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盤重磅事件落實,或將苦不堪言迎來「暴風雨」模式?
周四進行市場經濟呈現不斷震蕩走弱的格局,投資者我們可以通過看到,早盤滬指高開2點於3342點,創業板高開2點於2767點,開盤時間以後中國市場環境震蕩回落,最低3330點出現這樣一個發展分時線低點,之後我國市場信息快速增長反彈翻紅,最高3354點遇阻後再次回落,最終收於全天工作相對處於低位區域!主板滬指收跌8點於3332點,創業板收跌26點於2737點!對於企業目前的市場,投資者該如何正確看待和解讀呢?
從今天的行情來看,兩個市場共上漲1168股,其中44隻股票上漲9%以上,211隻股票上漲3%以上;相比之下,兩個市場共下跌2718股,其中37隻股票下跌9%以上。 超過3%的股票456!
從股市數據可以看出,隨著市場主要指數終於在全天相對較低的地區收盤,市場下跌的股票數量是上漲的股票數量的兩倍多,主要下跌的股票數量是主要下跌的兩倍多,交易限額和股票數量基本相同,與午盤相比,市場在下午繼續擴大跌幅,大部分板塊處於低迷的調整狀態,即市場調整的步伐沒有改變!
從短期市場的,因為高共振的短期較大每周3359,3361連續點的水平,所以短期市場進入難消化模式,並於周二,周三,在周四艱難的市場持續下滑在3334過去三個交易日均最低點,3332點,3330點和3330點的今天,最低的時間線出現低。
盤中第一部分時間進行支撐反彈,最高發展起來學習到了3354點,對位起來可以完成自己以後,市場需要繼續調整,並且盤尾收於全天相對低位區域,說明企業市場環境還有我們繼續調整的可能,沒有突發利好刺激,暫時要先調整後再看迎來的機會!
所以,看看目前的市場,在過去三個交易日的市場是一個典型的模式箱體震蕩區間3330-3360,但根據目前的方向,市場可能打破箱子,大跌破3330點的概率只有後會有一個新的時間線的機會!始終按照投資者手中的情況下,等待合適的機會,還是繼續在戀愛耐心等待與機會!
交易心理的本質上是什麼,我們需要怎麼做交易心理的本質是艱難的磨練自己的人性,讓自己不受強大的下垂體區控制,減少衝動、短視和急功近利;努力的訓練自己的大腦皮層,讓理性區域更強大,發達。多數交易者並不缺少智慧。
很多人聰明敏銳,但是缺乏對人性本能系統的清醒認識,不知道自己內心對欲望的承受力,錯誤地建立了超過自己心理承受水平的倉位和敞口,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當人處於壓力狀態,大腦就會潛意識所驅使,急功近利,患得患失,短視。大腦皮層被壓抑,理性受壓,失控,會做出愚蠢或者不理智決策,容易因為患得患失而成為韭菜。
當人的意欲完全平息冷卻,智力才能完美工作,才能清晰客觀。怎麼做?首先,訓練你的理性思維能力練心和學習知識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心如一個容器。越練越大。當你內心更從容,必然可承受更大的壓力,面對更大的挑戰,處理好更高層次的事情。你對愛上和投資的管理能力也就升上去了。
強者的陷阱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都是建立在抗爭和競爭的基礎上,如徵服自然,戰勝各種艱難障礙,與困難搏鬥。這種意識已經深深地紮根於內。很多精英來到證券市場是帶著這種強烈的精英心理意識的。這樣的人很多遭受失敗,而且比一般人的失敗更徹底。
任何一個完善的交易系統,都不會是一個捕捉哪裡轉折的交易指標,更不是建立在預知後市價格變化的公式。
而研究技術指標的交易者,最想知道的就是價格在哪裡轉折。
一旦知道價格會在哪裡轉折,在實盤交易時是非常輕鬆的,因為不需要背負成本,一介入市場就可以獲利,從而達到自己想要的自由。
但這個思維在交易世界只不過是一種美麗的神話。
到目前為止所有研究市場會在哪裡轉折的交易者,全都以失敗告終,所有成功的交易者的研究重心都不是在這個方向。
交易世界裡具有多維元素,根本不可能用一元要素進行完全處理,比如單一的技術指標就是一元要素。
因為參與交易市場的都是成年人,幾乎都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在自己的思維鑽入一個領域後,大多會堅定地認為自己是正確的,較難聽進別人意見或建議,一定要在自己受到挫傷後才願意慢慢成長。
人們通常認為良好的分析是成功交易的前提,古人亦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但是經過多次被市場蹂躪之後,有時候不得不發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感嘆。
痛定思痛,分析結果經常與交易結果相去甚遠的原因,既不在於分析,也不在於交易,而是在於市場的無規律性,或者稱為隨機漫步性。
如果我們把市場的走勢看作一條河流,試問一根樹枝和一片樹葉哪個漂得更遠?我想答案可能是樹葉,因為樹葉就像無根的浮萍,總是隨波逐流、隨遇而安;而樹枝稜角過於分明,所以更容易被大勢所淘汰。
我們頭腦中對未來方向的預測就像是河流中的樹枝,你的分析越周密,自信心越強,但如果方向有誤,其結果很可能是南轅北轍,縱然你的馬跑得再快,又能怎樣?
如果市場是隨機漫步的,那我們是不是就束手無策了呢?一個司機出門之前也不可能完全預見到他今天所要面臨的路況,那他是不是就不出門了呢?當然不是,雖然司機出門之前無法預知路況,但是他們可以憑藉自己的駕駛技術和經驗做到處亂不驚,有驚無險。
同理,投資者雖然不能夠完全預期到市場未來的變化,但是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儘量化解風險。日積月累,一旦這些經驗和技術定型之後,就意味著投資者已經建立了自己的交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