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澤生50軍堅守漢江50天,用行動證明:起義部隊並不比別人差

2020-12-24 舊匣子

韓戰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它使得新中國得以穩立於世界,讓歐美列強不敢再欺壓我們。可以說,如果沒有當年的韓戰,如今中國的外部生存環境,說不定與民國或清朝時沒什麼兩樣。

而韓戰之所以會打得這麼輝煌,也與志願軍本身的戰鬥素質有很大關係,當中有不少的軍隊和將領都是從抗日一直打到現在,可謂是身經百戰。然而在這麼多強軍之中,卻有一支一直不被看好的軍隊,也在朝鮮戰場上打出了自己的威風和價值。

這支部隊就是曾澤生的50軍,與作為志願軍王牌部隊的38軍和其他部隊不同,這支部隊原型其實是國民黨的60軍,起義之後才成為共產黨的50軍。鑑於國民黨在三年內戰中的拙劣表現,志願軍根本不指望它能打出什麼過人的戰績。當時入朝的第一戰,彭德懷捨近求遠,寧願把留在天津的66軍調過來,也懶得理會當時駐守在鴨綠江的50軍,就是這個原因。

然而誰也沒想到的,曾澤生的50軍會在朝鮮第四次戰役中,表現出絲毫不輸於王牌部隊38軍的勢頭。當時李奇微為了挽回聯合國軍的敗局,調動聯合國軍幾乎所有的主力部隊前往西線,企圖從西線打破局面,以此收復漢城。為了應對這個局面,志願軍就必須在東線完成殲敵任務的同時,做好西線的防禦工作,而當時的曾澤生50軍就處在西線戰場上。

在西線所有部隊中,50軍資歷最淺,儘管當時有韓先楚和王近山等優秀將領在那裡坐鎮,但是彭德懷本人還是對西線有些不太放心,他擔心50軍打不好這次戰役。然而沒過多久,西線就迎來第一個好消息,那就是50軍殲滅了英國皇家坦克營。

緊接著50軍的表現就更加「生猛」了,先是作為先頭部隊第一個打入漢城,然後追敵70裡,讓彭德懷都為這支起義部隊的勇猛感到意外。不過這樣的戰績,與38軍在松骨峰阻擊戰的表現相比,還是相差甚遠,彭德懷對他們的印象仍是比較生分。直到之後的漢江防守戰,才讓曾澤生的50軍有了真正揚名的機會。

入朝之後的50軍,因為經過整編之後,實力下降了不少,加上是起義部隊,一直是作為預備隊伍來使用的,所以其軍事裝備也比其他的部隊差不少。但面對裝備精良的美韓聯軍,50軍並沒有因此退縮,另外50軍在打防禦戰方面其實挺擅長的,這也是彭德懷讓他們負責漢江防守的緣故。

曾澤生果然不負所托,率領50軍在戰線上足足頂住了敵人的炮火達50天之久。但是他們同樣也損失慘重,單是447團就損失了上千人,50軍所有死亡人數加起來一共損失了2萬人以上。

漢江防禦戰終於讓曾澤生得到志願軍其他部隊的重視,就連一直對他們存有疑慮的38軍,也對他們的這次作戰稱讚不已,大家都表示,沒想到國民黨的起義部隊也會有這麼強大的一面 。

相關焦點

  • 志願軍50軍,起義部隊資歷淺,不受彭總重用,曾澤生心知肚明!
    勝敗乃兵家常事,在志願軍50軍看來,那都是說給別人聽的。 第四次戰役,東線「鄧集團」先勝後敗,橫城反擊戰打得漂亮,但砥平裡卻沒打好,沒有達成戰術目的。為了給東線創造機會,西線「韓集團」撤到漢江北岸前,作為偏師的50軍,在南岸硬頂了25天,「萬歲軍」38軍的112師也打了17天。
  • 抗美援朝故事之曾澤生和50軍的浴血漢江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曾有一支不被看好的非主力部隊,在第四次戰役中擔任阻擊任務時卻打出了驚天動地的戰績,一躍而起,成了志願軍裡的鐵軍典範,它就是我志願軍第五十軍。50軍的前身是原國民黨軍的雜牌部隊滇軍第60軍,這支部隊是在長春圍城戰中起義過來的,1949年被改編為東野第50軍,軍長仍由原國軍60軍的軍長曾澤生擔任。
  • 漢江南岸阻擊戰,50軍在曾澤生將軍的指揮下,奮勇殺敵一戰成名
    熟悉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在朝鮮戰鬥中,我們志願軍湧現出了很多優秀的軍隊,其中包括萬歲軍38軍、40軍、15軍等戰鬥力強勁的部隊,但是我們不要忘記了漢江南岸阻擊戰中,立下大功的50軍。
  • 志願軍50軍,第一支整軍起義的國軍部隊,抗美援朝率先打進漢城
    1946年,60軍184師師長潘朔端率領該部在海城起義,蔣介石當時十分生氣,命令國軍主力前去圍剿,但是這支部隊繞道朝鮮進入了北滿解放軍區,接受了解放軍的改編。從1947年開始,60軍負責長春的防守任務。1948年遼瀋戰役期間,60軍在軍長曾澤生的率領下起義,這支部隊是解放戰爭以來第一支整軍起義的國民黨軍部隊,給其他的國軍部隊做出了很好的示範。
  • 50軍浴血漢江減員過萬,彭德懷:優先換蘇械,有我在絕不撤番號
    這首歌曲歌頌了志願軍在漢江南岸的白雲山陣地英勇阻敵的事跡,故事的主角是第50軍。50軍的前身是1948年在長春起義的國軍第60軍,再往前追溯則是地方派系龍雲創滇軍。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以後,軍長曾澤生已經養病數月,聽到消息他數次要求參戰,終於獲批。1950年10月26日,50軍陸續跨過鴨綠江,是首批入朝作戰的部隊之一。
  • 修理山血戰之後,軍長曾澤生淚流滿面:我們50軍終於可以抬起頭了
    50軍所堅守的修理山是志願軍無論如何都不能丟失的戰略要地,很快小小的修理山就遭到了美軍反覆的狂轟濫炸。「美國人的炮彈真他媽的多呀!」50軍軍長曾澤生憤憤地罵了一句。志願軍某班戰士合影志願軍第50軍的歷史非常特殊,它的前身為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滇系部隊60軍改編而來,軍長曾澤生在長春率軍起義
  • 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後,彭老總向第五十軍軍長曾澤生鞠躬致敬!
    曾澤生一聽,眼淚譁地流下來了。因為他的五十軍和其它的志願軍不同,這一支兩前剛剛在長春起義投誠過來的國民黨第六十軍。六十軍原本屬於滇系部隊,並非是蔣介石的嫡系。曾澤生和人的部隊在國民黨軍隊二十多年中,除了受盡蔣介石和他的中央軍嫡系的歧視和白眼之外,何曾受到過這種待遇!
  • 漢江防禦戰,抗美援朝我軍第一次大規模阻擊作戰,38軍50軍彪炳軍史
    第50軍的前身是國民黨軍滇系第60軍,參加過著名的臺兒莊大戰,具有光榮的抗日傳統,1948年10月在長春起義,經過大力整訓,改編為解放軍部隊。這個軍進步明顯,戰鬥力提升很快,具有豐富的野戰條件下的防禦作戰經驗。該軍入朝以來,相比其他各軍,損失較小,但以全殲英軍皇家坦克營、率先攻佔漢城而名震天下,獲得志願軍首長通令嘉獎。時任軍長曾澤生,政委徐文烈,副軍長蔡正國。
  • 曾澤生:國民黨的雜牌軍長,入朝抗美立大功,毛主席卻不準他入黨
    為了穩定軍心,避免引起連鎖反應,蔣介石和杜聿明趕忙予以安撫籠絡,將六十軍分散的各部集結起來交給軍長曾澤生指揮,又給一八四師安上了一個「譁變投敵」的罪名,希望以此來抵消該師用起義行動來反對內戰的不利影響。 緊接著,杜聿明、盧漢先後到六十軍安撫打氣,慰問籠絡,六十軍上下的情緒才漸漸穩定。
  • 50軍血戰漢江擋美軍50晝夜,彭總:有我在絕不撤番號,優先換蘇械
    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結束後,第50軍軍長曾澤生曾熱情地對彭司令說:我們能在弟兄們面前抬起頭來!彭司令給他的回答是:有我在,50軍不僅不編散,而且要優先更換裝備!實際上,在這場戰爭之前,50軍的地位是相當尷尬的,抗美援朝給了他們救贖自己的機會。
  • 滇軍60軍血戰臺兒莊剩下一個師,漢江防禦戰只剩下4個營4個連
    經過深思熟慮,第六十軍軍長曾澤生在堅守、突圍、起義3個方案中毅然選擇了起義。9月16日,東北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蕭勁光,委派參謀長解方、副參謀潘朔端會見了起義代表,進行起義前的準備工作。第二天1948年9月17日,曾澤生率第六十軍的2.6萬人通電全國宣布起義。曾澤生的義舉,更加撼動了駐守長存的餘敵,加速了軍心瓦解。
  • 被蔣介石遺棄的部隊,加入解放軍,僅三年,在朝鮮讓美軍損失慘重
    同樣是148師兄弟團的444團,堅守修理山,彭老總給出的任務是一定要堅守7個晝夜。然而在彈藥急劇短缺的情況下,444團的戰士們硬是在,數倍於己且裝備精良的美軍轟炸下,堅守了10個晝夜。戰後,時任50軍148師副師長的戴天翔,曾說過這樣一組數據:在漢江50個晝夜的阻擊戰中,148師7個整連、31個整排、138個整班,全部壯烈犧牲!
  • 曾澤生:國軍雜牌軍長到志願軍王牌軍長,毛主席為何勸他先別入黨
    在著名的臺兒莊大捷中,60軍剛剛下車,就遭遇了敵人優勢部隊的猛攻。此戰中,60軍損失慘重,182師和183師都只剩一個團的兵力。但是滇軍毅然將敵人死死地堵住,為中國軍隊贏得了臺兒莊布防的時間。如今182師和183師被打殘了,所能依靠的,只能是曾澤生所在的184師了。在禹王山,60軍184師死死防守了19天。而曾澤生,便親自守衛在這片高地之上。
  • 出身國軍雜牌的50軍,起義後經過整編,硬是在朝鮮打成了王牌軍
    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第50軍是在朝鮮戰場上立下赫赫聲名地部隊之一。這支軍隊最初為國軍60軍,以著一手拿步槍,一手拿煙槍而著名,被很多人稱為「六十熊」。在進入戰場後很長時間都沒有受到彭總的重用,軍長和軍營們的戰士心裡也是充滿了各種委屈。可到了戰爭後期,他們甩掉了意志薄弱、一觸即潰的標籤,一改之前的頹唐,成為一隻人人吶喊的萬人雄獅。這兵還是這些兵,為何卻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
  • 抗美援朝率先打進漢城的部隊,為何被裁撤的時候,沒一個人反對
    新中國建立之後,歷經多次軍改,很多戰功赫赫的部隊都被裁撤了。每當這些部隊被裁撤的時候,由於各種影響,都會有人反對,但是在1985年大裁軍,50軍被裁撤的時候,卻沒有一個人反對,這是為什麼呢?50軍的前身是民國時期大名鼎鼎的滇軍60軍,這支部隊的歷史很悠久,曾參加過辛亥革命,護國運動等重大歷史事件。抗戰爆發的時候,雲龍王龍雲將60軍進行擴充,兵力達到四萬人,還花重金為這支部隊購買了全套的法械裝備,而當時全雲南的兵力有不過十萬人,龍雲還讓自己的表弟盧漢擔任這支部隊的首任軍長。
  • 滇軍第60軍:一支神奇的部隊,內戰外行,外戰內行
    1938年4月22日至5月18日,國民革命軍第60軍即滇軍主要部隊在此阻擊從臺兒莊南下的日軍主力師團27天,戰況極其慘烈,日軍猛攻,滇軍死守,最後第60軍付出巨大代價後完成阻擊任務。經此一戰,60軍遂成抗日鐵軍。
  • 抗美援朝「東北三隻虎」,38軍、39軍和40軍,誰是真正虎王?
    四野參戰的梁興初38軍,吳信泉39軍,溫玉成40軍,吳瑞林42軍,蕭全夫46軍,曹裡懷47軍,曾澤生50軍,丁盛54軍。其中46軍、47軍實力稍差,50軍是長春起義部隊,42軍和54軍是後起之秀,實力最強的還是東北「三隻虎」。
  • 韓戰第3次戰役志願軍佔領漢城:1951年1月5日50軍渡過漢江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1951年1月4日:在韓戰第三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佔領韓國首都漢城,1月5日50軍渡過漢江韓戰中,志願軍真正勝利的就是前三次戰役。其中第一次和第二次戰役的模式相同,都是誘敵深入以後,全面穿插包抄,切斷美韓軍退路,將他們分割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