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油砂「寒冬」重組 西諾沃斯兼併赫斯基能源 香港長和有望卸下...

2020-12-16 和訊

合併後的公司將成為加拿大第三大油氣勘探商。

2020年,靠近北極圈的加拿大油田格外「寒冷」,當地油氣勘探公司處境艱難。由香港富豪李嘉誠通過旗下資產控股了近30年的加拿大赫斯基能源(Husky Energy),也於近日加入了北美油企的一系列兼併重組之中。

10月25日,西諾沃斯能源(Cenovus Energy)與赫斯基聯合宣布了合併消息,後者被前者吞併,引發資本市場和石油行業的關注。資本市場方面,赫斯基能源原控股股東香港長江和記實業集團(0001.HK,簡稱「長和」),在27日止住連日「陰跌」行情,升0.75%至每股46.75港元。跟蹤長和的投行分析員認為,長和將以二股東身份參與新的能源公司運營,預計無需繼續將赫斯基業績併入報表,此舉可減少業績的波動性。

石油行業方面,由於西諾沃斯主營資產是位於加拿大北部的油砂礦井,其行動被視為油砂勘探商的自救。石油經濟研究者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指出,資產的買進賣出是行業正常行為,目前的油價低谷期給「行業賭徒」提供了退出機會,但不應否認油砂資產價值。此外,加拿大油砂勘探商的原油售價長期較美國西德州報價大幅折讓,西諾沃斯希望通過合併赫斯基的中、下遊資產來擺脫一些「被砍價」的壓力。赫斯基稱,新公司所產原油有望在價格上更接軌國際油價指標。

長和對新公司持股27%

西諾沃斯和赫斯基總部同在加拿大艾爾伯塔省,同為中型油氣勘探商。本次併購並不涉及現金交易,而是以新公司股票換取舊公司股票。赫斯基股東以每股換得新公司0.7845股新股及0.0651股認股權證,但市場認為作為收購方的西諾沃斯在這一定價中給出了21%的溢價,因此在合併消息公布後第一個交易日即10月26日,西諾沃斯股價承壓跌8.36%,而赫斯基股價相應升12%。經市場調整股價後,西諾沃斯目前的市值大約為58億加元,赫斯基市值大約為38億加元。

合併後的公司保留西諾沃斯名稱(簡稱「新西諾沃斯」),由西諾沃斯原股東持股61%,赫斯基原股東持股39%。李嘉誠家族信託及長江和記實業原對赫斯基合計持股約69.51%,因而在新公司中按比例獲得27.1%的股份。新西諾沃斯將擁有原西諾沃斯的油砂項目、傳統油氣田項目、少量煉化廠,另外還攬入赫斯基位於加拿大、中國、印尼海域的油氣田項目,以及赫斯基位於美國的管道及煉化設備資產。

本次合併已獲得赫斯基及西諾沃斯控股股東的不可撤回表決支持,在等待西諾沃斯股東批准、監管批准及加拿大艾爾伯塔省女皇法院批准後,方可落實,預計在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新西諾沃斯目前包含債務的公司價值被估值為236億美元,未來日產預計將達到75萬桶油當量,這將令該公司成為加拿大第三大油氣勘探商。

李氏「財技」扮靚長和業績

赫斯基能源由李嘉誠家族自1991年起控股,其原本是李氏家族當之無愧的「現金牛」,然而油氣勘探行業具有「強周期」特性,公司業績深受市場波動影響。在2015年三季度首次虧損後,負面因素似乎揮之不去,2016年第一、二季度,赫斯基再次錄得淨虧損。2019年第四季,赫斯基再次轉虧,包含大額資產非現金減值的帳面虧損達到23億加元;2020年一、二季度,依然「血流不止」,分別帳面淨虧17億加元、3.04億加元。長江和記實業主席、赫斯基能源聯席主席李澤鉅稱這是「記憶以來最差業績」。

長和雖然僅對赫斯基持股40.19%,但因持股29.32%的李嘉誠家族信託被認為是一致行動人,因而擁有控股地位。赫斯基能源如此慘澹的業績每每展現在長和的合併報表中,對公司管理層形成巨大壓力。

根據長和2020年半年報,在港口、電訊、基建、零售、能源等幾大業務板塊中,赫斯基是唯一淨虧損的板塊,更是收入、淨利潤按年跌幅最大的板塊,對長和的業績形成極大拖累。長江和記實業由原長江實業、和記黃埔在2015年3月合併重組,合併後最高股價曾至每股159.87港元,但隨後五年持續下滑。10月27日,長和收報每股46.75港元。

有市場分析員認為,合併「財技」可以令長和從報表上擺脫加拿大油氣業務的拖累。以2020年上半年業績為例,若撇除赫斯基,長和的EBIT(息稅前利潤)將顯著提升54.87億港元,至321.64億港元。國際油價的持續低迷,令赫斯基前景茫然。長和聯席董事總經理、赫斯基能源聯席主席霍建寧在2020年一季度業績會上曾稱:「油價每跌1美元,赫斯基就多虧損5100萬加元。」

根據目前的合併安排,長和在新西諾沃斯中的持股比例將僅為15.7%。摩根大通分析員Cusson Leung指出,由於對新公司不具控股地位,長和將不必把新西諾沃斯能源的業績合併進報表,而只需以每年股息收入入帳。他稱:「赫斯基是長和資產板塊中周期性波動最劇烈的板塊,此舉(將其剔出報表)可令長和的業績看起來更穩定。」

不過,根據合併公告,新西諾沃斯的季度分紅大約每股只有0.0175加元,晨星(Morningstar)分析員Lorraine Tan認為,這一分紅計劃不算有吸引力,所以帶給長江和記實業的現金流將十分有限。

油砂商的自救

加拿大油砂資源是一種「非傳統」油氣資產,開採過程複雜、成本較高。2017年以來,包括國際巨頭在內不同規模的油氣勘探商都在市場出售油砂資產,包括美國康菲(ConocoPhillips)、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法國道達爾(Total)、美國雪佛龍(Chevron)等。

高級經濟師、長期從事石油經濟研究和國際原油價格預測的朱潤民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分析稱,儘管油砂資產在短期內被頻繁出售,但長期來看,其在市場中仍有投資價值。他指出,目前國際油價跌至每桶40美元的水平,而油砂成本高昂、利潤空間被嚴重擠壓,所以目前市場上多見到折損離場的現象。他認為,油價有「合理平衡」水平,目前是「低於合理平衡」。「有些市場參與者好比『賭徒』,所以他們才會在這樣的時刻離場。」

在西諾沃斯和赫斯基看來,西諾沃斯上遊資產與赫斯基中、下遊資產的結合,將「縮短價值鏈、節省運輸重質油的冷凝成本」,從而「提高利潤率」。根據聯合公告,在煉化方面,西諾沃斯雖然有47.5萬桶油當量的日產量,但日煉化能力只有25萬桶。合併赫斯基後,新西諾沃斯日產量將提升至75萬桶油當量,日煉化能力更是大幅提高到66萬桶,其中有35萬桶為重質原油的煉化。朱潤民指出,西諾沃斯在「寒冬」中想要繼續經營油砂資產,此舉是為了自救而 「抱團取暖」。

事實上,原本就成本高昂的油砂井原油,在市場上也同時遭受無情的大壓價。根據國際原油報價,10月29日,加拿大西部所產原油的價格指標WCS(Western Canadian Select)報價為每桶27.89美元,而美國西德州輕質原油價格指標(WTI)報價為每桶35.92美元,折讓高達22.4%。這說明,加拿大油砂勘探商若想將所產的油運到墨西哥灣進行煉化加工,需要接受美國交易商接近每桶10美元的「砍價」。赫斯基和西諾沃斯對本次交易的一大期盼,就是「縮減加拿大西部地區油價差的風險敞口,使其將更接軌國際油價」。

彭博分析員Fernando Valle和Brett Gibbs表示,在WCS價格持續低於WTI價格之際,西諾沃斯缺乏煉化和管道資產的問題變得尤為突出。地處高緯度的加拿大在冬季面臨大多數航道冰封,導致該國的原油不得不依賴美國市場:通過運油車或運油管道輸往全球最大的原油交易集散地——美國西德州庫辛(Cushing),再通過溫暖的墨西哥灣運向海外。雪上加霜的是,近年來由於加拿大國內環保組織對石化能源的抵制,連接艾爾伯塔和西德州的運油管道也難以擴張。在赫斯基2019年年報中,該公司稱「艾爾伯塔省年產量繼續受到政府限額的壓制」,因為政府不希望當地運油管道承受過大壓力。

不過,朱潤民指出,目前加拿大為了擺脫美國市場的絕對控制,已在進行Trans Mountain(「跨山」)輸油管道擴張建設。該項目將在原油輸油量基礎上進行擴張,將可以把深居艾爾伯塔省的原油運到臨近太平洋(601099,股吧)的卑詩省,瞄準亞洲市場。按照當地政府公布的進展,預計這個項目在2022年可以建成。

西諾沃斯和赫斯基管理層均表示對合併的展望十分樂觀。西諾沃斯總裁Alex Pourbaix表示,本次合併將立即帶來正面現金流,因為將節省固定資產支出。赫斯基總裁Robert Peabody則表示,新公司「更強韌」,因為將更快地去槓桿。在26日舉行的聯合發布會上,雙方公司的管理層表示,將在24個月內將淨債務削減到收入的2倍水平,以獲得投資級別的債務評級。

資本市場對本次合併也表示了歡迎,10月27日,在多倫多交易所上市的赫斯基連續第二天上漲,續漲7.32%,報每股3.81加元;西諾沃斯在紐交所轉跌為升,升6.92%,報每股3.63美元,在多倫多交易所升6.71%,報每股4.77加元。

(作者:江月 編輯:和佳)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李嘉誠賣掉遭油價重創的能源公司 與加拿大油砂企業抱團取暖
    赫斯基是李嘉誠家族構築海外能源版圖的起點,曾是最賺錢的「現金奶牛」,但疫情下疲軟的需求和全球經濟重創石油公司,赫斯基的股價自今年初以來已下跌70%。當地時間10月25日,加拿大油砂生產商Cenovus Energy與赫斯基能源公司同意以全股票方式進行合併,合併後的公司將以Cenovus Energy Inc.的名義運營,總部仍位於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卡爾加裡。
  • 加拿大西諾沃斯能源以180億美元收購赫斯基能源公司
    原標題:加拿大西諾沃斯能源以180億美元收購赫斯基能源公司   據路透,加拿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西諾沃斯能源(Cenovus Energy)
  • Cenovus收購李嘉誠控股的赫斯基能源
    Cenovus能源公司(Cenovus Energy)將以102億加元(合78億美元)收購由香港億萬富翁李嘉誠(Li Ka-shing)控股的競爭對手——加拿大石油生產商赫斯基能源(Husky Energy)。
  • ...收購由香港富豪李嘉誠家族企業控股的赫斯基能源公司(Husky...
    2020-10-27 07:40:54來源:FX168 【李嘉誠出售「一生中最偉大的投資」】10月26日消息,加拿大油砂生產商
  • 香港首富易主?李嘉誠海外投資又踩雷
    根據當時加拿大法律,外國人不能購買「財政狀況健全」的能源公司。不過,李嘉誠長子李澤鉅1983年已加入加拿大國籍,成功避過這一限制。李嘉誠收購後即展開一系列擴張,兩年後,赫斯基能源的資產值擴大了一倍。2000年8月,赫斯基能源在加拿大上市。2004年末,國際油價首次突破40美元一桶,關於李嘉誠有意出售的傳聞不斷,赫斯基能源卻開始了油砂煉油計劃。
  • 狂虧近250億元後 李嘉誠止血昔日「現金牛」赫斯基能源
    在赫斯基能源股價自高位暴跌超80%後,其最大股東李嘉誠也坐不住了,同意赫斯基能源與競爭對手Cenovus Energy合併。自收購赫斯基能源股票以後,李嘉誠家族的持倉已經蒸發了近250億元人民幣。10月25日,赫斯基能源宣布,加拿大油砂生產商Cenovus Energy與赫斯基能源公司(Husky Energy Inc.)同意以全股票方式進行合併。合併後的公司將以Cenovus Energy Inc.的名義運營。此次收購的總價值為236億加元(約合180億美元)。
  • 李嘉誠海外投資再踩雷,還丟掉了香港首富寶座-虎嗅網
    但疫情重創了像赫斯基能源這樣的公司,財報顯示,截至6月30日,公司營收為23.8億加元,淨利潤虧損3.04億加元,而去年同期的淨利潤為3.7億加元。在此背景下,加拿大油砂生產商Cenovus能源公司當地時間25日宣布,將通過一次全股票交易以大約38億加元的價格收購赫斯基能源。
  • 李嘉誠海外投資再踩雷,還丟掉了香港首富寶座
    李嘉誠海外投資再踩雷,還丟掉了香港首富寶座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28 09:01 [摘要] 1986年12月,李嘉誠通過和記黃埔以32億港元收購了加拿大老牌石油公司赫斯基能源
  • 《瘋狂原始人2》或成拯救北美影市寒冬的強心劑
    12 月首個周末過後,北美的電影市場依舊慘兮兮。動畫電影《瘋狂原始人 2 》上映次周末拿到 440 萬美元奪冠,北美累計 2030 萬美元,全球累計 6055 萬美元
  • 10月28日匯市交易提醒:Cenovus能源收購赫斯基能源
    摘要 【10月28日匯市交易提醒:Cenovus能源收購赫斯基能源】1986年12月,李嘉誠通過和記黃埔以32億港元收購了加拿大老牌石油公司赫斯基能源52%的股權,這筆交易也被譽為「李嘉誠一生中最偉大的投資之一」。
  • VGJ北美分部宣布重組完成 IDFC五人加盟
    VGJ北美分部宣布重組完成 IDFC五人加盟 DOTA2 vpgame.小C ▪ 2018-02-20 01:00:00
  • 華新能源重組標的業績失真 財務顧問國海證券吃警示函
    經查,作為華新能源2016年重大資產重組的獨立財務顧問及主辦人,國海證券未通過函證重大合同、走訪主要供應商和重要客戶、實地抽盤大額存貨、實地核查重要工程項目等方式,對華新能源重大資產重組標的資產的業績真實性及可持續性進行充分、廣泛、合理的調查;在華新能源重大資產重組完成後的一年內,未能結合掛牌公司定期報告核查重大資產重組的實施效果是否與此前公告的專業意見存在較大差異。
  • 江蘇國信重組三年後的蛻變
    2017年4月,江蘇國信完成對舜天船舶的重大資產重組,實現了業務和資產徹底轉型,主營業務由「船舶製造與銷售」轉變為「信託、能源」雙輪驅動。其中,信託公司主要是其子公司江蘇省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江蘇信託)。
  • 香港迪士尼樂園遭遇寒冬,人流量跌出新紀錄,任何項目都無需排隊
    除了一些高山大河、名勝古蹟之外,很多遊樂場所也深受大家的喜愛,尤其是對於一些小朋友來說,比如國內比較知名的方特、長隆、歡樂谷等等,但是世界上最出名的遊樂園就是迪士尼樂園了,迪士尼樂園自上世紀開園以來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具知名度和人氣的主題公園,不僅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就連大人們也很喜歡,儘管票價和物價消費很高
  • 李嘉誠退休兩年多:旗下公司市值蒸發超3400億,能源等業務虧損巨大
    加拿大油砂生產商 Cenovus 能源10月25日宣布,將通過一次全股票交易以大約 38 億加元(約2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由李嘉誠家族企業控股的赫斯基能源公司。 李嘉誠1986年12月通過當時的和記黃埔以32億港元收購了赫斯基能源52%的股權,當時國際油價只有每桶11美元左右,李嘉誠曾稱這是其 「一生中最偉大的投資之一」。
  • 邁向碳中和世界:化石能源的資產擱置風險-虎嗅網
    根據IPCC預測,在1.5攝氏度和2攝氏度情景下,人類剩餘的碳排放空間分別為5800億噸和15000億噸。目前全球每年碳排放量的80%左右來自化石能源,這意味著留給化石能源的碳預算空間分別僅為4600億噸和12000億噸。按照2018年全球化石能源碳排放額約330億噸計算,碳預算耗盡時間分別在2030年和2050年前後。
  • 《刺蝟索尼克2》電影將於21年開拍,前作導演回歸,有望原班重組
    《刺蝟索尼克2》電影將於2021年開拍,前作導演回歸,有望原版重組自從德普和艾梅伯還是打起官司之後,他的演藝事業就每況愈下。本來就已經因為醜聞的關係而丟掉了《加勒比海盜》系列電影的拍攝,如今更是因為和《太陽報》的訴訟敗訴,而被《神奇動物在哪裡》劇組給直接勸退,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今消息板上釘釘,我們在上述的兩個IP中都再也見不到德普的影子了。
  • 《刺蝟索尼克2》電影將於2021年開拍,前作導演回歸,有望原班重組
    《刺蝟索尼克2》電影將於2021年開拍,前作導演回歸,有望原版重組 自從德普和艾梅伯還是打起官司之後,他的演藝事業就每況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