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小米可謂是話題不斷。先是雷軍在微博上歡迎金立集團前總裁盧偉冰前來小米助陣,並於1月10日令盧偉冰作為小米副總裁併接管紅米Redmi。其後,由於小米解禁了超30的公司股份,使得小米股價下跌。針對這一情況,雷軍與小米其他股東發出承諾,宣布他們將會把自己手上的股票再次鎖定365天。新年新氣象,小米有點「綠」。
對於小米,雷軍似乎有著自己的憂愁。作為新年的第一次發力,小米公司大筆一揮,以1.67億元的價格,收購了TCL公司0.48%的股份。而今年年初,TCL在同時也開始了資產重組,未來將專注半導體業務而剝離消費電子和家電智能終端等業務。小米為什麼會選擇與TCL合作?事情還需要從早先談起。
自去年6月初小米上市以來,其股價除了在初期有一定幅度的上漲,之後就一直處于震蕩下跌的事態當中。直至目前,小米股價仍停留在其發行價之下。
這其中的原因,除了當前市場環境的整體下行、香港股市不振外,也與小米公司沒有得到我國國民的廣泛認可有關。
最近,「雷軍取消關注知乎問題」的消息引起了人們的熱議。而取關的問題是「同樣是國產手機,為什麼華為是民族品牌,而在印度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小米為何不是民族驕傲」。雖說雷軍在發布會上否認了這一消息,但其在知乎上的帳號確已通過了知乎認證,仿號的情況不大可能。
1月10日,在紅米獨立後的首次新品發布會上,雷軍一直在拿榮耀與自家手機作對比。可以說,雷軍這次真的是「急了」。
在「同樣是國產手機,為什麼華為是民族品牌,而在印度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小米為何不是民族驕傲」的這一問題下,大家的回答都呈現出一邊倒的趨勢。華為以其自家的晶片技術,與蘋果在歐洲市場的同臺競爭這兩點,贏得了大家「民族驕傲」的評價。而小米則一直被友商拿「性價比」一事來調侃。
去年4月25日,馬雲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發表演講時說,「晶片市場目前百分之百由美國控制,如果他們突然停止向其他國家出售晶片,很明顯大家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日本和其他任何國家都需要自己的核心技術」。
的確,在中國由「中國製造」轉向「中國創造」的這些年裡,技術始終是我們心中的一道坎。在美國的蘋果、高通、谷歌這些公司中,其專利佔公司的收入比重一直很高,而將生產下放到其他國家。以蘋果手機為例,其電池由三星與中國製造,基帶處理器由高通向外外包,快閃記憶體是日本東芝和三星,主機架總成在中國。一部蘋果手機的製造大部分都不在美國本土,而蘋果公司卻是抽成最多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技術,也是華為能搏得「民族驕傲」這一頭銜的原因。
由此,小米公司將紅米單獨分出,也是為了讓紅米專做性價比,令小米能向高端手機市場進發。
在紅米發布會上,雷軍還表示紅米Note 7的質保期將延長至18個月,不只是高配置高性價比,也要讓大家看的見手機服務也能「跑分」。雷軍的決心,是大家看得見的。
除了手機上的競爭,小米也在同時拓展其在智能家電領域的市場。兩手抓,兩手都要穩。TCL在公告中表示,將與小米就雙方自身的產業優勢,在智能硬體與電子信息核心高端基礎件一體化層面開展聯合研發。雙方的此次合作,不僅能拓展雙方的銷售市場,也能令兩家公司在未來的中國家電市場掌握更多的尖端科技。
智能家居在未來有著十分不錯的前景。在目前,全球的智能家電技術已經取得了較高的成果,但人們仍是感覺家電「不智能」,究其原因,則在於智能家居的技術過於分散,沒有得到較好的集中。而小米家居正通過手機-家居的串聯,實現通過連接手機和網關將室內的所有家居「掌控」起來。電視、冰箱、燈、空調等等的家居通過「智能」這一技術的整合,能夠成為一條全新的產業鏈,本次TCL與小米的合作成果,我們或許很快就能從小米的電視上窺見一二。
與TCL同賈躍亭的合作失利相比,小米的身後也有個追著追著摔了跤的羅永浩。但小米始終沒有忘記那句「為發燒而生」的口號,並且,在發展智能家電的時候也一直不忘將手機放在重心。手機MIUI與智能家電的連接,就是其精明的地方。而TCL以其業內尖端的液晶屏幕技術與小米共同合作的未來,我們或許也能見得小米有一天能將微軟的「手機與電腦互聯」的科技,發展至手機-全屏幕,甚至是全家電。
目前,小米亦宣稱將進入歐美手機市場。常年第二的小米能否走出華為的「陰影」?「為發燒而生」的大火正欲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