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瓦式硬碟作妖?西數或不再明確機械硬碟類型,要「抽獎」購買?

2020-12-22 流石雪菜

最近看香多多上的華為備咖存儲這款產品很是實惠,1T的容量只要277元,同樣的價格也就能勉強買一個裸盤,這款產品還能當移動硬碟用。不過很遺憾,這個「備咖」使用的是7mm的薄盤,緩存高達128MB,不用說,疊瓦式(SMR)硬碟石錘,一個只能寫不能改的硬碟用著除了糟心還有什麼?

疊瓦式(SMR)硬碟,可以說是硬碟領域的一個毒瘤,和QLC固態硬碟一樣不受待見,QLC雖然性能弱但大多數人也是能接受的,但疊瓦式硬碟不僅性能差,而且可靠性上還有巨大的缺陷,當初這一技術就是用來給只存一次不改動的一些企業級領域準備的,但腦子壞掉的三大硬碟廠愣是把它帶到消費級市場。

近日,有一個更壞的消息傳出,Reddit上有網友爆料,未來西數可能不再區分一款硬碟是否是SMR硬碟了,這可能意味著同一系列、甚至同一型號的機械硬碟,是否是SMR需要「抽獎」,傳統的通過型號來辨別的方法可能會失效。

為什麼要推出SMR硬碟?因為SMR硬碟能夠提高約25%的存儲密度,原來雙碟的2.5寸1T硬碟用上SMR技術之後單碟就可以了,SMR技術也是目前達到單盤20TB及以上的唯一方法。但是,就像賣著TLC價格的QLC固態硬碟一樣,SMR硬碟也賣著非SMR硬碟的價格,更少的磁碟帶來更低的成本,讓硬碟廠商坐收漁利,而用戶只能被動接受。

而且SMR技術已經開發出來了,硬碟廠商不想把技術廢掉,就投入生產當中,儘管大部分用戶不願意使用。

更過分的是西數竟然把SMR硬碟帶到紅盤這個定位於NAS的系列(例如WDx0EFAX,x=2~6),我就是想問西數,誰家的NAS只存一次數據不改動內容?而且你用SMR也行,明確標出來啊,不僅購買頁面或者包裝上隻字未提,而且官方也「一問三不知」。

我想說,靠「欺騙」用戶賺錢的企業還會有回頭客嗎?或許這也是壟斷帶來的禍患,世界上的機械硬碟廠商經過不斷兼併後只剩下三家(西數、希捷、東芝),而這三家都在推SMR技術。技術的發展總是向好的方向,如果某些廠商還堅持倒行逆施的道路,那市場註定會讓其淘汰,就像2020年Q1機械硬碟出貨量暴跌那樣就是一個證據,前人有言:「欲讓其滅亡,先讓其瘋狂」。

擴展閱讀:

不過也有一些鑑別機械硬碟是否為SMR的方法,總結如下:1T及以下的3.5寸盤(臺式機硬碟)都不是SMR(單碟上SMR意義不大)。2.5寸的1T及以上的、7mm、128MB緩存的基本上全是SMR。7200轉的硬碟一般沒有SMR。64MB及以下緩存的硬碟一般都不是SMR(緩存比較多的非SMR盤也是存在的,只不過容量一般在8T以上)。目前西數的紫盤都不是SMR。目前紫盤的容價比很高,推薦購買(監控盤家用沒差),而且西數的紫盤保3年。西數的紅盤已經有SMR了,WDx0EFAX。東芝已經有SMR的盤了,型號DT02開頭,請注意辨別。

Sasuga Setsuna(流石雪菜)

bilibili:@SasugaSetsuna

微博、知乎、微信公眾號、騰訊企鵝號、百度百家號、一點號、大魚號:@流石雪菜

ETAC Labs——An organization of Mizuiro-Aqua

關注我吧!據說只要你關注up主就根本停不下來~

相關焦點

  • PMR、SMR硬碟要混用抽獎了?西數可能不再明確HDD硬碟類型
    如同SSD硬碟中的QLC快閃記憶體,HDD硬碟中的SMR硬碟也不討人喜歡,因為它本質上也是一種廠商很喜歡、但消費者要承擔代價的產品,性能及可靠性相比傳統PMR硬碟的問題。SMR技術是什麼?簡單來說,SMR硬碟將部分磁軌重疊在一起,類似屋頂的瓦片那樣排放,好處就是提升了存儲密度,在傳統技術上增加了25%的容量,但是代價也不小,由於數據疊放,不能隨機寫入數據,只要通過大緩存來連續寫入,同時可靠性也會下降。
  • 全球第一款:西數20TB SMR疊瓦式硬碟找到新東家
    SMR疊瓦式硬碟雖然人人喊打,但在容量、成本方面仍有突出的優勢,比如全球第一款20TB容量的機械硬碟,威騰電子Ultrastar DC HC650,使用的就是SMR技術達成的。在此之前,華為存儲伺服器已經引入這種硬碟,單系統總容量可達19.2PB,同時在強大的冗餘設計下,可靠性達到了99.9999%。
  • 疊瓦式和垂直式哪個好?機械硬碟疊瓦式和垂直式優缺點與辨別方法
    如今,硬碟主要分為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兩種,裝機基本首選固態硬碟了,對於存儲要求較高的用戶來說,大容量固態硬碟有點昂貴,無疑是考慮價格相對便宜的機械硬碟作為存儲使用。所謂的疊瓦式(SMR)和垂直式((PMR)是目前機械硬碟磁記錄技術,其中疊瓦式機械硬碟爭議很大,自從被用戶發現弊端之後,口碑比較差。
  • 站內值友幫你選,可靠的性價比非疊瓦式機械硬碟推薦清單
    疊瓦式為人唾棄的最大原因來了,疊瓦式硬碟在數據寫入過程中會執行一系列複雜操作:因為寫磁頭要寫滿整個磁軌,而每個磁軌都有一部分被相鄰磁軌覆蓋,向磁軌中寫數據可能會覆蓋與其相鄰的磁軌的數據,導致相鄰磁軌上的數據被改寫;為了保證相鄰磁軌上數據的完整性,需要在寫之前,先將相鄰磁軌上的數據讀出來,和需要新寫的數據一起重新組織後再依次寫入。但會給硬碟寫入帶來嚴重拖累效率下降。
  • 「攢機向」電腦的「倉庫」硬碟怎麼選之機械硬碟
    硬碟是電腦存儲數據的地方,重要性可想而知。現在裝機基本上是固態用來裝系統和常用軟體,而機械盤則用來作為存儲數據盤。怎麼挑機械硬碟就是今天要說的。先說下機械硬碟怎麼工作的。為啥說它,因為它和機械硬碟的工作方式很像。他們都有一個碟片用來記錄信息,用一個機械臂讀取信息,只是原理有些不一樣。留聲機從外圍一直向裡直到讀完整張碟片,機械硬碟可以定位讀寫,工作時機械臂抬起,找到信息讀寫之後再回來,不斷重複這個動作。先說這個的原因是為了下面講的機械硬碟參數更好理解。
  • 機械硬碟經久不衰,原來還分垂直式和疊瓦式的
    機械硬碟近年來隨著價格越來越低,容量越做越大,不僅沒退出歷史舞臺反而爆發出旺盛的生命力,裝機時一般首選一塊固態硬碟+一塊機械硬碟這種組合。 最近各大論壇、貼吧又在討論"疊瓦式硬碟"和"垂直式硬碟",不過大家態度都出奇一致,那就是最好不要買"疊瓦式硬碟"而推薦買"垂直式硬碟"。
  • 機械硬碟的選購要點分享,多角度幫你區別疊瓦式(smr)硬碟
    機械硬碟(HDD),作為電腦端數據的傳統存儲設備,已經隨著固態硬碟(SSD)的發展,逐漸開始邊緣化。雖然機械硬碟在讀取速度上遠遠不及SSD,但仍憑藉著大容量下的價格優勢,仍舊在數據市場佔據著一席之地。那要如何選購機械硬碟呢?
  • 垂直式硬碟和疊瓦式硬碟有什麼區別?應該如何分辨這兩種硬碟?
    對於電腦的機械硬碟,大家可能不清楚,但其實,機械硬碟是有著垂直式硬碟和疊瓦式硬碟區別的。那麼垂直式硬碟和疊瓦式硬碟應該怎麼分辨呢?垂直式硬碟和疊瓦式硬碟又有什麼區別?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來好好了解一下吧。垂直式硬碟怎麼分辨?
  • 西數終於「慫了」!主動標出SMR疊瓦硬碟,但不會放棄這個技術
    關於機械硬碟的SMR技術,我已經多次報導過了,早在一年多之前國內玩家就開始研究如何辨別是否為SMR的方法,但直到最近這個月外國玩家發現西數紅盤使用SMR並造成使用故障才點燃了這個「巴爾幹火藥桶」,聲討西數的大潮此起彼伏,另外兩家硬碟企業(希捷、東芝)也毫不意外地中槍。
  • 硬碟技術的倒退?一文看懂疊瓦式硬碟和垂直式硬碟的愛恨情仇
    近日,威騰電子推出了旗下新款企業級硬碟,Ultrastar DC HC550,單碟2TB,非疊瓦式(SMR)技術,使用的是EAMR技術,關於威騰電子最新的EAMR技術的具體原理尚不得知,威騰電子也只透露其為MAMR(微波輔助磁記錄)技術的一個分支,雖然沒有採用垂直式(PMR)技術,但是拋棄了疊瓦式(SMR)技術就已經讓很多機友開心了,但是為什麼疊瓦式(SMR)技術這麼招人痛恨呢
  • 疊瓦式處世人人喊打,當真如此不堪?達人親自購買測試,告訴你真相
    本視頻經PoorPlayers窮玩組授權發布,原標題:《【對比】疊瓦式硬碟的真實水平?希捷2T疊瓦實測體驗對比 256M緩存疊瓦式硬碟使用體驗究竟如何(重製版) ST2000DM008 ST2000DM006》,原地址:www.bilibili.com/video/av46659537。未經作者同意,請勿轉載。到了20年,希捷、威騰電子和東芝這三家市面上能買到的家用機械硬碟品牌,都要主推疊瓦式硬碟了。
  • 西數紅盤「疊瓦門」後,機械硬碟選購避坑指南
    筆者認為,機械硬碟的銷售下滑,更大的可能性是消費者對表現糟糕的「疊瓦技術」用腳投票的結果,而不是新冠疫情的影響。 從個人用戶視角,我們只關心三個問題: ·SMR「疊瓦技術」有什麼缺點? ·選購機械硬碟如何避開SMR的「大坑」? ·市場上還有沒有能打的硬碟?
  • 西數因為SMR疊瓦硬碟被告了!這次看誰還敢作死
    之前我對SMR硬碟的事件進行了跟蹤報導,雖然西數在面向NAS存儲的紅盤系列使用SMR(疊瓦式磁記錄)技術的事件以西數公開具體使用SMR技術的硬碟的型號而告一段落,但是外國的用戶可沒有那麼好對付,近日,律師事務所Hattis Law就西數紅盤使用SMR技術的事件在美國加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提起了集體訴訟
  • 西數希捷東芝三大廠的SMR機械硬碟並不適合NAS RAID環境
    威騰電子(WD)、希捷(Seagate)和東芝(Toshiba),均已被證實在銷售非傳統垂直記錄(PMR)方式的機械硬碟。雖然疊瓦式(SMR)具有存儲密度更高、相對成本更低的特點,但許多消費者並不買帳,尤其是寫入性能太拖後腿,嚴重限制了 SMR 硬碟在對延遲要求較低的歸檔應用中的使用。
  • 為什麼SMR疊瓦式機械硬碟不招人待見
    最近關於各大機械硬碟廠家使用SMR疊瓦式存儲技術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SMR涉及的產品只包含機械硬碟,不含SSD固態硬碟,所以固態硬碟還是放心買,不受影響。機械硬碟長這個樣子:機械硬碟為什麼要採用這種技術?所圖無非就是兩個方面:低成本、高容量。
  • 華為企業級存儲產品選用西數SMR硬碟 高冗餘不易丟數據
    其中,5機架可掛載120塊硬碟,容量最高2.4PB,單硬碟為20TB SMR(疊瓦式磁記錄)。經挖掘可知,目前市面上唯一出貨的20TB SMR硬碟來自西數的DC H650,9碟封裝。希捷單盤最大16TB,20TB的HAMR硬碟年底出貨,東芝的20TB更是得等到明年。其它方面,存儲方案的核心處理器為華為自研鯤鵬920,64核ARM,7nm工藝,能效比Intel至強高出30%。
  • 不止西數 希捷HDD硬碟也會CMR、SMR混用
    SMR疊瓦式硬碟現在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是對廠商來說SMR能夠增加25%的容量,簡直是無法拒絕。現在西數的紅盤已經確定是SMR、CMR硬碟混用,壞消息是希捷也會如此,兩大HDD巨頭這點倒是很默契。
  • 機械硬碟「開倒車」?SMR比PMR差在哪?為何會飽受爭議?
    可物理結構上的不同,機械硬碟幾乎無法在讀寫速度上追趕固態硬碟,即便是低端的固態硬碟使用完了模擬SLC緩存,在對實際操作體驗比較重要的4K讀寫上也依舊是要勝過機械硬碟。由此可以預料的是,隨著大容量低成本固態的方案越來越成熟可靠,恐怕終究是要有取代機械硬碟的一天。
  • 堂堂紅盤混用SMR、PMR被網友抓包:西數承認了
    如同SSD硬碟中的QLC快閃記憶體,HDD硬碟中的SMR硬碟也不討人喜歡,因為它本質上也是一種廠商很喜歡、但消費者要承擔代價的產品,性能及可靠性相比傳統PMR硬碟的問題。 SMR技術是什麼?簡單來說,SMR硬碟將部分磁軌重疊在一起,類似屋頂的瓦片那樣排放,好處就是提升了存儲密度,在傳統技術上增加了25%的容量,但是代價也不小,由於數據疊放,不能隨機寫入數據,只要通過大緩存來連續寫入,同時可靠性也會下降。
  • NAS製造商出手:SMR疊瓦盤被判死刑,群暉明確不再支持
    疊瓦盤究竟能不能用在NAS網絡附加存儲伺服器上?在西數有選擇性地給部分用戶替換使用SMR技術的紅盤之後,世界主要NAS製造商已經開始就此問題表態,讓我們看看他們是怎樣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