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皮菠蘿包」:酥皮這樣做,酥到掉渣,外酥裡軟,越嚼越香

2020-12-22 俊寶美食

剛出爐的菠蘿包尤其好吃。入口香酥,裡面柔軟有嚼勁,嘗一口就停不下來了~

【所需食材】

主麵團:高筋麵粉250克,酵母3克,鹽3克,白糖30克,奶粉25克,牛奶110克左右。黃油20克。

酥皮:黃油50克,白糖20克,鹽2克,奶粉25克,全蛋液20克,低筋麵粉70克。

(酥皮剩下的全蛋液刷表面)

把主麵團裡除黃油以外的所有食材混合均勻,揉成一個偏軟的麵團。牛奶的量不是絕對的,要根據自家麵粉的吸水程度來調節,反正最後的麵團要稍微軟一點,太硬的話很難出膜。和好面以後先不著急揉膜,把麵團密封靜置半小時,讓麵團充分吸收水分。這個時間裡麵筋會自己形成一部分,會大大提高出膜的效率。

② 半小時以後,把麵團移到案板上,用手揉光滑以後,拿出擀麵杖敲打麵團,直到能扯出來比較厚的膜以後,加入20克提前軟化的黃油。繼續手揉,直到把黃油全部揉進麵團裡。剛開始的時候整個麵團是黏糊糊的,正常現象。繼續揉,等到黃油被麵團徹底吸收了以後,麵團就會變得光滑又柔軟了。然後繼續用擀麵杖,這是一個快速出膜的小偏方,既省時又省力。只要麵團溼度達標,10~15分鐘就能出薄膜。

③ 把麵團重新揉好,放回盆裡,密封發酵至三倍大。

④ 然後準備酥皮。盆裡加入50克黃油,必須提前軟化。再加20克白糖,用打蛋器打半分鐘左右,把糖打散。再加入20克全蛋液,繼續打一分鐘左右。接著加奶粉,攪拌均勻以後,加入70克低筋麵粉。拌勻以後是一個又軟又黏的狀態。然後用保鮮膜包起來,放冰箱冷藏一會兒,凍硬了比較方便操作。

⑤ 發酵好的麵團移至案板,按壓排氣,滾成長條,然後分成8個大小均勻的小劑子。把所有劑子挨個兒搓圓,有紙託的放紙託,沒有的就直接墊上油紙放烤盤。

⑥ 然後製作酥皮部分。冷藏過的酥皮已經有點硬度了,這就比較好操作了。用刀切成8份,然後取一小塊用保鮮膜上下兩面蓋住,用擀麵杖擀成圓形片狀,大小能蓋住麵包生坯頂部就可以了。然後把上面那層保鮮膜揭掉,用下面那層保鮮膜託住酥皮,像戴帽子那樣扣在麵包生坯上。最後用牙籤交錯劃出紋路。紋路剛剛好劃穿酥皮就行,不要太深也不要太淺。

⑦ 烤箱開35度,把生坯放烤箱,二次醒發至兩倍大。醒發好的生坯基本長滿了整個紙託,再把做酥皮剩下的蛋液刷薄薄一層在酥皮表面。烤箱上下管160度,烤25分鐘左右。

⑧ 出爐以後趁熱吃,味道超讚。

相關焦點

  • 教你做沒有菠蘿的菠蘿包,外酥裡軟,好吃無添加,比麵包店的還好
    去麵包店,最常買的就是菠蘿包了,不但非常的好吃,價格還便宜,一直是我的最愛。家裡入了廚師機以後就非常愛做麵包一類的美食了,今天就做個我最愛的菠蘿包吃。很多人一直都以為菠蘿包是用菠蘿做的,其實並不是的。菠蘿包裡沒有菠蘿,也沒有餡,是不是給你普及了一個冷知識呢?
  • 3種中式酥皮點心,每種都酥得掉渣,一次做三種,過嘴癮
    我這個人吧,有點嘴饞,閒下來的時候就愛吃點小零食,平時做得最多的就是各種小甜點,大多數都是西點,其實我很愛吃中式的酥皮點心,但是為什麼做的次數少呢,我深深地考慮了下,終於知道原因了,那就是我懶。這倒也不是說中式酥皮點心有多難,主要是冬天時候我家廚房太冷,麵團容易變硬,夏天時候,廚房又太熱,麵團容易混酥。這麼一說我成功地把這個鍋甩給了廚房,好像不是我懶哎!
  • 在家自製菠蘿包,外酥裡軟,香甜細膩,比麵包店的還好吃
    但是我對於菠蘿包的喜愛總是毫不減弱的,每次去面麵包總要買上兩個菠蘿包吃,怎麼吃都吃不膩。現在麵包店都不開門,饞菠蘿包實在饞的不行不行的了,於是我就決定自己在家做菠蘿包吃。沒想到這麼成功,比麵包店的還好吃。外皮是酥酥的,裡面特別的柔軟細膩,每一口都是滿足。
  • 不用模具也能做得出來的酥皮菠蘿包!奶香濃鬱,超好吃!
    今天芒果醬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奶香濃鬱的酥皮菠蘿包啦!酥皮菠蘿包可以說是一款老少皆宜麵包了,酥酥香香的,小孩子也都是很喜歡吃的。芒果醬記得自己上學的時候,早上媽媽沒時間做早飯的話,就會去麵包店買一個酥皮菠蘿包。新鮮出爐的酥皮菠蘿包,好吃的真是沒話說!吃完之後,嘴裡邊一天都是甜甜的味道。
  • 大塊肉餡的酥皮點心,你吃過嗎?層次分明,滿口酥香,太美味了
    蛋黃酥的內餡,由豆沙餡或是蓮蓉餡包裹鹹蛋黃而成,味道甜中帶著鹹;而榨菜鮮肉酥的內餡,則是由爽口的榨菜和鮮嫩多汁的豬肉混合而成,純粹的鹹口餡料。雖然兩者一甜一鹹,味道和口感完全不同,但與層層酥香的酥皮搭配起來,都有著恰到好處的精妙。下面就跟大家說說榨菜鮮肉酥的具體做法。
  • 蛋黃酥好吃有訣竅,手把手教你做蛋黃酥,層層酥掉渣,不要再買了
    蛋黃酥好吃有訣竅,手把手教你做蛋黃酥,層層酥掉渣,不要再買了提起蛋黃酥,就不得不先說中式酥皮點心,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到了北宋後期已經開始出現很多專門製作酥皮點心的作坊了。蛋黃酥之所以能長盛不衰,跟它絕妙的口感密不可分。
  • 酥皮點心詳細做法,好吃有訣竅,層次分明,酥的掉渣,比買的好吃
    酥皮點心詳細做法,好吃有訣竅,層次分明,酥的掉渣,比買的好吃。又到中秋節了,外面賣的月餅實在是不喜歡吃,還是自己動手做起來吧,健康衛生,關鍵味道可是比外面買來的好吃多了,而且不加任何添加劑。下面就將具體製作做法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吧,喜歡的小夥伴們趕緊動手為家人做起來吧,自己做的吃起來也放心。
  • 豆沙一口酥最家常的做法,外皮酥的掉渣,內裡柔軟香甜,越嚼越香
    今天與大家分享家庭版豆沙一口酥的做法,名不虛傳,還沒來得及張嘴咬上一口,手一碰就掉渣,名副其實,真的是太酥了,零食不用買,自己動手做,真材實料,乾淨衛生。【做法】1.把水油麵團所需要的的材料混合到一起揉光滑,蓋上蓋子或者保鮮膜餳面十分鐘。2.趁餳面的時間做油酥麵團,把油酥麵團所需要的材料混合到一起充分地揉搓均勻,和成油酥麵團備用。這裡的油最好選用無味的植物油,如果不排斥豬油的味道,也可以用豬油。
  • 想做千層酥嫌麻煩,試試這樣做,不用揉面太省事,酥香掉渣特好吃
    導語:想做千層酥嫌麻煩,試試這樣做,不用揉面太省事,酥香掉渣特好吃孩子總是對各種糕點感興趣,只要是逛街,遇到糕點店,必定要進去挑幾樣東西出來,千層酥是必選的一種。它酥香掉渣的外皮,吃起來確實非常過癮,不光孩子喜歡,就是大人見了也總會捏一個嘗嘗。
  • 喜歡酥皮點心不用買,教你懶人做法,不用揉面,起酥多層,超酥!
    起酥多層的酥皮點心是很多人的最愛,但是酥皮點心做起來確實太麻煩了,誰做誰知道!美美冬天和夏天各做過1次,冬天做酥皮,氣溫太低,黃油容易凝固,一個不小心,硬邦邦的黃油就將麵皮給戳破了,烤出來的成品亂糟糟的,根本就起不了酥,夏天天氣太熱,黃油特別容易融化,一邊做一邊得不停地放冰箱冷藏,一個疏忽,黃油就漏得到處都是,從那以後,酥皮點心就成了我渴望而不敢嘗試的難題了。買著吃太貴,大幾十塊錢,常常幾口就沒了!
  • 酥到掉渣的香腸酥皮卷,用蛋撻皮就能做
    【香腸酥皮卷】再忙也要記得吃早餐哦。今天教大家做一款快手早餐,香腸酥皮卷,只要5分鐘就能完成。步驟雖然非常簡單,但成品卻很精緻。市面上有很多版本,但他們都是用手抓皮做的,我也試了一下,感覺沒有那麼酥脆。
  • 辰頤物語:酥念你蛋黃酥,一口淪陷,酥香四溢香軟細膩,鹹甜相宜
    辰頤物語的這款蛋黃酥,香軟細膩,鹹甜相宜在家中與家人共享,是十分不錯的選擇~ 這樣做出來的酥皮多達8層,吃起來酥軟綿密,不油不膩,帶著奶香味~
  • 簡單的開酥技巧,適用於一切酥皮點心,層層起酥用手一碰就掉渣
    做傳統廣式五仁月餅的時候,我是有心多做了一些餡料的,因為自己做的五仁餡料真是太香了,絕對真材實料!家裡人也愛吃這種堅果餡的,所以多做些餡料就是為了多做一種五仁月餅的,這次做酥皮的五仁月餅,有沒有跟我一樣愛吃酥皮點心的請舉手!
  • 純正海鴨蛋蛋黃,4層酥香狂撩你的味蕾,這隻蛋黃酥幸福感爆棚!
    好吃的蛋黃酥一定具有皮酥、餡柔、蛋黃香的特質只需咬一口就讓人慾罷不能今天給大家推薦這個網紅級別的美味點心北月灣雪媚娘海鴨蛋蛋黃酥光是聽名字就知道用料有多給力這款蛋黃酥由裡到外共有四層咬下去,一層一層的驚喜衝擊味蕾
  • 教你做廣式點心:椰汁紫米糕和酥皮叉燒酥食譜懶人包
    廣州喝早茶,很喜歡喝到這個點,直接再吃個午飯慢慢聊~叉燒酥屬於粵菜,也是茶樓常見及廣受歡迎的點心之一。相信很多來廣東的朋友都有吃過叉燒,那叉燒酥呢,是利用小麥做成的麵筋,加上叉燒醬後焗製成素叉燒,味道及質感與真叉燒幾近相同。
  • 辰頤物語:甜而不膩、香而不油、酥而不渣的網紅蛋黃酥來啦
    但是小編今天嘗到的這款—辰頤海鴨蛋蛋黃酥,真的是蛋黃酥裡的「王中王」,忍不住要來和大家分享~ 圓潤小巧的外形,泛著幾分油量的金黃,酥的掉渣的外皮下潛藏著Q彈和綿密的雙重口感
  • 榴槤酥的懶人做法,簡單快速,千層起酥餡料十足,大人孩子饞哭了
    很多人愛吃榴槤酥,可是因為酥皮做工複雜讓人不敢輕易動手製作。做過酥皮的人都知道,這酥皮做法其實就是「疊被子」的做法,需要將油皮包住油酥,反反覆覆的「疊被子」,而且每疊一次還得醒發15分鐘,這樣才能做出層層分明,而又薄如蟬翼的千層起酥。製作起來相當麻煩又費時。所以,別說不會做,就算會做的人,實在饞了也選擇買著吃。
  • 用肉鬆做的蛋黃酥,簡直太美味了,教你最地道正宗的蛋黃酥做法
    我這一次做了50個,就以50個蛋黃酥的為例,給大家講清楚用料比例和配方。首先做酥皮,酥皮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水油皮,一部分是油酥。水油皮:中筋麵粉620克,豬油180克,白砂糖120克,再倒入320克的清水,和成偏軟一點兒的水油皮。
  • 一碗麵粉,兩個雞蛋,教你家常炸麻花做法,外酥裡軟,越嚼越香
    炸麻花想要外酥裡軟,有人加酵母,有人加泡打粉,其實都不正確麻花是我國的一道經典傳統美食,在北方地區尤其受歡迎,現在臨近春節,很多地方都有炸麻花的習俗。軟麻花採用半發麵的方式,口感外酥裡軟,越嚼越香。相比於兩種麻花的做法,小編則更親睞於軟麻花。炸麻花想要外酥裡軟,關鍵就在於和面的配方和比例,和面的時候不能加酵母、也不能加泡打粉,加了這兩樣東西會使麻花內部和表面產生大氣泡,從而影響麻花的口感和賣相。
  • 又是一年菠蘿季,教你做鳳梨酥,色澤金黃,外皮又香又軟又酥
    又是一年菠蘿季,教你做鳳梨酥,色澤金黃,外皮又香又軟又酥最近又到了吃菠蘿和鳳梨的季節,前幾天做了菠蘿飯,很多人比較喜歡酸酸甜甜的味道。最近又買了一些鳳梨,鳳梨和菠蘿外形相似,但是味道上有一些區別,鳳梨比菠蘿更香甜,幾乎沒有酸味,無論直接吃或者做甜品都是不錯的選擇,今天用它做了一些鳳梨酥,外酥裡糯,香甜濃鬱,做法不難。相傳三國時代(公元220-280年),既劉備以喜餅迎娶孫權之妹,而訂婚禮餅中便有以鳳梨為陷製成的大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