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突然爆火的素人最長能維持多久的熱度?也許丁真可以給你一個答案。自雙十一那天走紅之後,時隔44天,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竟然還是他。
這次的情況又不一樣,刷屏的是「做題家」這個詞彙。事情的起因也很簡單,一個作者寫了一篇文章,題目為:「做題家」們的怨氣,為何要往丁真身上撒?
光看題目也能看出來文章主旨,一些人在丁真爆紅之後心裡覺得不公平:「我那麼努力學習,為什麼到頭來沒有一個長得好看,學歷卻不高的人成功」,作者就此現象總結髮言了一番,最後總結「只會在傷害別人的同時給自己添堵」。
整篇文章看下來,觀點清晰明確,可是就題目中「做題家」一詞,又引發了部分人的不滿。甚至有些人轉而攻擊發文章的媒體,稱他們是在宣傳讀書無用論。
於是現在的風向已經不是討論丁真,而是變成了互相攻擊。
話題下很多人發表觀點,言稱自己對丁真無感,但是對他因為網絡爆紅就能獲得成功的簡易過程十分不屑,甚至於看到網上對他的宣傳更是厭惡,覺得自己多年來的努力頂不上別人一張臉。
然而真的是他們所說的這樣嗎,有人反駁說這些人都是嫉妒只是胡說嗎?「做題家」一詞到底刺痛了誰的心?
話還要從頭說起,首先要明確的是丁真怎麼紅的、他的紅有什麼意義?
雙十一那天,一則視頻刷屏網絡,一個純真帥哥捕獲萬千人的心,大家都在問這是誰。浸淫網絡時代,看慣了各種精緻妝容,這種乾淨單純的美一下顯得特別了起來。
「丁真」這個名字在被大家知道之前,他已經憑藉容貌霸榜好幾天。有熱度就有流量,不少人去挖掘這個人,大家也就知道了他的名字,知道了他的家鄉四川理塘。
在爆紅後,他本可以像其他人一樣籤約經紀公司,上綜藝、節目撈金,可是哪條路他都沒有選擇。最後結果是他成為了家鄉的旅遊宣傳大使,為家鄉代言。
自從2019年央視報導了造假流量、毒流量之後,流量明星一詞逐漸帶有貶義意味。在這時候,出現一個以自身流量為剛脫貧家鄉代言的人,自然是要被拿出來誇獎的。
流量從來都是一個中性詞,還是要看如何運用,能夠以自身影響力帶動發展就是在做好事,那為什麼不值得表揚呢?
記得在大家剛知道丁真家鄉是四川之後,很多人發出了驚呼,這樣的景象以為只有在西藏才能見到。網上甚至出現一段四川、西藏爭相借丁真宣傳的場景。
有人以沒有數據支撐丁真帶動經濟發展的理由反駁,可是曾經報導過當地在丁真爆紅前後的數據對比圖,又有多少人看過呢?
以一己之力告訴了很多網友四川理塘這個美麗的小縣,這難道不是他做出的貢獻嗎!那麼多各地旅遊區帶丁真發微博不就是為了宣傳自己嗎,可是你看哪一個能像理塘一樣火到人盡皆知呢。
再說「成功」一詞,這種事情本就是自由心證的。按錢來說,他只是有了一個月薪3500的工作,絕對沒有走網紅的路子掙得多,甚至隨著時間的流逝名氣也會喪失。
按名氣來說,多少人揪著他未讀書這一點攻擊,為什麼不想想他的家鄉背景,不是他不努力是他沒有機會。
給他這個旅遊大使的工作,一能帶動理塘旅遊,二能給他一個更好的發展。
本就是雙贏的局面,為什麼這麼多人看不慣攻擊。
「做題家」一詞加引號本就是劃定區間,很多人為了考試多努力大家自然都是有目共睹的,帶引號就表明不是針對所有學子。
但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發展的路,在攻擊「網紅」時,發言就已經戴上了偏見,觀點自然激進。
時代是日新月異變化的,很多沒有高學歷的人也可以靠自己努力白手起家幹出一番大事業,但是低學歷不是別人可以隨意攻擊的把柄。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好好努力一定能成功從來不是一句雞湯發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要走的路都不同,大可不必因為一個人遷怒所有。
近兩天又有一句話走紅,「小丑竟是我自己」。翻開這條話題,你可以看到大家用這句話都只是用於自嘲,可能源頭是舔狗聊天很多人都不知道。
有時候,事情的發展遠不如結果重要。
丁真能帶動當地旅遊,也沒做虧心事,他就可以被人拿來表揚;而一些人憤憤不平運氣論,覺得自己這麼努力卻不成功,也只能是空發洩情緒,不如冷靜下來,想想什麼才是屬於自己的路。
—END—
【文/ 小新】
【註:文章為作者原創,歡迎轉發、評論、關注,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