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王室認這位中國人為祖先,列五大帝之首,歷代國王都有中文名

2020-12-12 史海觀復

德高望重、深受泰國民眾愛戴的泰國蒲美蓬·阿杜德國王去世了,全國上下皆聞者傷心聽者流淚。也許很多人並不了解的是,這位泰國王朝的第九位國王(即拉瑪九世)有一個中文名字——鄭固。一位純正的泰國國王怎麼會有中文名字?

在絕大多數人的普遍認知裡,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區別於別國別族的姓氏與文化。其實這樣的認知確實適用於絕大多數的國家和民族,然而這在泰國卻並不成立。

一個鮮為人知的冷知識是:泰國王室有一個私姓——鄭,整個王室都有以鄭姓的名字。這起源在千百年前,他們曾任一位中國人為祖先,並由於這位祖先的榮耀功績將其列為泰國歷史上的五大帝之首,此後泰國的歷代國王皆繼承下來並有了中文名。

雖說整個亞洲皆為一家,文化相互交融和影響也在情理之中,可仍不免令人費解。總而言之這其中將會牽扯出一長串複雜的歷史淵源,且讓我們對泰國姓氏的來龍去脈細細解說。

一、泰國皇室的"鄭"姓來源之一 

泰國王室的"鄭"姓,並非是泰國人一時興起地取的中文名,而是在歷史事實中泰國王室與中國確實有著很深的淵源。事實上泰國的拉瑪王朝自開朝以來皆以鄭為姓,其開國國王拉瑪一世的中文名是鄭華。

他當時以中國人之後為自稱向清朝皇帝上書,雖有拉近關係表示友好之嫌,但事實卻是拉瑪一世的政權其實是從一位中國人手中奪取。被稱為泰國吞武裡大帝的鄭信就是拉瑪一世口中的中國人,拉瑪一世便是從他手中奪取政權的。

鄭信又名鄭國英和鄭新。經《清史稿》考證,他的父親是來自中國潮州一帶的本土人,名叫鄭昭。明清時期,福建和廣東等地掀起了下南洋的潮流,那裡的民眾紛紛前往南洋謀生,鄭昭應該是隨著下南洋的潮流一同前往泰國謀生。

事實上,東南亞地區有很數量巨大的華裔群體,許多中國人在明清時期去到了那裡,為東南亞地區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鄭信在史書上被認為是中國人。但確切而言,他本人其實是中泰混血,只是父親是純正的中國人。

二、泰國皇室的"鄭"姓來源之二

當時的東南亞也同千年之前諸侯爭霸的中國一樣,社會一片混亂,各政權紛紛在拉旗混戰。尤其是泰國與緬甸之間互相傾軋,戰爭不斷。這種仇怨甚至一直綿延到今天依然存在。

當時正值壯年的鄭信是一個驍勇善戰的士兵。年少有為的他在反抗緬甸侵略的戰役中嶄露頭角,一下子所有人都注意到了這個年輕的中國士兵。而後他又泰國軍隊陸續徵戰並成功收復了今天寮國和柬埔寨等許多地方,最終保衛了泰國國土的安全與穩定,奠定了今天泰國國土範圍和穩定政權的基礎。

當時緬甸與清朝長期處於戰爭敵對的狀態,鄭信為了取得清朝的信任以及拉攏清朝的援助,便主動以中國人後裔身份前往清朝拜訪並多次示好,從此以後泰國與清朝友好往來,泰國也成為清朝的屬國之一。

泰國史書記載的鄭信晚年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擾,與此同時他與佛教寺院關係也陷入緊張。根據現有的資料來考證,陷入精神疾病困擾的他命令寺廟將他作為神來供奉,但寺廟方面毫不留情地拒絕。

正巧當時,擺脫了戰亂的泰國社會也並未安穩,因為自然災害頻生,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此時難免有許多動亂,但是鄭信卻不施仁政,反而以鐵血鎮壓,於是泰國社會裡民怨四起、各地出現了諸多戰亂。

3、 泰國皇室的"鄭"姓來源之三

1782年,鄭信隨著暹羅發生兵變而慘遭廢黜。他出家為僧的請求未得到允許,因而被困在宮中。正在與越南作戰、聽聞政變的拉瑪一世迅速與越南達成和解,當機立斷將作為太子的鄭信之子處死。

按照泰國王室的史書記載,鄭信1782年4月10日被公開斬首。他臨刑前曾要求與曾為親信的拉瑪一世對話,但遭到拒絕。不過史說紛紜,越南史書記載的鄭信則是按照慣例被鞭子抽打致死。

而後拉瑪一世啟程回兵暹羅,將叛亂平息後隨即登基。"拉瑪"也就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的羅摩,代表神化身在人間進行最理想統治的君主,泰國王室由此開創並延續至今。也是從此時開始,泰國王室便一直以"鄭"為姓了。鄭信的功勞也未被泰國人民忘記,泰國政府後來修建了鄭信廟以紀念鄭信。

史說紛紜,有歷史學家認為所謂鄭信晚年的暴虐統治,只是新政權為獲取合法性的一種政治手段。將鄭信妖魔化並處死,是一種毋庸置疑的政治正確。不過我們都可以看見的歷史現實確實是,鄭信創建的吞武裡王朝宛如曇花只在短時間裡一現,卻為拉瑪王朝開拓、奠定了長久統治的良好基礎。

因為鄭信的緣故,那時的泰國還是清朝的屬國,對清朝需要履行一定的義務。擔心清朝以篡位進行問責的拉瑪一世自稱鄭信之子鄭華,於1786年遣使赴清朝朝貢,那位使者像乾隆皇帝述說了一大堆,向乾隆皇帝展示拉瑪一世穿著清朝郡王服飾的畫像,解釋拉瑪一世在血統上與中國的淵源,即雖然他父親是泰國本地人,但是母親被認為是半個華人。

雲裡霧裡、搞不清楚狀況的乾隆皇帝在聽了許多示好的話後,便將他冊封為暹羅國王。泰國與中國就此重新建立了友好的鄰國關係,此後兩國在經濟、政治等方面都多有交流和往來。

歷史上的很多事情,因為缺乏了具體的事實證據,所以當代人實在是難以下定論。所有的歷史都是過去。所以對於一些歷史疑雲,我們不妨當作趣談一樁,一笑了之便好。

文/朱竟年

相關焦點

  • 泰國歷代國王為何都姓「鄭」?原來和這個中國人有關,難以置信!
    這是文化上的交流與碰撞,但在我們鄰近的一個國家泰國境內,卻有著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泰國的歷代國王,幾乎都以「鄭」作為自己的姓,那麼這到底又是為何呢? 泰國的歷代國王之所以姓「鄭」還是與一個中國人有關,這個人的名字叫做鄭信,他也就是泰國早期王朝建立的鼻祖。
  • 泰國王室十世而亡的詛咒,究竟是謠傳?還是確有其事?
    泰國王室即曼谷王朝、卻克裡王朝,是從1782年起延續至今的泰國王室,曼谷王朝的君主在1932年前是擁有專制權力的統治者。1932年,泰國成為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此後歷代國王都只是國家的象徵性元首。曼谷王朝的建立者拉瑪一世曾被吞武裡王朝的鄭信大帝封為王子(義子),故曼谷王朝的王室成員的都以鄭氏為王族中文姓氏,如拉瑪一世名為鄭華,拉瑪二世名為鄭佛等等。鄭信又名鄭昭,是在泰國建立吞武裡王朝的華裔,史稱「達信大帝」或「吞武裡大帝」,是泰國人心目中五位偉大的「大帝」之一。
  • 泰國國王公開納妃 皇家衛隊少將被冊封為「貴妃」
    泰國國王87年首次公開納妃,7月28日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在其67歲的生日宴會上,正式舉辦了納妃儀式,皇家衛隊少將Sineenat Wongvajirapakdi被冊封為「貴妃」。這是自1932年以來,泰國王室首次公開承認一夫多妻制。
  • 泰國王室為什麼有著這麼高的權利和地位?
    在進入21世紀之後,世界上大部分都是總統制選舉制,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國家仍舊保留著皇室,而泰國王室,就是其中一個,雖然說泰國領土面積不廣,但是有關於泰國王室的宮鬥戲幕,我們是看得津津有味,拋開最近王后與貴妃的恩怨糾葛,我們或許不禁會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泰國王室有那麼崇高的聲望和權力呢
  • 泰國的華裔國王死於非命,留下「十世而亡」詛咒,讓皇室不安至今
    泰國是亞洲為數不多的幾個還保留王室的國家,如今的泰國王室自1782年起統治泰國,曼谷王朝統治泰國已經幾個世紀,政權穩定,但是鮮為人知的泰國王室卻十分擔憂一個華人的詛咒,在泰國國王拉瑪十世即位時,泰國上下都憂心惶惶,害怕這個華人的詛咒會實現。這個華人名叫鄭信,他是泰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大帝之一。
  • 泰國國王賜封王室成員,全新封號一覽,詩琳通改封王妹公主殿下!
    泰國國王拉瑪十世昨天才舉辦了加冕典禮,今天在王宮正式授予王室成員們新的封號。除去了前國王蒲美蓬的妻子,也就是現國王母親詩麗吉王太后,以及國王的大姐烏汶叻公主一家之外,所有王族們都到齊了。值得一提的是,拉瑪十世的第一任妻子宋沙瓦裡和國王小妹朱拉蓬公主,儘管都身體不佳卻也還是盛裝出席了賜封儀式。
  • 都21世紀了,為什麼泰國國王還有實權呢?
    但是偏偏總有那麼一兩個例外或者說意外在亞洲的東南亞的泰國,泰國國王並未直接參與政事,但是無論掌權國家權力的人是誰,都得按照國王的意願辦事,否則,就會被發動政變趕下臺去。
  • 泰國國王關鍵時期不露面,小公主向醫院捐贈洗手液,為王室挽顏面
    疫情期間泰國國王久未露面,此前有泰國網友爆出國王一直在德國旅遊未歸。王室成員思蕊梵小公主(Sirivannavari Nariratana Rajakanya)在疫情期間擔起了大旗。據泰國媒體報導,當地時間3月27日,思蕊梵公主向泰國醫院捐贈酒精凝膠洗手液。
  • 不學無術奢靡任性,泰國王室的詛咒會應驗嗎?說說泰王宮的那些事
    據報導:10月17日,泰國示威者不顧政府宣布實施緊急狀態法,在曼谷多處地點舉行抗議集會活動。泰國今年來已發生2輪示威,這一波自7月開始,示威者由原本提出的三大要求(解散國會、制定新憲法、停止騷擾反對派)變成了現在要求王室改革居首,巴育下臺為次。
  • 這個國家的每個國王都必須有中文名字,卻被詛咒「九世必亡」
    戰鬥力什麼的全都是浮雲,泰國軍隊以一手頻繁的政變而聞名於世。這個國家權力關係還是很複雜的。但最重要的是槍桿子裡出政權,泰國軍隊全稱「泰國皇家軍隊」,效忠的是泰國的國王和老百姓。不過效忠於老百姓,也就是說說而已。國王和王室在泰國擁有著絕對的影響力,你看,連總理和將軍們都要佩服得五體投地。
  • 泰國國王財產達四千億,後宮妃嬪20人,騷操作引發民憤
    保守估計,這位君主的財產高達600億美元,也就是將近4000億人民幣,遠遠超出了人們想像。瑪哈國王的父親——拉瑪九世還在位的時候,王室方面就一直宣傳他有多麼勤儉節約。甚至拿出了他所使用的牙膏,告訴民眾,國王連牙膏都會使用到最後一滴。同時,拉瑪九世還提出了「自給自足經濟」(Sufficiency Economy)。
  • 為何英國有人呼籲廢除王室,泰國國內卻不敢對國王有半點不敬
    從表面上看,泰國和英國一樣,同屬於君主立憲制政體,是資產階級同封建勢力妥協的產物,都具有國王、議會、政府。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英國工黨領袖託尼·本恩就曾提出,要徹底廢除君主、王室。2019年,英國工黨再次提出廢除英國王室制度,並獲得了上議院的支持。
  • 泰國王室的狗血大戲:廢妃被接回宮,她的前任們卻沒有那麼幸運
    鈕祜祿·詩妮娜,曾打破了泰國百年一夫一妻制傳統,讓泰王破例封妃。又因在後宮跋扈,有僭越王后之舉,不足百天便遭到廢黜。這還不到一年,再被泰王召回王室。別說《甄嬛傳》都不敢這麼演,泰國上下都集體跌掉了下巴。
  • 42歲帕公主才是泰國主力,穿金色裙子為王室訪問,比國王還威嚴
    泰國國王是一個十分樂於享受生活的人,雖然坐上了泰國王位,但她很少擔任起作為一國國王的職責。在他還沒有成為國王之前,泰國大部分王室工作都是由自己的妹妹詩琳通來打理的,他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甩手掌柜。而到了他登基成為了泰國國王之後,他的工作又分給了自己的女兒帕公主。
  • 泰國國王恢復詩妮娜王室頭銜,此前「因有野心頂撞皇后」為由被關進...
    每經編輯:步靜據環球資訊廣播,9月2日消息,泰國皇家憲報當日發布瑪哈國王8月29日頒發的聖旨:恢復詩妮娜一切王室頭銜,宮內軍職,軍銜,勳章,視為未曾被剝奪上述一切,自8月28日起生效。去年7月28日,泰國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在其67歲的生日宴會上,迎娶了小他33歲的女友詩妮娜,詩妮娜也成了從1932年以來的第一位「泰國貴妃」。可是詩妮娜上位不到百天,就被國王以「對國王不忠」和「因有野心在行為上頂撞皇后」為由,剝奪了貴妃頭銜,被關進了曼谷的女子監獄。1985年1月26日,詩妮娜出生在泰國北部楠府的低下階層。
  • 此人祖籍廣東,開闢了泰國一代王朝,至今泰王也有中國姓
    奠定了泰國的版圖在清朝年間,廣東地區就有不少人前往泰國生活,當時的泰國還不叫泰國叫暹羅,雍正年前,有一個叫鄭達的小混混在廣東潮州地區不學無術遊手好閒,賭光了家產走投無路後跑到了暹羅躲債討生活。而這個鄭達到了暹羅後也靠著賭博發家致富,攢錢做起了正經生意,改名鄭鏞,然後娶了當地一個女子為妻,剩下一個兒子叫鄭昭,可以說這個鄭昭便是有一半中國人血統,是正兒八經的華人,也就是他改變了泰國歷史,由一個賭棍之子變成了泰國皇帝。
  • 從大權旁落,到強勢崛起,全球王室最有錢的泰王室的「逆襲之旅」
    因為當時滿清退位的時候,袁世凱代表民國政府跟清廷籤訂有協議,就是國家養活皇室,他們可以永遠住在紫禁城,永遠是中國人名義上的皇帝(尊號不變),聽起來跟英國的王室差不多。倘若這種模式搞得成,也是一種雜燴妥協式的君憲制度變體。但馮玉祥這個猛人跑到紫禁城把宣統皇帝趕出紫禁城,還撕毀了協議。
  • 為什麼對於泰國王室,泰國人不敢談論?
    泰國人不是不談皇室,只是在談論皇室的時候要小心一些,泰國有非常嚴苛的法律來保護君主立憲,其實也就是保證皇室和君主的地位。任何人不能對皇室不敬。前幾天泰國爆發遊行示威,有許多人要求改變皇室現有制度,遏制泰王哇集拉隆功的權利,有的人的標牌上還寫著「結束112」的文字,這個112就是泰國法典中《欺君法》的有關條文,這條法律是讓泰國君主制,以國王免受批評的制度,如果侮辱君王的話,最高會受到15年的監禁。
  • 泰國國王有多大權力
    我們首先可以確定的是,作為世界上二十七個君主立憲制國家裡,泰國國王的權力不是最大的(與中東國家比較)但和英日等國家相比較卻又是巨大的。泰王國,國土面積大約51萬平方公裡,世界排名51位。2018GDP5045億美元。世界排名25位。
  • 泰國王室「十世詛咒」應驗?資產高達4000億,卻引發民憤
    在清朝時期,廣東潮州一個鄭姓華人跑到泰國生活,生下一個叫鄭信的男孩,這人在泰國建立了吞武裡王朝,成為了泰國的國王。可是好景不長,他的髮小推翻了鄭信,重新建立起了曼谷王朝,自稱拉瑪一世,而這個就是現任泰王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