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於春,今年雖然情況特殊,但到了陽春三月,膠東農村早就進入了春耕的忙碌狀態,下面這組圖片,就帶大家看看當地春耕的場景,圖片的拍攝地點主要在煙臺的萊陽和海陽農村,圖為一個村莊外面綠油油的麥田。
膠東半島東西部地形不同,春耕形式也不太一樣,此前給大家看過的主要是丘陵山區修剪果園的場景,而萊陽境內大塊的平地就比較多,因此開春這段時間,機械耕地的場景很常見。
這個時候的農機,活也比較多,經常在不同地塊之間走動。
犁過之後的地,看上去就要鬆軟平整得多。
大塊的田地用農機,而小的地塊,農民們一般用手扶拖拉機操作就行。
更小的地塊,比如說小菜園,通常只需要用這種耙地的工具。
這是菜園裡越冬之後重新煥發生機的蔥和菠菜。
這是剛種到地裡、鋪上地膜的土豆。
這位大叔則在從地裡刨出去年放在土裡的板慄,他是用這種方式進行「育苗」,溫度合適的情況下,埋在土裡的板慄就會出芽,可以用來培育成幼苗。
如果非要用一張圖片展現膠東春耕的話,這張圖片或許很具有代表性,翻綠的田野上,農民們步行其中,雖然舉動各不相同,但都忙碌著。希望一分耕耘,到時候能有一分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