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低幼寶媽的省時間帶娃法典,時間和精力花在刀刃上才值得

2020-12-15 騰訊網

我上周的《我做了幾年全職媽媽,從不覺得自己與社會脫節》一文下面收到兩條類似的留言讓我很有感觸。

關於我自己每天的時間安排和技巧,已經在這周二《不是女超人,但孕期也能做到工作陪娃家務三不誤,我有什麼時間管理技巧?》一文中詳細和你們分享過了,包括如何利用零碎時間做家務,和提高做家務效率的方法。

今天我想針對留言中提到的「帶低幼寶寶太累,永遠有做不完的家務+時刻黏人導致媽媽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這一問題說說我的看法,同時也和大家分享節省時間精力的低幼娃帶法。

首先我想說,寶寶出生的第一年,如果沒有人幫忙的話,確實媽媽很難抽出時間去幹自己的事,新手媽媽不要對自己要求太高,養娃第一年最大的目標應該是不把自己累垮

1.

比方說,作為全職媽媽,選擇母乳餵養會比奶粉餵養更輕鬆,因為母乳隨時都有,而奶粉還需要燒水衝泡,喝完還要洗奶瓶,多出很多額外工作。

千萬不要信老人說的過了半歲母乳就沒有營養了,母乳無疑是對孩子最好的。當然,要是本身不具備母乳餵養條件的話就得另當別論了,無需自責或強求自己。

不過,雖然我明明知道母乳對孩子最好,但我還是在一歲之後就給悠悠斷奶了。為什麼呢?

因為喝母乳的原因,她一直不斷夜奶,影響我的睡眠。當時諮詢了兒醫,兒醫說,斷了母乳就能睡整覺。

我一想她已經一歲了,也可以直接喝鮮奶了。為了能讓我自己晚上睡好,我沒有太糾結,就決定斷奶了。事實上,斷奶後悠悠也的確沒有再夜醒過,我終於可以睡整覺,白天心情大好!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不可能十全十美,只能是在權衡之下做出一個取捨。

為了孩子100%的好,媽媽就得做出巨大的犧牲。可是媽媽犧牲了自己,誰來為媽媽兜底呢?

所以,我覺得在娃身上做出「巨大的犧牲」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對孩子也不需要100%的投入(作為一個育兒博主這麼寫好像不太政治正確啊)。

很可能媽媽在孩子身上減少20%的時間投入,卻能換來媽媽的幸福感提升60%,那這種交換我覺得就是值得的畢竟,媽媽自己的心理狀態也相當重要,否則也養不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2.

再舉個例子,雖然德國媽媽們有一年的產假,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時間可以用來全身心陪娃,但也極少有人天天給孩子做新鮮輔食。

天天餐餐做輔食得花多少時間啊,那一天真的啥也別幹了,就光做輔食了...德國媽媽,包括當時的我自己,做輔食主要有兩種方法:

1. 周末花一天時間做兩至三周的分量(兩三種不同的食譜),然後分裝在小盒子裡冷凍起來。每天要吃的時候,拿一盒出來解凍即可。

2. 在超市購買瓶裝成品輔食。

冷凍輔食並不會降低輔食的營養,可能口感和剛做的新鮮食物比略差那麼一丟丟,但是能節省媽媽那麼多時間,我覺得是完全值得的。

如果想帶孩子出去玩,瓶裝成品輔食就是絕佳選擇,例如帶孩子去動物園、去朋友家聚會、出去購物,甚至是去旅行。

若是因為要在家做輔食和吃輔食,而放棄對孩子和媽媽都有好處的外出活動,那麼吃新鮮輔食帶來的少量好處就被這些捨棄掉的活動給抵消掉了——所以說,平衡很重要,凡事不能只看到一面的好處,而看不到另一面。

關於嬰兒輔食的做法我以前寫過《輔食的正確添加順序和科學搭配(德國米粉為什麼都沒加鐵你造嗎?)》,可以參考。

我不是說輔食不重要,當然重要,非常重要!

但是早教活動、帶孩子出去玩見世面、媽媽有時間休息保持健康的精神狀態,也都很重要啊!哪一項又不重要呢?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只有24小時,花在一件事上的時間多了,那麼必定是壓縮了花在其他事情上的時間。

把做輔食節省出來的時間花在早教上,多帶孩子出門玩和運動,孩子睡眠更好了,說不定媽媽還更輕鬆呢?

還有一點,就是從8個月起開始,引入手指食物來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這樣基本上10個月以上就可以吃一些帶顆粒的食物,一歲半以後就可以和大人吃一樣的食物,省去了單獨給孩子做飯的時間。

可以多學點做快手營養餐,就不需要每餐花那麼多時間在給孩子做飯上,如我分享過:營養又管飽的快手間餐食譜,一分鐘搞定!

3.

不要糾結孩子能不能自己尿尿,不要過早進行如廁訓練和半夜喊娃起來上廁所,這純粹是浪費時間,沒有把精力用在刀刃上!

我就是一直讓悠悠穿尿不溼,直到3歲前的某一天,她自己突然說不想穿了,沒怎麼訓練她,突然就會自己去馬桶尿尿了。

而悠悠外婆曾經在悠悠一兩歲時就多次嘗試過訓練她自己如廁,每次都以悠悠一天尿溼6、7條褲子,外婆洗褲子洗到崩潰而放棄。其實這種嘗試沒多大意義,既累了大人又苦了孩子,根本就是和自己過不去。

夜晚尿尿也是一樣的。白天會尿了,不代表夜晚也能自己爬起來尿。那就給孩子穿上尿不溼吧!等到孩子覺得自己準備好了,TA自然會告訴你!

參考文章:如廁訓練?德國兒醫說我們對此不感興趣

明明白天會自己尿尿了,為什麼晚上還尿床?根本是兩回事啊

時間太寶貴了,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孩子遲早都會學會的事情上,而應該將關注點放在對孩子長期發展有益處的能力培養上。

4.

低幼寶寶時刻需要媽媽的注意力沒錯,但這不代表媽媽時時刻刻都需要陪玩,要學會把陪娃融入生活中,用生活完成教育。

比如上文截圖留言中提到的「媽媽健身的時候,娃在旁邊爬來爬去」,不要覺得這麼做就是苦了孩子,其實這反而是很好的帶娃方法!

娃不需要我們時刻陪玩,不是只有陪玩才是早教。讓娃參與我們的生活,本身也是早教!和娃一起健身、一起購物、一起參加聚會,也都是耳濡目染的浸潤。

德國媽媽就是這麼帶娃的,一拖二也不耽誤自己的生活,該做的事都會去做,該瀟灑的也要瀟灑。我以前寫過《德國媽媽一人帶兩娃,還能高質量陪娃,她們究竟做了什麼?》

總之,我們學習科學的育兒方法,不單單是為了孩子好,也是為了帶孩子的人更輕鬆!事半功倍!

在我看來,科學育兒同時也是高效育兒——在投入時間和產出中找到一個對孩子和媽媽都好的雙方利益最大化的平衡點才是關鍵,並不是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越多越好。

話說我自己再過兩個多月也要生二胎了,在完全沒有老人和保姆的情況下,對於如何兼顧上小學的悠悠的學習和照顧二胎妹妹,同時還要堅持寫文章做公號,完成每日家務維持家庭運轉,我也覺得壓力挺大的。

這方面到時候有親身經歷了再和你們分享吧!我的想法一貫是遇到了困難就想辦法去解決,雖然做不到完美(也不需要完美),但總有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快的方法。

相關焦點

  • 餘生,時間花在刀刃上
    時間,摸不著,看不見,無始無終,無聲無色,亦無敵。歲月的長河裡,只擁有區區100年,36500天,這一小段,告訴我們,時間無限,我們擁有的卻有限。古語有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圖一俗語有曰:「時間就是金錢」。時間珍貴抵萬金,不禁感慨,每個月的工資,不只是工資,是出售的時間,生命,勞動力之和。是真正的血汗錢。
  • 爸爸主動帶娃,半小時沒動靜,寶媽心生疑慮,推門一看:帶娃鬼才
    而爸爸與媽媽的帶娃方式更是各有不同,大相逕庭。媽媽細心周到,帶娃中規中矩,而爸爸帶娃的方式常常出人意料,是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神操作。案例爸爸在房間帶娃,半小時沒動靜,寶媽心生疑慮,推門一看:帶娃鬼才小麗是一位1歲兒子的寶媽,自從產下孩子之後,為了給予孩子最好的照顧,她辭職在家全職帶娃,因為孩子還小,時刻不能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範圍,所以小麗等周末老公在家的時候,才進行大掃除。
  • 在家帶孩子還想賺錢?看看這3個職業,不耽誤時間還能高收入
    而且父母年紀也大了,帶孩子這種體力活很是操勞。所以很多時候越想越煩躁,最後得了產後抑鬱症。這種情況大家應該都有聽說過吧,確實這個社會對於產婦有很多的不公平。大部分工作對於工作時間都有著強硬的要求,不能夠和帶孩子兼顧,所以很多寶媽選擇了放棄工作,專心帶娃。小編今天其實就是想給大家介紹3個工作,非常的適合寶媽,能夠有時間帶孩子,還有著高收入。
  • 帶娃只是基礎階段,寶媽:知識都學雜了!
    當媽後學會的技能,帶娃只是基礎 人在什麼情況下能快速成長,學會很多事情?不是加薪、也不是比賽,而是因為身份的改變——成為媽媽。 每一個親自帶娃的寶媽,可以媲美育兒師,這是為人母的本能。這項技能包含太多育兒細節,是基礎也最重要,也可以看成是寶媽的「合格證」。
  • 「單薪」家庭寶爸吐槽:媳婦全職帶娃一個月6千都不夠,太能花
    前段時間,我國的人口報告2020年的出爐了,老齡化的問題越來越嚴峻,專家開始呼籲生三胎,很多網友都直呼「要不起」。養個娃到底要花多少錢?很多上班族,看到全職媽媽都覺得很羨慕,自己一個人在家帶娃,還有老公每個月給的零花錢,生活不要太滋潤了!
  • 寶媽抱娃小動作被抓拍,網友看後直呼:心酸,帶娃太不容易了!
    現在大部分家庭的模式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父親負責賺錢養家,母親負責在家帶娃。很多男士會說,在家帶娃太輕鬆了,自己也想在家帶帶娃什麼的。其實,在家帶娃可比在外賺錢辛苦多了,究竟母親帶娃有多難?我們一起來看看。
  • 裝修就要把錢花在刀刃上!這幾種材料別買貴的,輕鬆省下幾萬塊
    其實每個業主朋友裝修,永遠都會發現很多問題,不管是硬裝上,還是後期軟裝上,都覺得花錢花得不值,其實裝修真的要記住「重硬裝、輕軟裝」,要將錢花在刀刃上,這樣真的可以省下一筆開支。裝過3套房的經驗告訴想要裝修的朋友,這幾種材料千萬別買貴的,真的可以省下幾萬塊。
  • 孩子出生滿一百天後,這4個變化非常明顯,讓寶媽帶娃更輕鬆
    寶寶順利「降臨」到一個家庭,是值得全家高興的事,在很多地區都有一種風俗,就是出生滿一百天時,家長會大辦酒席邀請親戚、朋友們參加,參加酒席的人送上真摯祝福。寶寶出生滿一百天後,身體這些變化,會讓寶媽帶娃更輕鬆。
  • 寶媽帶娃的一個動作,引起無數媽媽共鳴,當媽的才明白其中含義
    視頻中的媽媽,懷裡抱著孩子,晃來晃去,哄著孩子睡覺,突然,寶媽的手向下一滑,拽住了自己的衣角。這個動作對於帶過孩子的人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寶媽抱孩子時間長,太累了,她們藉助衣角,來讓自己能夠省點力。雖然,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但是,在很多家庭裡,孩子都是媽媽帶的比較多。很多寶媽甚至是獨自承擔起了帶孩子的重任。
  • 「雷神式帶娃」火了,孩子能順利長大看運氣,網友:男人都一樣
    雖說錘哥的身材非常健碩,但以這樣一種方式帶孩子,未免有些不太安全。隨著這組照片的曝光,"雷神式帶娃"這一話題迅速引起熱議,不少網友表示:"這孩子能不能順利長大,還得看運氣"。此外,有些女網友在看到雷神的帶娃方式以後,不禁聯想到了自己丈夫的奇葩帶娃方式,於是吐槽道:"男人帶娃都一個樣"。
  • 「雷神式帶娃」走紅,孩子能順利長大看運氣,網友:男人都一樣
    雖說錘哥的身材非常健碩,但以這樣一種方式帶孩子,未免有些不太安全。隨著這組照片的曝光,"雷神式帶娃"這一話題迅速引起熱議,不少網友表示:"這孩子能不能順利長大,還得看運氣"。此外,有些女網友在看到雷神的帶娃方式以後,不禁聯想到了自己丈夫的奇葩帶娃方式,於是吐槽道:"男人帶娃都一個樣"。
  • 爸爸帶娃參加同學聚會,寶寶被擺上餐桌當「前菜」,照片逗樂寶媽
    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很多家庭都是由女性來帶娃的,主力軍以媽媽為主,其次是姥姥或者奶奶,生活中很少看到爸爸來帶娃的,一方面是男性帶娃當媽的都不太放心,二來是因為很少有男性喜歡帶娃的,他們的耐心不夠同時給不到孩子需要的細心和體貼
  • 一個人帶娃也太難了,有了這些育兒神器,讓你少遭白眼不受罪
    全職媽媽帶娃的辛苦,不用哭訴也都知道,想想最近幾年,一個帶娃簡直就是人間煉獄,餵奶、換尿布、洗澡,還要哄睡、陪玩,一個人恨不得掰成幾個用,不過這些年也摸索了一些育兒經驗,希望能給新手媽媽些幫助,一個人帶娃,不僅要有一個強大的內心和好身體,還離不開這些好用的育兒神器來幫忙。
  • 三歲娃去滑雪說睡就睡,爸爸無奈將娃「拖下場」,網友:沒電了?
    天氣越來越冷,大人都不願意到戶外活動了,但是想將精力旺盛的寶寶,在屋子裡悶一冬天談何容易。冬天想要帶娃出去玩,家長就要做「萬全準備」了。如果寶媽還不放心,可以觸摸寶寶的鎖骨、後頸處,如果是溫熱的觸感,就不用給孩子加衣服了。冬季帶娃出去玩穿衣指南冬季帶娃出去玩,寶媽總是擔心穿的不夠暖,像是張家口的滑雪萌娃,穿太多還犯困,穿太少又擔心感冒。
  • 時間搞錯很坑娃,附應季蔬菜、水果表
    有了寶寶以後,圍繞在寶媽們身邊的話題全都變成了與娃相關的了,比如寶寶到底多大添加輔食才是最佳時間呢?是四個月還是六個月,又或是更晚呢?很多寶媽對此非常模稜兩可,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寶寶添加輔食的那些事~寶寶六個月大能添加米粉嗎?
  • 網紅奶爸「全職帶娃」,一年後黯然收場:經歷過才知道有多累
    還有無數在家裡帶娃的寶媽,過著更千篇一律的生活,因為全職媽媽太常見了,已經吸引不到什麼關注。丈夫忙於工作,沒空聽她們訴苦,甚至覺得她們「在家就帶個娃」很輕鬆。全職媽媽的辛酸,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全職媽媽的生活是怎樣的?
  • 老人帶娃的家庭和自己帶娃的家庭,有何不同?這些優缺點你要知道
    當今社會,很多人的生活壓力很大,所以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結婚有孩子之後依然還得工作賺錢,所以不能在家全職帶娃的人有很多。為了減輕家裡負擔,把帶娃這個重任交給家裡老人的也不少。很多老人看見孩子就很開心,心想孩子在自己身邊熱鬧,也可以緩解下一代的經濟壓力,所以便很爽快答應幫兒女帶娃。但是只有當雙方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才發現家庭矛盾有多麼的大。那麼,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和寶爸寶媽自己帶娃的家庭將會出現哪些不同呢?
  • 三個孩子的寶媽,如何開始副業?請先記住這一點:量力而行
    「自從帶娃一年半,我都抑鬱了,出來上班就好多了……」;「有機會的話,還是應該要有份副業,畢竟世道艱難,自己有份收入也是多了一份保障,會更有安全感……」;「三個孩子?!哪有時間和精力做副業,感覺每天都很累,根本沒有別的心思做事!」
  • 人販子當眾抱娃,反咬孩子媽是人販子,寶媽聰明的做法救了娃
    01人販子當眾抱娃,反咬孩子媽是人販子,媽媽聰明的做法救了娃大街上明目張胆搶娃,這件事聽起來不可思議,但生活中卻真實發生。看到對方如此狡猾,小雲一時間很著急,但她沒有慌,而是從口袋裡掏出了手機,翻出自己和寶寶的照片給大家看,向眾人證明自己才是孩子的媽媽。寶媽聰明的做法最終救了娃,這個人販子被圍觀群眾控制住了,隨後有人撥打了110,警察過來把她帶走了。
  • 孩子已經上幼兒園,為什麼寶媽還在「家裡蹲」?背後原因很現實
    然而,現在的生活壓力如此之大,很多家庭都是雙職工,孩子的成長和家庭的經濟之間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孩子已經上了幼兒園,為啥寶媽還不去上班?過來人:條件不允許小毛三年前生了孩子,當時她和丈夫兩個人都是有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