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信息資源整合已經到了一個讓我們無法想像的地步,隨著網際網路不斷發展,5G的到來,加密顯得越來越加重要,重要機密文件加密,個人隱私保護等等。企業商業機密洩露,經濟損失嚴重;個人隱私洩露,對生理和心理都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當然,洩露與保護總是相生相剋,洩露的同時也促進了加密技術的發展。
盤點一下從古至今人類的加密史:
一、陰符
世界上最早的密碼工具普遍被認為是在公元前1000年由姜子牙發明的軍用「陰符」。
相傳商紂王末年,姜太公輔佐周室。有一次,姜太公帶領的周軍指揮大營被叛兵包圍,情況危急,姜太公令信使突圍,回朝搬兵,但又怕信使遺忘機密,或者周文王不認識信使,耽誤了軍務大事。於是其將自己珍愛的魚竿折成數節,每節長短不一,各代表一件軍機,令信使牢記,不得外傳。信使幾經周折回到朝中,周文王令左右將幾節魚竿合在一起,親自檢驗。周文王辨認出是姜太公的心愛之物,於是親率大軍,解救姜太公。此後,姜太公將魚竿傳信的辦法加以改進,「陰符」由此誕生。
加密方式:君主授予主將秘密的兵符,一共分為八種,各代表一件軍機。
成長史: 姜子牙後期將"陰符"改造為"虎符"。
二、斯巴達密碼棒
公元前405年,伯羅奔尼撒戰爭進入尾聲。斯巴達統帥抓住一名雅典信使並在他身上搜到了一條布滿雜亂無章字母的腰帶,看起來並沒有重要信息,無意中,統帥將腰帶纏到劍鞘上,竟發現雜亂的字母有序地對接到一起,重要的軍事情報顯露出來。這實際上就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加密器械之一——「斯巴達棒」
加密方式:把長帶子狀羊皮紙纏繞在圓木棍上,然後在上面寫字;解下羊皮紙後,上面只有雜亂無章的字符,只有再次以同樣的方式纏繞到同樣粗細的棍子上,才能看出所寫的內容。成長史: 現代密碼電報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
三、最蛋疼的加密-頭皮加密
古希臘人為了傳遞機密信息,將奴隸的頭髮剃光,把消息刺在頭皮上,等頭髮長好了,就派出去送信。人一到目的地,收信的人就把奴隸頭髮剃掉,接收機密消息。但是,小編認為,這信息傳遞的時間也真的是好長啊,把信息刺在頭皮上真的很痛呀!
安全指數:五顆星
古人腦洞大開的加密創造都是源於戰爭,今天,在科技快速發展的商業時代,大數據時代,加密技術在商業領域、個人隱私保護領域處處可見,對日常生活顯得越來越重要。
四、劃時代的加密算法RSA算法走出歷史舞臺
RSA加密算法是一種非對稱加密算法。在公開密鑰加密和電子商業中RSA被廣泛使用。RSA是1977年由羅納德·李維斯特(Ron Rivest)、阿迪·薩莫爾(Adi Shamir)和倫納德·阿德曼(Leonard Adleman)一起提出的。當時他們三人都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RSA就是他們三人姓氏開頭字母拼在一起組成的。
人類的加密史始於戰爭,發展於戰爭,但不會終止於戰爭。網際網路的發展,信息價值膨脹,加密技術不斷更新換代,5G普及,量子計算機的橫空出世,加密技術不斷迎接新的挑戰,但是它會繼續發展下去,保護我們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