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一名女子大鬧登機口的視頻在網絡熱傳。視頻中,這名自稱在哺乳期的寶媽,趕飛機遲到了,在登機口要求航空公司再派一輛擺渡車將她送上飛機,被拒絕後情緒失控,並嚷道:「我要全國最大的點擊量」。雖沒能贏得全國最大點擊量,但的確也賺取了相當的關注。
據報導,事發12月4日杭州蕭山國際機場90號登機口。這名寶媽要乘坐的飛機6點50分起飛,登機口關閉時間為6點30分,她到達登機口的時間為6點32分多,當時登機口已經關閉。在協調過程中,雖然機場方做出了解釋,但她無法接受,這才有了視頻中的一幕,表示自己是在哺乳期中的母親,大喊大叫,要求設法送她上飛機。
機場不是哪家的後花園,想什麼時候進就什麼時候進;飛機也不是哪個人的私家車,想什麼時候開就什麼時候開。又是要擺渡車送她,又是強調自己的表沒到時間,還搬出自己寶媽的身份斥責工作人員不近人情……明明是自己耽誤了時間,不知反思己過,反而埋怨別人,實在不是一個成年人面對突發事件應該採取的態度。
飛機為了等人而延遲起飛的事例不在少數,但往往都是因為緊急事件,比如等待一個急需轉院治療的病人,或者等待一例用於緊急搶救的人體捐獻器官。因個人原因遲到,不在等待之列。正如機場工作人員所說,飛機上面還有100多名乘客,不能因為她耽誤其他旅客的行程。為一名遲到者開綠燈,對守時乘客不公平。更何況,機場擺渡車都有嚴格的時間和班車規定,不是想調就調;航班時間的確定極其精密,需要空管、地勤等等部門協調運作,分秒鐘的誤差就有可能影響航班正常起降。要是對遲到者都破例,那飛機離港時間就無法保證,機場秩序豈不亂套了?
也有網友認為,寶媽大鬧確實不對,但媽媽帶娃真的不容易,能不能多一些寬容和理解?這其實混淆了判斷標準。愛護寶媽,不等於就要接受寶媽的無理要求;理解寶媽心情,不等於就要理解她的做法。寶媽錯過登機時間,完全是個人原因。系統顯示她早已過了安檢,登機口特意人工廣播兩三遍後,她依然沒有出現,那時可曾想到自己寶媽的身份?錯過航班固然遺憾,撒潑打滾大鬧機場則是錯上加錯。在拿出確鑿的證據平復其情緒後,機場警方讓她選擇其他航班回家。面對人性化執法,但願這名寶媽能夠有所觸動,吸取教訓,出行乘坐飛機等交通工具,不僅要守時,更要守規則。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賈亮
流程編輯:u020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