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國力的強盛衰弱,向來是決定國際地位的標準之一。只有國力強盛了,才會在世界舞臺中佔一席之地。在二戰結束之後,世界便處於兩極分化的狀態,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和以蘇聯為首的華約互相虎視眈眈。
而我國作為一個剛剛結束戰亂的大國,百廢待興,在兩者之間夾雜著,受到了很多的壓迫和欺負。而且在後續中蘇關係破裂之後,我們更是察覺到,想要國家強大起來,只能夠靠自己,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夠自強不息。而在當時美國與我國也是積怨已久,在抗美援朝時期,我們更是粉碎了他們的陰謀,之後美國也是一直看中國不順眼。
在21年前,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遭美國轟炸後,對立之勢也是不斷上升,那麼為何當時不反擊呢?相信也是很多人想知道的問題,而美如今才明白:這才是大國智慧!
其實對於21年前發生的,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事件,美國並沒有實質性的道歉,而是欺負我國實力不強。對於我國群眾的憤怒,他們也是只給出了誤炸的解釋,那麼這件事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很多熟知歷史的小夥伴知道,此次事件發生在二十世紀的科索沃戰爭之中,這場戰爭是位於巴爾幹地區的一場內戰。而這個巴爾幹地區在當時是戰略要地,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所以美國決定插手這場戰爭,畢竟美國就是喜歡插手別人的事情。而美國和北約國家也是成為了推動戰爭爆發的主要幫手。在這場戰爭中,美國選擇了直接用戰鬥機轟炸南聯盟,而我國駐南斯拉夫的大使館,就是在這場戰爭中被炸毀,並且導致三名中國公民死亡,數十人受傷。
事件發生之後,國人對於美國的行為憤怒到了極點,在我國有這樣一句古話,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更何況大使館也不算是來使,可以說是戰爭之外的人員。因此,外交部以及國民都要求美國給予一個滿意的說法,但是美國卻只給出了誤炸的解釋。
而我國之所以忍下了這個解釋,沒有繼續追究美國,是因為能夠更大強大的發展。雖然在當時,看來是「認慫」的表現,但是韓信可忍胯下之辱,更何況是將古人傳統流傳至今的我們,面對這樣的事情,我們只有先冷靜進行分析。當時我國的國力,並不足以和當時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美國對抗,一旦中國反擊,美國就有理由和中國開戰,而美國背後不僅僅是美國,還有各個國家組成的北約,可謂是勢力強大。
我們要知道,能忍小事,即能成大事。想要別的國家不再敢侵犯我國,只有不斷的強大自己,才能夠做到世界強國。而我國現在的國力不斷強盛,在國際地位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事實證明,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而只有國家強盛才能給我們帶來足夠的底氣。因此有美國專家至今才明白:這才是大國智慧。對此,你有何看法呢?歡迎在下方點讚轉發,以及留言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