胥在我國歷史上有幾人完成?
    霍去病作為我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少年天才,其軍事才華肉眼可見,17歲時就能獨自領兵北逐匈奴,一戰成名。19歲收復河西走廊,退匈奴千裡。21歲時率軍突進2千裡,殲敵7萬,俘虜匈奴眾多將領,最終在狼居胥山封禪祭天,一將功成。
  • 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霍去病少年成名,初戰封侯。八百輕騎,擊匈奴於漠南,斬捕首虜,功冠全軍,兩次建功,獲封冠軍侯。此戰過後少年郎終將嶄露頭角,鋒芒畢露,如利劍出鞘一發不可收拾。 衛青和霍去病各率騎兵5萬,深入漠北,霍去病率軍北進,遠徵開疆,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迎戰左賢王,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於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祭地禪禮,兵鋒直逼至北海。「封狼居胥「由此而來。霍去病從此流芳百世,後世戰將以「封狼居胥「為最高的榮耀。在這戰場上,天就是被,地就是床。累了,幕天席地,何等曠達,何等豪邁。邊塞總會染上血色,如嗜血的彼岸花,開出黑暗裡的嬌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