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禪位給嘉慶前寫了一個字,眾人看後哄堂大笑,僅和珅笑不出來

2020-12-10 歷史惟鑑

自古以來,在每一位帝皇在位的時候,都會出現一批非常傑有名文臣武將。他們有的竭盡一生都在為國家奉獻,而有的卻敗壞了名聲遺臭萬年。在清朝時期也出現了非常多有名的臣子,他們在人們的心中有著十分深刻的印象,但要說其中之最,那就莫過於是和珅了。關於他有一個十分有趣的故事,在乾隆帝禪位給嘉慶前曾寫下了一個字,百官看後哄堂大笑,但僅和珅一人沒笑出來,這是為什麼呢?

1750年,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統家中,自幼聰慧好學,頗有見識。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憑藉自己的才華23歲成為了儀仗隊侍從。同年得到了乾隆的賞識,被任命為管庫大臣,專掌布庫。

和珅是一個非常善於學習的人,在這期間他努力學習布庫的知識,在理財方面表現得十分出色,為乾隆立下了十分驚人的收成。這專注勤懇的姿態讓乾隆對他是越發的喜歡,也正是由此和珅的仕途開始一路高升。

乾隆四十一年(1776),和珅同一年受到六次升官,從戶部右侍郎最終坐到了內務府三旗軍事總管的位置,賞賜一品朝冠,允許在紫禁城裡騎馬,可謂是天大的殊榮。而和珅的官運也並沒有到盡頭,在後續的三年裡他一直在高升,乾隆四十四年成為了御前大臣上學習行走,是乾隆真正的心腹之人。

有了皇帝的寵幸,又有了滔天權勢,縱然曾經心有大志的和珅也不免飄飄然了起來,終於走上了貪官的道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李侍堯案開始,和珅第一次品嘗到了聚財的滋味,從此他開始在朝廷上結黨徇私,打壓異己,並且為自己修建了「和第」(現今恭王府)這一堪比皇宮的府邸,並且還掌控翰林院,讓天下學子交錢入仕,一時間財富和權勢都如日中天,大有一手蔽日之勢。

而這一切,作為皇帝的乾隆又怎麼可能不知道呢?從和珅被乾隆第一次見到的時候,他就給予了和珅極高的寵信,甚至可以說放權。和珅能夠如此在朝廷裡興風作浪大部分都是被乾隆帝所默許了,而因此在野史中甚至有著和珅前世是乾隆寵愛的妃子這一說,足以見得乾隆對和珅有多麼的放任了。

但乾隆並不會一直在位,在23歲的和珅初入仕途的時候乾隆已經61歲了,能夠給和珅得逞的歲月其實並不多。隨著皇子也就是後面的嘉慶帝越發成熟,禪位之日很快就要到來,那時候和珅也將失去乾隆的庇護。

1796年,乾隆禪位成為太上皇,嘉慶繼位。而就在這之前乾隆曾經在朝堂之上大揮筆墨,寫下了一個無比巨大的「禪」字,文武百官並沒有會到他的意思,只以為皇帝在推崇禪道,要靜心養生,紛紛笑著說寫得好。而作為最懂乾隆的人,和珅立刻就笑不出來了,只有他明白了,這是乾隆要禪讓的意思。

沒有了乾隆的庇護,嘉慶帝斷然不會容忍和珅這種前朝權臣為非作歹的,這對於他來說,可謂是最大的噩耗。果不其然,在乾隆禪讓之後嘉慶帝表現出了雷厲風行的姿態,儘管和珅百般巴結都見效甚微。直到乾隆駕崩後,1799年嘉慶帝立刻就懲治了和珅,抄家賜死,完全不講任何情面,這也就有了後世「和珅一倒,嘉慶吃飽」的故事。

和珅可謂是歷史上最大的貪官,他的家產已經可以抵得上清朝廷十五年的收入,是真正的富可敵國。但其實他本身確實是一個富有才華的人,只可惜走錯了路。乾隆也是太過於放縱和珅的發展,倘若不是這般,想必歷史又會是另一個樣子了。

相關焦點

  • 乾隆83歲生日寫了一個字,滿朝文武看後哄堂大笑,僅和珅沒笑出來
    說到歷史上的大貪官,和珅和中堂大人必定是榜上有名,據說嘉慶下旨抄家後,負責抄家的官員從和府搜出的白銀就有八億兩,相當於清政府十五年的收入。更不要說府庫中琳琅滿目的古玩玉器、名家字畫,幾乎能堆成一座小山,這才有了時人流傳的「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 乾隆83歲大壽寫了1個字,百官看後哄堂大笑,僅和珅一人垂頭喪氣
    再加上和珅有為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享樂資金,乾隆對和珅這種長年寵臣的貪汙行徑已是無能為力,他也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話雖如此,乾隆其實還是一直想要整治和珅的。畢竟任何一個帝王都不會允許臣子的財富超過國庫,於是,在83歲生日那會,乾隆曾給過和珅一個下馬威。也是這個下馬威,讓和珅預見到了自己未來的命運。
  • 乾隆帝退位前寫下一字,文武百官看後哄堂大笑,只有和珅面如死灰
    乾隆沒有辜負康熙與雍正的厚望,將清朝康雍乾盛世發展到了最頂峰的一段時期,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0年),中國歷史上人口首次突破了三億,但是乾隆到了後期卻開始懶政,不僅下達了「閉關鎖國」的命令,而且還縱容貪官。中國歷史上公認的「第一貪官」就是在乾隆手下出的,這位大貪官可謂是赫赫有名,甚至堪稱家喻戶曉,此人正是和珅。
  • 乾隆剛死,嘉慶為何立即誅殺和珅?嘉慶:我必須這樣做,已經忍他很久了
    和珅是大清最大的貪官,貪汙所得數目有爭議,但折合銀兩數量一定驚人。和珅有能力,深受乾隆寵信,他把持清廷高層眾多職位,嘉慶皇帝為何一定要殺他? 乾隆是在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駕崩的,四天後和珅被抄家下獄,十二天後賜死。如此迅速處死和珅,完全不顧還在乾隆大喪期間。嘉慶自己也擔心是不是太快了點,和珅被賜死後,嘉慶和直隸布政使吳熊光有過一段對話。
  • 乾隆禪位給嘉慶後,在養心殿當了3年太上皇,這3年他都在幹什麼?
    倒黴的還不在這裡,他父親雖然將傳國玉璽給了他,尊稱其為太上皇。可實際上顒琰並沒有實權,實權還掌握在乾隆的手中,他這位皇帝也暫時住在毓慶宮。畢竟父親不願挪窩,所以在 前四年,顒琰只是輔政。退位只是退位,不代表要讓權,而乾隆還住在養心殿。其實只是變了一個名號而已,就連鑄造的銅錢都是乾隆、嘉慶分半鑄造。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乾隆舉行禪位大典,然而到了正月十九日,乾隆就開始折騰。他在圓明園將屬國使臣全部叫來,沒別的大事,只說一件事。那就是雖然我退位給兒子,但大事還是我辦,你們都懂?
  • 嘉慶成為儲君後,被乾隆帶去祭拜一個年僅9歲的孩子,實在費解
    《延禧攻略》中有這樣一個橋段,當乾隆當了60年皇帝之後,無奈只能禪位給自己的兒子嘉慶,在禪位之後,乾隆又帶著嘉慶去祭拜了一個9歲的孩子,讓嘉慶有些不明所以。其實不僅僅是嘉慶,很多人也對乾隆的這個舉動表示不理解,為何乾隆會有這樣的舉動呢?
  • 乾隆告誡兒子不要殺和珅,但嘉慶不聽,15年後才明白父皇苦心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說起和珅大家腦子裡第一蹦出來的就是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胖乎乎、貪財的油膩大叔。 和珅的貪財乾隆是知道的,不過乾隆沒有處罰他還把十公主嫁給他的兒子豐珅殷德,死前還特地囑咐兒子嘉慶不要殺和珅。
  • 乾隆告誡兒子不要殺和珅,嘉慶卻不聽,15年後後悔了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說起和珅大家腦子裡第一蹦出來的就是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胖乎乎、貪財的油膩大叔。 和珅的貪財乾隆是知道的,不過乾隆沒有處罰他還把十公主嫁給他的兒子豐珅殷德,死前還特地囑咐兒子嘉慶不要殺和珅。
  • 乾隆剛死,嘉慶就急於處死和珅,難道就不怕「和黨」作亂嗎?
    群臣私底下都戲稱和珅為「二皇帝」,所以「和黨」勢大無比。乾隆一死,和珅靠山沒了,而嘉慶這座新山乾隆也靠不住。所以「和黨」實際上已經樹倒猢猻散了。誰還會去繼續依附一個沒了硬靠山的死樹?所以,嘉慶在乾隆去世後僅15天就賜死和珅,端地是有恃無恐,壓根就不怕所謂「和黨」那些人。
  • 和珅臨死前,掏出乾隆御賜「保命密詔」,打開只見三字,當場傻眼
    當時1兩銀子的購買力相當於如今的200塊人民幣,折合下來和珅總共貪汙了2200億元人民幣,按現行法律規定,貪汙10萬元以上就可以判處死刑,那麼和珅放到現在估計要槍斃220萬次。 當然,和珅命好,趕上了乾隆這樣一個對他寵愛有加的皇帝。其中也和他溜須拍馬、擅長諂媚討得乾隆歡心有關。而且乾隆有很多大事難事,和珅處理起來也是雷厲風行,滴水不漏。
  • 聰明絕頂的和珅,能夠討好乾隆,為什麼卻不能搞定嘉慶呢?
    和珅在乾隆晚期的確權傾朝野,但是他也應該明白一個道理,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在怎麼樣也已經垂垂老矣,隨時都有可能歸西。 能夠和乾隆關係這麼好,絕對不只是靠著拍馬屁,他的腦子肯定非常好用。那麼和珅那麼聰明,為何不提前巴結嘉慶以避免嘉慶上臺處死他? 我們說,和珅並不是皇帝,他也不是以往的那種能夠廢立皇帝的權臣。他只是喜歡權力,喜歡錢而已。
  • 嘉慶是如何在和珅的攻擊中生存?又如何在15天之內玩死和珅的呢?
    乾隆定了規矩,平常事由嘉慶去辦,但牽涉到重要的速度,比如軍隊調動,官員任兔都要由乾隆說了算。所以嘉慶其實是一個實習生,能不能轉正還不一定。搞清楚這一點後,嘉慶馬上擺正了自己的位置。他對乾隆是特別小心,儘量不去觸動這位大爺敏感的權力神經。和大人完全沒有察覺到,因為他覺得這個嘉慶其實很好對付。
  • 嘉慶給和珅定的二十條大罪都有啥?看了保證讓您笑出聲
    和珅和大人,號稱歷史上第一大貪官,根據《清朝野史大觀》記載這位爺利用乾隆對他的寵幸大肆收受賄賂,嘉慶在查抄他的家產時足足有二十億兩白銀之多!這等巨貪真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樣一個臭名昭著的大貪官必定是罪行累累,罄竹難書,但我查閱史料,嘉慶在處死和珅時定該殺大罪二十條,平心而論好像並不多的樣子?
  • 嘉慶帝登基僅十三天就殺和珅,同為乾隆寵臣的紀曉嵐,結局如何?
    眾所周知,乾隆帝一朝有兩大寵臣,一位是協辦大學士紀曉嵐,一位是領侍衛內務大臣和珅,他們二人可謂是同甘共苦,為後世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紀曉嵐和和珅兩位寵臣在乾隆一朝得寵,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嘉慶帝即位後又是怎麼對待他們的呢?
  • 清代嘉慶皇帝登基後為什麼會棄用傳統吉祥物如意?與和珅有關?
    (二)除掉和珅的原因大清王朝有一傳統,每次易帝,新主都會發動一場對前朝重臣的殘酷清洗運動,例如順治皇帝對付多爾袞,康熙皇帝殺掉鰲拜,雍正皇帝賜死年羹堯,乾隆皇帝密除訥親。人怕出名豬怕壯哦,嘉慶皇帝上位,他不遭殃誰遭殃?傳統歸傳統,嘉慶皇帝除掉和珅的直接原因估摸有兩個方面。
  • 和珅一生小心翼翼,為什麼不提前討好嘉慶?其實是乾隆沒給他機會
    當時的乾隆因為病重幾乎已經不能說話,於是就讓永炎繼承皇位,自己則成為太上皇,和珅一開始的時候對永炎十分的殷勤,大小事務都找嘉慶商量,結果嘉慶永遠就只有五個字「朕聽皇爺的」,於是和珅只能再找乾隆商議。當時雖然乾隆號稱太上皇,但是依舊把持著朝政,不肯放權給嘉慶,嘉慶皇帝對此當然心知肚明,他當時還沒有培養出足夠強大的親信,所以只能對乾隆的指示表示順從,和珅作為乾隆的親信,嘉慶皇帝自然要防著他。
  • 乾隆皇帝提筆寫下一個大字,群臣大笑,和珅卻知道自己已經完了
    而和珅呢?和珅確實是很有本事,絕不像電視劇中所描述的那樣有點呆頭呆腦,總被紀曉嵐捉弄。他很受乾隆的喜愛,做事總能恰到好處。他也憑藉著乾隆的恩寵,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大肆斂財。直到乾隆去世之後,和珅被嘉慶皇帝清算。據統計,和珅貪汙的錢財和家族經營產業所得的財富總和達到了乾隆時期十年的國家財政收入。
  • 嘉慶掌權後,立刻賜死和珅,乾隆另一寵臣紀曉嵐的結局如何?
    拜《銅齒銅牙紀曉嵐》所賜,咱們印象中,乾隆、和珅、紀曉嵐仿佛是個鐵三角,尤其同為臣子的和珅與紀曉嵐,有時彼此針對、有時同心協力,是對吵不散、打不開的另類搭檔,一忠一奸,詼諧幽默,給觀眾帶來很大的樂趣。
  • 和珅被抄家時,打開乾隆留下的一封信,信中只有這三個字
    乾隆也喜歡談文論史,覺得自己無所不知,有一次和珅抓住機會在乾隆面前故意抄錯幾個字,乾隆很快便指了出來,以示天子的英明和學識淵博,故意創造這些藉此來滿足乾隆帝的虛榮心,博取乾隆對自己的喜愛;和珅經常在乾隆面前來表達自己的忠心,即使自己被封為一等侯爵,其他人在乾隆帝面前都是自稱臣或者是自稱老臣,但是和珅在乾隆帝面前仍然稱自稱奴才。
  • 乾隆臨死賜和珅「保命遺詔」,和珅被處死時打開,卻只看到3個字
    乾隆臨死賜和珅「保命遺詔」,和珅被處死時打開,卻只看到3個字這貪官呀,自古就有,歷朝歷代都能數出來幾個,但是歷史上最出名的一個貪官,想必大家也都知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乾隆之臣—和珅。和珅可謂是巨貪,貪汙數額竟然能達到八億兩之多,這得搜刮多少民脂民膏、貪汙多少朝廷公款啊!