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香多多上的華為備咖存儲這款產品很是實惠,1T的容量只要277元,同樣的價格也就能勉強買一個裸盤,這款產品還能當移動硬碟用。不過很遺憾,這個「備咖」使用的是7mm的薄盤,緩存高達128MB,不用說,疊瓦式(SMR)硬碟石錘,一個只能寫不能改的硬碟用著除了糟心還有什麼?
疊瓦式(SMR)硬碟,可以說是硬碟領域的一個毒瘤,和QLC固態硬碟一樣不受待見,QLC雖然性能弱但大多數人也是能接受的,但疊瓦式硬碟不僅性能差,而且可靠性上還有巨大的缺陷,當初這一技術就是用來給只存一次不改動的一些企業級領域準備的,但腦子壞掉的三大硬碟廠愣是把它帶到消費級市場。
近日,有一個更壞的消息傳出,Reddit上有網友爆料,未來西數可能不再區分一款硬碟是否是SMR硬碟了,這可能意味著同一系列、甚至同一型號的機械硬碟,是否是SMR需要「抽獎」,傳統的通過型號來辨別的方法可能會失效。
為什麼要推出SMR硬碟?因為SMR硬碟能夠提高約25%的存儲密度,原來雙碟的2.5寸1T硬碟用上SMR技術之後單碟就可以了,SMR技術也是目前達到單盤20TB及以上的唯一方法。但是,就像賣著TLC價格的QLC固態硬碟一樣,SMR硬碟也賣著非SMR硬碟的價格,更少的磁碟帶來更低的成本,讓硬碟廠商坐收漁利,而用戶只能被動接受。
而且SMR技術已經開發出來了,硬碟廠商不想把技術廢掉,就投入生產當中,儘管大部分用戶不願意使用。
更過分的是西數竟然把SMR硬碟帶到紅盤這個定位於NAS的系列(例如WDx0EFAX,x=2~6),我就是想問西數,誰家的NAS只存一次數據不改動內容?而且你用SMR也行,明確標出來啊,不僅購買頁面或者包裝上隻字未提,而且官方也「一問三不知」。
我想說,靠「欺騙」用戶賺錢的企業還會有回頭客嗎?或許這也是壟斷帶來的禍患,世界上的機械硬碟廠商經過不斷兼併後只剩下三家(西數、希捷、東芝),而這三家都在推SMR技術。技術的發展總是向好的方向,如果某些廠商還堅持倒行逆施的道路,那市場註定會讓其淘汰,就像2020年Q1機械硬碟出貨量暴跌那樣就是一個證據,前人有言:「欲讓其滅亡,先讓其瘋狂」。
擴展閱讀:
不過也有一些鑑別機械硬碟是否為SMR的方法,總結如下:1T及以下的3.5寸盤(臺式機硬碟)都不是SMR(單碟上SMR意義不大)。2.5寸的1T及以上的、7mm、128MB緩存的基本上全是SMR。7200轉的硬碟一般沒有SMR。64MB及以下緩存的硬碟一般都不是SMR(緩存比較多的非SMR盤也是存在的,只不過容量一般在8T以上)。目前西數的紫盤都不是SMR。目前紫盤的容價比很高,推薦購買(監控盤家用沒差),而且西數的紫盤保3年。西數的紅盤已經有SMR了,WDx0EFAX。東芝已經有SMR的盤了,型號DT02開頭,請注意辨別。
Sasuga Setsuna(流石雪菜)
bilibili:@SasugaSetsuna
微博、知乎、微信公眾號、騰訊企鵝號、百度百家號、一點號、大魚號:@流石雪菜
ETAC Labs——An organization of Mizuiro-Aqua
關注我吧!據說只要你關注up主就根本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