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花友可能都養過茶花和杜鵑這兩種花,剛開始養的時候往往對它的生長習性不是特別了解,在養一段時間後就會出現生長緩慢,葉片黃化脫落,或葉片局部出現褐色斑點,最後導致整株枯萎。
主要原因是這類花卉原產於南方,土壤多呈酸性,水中鹼含量也減少,再加上當地氣候溫暖、溼潤,很適合它生長發育。所以北方要想養好茶花和杜鵑,首先要為它提供適宜生長的土壤,並保證生長環境溫暖、溼潤。建議做好以下幾點!
一、用酸性培養土
在家中養茶花和杜鵑時,儘量為它們配製疏鬆、肥沃、透氣性良好的微酸性土壤。比如可以多用一些腐葉土、松針土、泥炭土等。也可以在培養土中加入適量腐熟的雞糞、羊糞、餅肥等有機肥,或者加入適量的硫酸亞鐵,都能有效解決植株出現葉片黃化脫落。
二、常澆酸性水
北方地區的自來水水中含鹼量偏高,長期使用這種水來澆花,就容易使盆土鹽鹼化結板,影響植株正常的生長發育。平時可以通過多澆施一些酸性水來改善土壤,使盆土變得疏鬆肥沃,有利於植株生長發育。
1、液態有機肥
平時可以把家裡的廚房垃圾發酵製作成有機肥液,比如動物的骨頭、內臟、菜葉、果皮、淘米水等,加入適量的清水密封發酵幾個月後,再兌入10倍的清水來澆花,對花卉生長發育和改善土壤都是十分有幫助。
2、白醋兌水
在為這類喜酸性花卉澆水的時候,也可以在水中加入十來滴白醋,也能起到調節土壤酸性的作用,對改善土壤鹼化性黃葉非常有效果。
3、硫酸亞鐵水
家裡養茶花、杜鵑時,還可以每個月給它們澆一次稀薄的硫酸亞鐵水溶液,同樣能起到調節土壤酸鹼度,防止盆土出現鹼化結板黃葉等現象。
三、提高生長環境溼度
茶花和杜鵑對生長環境要求嚴格,很多剛買回家的時候還狀態很好,一段時間後就開始出現幹焦黃葉,甚至掉花苞。這跟環境的突然改變有很大的關係,新的養護環境若是太乾燥,就會出現以上所說的幾種現象。
因此,家裡養這兩種花的時候,一定要使環境保持較高的一個溼度,比如可能通過在盆栽旁邊放盆清水,或者每天用噴壺向植株周圍噴水,以此來增加環境的溼潤度,為其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才能防止出現葉片幹焦,花苞脫落的現象。
在養茶花和杜鵑時,只要掌握以上三個細節,平時再控制好室內的溫度,適當給它補充一些散射光,就能使植株生長良好。
想了解更多養花知識,請關注養花小院,每天與大家分享養花經驗!
【養花小院】原創文章(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於原創作者,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