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最靚麗的底色,也是一座城市最深的內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普洱市婦聯按照市委、市政府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總體安排,以提升女性文明素養、家庭文明創建、巾幗志願服務、思想道德建設為抓手,主動作為、紮實工作,切實發揮「半邊天」的作用,傾力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注入巾幗力量,為普洱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譜寫了濃墨重彩的巾幗篇章。
發出行動倡議 凝聚巾幗力量
重擔肩上挑,當好「領頭雁」。普洱市婦聯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擺上議事日程,明確責任,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及時成立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創文工作的實施和指導,做到領導、組織、人員、措施四到位。同時結合自身工作特點,不斷調整充實創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市婦聯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相關專題會議,鎖定目標、堅定信心,充分發揮「半邊天」的作用,凝聚各方力量,精準對標對表,不折不扣完成各項任務。
採取各種群眾喜聞樂見、富有成效的形式和方法,多渠道、多層次地開展創建文明城市宣傳活動。通過懸掛標語橫幅、組織開展知識競賽,以市婦聯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和官方網站為主陣地,充分利用《普洱日報》、普洱廣播電視臺等媒體平臺宣傳,動員、引導全市廣大婦女積極投身創建活動。今年,在創文的關鍵時期,市婦聯發出《致全市幹部職工家屬的一封信——「弘揚好家風,創建文明城」》倡議書,號召全市婦女並肩攜手,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從點滴做起,全力投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中。
選樹先進典型 引領文明風尚
婦女的文明素養,體現著一座城市的文明進程。
在創文過程中,普洱市婦聯高度重視先進典型的引領工作,以提高婦女素質、培養塑造內外兼修的普洱新女性為核心,先後推出了全國「三八紅旗手」杜春嶧、李亞玲,「全國最美家庭」肖建玲家庭、省級三八紅旗集體普洱市公安局思茅分局交通警察大隊女子二中隊等一大批叫得響、立得住、過得硬的婦女先進個人和集體,為全市婦女聚力總目標、引領新風尚、建功新時代樹立了旗幟和標杆。
一生與茶為伴的杜春嶧,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以匠心堅守普洱茶,用一生的智慧和心血練就了精湛的普洱茶製作工藝,並被評為「全球普洱茶十大傑出人物」,人們都尊敬地稱她為「茶媽媽」。李亞玲是思茅區南屏鎮倒生根社區黨總支書記,10多年來,她立足本職崗位,用腳踏實地的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為民服務的初心。在她的悉心管理下,倒生根社區先後被表彰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社區」「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社區」。與此同時,李亞玲榮獲了「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她溫暖和諧的小家,同時被表彰為雲南省「和諧家庭」。
普洱市婦聯通過充分發揮杜春嶧、李亞玲等婦女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讓廣大婦女學有榜樣、行有標杆,在全市範圍內營造爭做「四自」「四有」女性的良好氛圍,實現了「點燃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目的,湧現出了一大批婦女先進典型。在她們中間,有365天如一日,堅守茶城大道的普洱市公安局思茅分局交警大隊女子二中隊的姑娘們,她們以「巾幗不讓鬚眉」的風採,守護著城區主大道的平安,更以女性的柔情、愛心播灑著文明的種子、傳遞著城市的溫度——這一朵朵在烈日和風雨中絢爛綻放的鏗鏘玫瑰,已經成為了普洱靚麗的城市名片。面對一個個被稱作「星星的孩子」的自閉症兒童,年過七十的市公安局退休職工肖建玲與丈夫「挺身而出」創辦了「陽光雨露」家園,為自閉症兒童提供免費訓練。幾年下來,老兩口不但沒有賺一分錢,反而背上了30多萬元的債務。儘管行路艱辛,但肖建玲和她的丈夫無怨無悔,一直用愛心守護著一群星星孩子的夢。普洱市婦聯還結合部門特點和實際編寫了《美麗鄉村女子學堂》一書,以此書為教材,在全市開辦「女子學堂」,對廣大婦女進行宣講培訓,加強思想教育和能力培訓,引領廣大婦女積極投入到創文工作和脫貧攻堅工作中,為普洱追趕跨越、綠色崛起和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貢獻巾幗智慧和巾幗力量。同時,通過舉辦「書香普洱·書香女性」賦能閱讀活動,引領廣大婦女養成閱讀習慣,培育學習思維,構建美好未來。以市巾幗志願者協會、市女企業家協會、市旗袍協會等隊伍為平臺,開展各類活動,弘揚傳統美德、提升女性素養、展示巾幗風採,引領「時尚、創意、唯美」的健康生活方式,打造文明普洱的一張張靚麗名片。
傳播家庭文明 做實文明細胞
家庭文明是社會文明的細胞。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無論時代如何變化,家庭的文明作用都無可替代。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市婦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孝、誠、勤、和、美、廉為核心,用先進的價值理念、思想文化和豐富的活動載體匯聚家庭力量。
立足職能優勢,推進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體系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全市58個社區家長學校和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體系,開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傳承好家風好家訓活動,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同時,在思茅區16個社區和思茅城區中小學的家長學校開展「爭做合格家長培育合格人才」家庭教育培訓,以「家長學校」為載體,樹牢家風家教。近三年來,深入機關、學校、企業、社區、部隊等單位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家庭教育培訓和最美家庭事跡巡講培訓350餘場,發放宣傳資料3萬餘份。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構建起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三結合」的教育網絡體系,營造了有利於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和社會氛圍。
普洱市婦聯在全市範圍內廣泛徵集「好家風好家訓」「最美家話」「最美家事」等,展示家訓家規家話和家庭感人故事,一時間,家風話題成為全市家庭話題熱點,人人談家風,家家話美德。在此基礎上,組織全市家庭制定家規、家訓,將立家規、傳家訓、樹家風作為加強家庭自身建設的經常性的基本要求。同時發揮幹部家庭的示範引領作用,引導廣大家庭在潛移默化中建設積極向上的家庭文化和家庭文明,進一步以家風正作風,以作風促政風,以政風帶民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細落小落實,營造全社會良好的家庭氛圍。
以評優為平臺,開展培樹好家庭活動。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尋找「最美家庭」活動。2018年以來,共推薦評選出全國最美家庭3戶、省級最美家庭12戶、市級最美家庭96戶。三年來共推薦評選出平安家庭287戶、綠色家庭示範戶64戶。在市婦聯的推動下,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已成為越來越多普洱市民,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的共識,以優良「家風」為代表的中華傳統美德正轉化成推動「文明」建設的強大正能量。
加強思想建設 呵護蓓蕾綻放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也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內容。
普洱市婦聯以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為目標,以學校、社區、家庭為主陣地,以宣傳教育活動為載體,深入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在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發揮了「半邊天」作用。
普洱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普洱市婦聯積極爭取國務院婦兒工委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省婦兒工委辦的資金支持,在全市建立了一批「兒童之家」項目。項目以關心關愛兒童,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為目的,以為兒童提供學習、活動、親情撫慰、心理關懷等服務為任務,為廣大兒童搭建了一個與家長、監護人及社會溝通、交流、學習、互動的服務平臺,營造了一個安全、快樂、幸福的成長家園。
未成年人活動陣地建設促進了未成年人成長環境的不斷優化。普洱市婦聯依託兒童之家、社區家長學校等陣地,每年圍繞關愛未成年人等主題,舉辦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講座,為兒童及家長傳授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弘揚傳統美德,以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感染兒童與家長,培養未成年人良好品德。引導全社會參與未成年人教育活動,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在拓展未成年人活動陣地的同時,普洱市婦聯常態化開展關愛幫扶活動。今年「六一」期間,市婦聯推出了「童心逐夢,做新時代好少年」系列活動。活動期間,市婦聯主要領導帶隊走進城鄉學校,開展「春蕾關愛女童」行動,不僅為留守兒童、建檔立卡戶、困境女童送上了書包、文具等慰問品,而且更與他們一起分享春蕾女童的成長故事,鼓勵他們自信、勇敢去面對生活。
近年來,市婦聯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關愛幫扶留守兒童等特殊兒童活動,為特殊兒童打造溫馨、和諧、向上的快樂家園,讓他們在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下成長為祖國的有用人才,迎接更加燦爛的明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任重而道遠。市婦聯將整合中小學校人才資源,培育更多熱心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事業專業人才,積極探索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的互幫互助機制,形成合力,共同推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弘揚志願精神 助力創文提質
奉獻、友愛、團結、互助是新時代的志願服務精神。
自創文工作開展以來,普洱市婦聯圍繞弘揚志願服務精神,展現巾幗志願者風採,充分發揮巾幗志願服務先進典型的示範帶頭作用,引導廣大婦女群眾見賢思齊、崇德向善,彰顯廣大女性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獨特作用,積極推動巾幗志願服務活動深入開展。在市婦聯的推動下,2018年8月14日,普洱市巾幗志願者協會正式成立。協會的成立是普洱市巾幗志願服務制度化、規範化的又一起點,也是普洱巾幗志願服務組織蓬勃發展的新亮點,對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廣大婦女和家庭中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意義重大。
普洱市巾幗志願服務隊成立以來,積極對接群眾所需,發揮自身所長。她們或是頭頂炎炎烈日,或是冒雨堅守,提醒司機禮讓行人,攙扶老人過馬路;或是扶貧濟困、關愛孤老,村頭巷尾帶領群眾打掃衛生。在推進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中,她們深入各個村(社區)開展環境衛生大清掃,集中清理居民區、村莊房前屋後的垃圾和雜物,充分發揮婦女在家庭文明建設、培育社會新風中的獨特作用,並廣泛發動廣大婦女姐妹和家庭積極參與。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婦聯組織共開展志願服務活動5萬餘次,在市婦聯的組織領導下,巾幗志願服務成為普洱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進程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奏響了「普洱因我文明」的主旋律。
在突如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巾幗志願者們不僅活躍在村寨、街道、社區、超市、家庭和人群密集場所等地,協助各部門開展教育勸導、防疫知識宣傳、消毒殺菌、測量體溫、登記排查等工作,而且她們更逆行而上,舍小家為大家,主動申請進入了疫情防控最危險的木乃河留驗站。
在留驗站裡,沒有硝煙,但她們無時不是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沒有戰鬥,但她們無時不在承受著高強度的工作壓力……24小時的全天候值守,每天都要換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進入隔離區為留驗人員配送三餐,詢問身體狀況,面對面的為留驗人員測量體溫,做心理疏導和防控知識指導,「換位思考,耐心疏導,無論何時都要盡最大努力幫他們解決難題」是每一名留驗站巾幗志願者的工作理念……她們用愛溫暖著每一名留驗人員,她們用心體現出一座城市的溫度。
這一天,留驗站裡一個6歲孩子要過生日了,巾幗志願服務隊隊長李文莉得知這個消息後,東奔西跑好不容易給孩子買來了生日蛋糕,然後她帶上自己73歲的媽媽和18歲的兒子,三人一起來到留驗站為孩子過6歲生日……當留驗站裡「生日快樂」的歌聲響起時,孩子的臉上綻放出了久違的笑容——隔離觀察但不阻隔愛的暖流,孩子的這個生日雖然沒有父母陪在身邊,但因為有巾幗志願者的陪伴,讓他收穫了滿滿的溫暖。
不論在抗疫路上還是在日常工作中,普洱市巾幗志願者們就這樣用責任和擔當演繹了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感動著普洱大地。(鍾雲 楊林 文/圖 編輯:陶平)
關注普洱日報抖音號,觀看精彩短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