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方妮
Hello,大家好!我是方妮。上期的城市探索我們帶大家去到了2020-2021賽季的最後一個城市——英國倫敦,當車隊推離倫敦賽道的P房時,意味著整個賽季的正式比賽都已經結束,車隊和車手也將進入休賽期好好調整,準備全新一季的比賽。本期,我們將為大家帶來車隊介紹的最後一個車隊,來自美國的龍之隊。
龍之隊在FE電動方程式的第一個賽季,就迅速進入了車迷們的視野,龍之隊憑藉賽季後半程出色的表現,最後以171分的成績獲得了車隊總積分榜第二名的好成績。只不過,之後連續的五個賽季龍之隊的成績逐漸跌落,呈現高開低走的趨勢。上個賽季,龍之隊全年只獲得了兩個積分,位於車隊積分的倒數第二名,在賽道上也顯得非常沒有存在感。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詳細了解一下這支FE電動方程式的元老車隊吧。
△龍之隊FE電動方程式戰車
龍之隊
雖然逐漸下滑的成績也導致了逐漸下滑的關注度,但是不得不說,這支元老車隊在第一年就獲得了第二名的成績就可見這支車隊的潛在實力。作為第一個賽季,可以說各個車隊對賽事的熟悉程度非常的低,也沒有各自的引擎,對比賽一直是處在探索和適應的狀態。
前半賽季各支車隊的表現都有所起伏,但是龍之隊整個車隊上下迅速的調整狀態,在後半賽季逐漸進入了狀態,瘋狂取分。對於了解這支車隊的人來說,可能並不會驚訝,其背後強大的財團以及豐富的賽車經驗,讓這支車隊在第一賽季得以迅速的立足於FE電動方程式的賽場。所以,接下來我們就先撇開FE電動方程式,了解一下這支車隊的故事。
這支車隊最早成立於2007年,由賽車世家潘司基聯合史蒂芬·盧克佐創立,最早名為盧克佐龍(Luczo Dragon Racing)車隊。雖然這支車隊的名字裡包含著中國元素,可能很多人在初次了解龍之隊的時候會認為這是一支來自中國的車隊。
其實不然,這是一支地地道道的美國車隊,並且第一次參與賽車比賽就是美國赫赫有名的印地賽車。這支車隊在進入印地賽車之後,便迅速獲得了一席之地,經常在比賽中登上領獎臺,迄今為止,這支車隊一共獲得了18次印地500大賽冠軍,5次車手年度總冠軍。在卡特車和納斯卡比賽中也獲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績,可以說是美國一支非常成功的車隊。
到了2011年,傑伊·潘司基正式將車隊更名為龍之隊(Dragon Racing),並繼續徵戰印地500系列賽。這一直持續到2014年,車隊宣布離開印地賽車,專注於一個全新的賽事——FE電動方程式。
說了這麼多,那這支車隊背後的公司在賽車界到底有多厲害呢?除去上文提到的在美國參加的印地賽車和納斯卡等賽事,潘司基公司還坐擁DJR潘司基車隊,這支車隊在澳大利亞賽車史上也可以說是最成功的一支車隊,多次獲得澳洲房車錦標賽的冠軍。此外,2019年,這個公司還收購了歷史上第二悠久的專業賽道,印第安納波利斯賽道以及印地聯賽,成為賽道和賽車的唯一擁有者。正是這些經歷,讓龍之隊在第一賽季的FE電動方程式上就嶄露頭角。
不過第一賽季以後,龍之隊並未選擇打造自己的賽車引擎,而是與著名的文圖裡合作。不知道是否因為這個原因,加上其他的車隊熟悉了這個全新的比賽,讓龍之隊的成績開始下降。第二賽季他們獲得了第四,成績不算太差,但是在之後的賽季,沿用相同車手的情況下,一次領獎臺都沒登上,車隊也只獲得了第八的成績。這之後,加上更換技術合作夥伴時的小插曲,這支車隊更是一蹶不振。
18-19賽季,由於新贊助商進入,車隊更名為GEOX龍之隊(GEOX Dragon),車手陣容也產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是似乎並沒有變得更好。到了上一賽季,車隊更是只獲得了2個積分,成為了副班長。
新賽季,龍之隊將更名為Dragon/Penske Autosport繼續徵戰FE電動方程式,同時,他們也將延續上一賽季的製造商身份,繼續為NIO333車隊提供動力系統。雖然龍之隊一直沒有公布新賽季另一位車手,但是在新賽季的測試賽上,龍之隊派出了尼科·穆勒搭檔新加入的塞爾吉奧·塞特·卡馬拉。接下來,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參加了測試賽的這兩位車手。
全能車手——尼科·穆勒
尼科·穆勒1992生於瑞士,現在是龍之隊的一名FE電動方程式車手。雖然對於FE電動方程式來說,他算是一個新人,但是自他出道以來,他參加過各種類型的比賽,也開過各種各樣的車。單座賽車、DTM、GT賽車對他來說都不是問題。說他是全能車手,似乎一點都不為過。
△尼科·穆勒
穆勒接觸賽車的時間並不早,一直到12歲才開始接觸卡丁車運動。也正是那時,他開始展露了自己在賽車方面的天賦。2008年,在卡丁車摸爬滾打了四年之後,16歲的小穆勒就順利進軍雷諾方程式。第一年,他就在瑞士雷諾方程式2.0的比賽中獲得了第五名,三次登上領獎臺,還在著名的斯帕賽道收穫了第一名。
此外,他還參加了義大利雷諾方程式比賽和西歐杯雷諾方程式比賽。第二年,繼續徵戰該賽事的穆勒一舉拿下九次杆位和九次勝利,十二場比賽全部登上領獎臺,以絕對的優勢收穫了年度冠軍,讓人刮目相看。2010年,穆勒順利晉升到GP3系列賽事。第一年進入該比賽就收穫了兩次冠軍,並且最後一輪在蒙扎的比賽中,獲得了九個積分,保住車手積分第三的位置。
△尼科·穆勒
在2012年和2013年短暫徵戰雷諾方程式3.5組別的賽事之後,穆勒終於壓制不住自己躁動的心,開始了他的跨界之旅。14年開始,他加盟奧迪車隊,徵戰DTM和耐力賽,16年開始,又開始加盟GT系列賽事,還參加了WEC的LMP-2組別的耐力賽。17年,不滿足FE電動方程式和房車賽的穆勒竟然直接參加了場地拉力賽。不過好像在這些比賽上,他並沒有單座賽車那麼如魚得水,成績也一直不慍不火,不過也許這樣的經驗能讓他有對賽車更好的理解。
就這樣兜兜轉轉到了2019年,穆勒終於開始回歸FE電動方程式賽場,加盟了龍之隊。在這之前,他也一直是奧迪的儲備車手和測試車手,並在18年馬拉喀什的新人測試賽上獲得了全場第一。雖然在他第一個作為正式車手的賽季中表現平平,甚至多次退賽。不過穆勒出色的天賦和豐富的賽車經驗一直是他在比賽中具有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我相信如果他能安心的留在FE電動方程式的賽場,也許在之後會帶給我們驚喜的表現。
少年老成——塞爾吉奧·塞特·卡馬拉
這位來自巴西的車手非常年輕,1998年出生的他到現在也才不過22歲。一張成熟的面龐以及老道的駕駛技術讓人很難想像到這位車手才只有22歲。在進入FE電動方程式之前,卡馬拉經過了六年F3和F2的歷練,擁有非常充足的方程式賽車經驗,在第六個賽季中段,卡馬拉就頂替了紐西蘭車手成為龍之隊的正式車手之一。
而全新的一個賽季,作為進入FE電動方程式的第一個完整賽季,卡馬拉也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適應和積累經驗。不過,年輕就是這位22歲的車手最寶貴的資本。
△塞爾吉奧·塞特·卡馬拉
2014年,16歲的卡馬拉終於合法地參加了巴西的F3錦標賽,並在第四輪完成了他的首次亮相。儘管難以和當時的隊友佩德羅·皮奎特匹敵,但第一次參賽的他就已經獲得了第七名這樣一個不錯的成績。與此同時,他還作為特約車手在伊莫拉完成了他在歐洲F3上的處子秀,為歐洲國際車隊效力。2015年,經歷了賽季初的起伏之後,他在斯帕賽道獲得了自己在歐洲F3賽場上的第一個領獎臺。在荷蘭贊沃特的F3大師賽中,收穫杆位,並最終在正賽拿到了第三名。
作為一個F3賽車手,澳門東望洋是他必須要面對的一個挑戰,儘管這一年的正賽發揮的不盡如人意,但是他的最快圈速刷新了澳門大獎賽的最快圈速紀錄,作為第一次跑澳門東望洋的車手,這個成績非常不容易。2016年,卡馬拉開始逐漸積累起了經驗,不光在比賽中展現出了一些高質量的超車動作,還一直處在積分區,雖然賽季後半段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最終總成績也並不理想,但是大家都明白,卡馬拉所展現出來的水平遠不止現有的名次。
△塞爾吉奧·塞特·卡馬拉
到了2017年,卡馬拉選擇徵戰F2的比賽,不過F2賽場上的卡馬拉似乎沒有那麼幸運,一開賽,巴林就讓他在F2上碰了第一次壁。儘管那天的比賽他收穫了全場最快圈速,但是由於沒能進入前十,最寬圈速的兩個積分並不能算在他頭上。在之後的十四場比賽中,卡馬拉更是尷尬的一分未得,進入夏季休賽期。
休賽期回來,卡馬拉來到了久負盛名的斯帕賽道,他也在這條賽道收穫很多喜悅,可以說是他的福地。加上賽車在休賽期進行了充分的調整,他的賽車在F2賽場上變得非常有競爭力。就在這場比賽,卡馬拉終於獲得了自己在F2賽場上的第一個積分。這之後,卡馬拉似乎找到了感覺,慢慢步入正軌。並在之後的比賽中收穫他在賽車場上的第一個冠軍,自參加卡丁車以來的第一個冠軍。
2019-2020賽季,卡馬拉在賽季中期頂替了紐西蘭車手布蘭登·哈特利,代表龍之隊參加之後的FE電動方程式比賽。而這賽季,在測試賽開始之前,龍之隊宣布他將作為其中一名正式車手參加第七賽季的FE電動方程式比賽,希望這位年輕人能在新賽季帶給我們眼前一亮的表現,和車隊一起走出困境!
△塞爾吉奧·塞特·卡馬拉
經過多年的磨練,不得不感慨FE電動方程式日趨激烈的競爭,下期我們將會換個主題來了解一些,是什麼呢?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