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長30米的恐龍有多大?用公交車做對比一目了然

2020-12-14 小橙瞎玩

在你認知中最大的恐龍有多大呢?接近40米的龐然大物又真的存在過嗎?

這是遼寧龍,生活在距今約1.2億年前的白堊紀早期,化石出土於我國的遼寧義縣,預估它們的體長約在30~40釐米,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甲龍類恐龍。

這是小馳龍,生活在距今約8000~75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根據出土的化石推算它的體長,僅有約40釐米,因其手掌已經退化成一根指爪,所以它們很有可能是以蟻類為食。

這是張氏秋扒爪龍,生活在距今約7000~66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預估它們體長約有50~60釐米,食物來源很有可能是以偷取恐龍蛋為主。

這是河源龍,生活在距今約8000~6600萬年前,化石出土於廣州河源市,這也是在我國境內,發現為數不多的一種偷蛋龍科恐龍,推測體長約有1.5米,重約20公斤。

這是內蒙古龍,鐮刀龍科內蒙古龍屬,約生活在8000~74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首具化石出土於內蒙古的二連盆地,同時還發現它們和巨盜龍共同生活在這一區域,成年的內蒙古龍可以長到2.3~3米。

這是恐爪龍,生活在約1.1億年前的白堊紀早期,因為化石多數出土於加拿大及美國等地,所以推測它們應該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成年的恐爪龍體長可達3.5~4米。

這是達科他盜龍,化石出土於南達科他州,生活在約66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推算它們在成年後身長約有5米,重約400公斤。

這是猶他盜龍,目前已知馳龍科最大的物種之一,生活在1.2億年前的白堊紀早期,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成年的猶他盜龍體長可達6米,重約600公斤。

這是角鼻龍,約1.5~1.4億年前晚侏羅紀的一種,中大型掠食性恐龍,化石多數出土於北美洲的東部和歐洲西南部一帶,也有疑似角鼻龍的化石在坦尚尼亞被人發現,據推算它們在成年後體長可以長到7米,重約1.8t。

這是虔州龍,因化石出土於我國贛州的龍嶺鎮,同時它又是暴龍科的成員之一,所以被稱為中華虔州龍。

匹諾曹暴龍,是一種兇殘的肉食性恐龍,生存年代約在66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通過對化石的研究,預估虔州龍的體長可達7.5~8米。

這是永川龍,同樣是一種大型獸腳類恐龍,化石出土於我國重慶市的永川區,地質年代約為1.65億年前,起初推算它們的體長可達近8米,隨後又在同一區域發現了一具巨型化石,光頭骨長度就約有一米,重新推算後,預估它們的體長可達10.5米,重約5t。

這是高棘龍,鯊齒龍科的大型肉食恐龍,生活在約1.16~1.1億年前的白堊紀早期,化石曾在美國的多處地點被人發現,據推算,高棘龍的身長約有11.5米,重約7t,在當時絕對是北美洲的一大惡霸。

這是恐手龍,在亞洲發現的一種大型獸腳亞目屬恐龍,生活在距今約70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化石在蒙古南部的戈壁沙漠被發現,根據目前最大的化石樣本,推算恐手龍的體長可達近12米,重約7t。

這是鯊齒龍,又名望齒龍,約生活在9800~9300萬年前的非洲北部,是一種巨型肉食性恐龍,通過對伊吉迪沙漠出土的化石進行還原後,推算鯊齒龍的體長可能會超13米,光頭骨化石就達到了1.75米,龐大的身軀加上鋒利的牙齒,註定讓它成為了當時的非洲一霸。

這是霸王龍,一種我們耳熟能詳的史前巨獸,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恐龍之一,它們生活在,距今約6800~66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成年的霸王龍平均體長可達近12米(預估),重約9t,目前已知最大的一具化石樣本,推算它們的體長可能會超14米,由於頭骨強壯牙齒鋒利,所以它們擁有非常驚人的咬合力,可以輕易咬穿其它恐龍的皮肉和骨骼,就連防禦力極高的三角龍,也經常變成霸王龍的盤中餐,正因它們如此兇殘,所以才被人們稱之為暴龍。

這是山東龍,鴨嘴龍科鳥臀目的一種巨型食草恐龍,化石出土於山東,生活在距今約8000~72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目前一具中等個體的化石樣本,保存在北京中國地質學院,該正模的體長約在14.7米,推測個體較大的山東龍,體長可能會超16米,遠大於其它鳥臀目恐龍。

這是施氏無畏巨龍,約生活在7700~70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化石出土於阿根廷西南部的巴塔哥尼亞,目前已發現的骨骼樣本多達百具,其中包括9米長的尾椎骨,還有肩骨及下顎骨等,通過3d模擬還原,推算它們的體長可能會超過25米,重約30t,而更為驚人的是,研究人員發現,這具化石很有可能是一具,正在成長階段施氏無畏巨龍,也就是說它們的體長,很有可能會長得更為巨大。

這是腕龍,同樣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種巨型恐龍,它們生活在侏羅紀的晚期,化石出土的地質年代約為1.54~1.53億年前,通過對化石的研究,推算它們的體長可能會達到26米,重約30t,可想而知,可想而知當它們站住人類面前,會是怎樣一副場景。

這是中加馬門溪龍,是馬門溪龍家族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它們生活在距今約1.6億年前晚侏羅紀,化石出土於我國新疆北部的準噶爾盆地,因為它是在我國與加拿大聯合考察時,被發現挖掘出來的,所以才被稱為中加馬門溪龍,通過對目前發現化石樣本進行仿真還原後,推算出中加馬門溪龍的體長可能會超過30米,最大的(預估)值為35米,重約50t,似乎這個長度的概念,已經超過了一般人的認知。

這是阿根廷龍,一種超巨型食草恐龍,名字來源於它的出土地,發現化石的地質年代,約為9600~9200萬年前的白堊紀,自第一具骨骼被發現後,它就註定成為了恐龍圈內的焦點,通過對目前裝架的樣本進行仿真還原後,(預估)它們的體長約有38米,重約60t,不過可惜的是它們早已滅絕,所以這種場景只有在電影中才能看到。

雖然以上介紹的這些恐龍,我們通過看圖可以腦補出很多畫面,因此,它們原本的長相是未知的,不過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們確實是曾在地球上,存在過的一種巨型生物,如果你也喜歡看此類節目,記得關注 點讚 留言 !

相關焦點

  • 白堊紀烏因庫爾組有什麼恐龍?12種物種(最大體長40米)
    白堊紀烏因庫爾組地層中主要發現的正式命名恐龍有12種,其中肉食恐龍包括了馬普龍、牛獵龍、戈瓦裡龍、南盜龍、烏因庫爾龍、蠍獵龍、雷霆龍以及肌肉龍,而植食性恐龍則包括了阿根廷龍、喬岡龍、鷲龍以及利邁河龍等。 白堊紀烏因庫爾組有什麼恐龍 1.
  • 網友湖邊遇「恐龍」!其實是當地常見動物,體長4米重約800斤
    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那不勒斯,某座高爾夫球場的湖邊,有網友經過時看到一個巨大的身影在移動。看著這龐大的身軀,不禁讓人想到危險的恐龍。 當然,這可不是什麼稀有生物,有眼尖的網友一眼看出,這「怪物」其實是棲息在佛羅裡達州的美國短吻鱷。成年雄性短吻鱷體長可達4米,體重接近800斤,在路上遇到確實挺恐怖。
  • 20張「活久未見」的對比照,遠古生物有多大,現在終於有概念了
    相信大家對恐龍的大小有一定了解,畢竟我們看了過很多關於恐龍的科幻片,但是,之於其它遠古生物你有概念嗎?如果它們出現在城市裡,人類會不會真的是弱勢群體呢?今天這組對比照也許能給出答案。看完後,這麼多年的謎團終於解開了。
  • 地球上是否可能存在體長超過100米的生物?為什麼?
    到目前為止,在人類已知的所有動物中,體長都沒有超過100米的。現存體長最長的動物為藍鯨,已發現的最長的藍鯨體長為29.9米。但是,藍鯨並不是生物發展史上體長最長的動物,根據已發現的化石看,體長最長的動物為巨體龍。
  • 恐龍時期的蟑螂究竟有多大?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恐龍時期指的是2億多年前至6000多萬年前的中生代(包含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三個紀),那個時代地球上的動物體型都很大,恐龍便是其中的代表,最大的阿根廷龍體長超過40米,重量100噸以上,簡直是巨無霸。
  • 史上最大青蛙:體長超過1米,連恐龍都吃,超出人類想像
    實際上在地球生命進化的歷史上,兩棲動物的體型曾經非常龐大,在恐龍時代就曾出現過一種體長達到1米的大青蛙,名叫史前魔鬼蛙。時間還要追溯到1993年,當時美國的古生物學家戴維.克勞斯在非洲馬達加斯加考察的時候,發現了一種巨型的史前青蛙化石。如果將青蛙的後腿伸直測量,它的體長完全能夠達到1米。無論是體型還是重量,都大大超出了人們對青蛙的已知印象。
  • 有多大?
    對於「大」這個詞,一般來說有兩個概念,一個是足夠長,一個是足夠重。基於這兩個前提,我們再來對比一下,看看有沒有比藍鯨重或者大一些的生物。首先,巨體龍的脛骨有2米左右,比身長40米(最大),體重90噸的阿根廷龍的脛骨(1.5米左右)要長和粗25%左右,生物學家根據其脛骨、股骨的化石與阿根廷龍以及南極龍對比,初步推斷,巨體龍的體長應該在42米,體重應該在210噸左右。
  • 巴塔哥巨龍最大恐龍背後的真相|恐龍|巴塔哥|愛登堡與巨龍|化石
    圖註:巴塔哥巨龍的化石,圖片來自網絡圖註:巴塔哥巨龍的完整度展示,圖片來自論文通過對化石的重建,我們知道巴塔哥巨龍可是不折不扣的大傢伙,根據2017年的建屬論文推測,其中最大的標本體長可達37米,肩高6米,體重至少有50噸以上。
  • 中國發現疑似最重恐龍,體長38米,重達130噸,化石出土於河南
    我們知道,恐龍當中不但有兇猛的霸王龍,還有許多體重幾十噸甚至更高的龐然大物,比如腕龍、梁龍、泰坦龍等。在這些巨型恐龍當中,到底哪種恐龍的體重最大呢?對於這個問題,相信我們大家都聽過不少分析,但迄今為止並沒有明確的答案。比如易碎雙腔龍。
  • 撒哈拉沙漠發現史前巨型河怪,體長15米、重20噸,以巨魚為食!
    所以以前古生物學家從拼湊的化石推測,棘龍的體長13到18米,2至4.8米高,體重可達26噸,被暫定為目前已知最大型的肉食性恐龍,屬於純地棲恐龍。此外有研究推測,棘龍背上那塊「高人一等(長度2.2米)」像「風帆」一樣的背棘,可能不是用來調節散熱,很有可能是用來溝通和展示求偶。
  • 巴塔哥巨龍最大恐龍背後的真相
    37米,肩高6米,體重至少有50噸以上。到底誰才是最大的恐龍,這一直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除去謎一樣的極巨龍(原屬於雙腔龍屬的易碎雙腔龍)和「超重龍」(一種體長可達50米的超級梁龍科,之前一度被認為屬於超龍,目前依然存在爭議),公認的體型最大的恐龍是阿根廷龍。那麼巴塔哥巨龍真的如媒體所說成為了超越阿根廷龍的存在?不用急著下結論,簡單的對比後就知道答案了。
  • 巨型恐龍到底有多大?地震龍比藍鯨還要長
    恐龍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而最大的恐龍是草食性的蜥腳類恐龍。蜥腳類恐龍的種類繁多,長有龐大的身體、長長的脖子和扁小的頭。有些蜥腳類恐龍甚至有4層樓房高。極龍至少有30米長、12米高,體重超過130噸,是20頭大象重量的總和。 骨頭最重的恐龍
  • 《侏羅紀世界2》曝新恐龍造型圖,5大食肉恐龍即將炫酷登場
    萬眾期待的怪獸大片《侏羅紀世界2》即將在暑期上映,關於影片中各種恐龍的造型正在接連曝出,影片最新曝光了新登場的重量級恐龍重爪龍的清晰官方造型和設定:從圖中我們能看出,片中的這隻重爪龍身長9.3米,體重2噸,重爪龍名字意思是很重的爪子,指的是其具有非常大的前爪,與霸王龍的小爪子形成鮮明對比
  •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第二梯隊)
    體長約30米左右,遠不及新聞中報導的37米。體重大約是阿根廷龍的70-75%,因此不能算是最大的恐龍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巴塔哥巨龍並沒有完全停止發育,雖然能生長的空間很有限了,但等他完全停止生長後,或許還會比現在更大些。圖註:不同作者復原的巴塔哥巨龍。
  • 霸王龍並非最大肉食恐龍,這三種恐龍與其不相伯仲,有一種在我國
    恐龍時代是大型動物橫行地球的時代,有些食草的腕龍和梁龍類都重達30~100噸,食肉的霸王龍體重也在10噸以上,比現在的大象還要大一些,無論是在恐龍時代之前和之後,都沒有出現過如此巨大的陸生動物。暴龍科的霸王龍一直被認為是史上最大的食肉動物,霸王龍又叫雷克斯龍,存在於白堊紀末期,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活動範圍主要在北美洲,成年霸王龍的體長約11.5-14.7米,頭部長度就近2米,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者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部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最重者可達14.85噸,看上去十分粗壯,其嘴巴的咬合力在10噸以上。
  • 恐龍時代有沒有比霸王龍還厲害的恐龍?
    從外觀上看,它有著一對粗壯的後肢,相比後肢,它短小的前肢與身體看似格格不入,因此,到目前為止,霸王龍的前肢到底是幹什麼用的?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不過,有古生物學推測有兩個假說,一說是前肢能夠幫助霸王龍在進食時,按住獵物,方便撕咬;一說是它的前肢是方便繁殖期時作為身體的支撐使用的。
  • 1.5億年前的異特龍,體型長達11米,比霸王龍還早的食肉恐龍
    殺戮猛獸異特龍,異特龍又稱異龍,他是最成功的掠食者,會以其他大型植食性恐龍為食。作為侏羅紀的恐怖明星代表,最明顯的特徵頭頂上有一對三冠,他們高約5米,長達11米,重達4噸。除了體型之外,異特龍還有兩件致命武器,使其成為厲害的掠食者。第一個就是前肢伸出的3個爪子,好比鷹爪一樣又長又彎,並且富有發達的肌肉。
  • 戈瓦裡龍:南美大型肉食恐龍(擁有小短手/長6-7米)
    戈瓦裡龍是一種獸腳亞目下的新獵龍科,誕生於9300萬年前的白堊紀早期,有著暴龍類恐龍一樣的小短手,但是它整體看起來更加修長,尤其是後肢極為粗壯修長,非常善於奔跑,體長可以達6-7米,屬於大型肉食恐龍的一種,化石出土於南美洲。
  • 遠古生物有多大?日本人PS了22張對比照,圖9是翼龍和人類打籃球
    相信大家對遠古生物可能都有一定定了解,特別是恐龍,這種神奇的遠古生物,在遠古時代簡直是神一樣的存在。但是它們的大小你可能沒有給直觀的印象,只是知道它們巨大。日本科研部門PS了一組照片,把它們搬到我們身邊的環境裡,可以給你給最直觀的印象。
  •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第一梯隊)
    圖註:石樹溝組的復原圖,最大的便是中加馬門溪龍,近處還能看到霸王龍的老祖宗五彩冠龍,作者:勞爾·馬丁中加馬門溪龍的化石包括有長達1.4至1 .6 米的頸椎骨和超過 4 米的頸肋,足以說明這種恐龍的體長至少都有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