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雖然物質依然相對匱乏,但我們的精神食糧相比之前是極大地豐富了。當時電視機已經開始普及,所以我們可以收看很多電視節目。
而當時還在上小學的我們,可以收看到很多小孩子愛看的節目類型,除了武打片以外,當然還有更愛看的動畫片。
當時中國引進了很多外國動畫片,其中影響最大的有這樣幾部,首先是來自美國的《米老鼠與唐老鴨》。其搞笑並且誇張的動作、有趣的故事情節,當年帶給了我們無窮的歡樂。
這部動畫片即便現在放映,相信也能使現在相對來說見多識廣的孩子們捧腹大笑!另外我們驚奇地發現,為啥唐老鴨的聲音和孫悟空的聲音一樣啊?
後來才知道原來唐老鴨的配音和六小齡童版《西遊記》裡孫悟空的配音是一個人!他就是李揚。
還有,來自日本的動畫片《聰明的一休》,應當說這部動畫片帶給我們的有快樂、有智慧的啟迪,當然還有一些令人傷感的都東西,可謂五味雜陳。比如:
一休哥和小葉子作為小孩子卻都無法和媽媽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一休哥是有人不讓見媽媽,這讓當時的我們非常感到不解。而小葉子是因為媽媽早就去世了。
而且我們當時還驚奇於日本的小孩子為啥大冬天還露著腿。這一切都在我們年長之後找到了答案。
事實上,在此之前我們中國普通百姓對日本這個國家了解不多。經歷過抗戰的老人,提到日本恐怕都是恐懼還有仇恨。而年輕人對日本的印象,大都來自抗日題材的電影,也不是什麼好印象。
而《聰明的一休》,尤其是對小孩子來說,豐富了我們的認知:原來日本和中國有這麼多的相似之處,文字、器物、建築、情感等等……可以說,這部動畫的引進,當然是和當時國際大形勢息息相關的。
當然還有一部日本科幻動畫片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鐵臂阿童木》,阿童木是個機器人,也可以說是神通廣大的,也可以直上雲霄,但前提必須是有能源提供。當時記得我們小夥伴之間,還進行了一場腦洞大開的爭論:如果阿童木和孫悟空打起來,哪個更厲害?
當然,當年還有一些日本動畫片值得回憶,比如《尼爾斯騎鵝旅行記》、《花仙子》等等……對於《花仙子》恐怕很多女生印象更深刻一些,因為其中不斷變換的新衣服難道不是女生們的最愛嗎?
另外,當年還有一部來自捷克斯洛伐克的系列動畫短片《鼴鼠的故事》,該片不記得有臺詞,但還記得有這樣一個場景,鼴鼠把各種好聽的聲音收集起來,像烙餅一樣擀成一個圓形唱片,然後躺在窩裡欣賞。
應當說,80年代的我們是快樂的,精神世界是豐富的。唯一的遺憾就是由於經常停電,很多動畫片看得並不完整,或者乾脆沒看到,歡迎網友們加以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